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共犯理论的展开
书号:9787509355923
定价:55.00
作者/编者: (日)西田典之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编辑推荐:
匠心打造外文经典:本书通过整理跨越36年的共犯论论文,构筑了将共犯论之全体一以贯之的理论构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设计精美,对于读者也是一种视觉享受。著者巨大的影响力:西田典之教授是日本**的刑法学家,著有《日本刑法总论》《日本刑法各论》等著作,是在共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代宗师。译者精心翻译完善:本书由译者根据日本原著翻译,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敲修改和完善,呈现出来的已是zui佳效果。
《共犯理论的展开》是日本共犯理论的一代宗师西田典之教授的力作,本书囊括了西田典之教授自1969年至2005年共36年间写作的关于共犯的论文,涉及共犯理论的各个方面,如共犯的基础理论、正犯与共犯——共犯的构成要件、因果共犯论的界限——共犯处罚的限定性、共犯的故意等。
西田典之(1947-2013),男,1947年3月出生,日本熊本县人。196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同年留校担任法学部助手,1985年晋升为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1986-2005年,任日本法务省法制审议会刑事法部会干事、部会长代理;1988-1990年,任东京大学总长助理;2003-2006年,任日本刑法学会理事长。2008年4月,从东京大学退休,任学习院大学法学部教授,同年6月被授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并获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13年因病去世。
第yi章共犯的基础理论
第yi节日本刑法中共犯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绪论00
二、作为共犯处罚根据的因果性00
三、“共犯”的概念——犯罪共同说与
行为共同说00
四、因果共犯论与共犯处罚的界限0
第二节共犯的处罚根据与从属性
一、共犯的处罚根据0
二、共犯的从属性0
第三节日本刑法中共犯的基本问题
一、绪论0
二、共犯现象0
三、日本刑法的共犯规定0
四、作为处罚扩张事由的共犯0
五、共犯的处罚根据0
六、共犯的因果性0
七、承继的共犯0
八、共犯的脱离0
第二章正犯与共犯——共犯的构成要件
第yi节构成要件论——其意义与机能
一、绪论0
二、构成要件与构成要件要素0
三、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有责性的关系0
四、构成要件论的实益0
第二节关于共谋共同正犯
一、绪论0
二、共同正犯的共犯性0
三、共同正犯的基准0
附记0
第三节被认为完成了走私大麻谋议之事例
一、事件的概要0
二、决定要旨0
三、解说0
第四节正犯的概念——共同正犯与从犯的区别
一、事实0
二、判旨0
三、解说0
第五节间接正犯论
一、间接正犯概念的意义与机能0
二、间接正犯的界限——有故意的工具
三、间接正犯的实行着手时间
四、间接正犯与教唆的错误
附记
第六节关于无形伪造公文书的间接正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判例的状况
三、学说的批判性检讨
第七节实行及正犯的概念与共犯成立的界限
一、绪论
二、实行从属性
三、顺次共犯的可罚性
四、预备罪的共犯
第八节不作为的共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片面的共犯
三、作为义务
四、判例的检讨
五、不作为的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附记
第九节不作为犯论
一、不作为处罚的法理与问题点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主义
三、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四、作为义务的体系性地位——保证
人说
五、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
附记
第三章因果共犯论的界限——共犯处罚的限定性
第yi节帮助的因果关系(1)
【设例】
一、绪论
二、解说
三、我的见解
附记
第二节帮助的因果关系(2)
一、事实的概要
二、判旨
三、解说
第三节过失的共犯
一、问题之所在
二、判例的状况
三、学说的展开与检讨
附记
第四节承继的共犯——部分的参与者之罪责范围
一、问题之所在
二、判例的现状
三、问题点的检讨
附记
第五节必要的共犯
一、问题的提起——必要的共犯这一概
念的意义与功能
二、判例的状况
三、学说的状况
四、理论的展开
附记
第六节关于共犯的中止——从共犯中脱离与共犯的中止犯
一、 问题之所在
二、着手前的中止——从共犯中脱离的
要件
三、着手后的中止
四、真挚的中止努力与脱离及中止犯的
成立与否
附记
第七节共犯与中止
一、事实
二、判旨
三、解说
第四章共犯的故意
第yi节未遂的教唆
第二节共犯的错误
一、前言
二、具体的法定符合说
三、共犯的错误
附记
第五章共犯与身份
第yi节共犯与身份
一、问题概览
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三、对第65条的解释
第二节再论“共犯与身份”
一、序言
二、违法身份和责任身份的区别
三、关于事后抢劫罪
四、主观的要素和身份
第三节“共犯与身份”再论续
一、序说
二、第65条无用论
三、义务犯论
四、事后抢劫罪的共犯
五、片面的夸张从属性说
附记
第六章补论
第yi节共犯的罪数
一、事实
二、决定要旨
三、评析
附记
第二节团体与刑事处罚
一、序说
二、处罚业务主的法理
三、法人处罚的法理
附记
第三节双罚制规定和法人的过失
一、事实概要
二、判旨
三、解说
《共犯理论的展开》论文出处一览表506
译者后记
