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 |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上古天真+天年+異法方宜+金匱真言)/黃帝內經說什麼 共6冊 | 開本: | 16開 |
| 作者: | 徐文兵//梁鼕 | 頁數: | 372 |
| 定價: | 225.6 | 齣版時間: | 2014-04-01 |
| ISBN號: | | 印刷時間: | 2014-04-01 |
| 齣版社: | 江西科技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內容提要: “很多人在大病快死,或者鋃鐺入獄的時候,纔知道自己追求的東西是那麼奇怪、那麼不切實際,纔終於明白自己當時熱血沸騰地追求那些東西,其實是一種病態,”為什麼我們非要等到這一天纔明白這個道理呢? 徐文兵、梁鼕編著的《黃帝內經上古天真》是一本足足可以讓很多人一輩子都捨不得讀完的生命幸福學書,裏麵講述瞭人這一生中如何預防和逃離各種生老病死睏境的智慧和實用方法。比如:“你要是老想去利用機巧、物質的東西而不去發揮自己本性的話,雖然貌似得到瞭成功,其實是大失敗“如果做跟自己內心相矛盾、抵觸的職業,這職業就是下賤的,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本性去選擇職業,否則的話,會活得很慘。”等等。
所以,《黃帝內經上古天真》是一本足足可以讓很多人一輩子都捨不得讀完的生命幸福學書。
精 彩 頁: 1天真的人能得天助 梁鼕:中醫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作為一門能夠通曉宇宙道理的學問,過去這一兩百年來可以說飽受詬病,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所以,我們特彆希望能夠用一種嶄新的視角,用我們現代人都能理解的語言,重新去講講我們的中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黃帝內經》,它是一本足足可以讓很多人一輩子都閤不得讀完的書。
可能很多朋友在不同的地方都聽說過這本書。但在我看來,講《黃帝內經》講得有趣的人就是徐文兵老師。
徐文兵:過奬。
梁鼕:徐老師,你一看就是貴人。以前都說“賤人多語,貴人沉默”。
徐文兵:不是,先得聽你說,你拋磚我引玉。
《黃帝內經》分上、下兩部,第一部叫《素問》,它有八十一篇,第二部叫《靈樞》,也有八十一篇,閤起來一百六十二篇。
梁鼕:《素問》和《靈樞》有什麼講究嗎? 徐文兵:《素問》是簡單的,互聯網上有一個詞叫FAQ,就是FrequentlyAskedQuestions,意思是經常會被問到的一些問題。這種問題都帶有普及性。
《素問》解答瞭中醫對生命,對天、地與生命的關係的一些基本問題,所以它是一本關於中醫基礎理論的書;《靈樞》是指人的氣和人的神靈溝通的那個節點、關節點。樞是關鍵,就是我們開闔門的門軸,它一動整個門就動,所以《靈樞》是講針灸穴位的書。
梁鼕:既然有《黃帝內經》,那是不是還有《黃帝外經》呢? 徐文兵:漢朝劉嚮整理的《漢書·藝文誌》裏麵明確提到說《黃帝內經》是十八捲,《黃帝外經》有三十七捲,但是《黃帝外經》已經失傳瞭。
梁鼕:實在是太過可惜。因為據我所知,《黃帝內經》很多時候是講道理、講法則,而《黃帝外經》裏可能還有很多的操作方法。
徐文兵:關於《黃帝外經》的解釋有很多種。古代道傢寫書,經常把兩本書分成內篇和外篇,比如《莊子》有內、外篇,《抱樸子》也有。可能《黃帝內經》闡述瞭一些中醫的理論,而《黃帝外經》闡述瞭另外一些,實際上也許都是理論。因為被稱為“經”的東鹺,它指的是道路和方嚮,而不是“論”,也就是說不是技術層麵上的東西。
梁鼕:有人說,《黃帝外經》裏講瞭不少外科手術方麵的理論。
徐文兵:有這種說法。有人說,華佗的那些高超的外科技術,不是憑空掉下來的,也是師承瞭《黃帝內經》的內容。還有,中醫現在用的整骨、整形法也是如此。像名動京城的那位雙橋老太太——羅老太太,治病救人所用的都是祖傳下來的整骨手法——其實也是《黃帝外經》的一部分內容。還有,華佗臨死前寫瞭一本叫《青囊經》的書,總結瞭他外科麻醉的藥方等內容,想傳給獄卒,結果那廝不接受,他隻好“索火而燒之”;但還留下瞭如何給動物做手術的部分,比如人們給豬、雞等動物做閹割手術的方法。現在看來,這種手術非常精巧,創口小,而且感染率低,愈閤快。
實際上,中國的外科技術,在古代華佗那會兒就已經達到瞭很高的境界。
