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论犯罪与刑罚》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深远,被誉为刑法学乃至法学领域里很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原著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目前靠前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溢着伟大的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倡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立即给作者带来了极大声誉,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它对于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该书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很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自1993年由黄风教授靠前次翻译成中文以来,本书已经被列为中国刑法学研习者的推荐阅读书目。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 著;黄风 译 切萨雷·贝卡里亚(1738—1794年),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738年3月15日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贵族家庭,1758年毕业于帕维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762年发表《论米兰公国1762年货币混乱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论犯罪与刑罚》,并于当年出版,由此一举成名,并为他赢得长久的声誉。1768年成为米兰宫廷学校经济贸易学教授,讲授经济学课程。1771年成为米兰公共经济优选委员会成员,先后负责过经济部门和司法部门。1791年又被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任命为伦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其间力主废除死刑。翻开这本书,书名“论犯罪与刑罚”立刻攫住了我的注意力。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标题,更像是一个宏大的议题,一个贯穿人类历史、触及社会运行核心的命题。我总觉得,要理解一个社会,就必须理解它的底线在哪里,以及它如何捍卫这条底线。犯罪,无疑是挑战底线的那股力量,而刑罚,则是社会最直接、最严厉的回应。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编织这幅图景?是会从宏观的法律制度层面入手,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刑罚演变?还是会深入到微观的人类心理,探索那些驱使人们走向犯罪深渊的复杂动机?我期待着书中能有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能够揭示出犯罪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理性地审视刑罚的有效性与公正性。每一次阅读一本如此厚重的著作,都像是进行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我希望这次的洗礼能让我对社会规则、道德底线以及人类自身有着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大气磅礴,让我在翻开它之前就充满了好奇。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厚重感,仿佛预示着里面将是一场深刻的智慧碰撞。我一直对社会现象和人性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犯罪与刑罚”这两个词语,无疑触及了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的根源。我猜想,作者定然是一位对社会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他/她会从哪些独特的视角去剖析这一复杂而永恒的主题呢?是聚焦于法律条文的冰冷逻辑,还是深入到犯罪者内心的幽暗角落?或许,还会探讨刑罚的有效性与伦理边界,亦或是其对社会公正的深远影响。我期待着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答案,也许会引发我对于“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对于惩戒与救赎的辩证理解。每一次阅读一本好书,都是一次与智者对话的旅程,我希望这次的对话能让我受益匪浅,对这个充满争议和挑战的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能触及到我自身对于道德和责任的认知。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书名。“论犯罪与刑罚”,光是这六个字,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人类社会最核心问题的探寻。我一直觉得,理解犯罪,不仅仅是了解那些越轨的行为本身,更是要理解为何会有这些行为的产生,以及社会又是如何回应这些行为的。刑罚,更是承载着社会秩序、惩戒、改造乃至警示等多种复杂的功能。我特别好奇,作者会以何种哲学高度或社会学视角来解读这一切?是会将历史的演变作为脉络,还是会剖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犯罪现象和刑罚体系?也许,书中会穿插着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用真实的故事来印证理论的探讨。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对那些看似无法理解的社会现象,找到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毕竟,对社会肌理的理解越深,我们越能找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和谐、更公正的社会。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宛如一道深邃的门,引人探究人类行为的边界和社会的守护机制。我平日里就喜欢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又是什么让社会选择了某种方式来制约和惩罚那些越轨的行为。“犯罪与刑罚”,这两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一个是打破规则的冲动,一个是维护秩序的必然。我猜测,作者一定对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历史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本书或许不是简单地罗列罪行和刑罚,而是会深入到犯罪的根源,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因素、个人动机,甚至是对人性本身的哲学拷问。至于刑罚,我好奇作者会如何看待它的意义?是单纯的报复,还是旨在教化改造?书中会不会对现有的刑罚体系提出质疑,或是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我期待着能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洞见,从而拓展我的视野,让我对这个复杂而又关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话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论犯罪与刑罚》,这个书名本身就自带一种严肃和探讨的气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人类社会秩序的维护机制很感兴趣,而犯罪与刑罚,无疑是其中最关键、也最富有争议的部分。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对法律条文的解读,而是会深入到更广阔的领域。例如,作者是否会从历史的角度,追溯犯罪概念和刑罚手段的演变?又或者,会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惩罚的本质和道德的正当性?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否对导致犯罪的社会因素进行深刻的剖析,比如贫困、教育、社会不公等等,并进而思考刑罚在解决这些根源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更有效地预防犯罪、以及如何让刑罚更具人道关怀的思考,那将是极大的收获。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犯罪”和“刑罚”这两个概念有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引发我对社会治理和人类行为更深层次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