评分
☆☆☆☆☆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系统地学习蝶泳。图解部分对蝶泳手臂入水和出水的分解确实细致入微,但对于“波浪形身体动作”的连贯性描述,我个人感觉还是有些抽象。那种从胸腔到骨盆的完整传递感,仅仅通过静态图片或简短的文字描述是很难完全捕捉到的。如果能附带一个二维码,链接到配套的教学视频,哪怕是慢动作回放,演示如何将头部的上下起伏、躯干的扭转和腿部的鞭打完美地“串联”起来,效果会好上百倍。对于像蝶泳这样需要高度协调性的泳姿,视频辅助教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纯文字和静态图的局限性在这个环节暴露得比较明显,我阅读时需要反复在脑海中构建动态模型,耗费了不少精力。
评分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色彩搭配鲜明,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关于游泳的专业书籍。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内容肯定很丰富。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基础动作分解时的细致程度,那些图示简直是手把手地教,即便是像我这样在水里挣扎了很久的“旱鸭子”,也能大致明白发力和正确的身体姿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不过,我最希望它能再多增加一些针对不同泳姿在不同水域(比如开放水域和标准泳池)的适应性调整策略。毕竟,在泳池里游得再好,一下到湖里或者海边,那种水温、能见度和水流变化,对技术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我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在复杂水域保持稳定和提高效率的实战经验分享,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标准泳池环境下的技术打磨。如果能加入一些常见肌肉拉伤的预防和初级急救知识就更完美了,毕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评分
☆☆☆☆☆
我是一个对运动数据分析比较感兴趣的人,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希望看到一些量化的指标和进阶的训练计划。比如,关于如何利用心率监测来优化有氧和无氧训练的配比,书里讲得就比较笼统。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比如“想要提高200米自由泳成绩,连续四周的周训练量应该如何分配,心率区间保持在多少”这样的干货,对追求效率的泳者来说,价值会大大提升。另外,关于打腿的技术细节,虽然图片很清晰,但缺乏对不同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人,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打腿频率和幅度来进行调整的指导。我试着模仿了书里的动作,但感觉效率并不高,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更个性化的修正建议,这一点上,书本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了,毕竟它无法实时观察到读者的动作并给出即时反馈。
评分
☆☆☆☆☆
这本书的排版和纸张质量非常出色,阅读体验上乘。作为一本技术手册型的书籍,它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上是扎实的,对于初学者的鼓励性语言也让人感到亲切。然而,我总觉得它在“心理建设”和“竞赛策略”这两个方面有所欠缺。游泳不仅仅是体力的比拼,更是意志力的较量。如何克服在长距离游进中产生的疲惫感和“想要放弃”的念头?如何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根据对手的节奏和自己的体能储备,及时调整配速甚至战术?这些关于游泳的“心法”和临场经验,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我希望看到更多资深教练或者专业运动员分享他们在压力下如何保持冷静和执行既定战术的故事或分析,那将比单纯的动作纠正更有启发性。
评分
☆☆☆☆☆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完整性是值得肯定的,它确实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工具箱。但作为一本“完全图解”的教程,我发现在一些辅助训练(Dryland Training)的部分着墨不多。现代游泳训练越来越重视水下体能和核心力量的打造,比如划船机的使用、游泳专项的力量训练器械的应用等。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完全集中在了水中的技术演示上,对于如何通过岸上训练来增强水中的表现,介绍得过于简单了,很多动作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没有详细说明如何针对性地强化游泳所需的核心肌肉群。如果能增加一个专门章节,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常见的健身器材或自重训练来弥补游泳中的力量短板,那它的实用价值将不再局限于泳池,而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训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