梁鼕:中國古代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些優秀的外科技術全都是從對動物的手術方法裏移植過來的嗎? 徐文兵:可以這麼說。從對經絡的認識來講,中醫說人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有三百六十個腧穴;另外古代那些很高明的巫師或者醫師還觀察到瞭動物也有經絡、腧穴,比如說豬、狗等都有足三裏穴。這些觀察者都是高人,他們有望氣的本領,扁鵲就是其中一人。《史記》記載,扁鵲學醫學成以後能夠“盡見五髒癥結”,也就是說他有一種超人的感覺能力,憑這種感覺能力去紮針做手術,那水平就相當高。
梁鼕:就像現在拿小白鼠做實驗,在其身上紮一下穴位,很多人覺得這簡直太可笑瞭,其實從另外一個更高的程度上來說,不見得是錯的。
徐文兵:對,萬物有靈,萬物有氣。現在還有人給樹紮針灸呢,比如樹生病瞭,在它的軀乾和分支上不同的地方,給它紮上針,然後它的病就好瞭。
梁鼕:真是太神奇瞭,這也同樣證明瞭中國古人早在幾韆年前就比現代的西方人有更強烈的環球意識。
什麼叫環球意識呢?不光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人、動物、植物,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平等的,因為它們擁有同樣的係統。
徐文兵:對!古代的人和天、地,和動物、植物都有溝通,它們有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這種交流方式叫“神通”,就是在神的層麵上與它們溝通。
梁鼕:這會不會太玄瞭一點? 徐文兵:是“玄”,我們今天談的中醫就離不開一個“玄”字。
梁鼕:當時的古代人是怎麼樣和動物、植物溝通的呢?我們現代人經常說傢裏養條狗狗,時間長瞭之後你跟它是有默契的,你看一眼,它都知道你要什麼。
徐文兵:這就是我們講的在神的層次上溝通。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看狗一眼,狗看你一眼,你和它的眼神就有一個交流,這絕對不是通過語言能達到的。
梁鼕:假設我們現在這個錄音棚外麵有一隻貓,我看它的時候它也在看我,那我就可能會想,我看它是一隻貓,它看我成什麼呢? 徐文兵:是一堆肉。就所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但是“他人有心”,我們可以“忖度之”。我們發自內心地去體會一下就能感覺到,這是種感覺,可能說不齣來。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其中黃帝取勝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黃帝有一支特種部隊——熊羆虎豹。其中,羆是一種大熊,是一種大狗熊。
梁鼕:是不是現在已經絕種瞭的一種動物? 徐文兵:很多動物現在都絕種瞭。
梁鼕:對,就像以前有一種長著很長牙的那種大象嘛。
徐文兵:猛獁。
梁鼕:對! 徐文兵:黃帝能夠驅動這樣一支動物部隊跟敵人作戰,這說明他起碼跟這些動物有不錯的交流。P25-28 作者簡介: 徐文兵,著名中醫專傢,中醫教育傢。自幼隨母親魏天梅學習中醫,1984年考入北京中醫學院中醫係,畢業後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講學,同年獲美國針灸協會特彆奬,被授予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市榮譽市民。1998年考取全美中醫師、針灸師資格證書。1999年創辦北京厚樸中醫藥研究所。目前擔任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北京禦源堂門診專傢,月犁中醫文化講習所導師。多次受邀在北京電視颱講授健康知識;擔任中國氣象頻道《四季養生堂》欄目長期主講嘉賓;受著名主持人梁鼕之邀,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颱,主講《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著有《字裏藏醫》等。 梁鼕,正安中醫創始人。1998年進入鳳凰衛視,相繼擔任過《鳳凰早班車》《體壇消息》《相聚鳳凰颱》主持人,後因主編、主持《娛樂串串SHOW》而一炮走紅,確立瞭“用後現代解構的方式對現代信息娛樂、文化現象進行剖析,充滿辛辣及無奈”的梁氏主持風格,曾被評為亞太區著名的華語節目主編及主持人之一。2004年底辭職潛心學習中醫。後曾齣任百度公司市場副總裁。其在旅遊衛視主持的《國學堂》欄目,廣受觀眾好評。 目錄: 序:(徐文兵)希望大傢都能一直天真
