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十分不错,速度很快,而且黄碧云的小说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後殖民誌》已經是快八年前的書了,澳門回歸也有十二年,今天讀〈末日酒店〉是否還應該帶着帝國夕陽的心情?黃碧雲要探索的,恐怕更是語言、記憶、時間,以及她自己的隱密回歸。但我們又怎能放開這個熟悉的框架?末日、酒店、暫借、旅寄、遺忘——一篇始於空間(「他們都已經忘記我了,和那間107號房間。」)而終於時間(「這個小銀鐘,一直放在依瑪無玷修女的校長室桌面,忠心行走。」)的小說,所承載的繁華與虛空(vanity),我們多麼熟悉。1997年《七種靜默》有一篇〈好慾〉,寫港英時期最後的一個派對,權力移交、群丑挑樑,就讓一篇不到八千字的小說承載了七十多個名字。那聚焦的一雙眼睛,可以是管家可以是神明。若從這個角度理解《末日酒店》的情節也很好懂︰一個葡籍酒店經理的後人,借各人的眼睛記錄了酒店及家族自大戰前到回歸後的興衰,而這雙眼睛可以是酒店經理的也可以是幽靈。
评分何必急于去读《末日酒店》,何必急于去读黄碧云,如果她写的不是澳门?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评分
一个大陆旅客,在望远镜中看见一个台湾人从“国际”掉下来。今年七月的这段新闻,充满戏剧性与隐喩。“国际”是旧澳门人对国际酒店的简称,死因是警方的事,我比较关注的是那一层一层步向顶楼的过程。一间废置廿多年的空壳酒店,一个外地人,彼此都陌生,一层一层的往上爬时看见的是一个怎样的景象与想象,如果酒店里有着饱满的记忆与历史感,那个一心求死的身体,却轻易穿过那层层的往昔,与小说作者对“酒店”的理解接轨,留下一堆隐喩。
评分所以從小說敘事法則來看,《末日酒店》犯禁甚多,無節制的人稱轉換及無引號對白、引語,的確苦了不少守候多年的讀者。但如前所述,如果把小說中七代酒店管理人作為一條線索、一雙眼睛、一把聲音,再透過這個中介,穿梭於那些來自里斯本的葡人、來自安哥拉莫桑比克圭亞那帝汶來的葡人、馬交奧生葡人、俄羅斯人、英國人、雜種人、中國人,也就不難明白,那些「我、你、他」之間可以隨時置換的過客本質。簡言之,殖民就是經驗置換。讀者還可以進一步把閱讀經驗置換,例如把《末日酒店》裏幾個酒店的經理的聲音,對比《七種靜默》〈好慾〉中末代港督的寂寞和悲情,就會明白接管一個城市與接管一間酒店多麼接近,澳門與香港多麼接近,而我、你、他又是多麼接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