这本《正版 共犯理论的展开》(日)西田典之著,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 9787509355923,光从名字上就充满了学术的厚重感。共犯理论,作为刑法学中的一个经典而又极其重要的领域,其复杂性和精妙性一直令许多法学爱好者着迷。书名中的“正版”二字,似乎在传递一种信息:本书将致力于对共犯理论进行一种“纯粹”、“核心”的梳理和阐释,而非流于表面或碎片化的介绍。我想象中,作者西田典之的论述,很可能会从最基础的共犯概念入手,层层递进,深入到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等具体类型,并且会细致地分析各自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以及与其他法律原则的关系。特别吸引我的是“展开”二字,这意味着本书不会止步于理论的静态呈现,而是会展现共犯理论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比如在网络犯罪、集团犯罪等新出现犯罪形态中的挑战与应对。一本真正优秀的理论著作,应该能够引领读者穿越纷繁复杂的学说,抵达对法律规则最本质的理解,并激发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这本《正版 共犯理论的展开》(日)西田典之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09355923 的书,光看书名就觉得内容会非常扎实。共犯理论在刑法学中一直是一个核心且复杂的概念,涉及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等多种形态,其界限的划定、责任的分配以及与正犯的关系,历来是学界探讨的焦点。尤其是在引入了“正版”二字,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对既有理论进行梳理、修正或进一步深化的意味,暗示着作者可能在辨析共犯理论的“正统”与“变异”,或者是在探讨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共犯行为的本质和法律评价。想到日本刑法学界在理论建构上的严谨与深度,作者西田典之的名字也让人对其专业性充满期待。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对共犯理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会深入到理论的源头,剖析其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学派的观点,并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刑法专业的学生、研究者,甚至是对刑法理论有浓厚兴趣的法律实务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案头之作,能够帮助理解和掌握共犯理论的精髓。
评分我对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一直深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共犯形态,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把握。这本书《正版 共犯理论的展开》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正版”二字,暗示着一种对理论本源的回归和对核心概念的精细界定,而“共犯理论的展开”,则预示着它会深入剖析这一复杂理论的各个层面。我设想,作者西田典之可能会从共犯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梳理不同国家、不同学派的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套逻辑严谨、体系完整的共犯理论框架。书中可能不会回避那些充满争议的问题,例如,在共同正犯中,实行行为的限制、意思联络的程度,以及教唆犯和帮助犯的界限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实践中频繁出现的“不知共犯”、“帮助犯的责任程度”等问题,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答。一本优秀的刑法理论著作,不仅能够提供知识,更能培养读者的法学思维,引导我们去思考法律背后的逻辑和价值。
评分拿到这本书《正版 共犯理论的展开》(日)西田典之著,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作为一本以“正版”为名的刑法理论著作,它所要做的,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既有的共犯规范和学说,而是要进行一种“正本清源”的工作。共犯理论历经发展,各种学说观点层出不穷,有时难免会存在一些概念上的混淆,或者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偏差。作者西田典之,作为一位来自日本的学者,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大家普遍认可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共犯理论的绝佳视角。我猜想,书中可能会对“正版”共犯的构成要件进行精准的定义,例如,在共同正犯的场合,是否要求行为人之间存在明确的分担,抑或是“共同犯罪意图”就已足够?在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认定上,行为的性质、紧密度以及对犯罪的贡献程度,又该如何衡量?更进一步,书中或许还会探讨共犯理论在不同犯罪类型中的适用差异,以及与其他刑法理论,比如正犯的“支配”理论、客观归责理论等的联系与区别。一本高质量的理论著作,总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让我们对原本熟悉的概念产生全新的认识。
评分最近接触了一些关于刑法理论的书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定义和几个经典的案例上,而缺乏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和深层辨析。这本书《正版 共犯理论的展开》的书名,就给我一种“拨开迷雾见真章”的预感。共犯,尤其是“正版”二字,似乎指向了对共犯理论核心要素的精确界定,以及对那些可能出现的模糊地带、争议焦点进行深入阐释。想象一下,作者可能会从共犯与正犯的区分入手,细致分析行为人之间的意思联络、分担犯罪、或者仅是提供帮助,这些微小的差异如何导致天壤之别的法律后果。或许,书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在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难题,比如“不知者不为共犯”原则的适用边界,共犯中止的认定标准,以及犯罪集团与一般共犯的区分等等。而“展开”二字,又预示着该书并非止步于静态的理论介绍,而是会动态地展现共犯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脉络,甚至可能涉及一些前沿性的学术争鸣。一本好的理论书籍,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带领我们穿梭于复杂的法条和判例之间,最终抵达对法律真谛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