(編輯心語)不讀《黃帝內經》,你會後悔一輩子
原文
第一章 天真的人幸福
1.天真的人能得天助
2.特異功能其實每個人都有
3.第六感強的人是慧者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
4.如何在20歲之前齣口成章
“弱而能言”
5.天生聰明也需拜師學藝
“幼而徇齊”
6.養生之道在於“虛其心,實其腹”
“長而敦敏”
7.越“天真”,越成功
“成而登天”
8.為什麼有人年過百歲依然手腳靈活
“春鞦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9.養生因素有器、術、法、道,關鍵的是“道”
10.慎選職業,纔會活得好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第二章 現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很多
1.彆把“道”和“理”混為一談
2.做啥事都要“和於術數”
3.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食飲有節”
4.起居順應晝夜和四季的變化,你就能“走運”
“起居有常”
5.欲望不要太多,性愛不要過度
“不妄作勞”
6.活著,不要做“行屍走肉”
“形與神俱,度百歲乃去”
7.沒活到60歲死去的都叫“夭”
“而盡終其天年”
8.現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很多
“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9.趁著酒勁兒做愛等於透支生命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10.人沒必要追求那種超凡脫俗的東西
“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第三章 警惕那些害人不淺的負能量
1.“虛邪”雖然看不見,但卻害人細無聲
“虛邪”
2.躲避“虛邪賊風”的技巧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3.“恬不知恥”是一種心理療傷的方式
“恬淡”
4.人活一輩子,活的是“心無掛礙”
“虛無”
5.越天真,越強大
“真氣從之”
6.人的大毛病是“精不內守”
“精內守”
7.眼神迷離不是美,是一種病態
“神內守”
第四章 禁欲傷心,縱欲傷神
1.把每一秒過好,你這輩子就能過得很好
“誌閑而少欲”
2.治療當代人心靈疾病的良方
“心安而不懼”
3.要活就得“動”,但要“動”得適度
“形勞而不倦”
4.想要健康,一是要有力氣,二是要通暢
“氣從以順”
5.簡單有效的快樂秘訣
“各從其欲”
6.“欲”是本能的需要,“願”是精神上的追求
“皆得所願”
7.吃什麼不要緊,吃飯的心境和環境重要
“美其食”
8.讓自己的身體說瞭算
“任其服”
9.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樂其俗”
10.人跟人沒有可比性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11.“佩服”在古代是一種治病方式
第五章 如何纔能不患得患失
1.活得痛快,不要短命
“嗜欲不能勞其目”
2.在什麼樣的誘惑麵前應該站穩腳跟
“淫邪不能惑其心”
3.大多數人都可以分成“愚、智、賢”這三種
“愚智賢”
4.纍是因為把物質看得很重
“不肖、不懼於物,故閤於道”
5.“道”和“德”不能一概而論
6.有沒有“智”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慧”
“德全”
7.取名字也要符閤天道
8.人活著隨時都可能“危如纍卵”
“危”
9.彆人能傷害你,是因為你本身有能被傷害的地方
第六章 “七”是女性的幸運數
1.人到瞭一定歲數,為什麼就不能生孩子瞭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2.男女生理變化周期是以生活在溫帶的人種變化為準的
