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立场上看,书画跋尾之风气,可以上溯到南北朝、隋唐时代,比如晚唐张彦远(主要活动于公元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历代名画记》卷三,首出《叙自古跋尾押署》,揭示了“前代御府,自晋、宋至周、隋,收聚图书,皆未行印记,但备列当时鉴识艺人押署”的时代特征,并随后罗列出了一系列典型的隋、唐内府跋尾押署样式。如果说《历代名画记》卷三所列者,尚是宰臣与鉴识艺人纯粹的联名跋尾押署而已,那么同样出自张彦远所辑的《法书要录》卷三《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一文,就具备了书法题跋的所有要素,不光有押署,而且涉及真伪鉴定意见与书法优劣之品评,无疑是一则典型的法书题跋。可惜这样的文例在宋以前并不多见,而且上述二则均出内臣之手。比较例外的是,传世绢本《曹娥诔辞卷》,碑文后不仅抄录了传为东汉蔡邕所题的八字,又有抄写题为东晋升平二年(358)的跋记一则,本幅四周的空白处,更有南朝萧梁时代内府鉴书人满赛、怀充、僧权的题名,以及唐代大历、元和、会昌、开成年间书法家释怀素、诗文家韩愈等人的十余则题跋(观款)。而这些题名与观款,多被近世书画鉴定家认同。
评分从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立场上看,书画跋尾之风气,可以上溯到南北朝、隋唐时代,比如晚唐张彦远(主要活动于公元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历代名画记》卷三,首出《叙自古跋尾押署》,揭示了“前代御府,自晋、宋至周、隋,收聚图书,皆未行印记,但备列当时鉴识艺人押署”的时代特征,并随后罗列出了一系列典型的隋、唐内府跋尾押署样式。如果说《历代名画记》卷三所列者,尚是宰臣与鉴识艺人纯粹的联名跋尾押署而已,那么同样出自张彦远所辑的《法书要录》卷三《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一文,就具备了书法题跋的所有要素,不光有押署,而且涉及真伪鉴定意见与书法优劣之品评,无疑是一则典型的法书题跋。可惜这样的文例在宋以前并不多见,而且上述二则均出内臣之手。比较例外的是,传世绢本《曹娥诔辞卷》,碑文后不仅抄录了传为东汉蔡邕所题的八字,又有抄写题为东晋升平二年(358)的跋记一则,本幅四周的空白处,更有南朝萧梁时代内府鉴书人满赛、怀充、僧权的题名,以及唐代大历、元和、会昌、开成年间书法家释怀素、诗文家韩愈等人的十余则题跋(观款)。而这些题名与观款,多被近世书画鉴定家认同。
评分台湾版的书籍就是精美!纸张印刷都堪称完美!
评分还没看,不过看起来质量不错
评分台湾版的书籍就是精美!纸张印刷都堪称完美!
评分很好很好~~~~~~~~~~~~~~~~~~~~
评分台湾版的书籍就是精美!纸张印刷都堪称完美!
评分台版简直是惊喜!纸张佳,印刷精美。有收藏价值。
评分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