3.“7歲”到底是多大
“女子七歲”
4.頭發不黑,都是腎精不足惹的禍
“腎氣盛,齒更發長”
5.“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6.14歲,歡迎雌激素的來臨
“二七而天癸至”
7.性感來自於任脈暢通
“任脈通”
8.衝脈氣血旺,女人味十足
“太衝脈盛”
9.光汙染和激素是導緻女孩子月經過早來臨的兩大“元凶”
“月事以時下”
10.21歲前會養生,從小到老都迷人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11.丹田溫暖瞭,臉色就好看瞭
第七章 女人的幸福活法
1.28歲是女性展示成熟風韻的美年齡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2.由“美少女”變成“黃臉婆”的主要原因是腸胃功能不好
“五七陽明脈衰,麵始焦”
3.脫發的原因在於精血不足
“發始墮”
4.根治便秘,要從身心兩方麵著手
5.42歲時請一定要照顧好小腸經、膀胱經以及膽經和三焦經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麵皆焦,發始白”
6.讓胃熱乎點,讓小腸熱乎點
7.成年人應該少喝牛奶
8.任脈和衝脈傷瞭,你就懷不上孩子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
9.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早衰
“地道不通”
10.亂吃雌激素,會誘發乳腺癌
“天癸竭”
11.隻要安全度過瞭更年期,女人一般要比男人活得長
第八章 每八年是男人要邁過的坎
1.“八”是男人這輩子的數
2.男人和女人應該乾什麼
3.補腎應從8歲開始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4.16歲是男孩與男人的分水嶺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
5.“精氣溢瀉”是男人健康和成熟的錶現
“精氣溢瀉”
6.把精氣“省”下來,身體和智力都會發育得很好
“陰陽和,故能有子”
7.24歲前,男性要長個兒就要補腎氣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8.長智齒是腎氣足的錶現
“真牙”
9.咬牙切齒很補腎
10.提肛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可用的補腎方法
11.“陰陽交閤”的目的是“陰陽互補”,禁欲也會傷神
第九章 男人的幸福活法
1.32歲,男人迷人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2.一過30歲,病就開始“上門找人”瞭
“五八腎氣衰”
3.40歲的男人如何做到“發不墮齒不槁”
“發墮齒槁”
4.臉是六腑功能的“晴雨錶”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麵焦”
5.皺紋起於眼角,發白始於鬢角,全因三焦經齣瞭問題
“發鬢頒白”
6.陽痿要調肝,早泄則補腎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7.節約用“水”,你的性功能纔不會衰竭
“八八天癸竭,精少,腎髒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
8.透支腎精,你的身體就會災害不斷
“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髒盛,乃能瀉”
9.吃得越多,耗的元氣越多――把植物、豬肉轉化成“人肉”,消耗的是元氣
10.真正懂得吃果的人,吃的都是堅果、硬果
第十章 把精氣用在刀刃上
1.性能力強,壽命也長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
2.真正的算命應該是算天賦對人的影響
3.身體越不使用,就退化得越快
4.身體上某個部位低於常溫,就錶明此處“氣脈不通”
“氣脈常通”
5.艾灸是虛寒之人好的通氣脈之法
6.要把腎氣用在刀刃上
“腎氣有餘”
7.為什麼“道者”年過百歲還能有子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歲,能有子乎?”
8.道傢與道教不是一迴事
9.對待身體這副“臭皮囊”,應該連一根毫毛都不要損害
“能卻老而全形”
10.不到萬不得已,闌尾、扁桃體都不能切
11.要想身體不受到損傷,必須經常按摩膻中穴
第十一章 人隻能改運不能改命
1.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真人”
2.人隻能改運不能改命
“提挈天地”
3.做陰陽的奴隸還是做陰陽的主人
“把握陰陽”
4.要想精力十足,就到空氣好的地方去呼吸
“呼吸精氣”
5.戒煙不能急於一時
6.想戒煙就揉陽溪穴
7.站著彆動,守住心神
“獨立守神”
8.想要完美胸部,就不要穿高跟鞋
9.“含胸拔背”,孩子的身材纔能發育好
10.該放鬆就放鬆,該緊張就緊張
“肌肉若一”
11.一切皆有可能
“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12.真人把握陰陽,至人和於陰陽
“淳德全道”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於陰陽”
14.教你存精增值的方法
“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
15.不用奇巧淫技,照樣“上天入地”
“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
第十二章 大多數的人都是死於內心的憂患
1.絕不要在任何犯衝的地方呆著
“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
2.聖人絕不會裝清高
“適嗜欲於世俗之間”
3.人無所求時,就不會産生恚嗔之心
“無恚嗔之心”
4.身體要大俗,靈魂要大雅
“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
5.大多數的人都是死於內心的憂患
“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
第十三章 讀黃帝內經,享人生清福
1.“愉”有專指,不能亂用
2.聖人也是人
“以恬愉為務”
3.現在人什麼都不缺,就缺“自得”
“以自得為功”
4.他者即地獄,人跟人沒有可比性
5.身體破損,精神就散瞭
“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6.神槍手打靶,靠的是“神”,不是眼
7.做賢人也很精彩
“法則天地,象似日月”
8.天象的變化和人間的變化是相對應的
“辨列星辰”
9.賢人沒法完全把握陰陽
“逆從陰陽,分彆四時,將從上古閤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10.經典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解讀
《內經》智慧:生命的節律與養生之道 這部《內經》係列,並非簡單地羅列古籍,而是深入挖掘其蘊含的生命哲學與養生智慧,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藩籬,觸摸古老智慧的脈搏,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至高境界。全套六冊,層層遞進,從宏觀的宇宙運行規律,到微觀的生命個體生理變化,再到具體的調養方略,構建瞭一個全麵而係統的養生知識體係。 第一篇:上古天真——迴溯生命本源,探尋純粹之境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愛養生,度年而盡之。”開篇便將我們引嚮一個“上古”的理想國度,一個生命純粹、與自然融洽的時代。這一篇,著重闡釋瞭《內經》對於生命起源、生長、衰老的根本認知。它並非停留於生物學的層麵上,而是從更深邃的哲學維度,探討瞭“道”在生命中的作用。“道”,在這裏不僅是自然運行的規律,更是生命得以生發、維持、並臻於圓滿的內在動力。 “上古之人”何以能夠“度年而盡之”?秘訣在於他們順應“天道”,理解並遵循自然的節律,不妄為,不強求。他們“呼吸停停,終身不己”,這是一種何等深沉的生命狀態?它暗示著一種與天地相通的生命節奏,一種不被外物擾動的內在寜靜。本篇深入剖析瞭“真氣”在生命活動中的核心地位,闡述瞭“天真”——即生命本然狀態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們,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乾擾,我們的“真氣”是否還在?我們的生命是否已經偏離瞭“天真”的軌道? 從“上古天真”齣發,我們得以審視當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勞神過度”、“飲食失節”、“起居無度”等違背生命規律的現象。文章將生動地揭示,為何這些行為會加速生命的損耗,導緻疾病的産生。它將引領讀者反思,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重拾那份“上古”的純粹與寜靜,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讓生命迴歸本源,從而延緩衰老,獲得長壽與健康。這不僅僅是關於身體的保養,更是關於心靈的迴歸,關於生命質量的提升。 第二篇:四氣調神——順應四時變化,實現身心和諧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夏三月,此為蕃秀,萬物以長。”“鞦三月,此為容平,氣收斂,萬物劇。”“鼕三月,此為閉藏,萬物寂。”《內經》中的“四氣調神”,是將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四季變化緊密聯係起來的理論。本篇將深入淺齣地解讀這一核心理念,闡釋為何“春夏養陽,鞦鼕養陰”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蘊含著深刻的生理依據和養生智慧。 我們將詳細解析,春季的“生發”之氣,如何影響人體的肝髒,我們該如何調養以順應這種生發之勢;夏季的“蕃秀”之氣,如何與人體的“心”相呼應,以及如何避免“苦夏”的睏擾;鞦季的“收斂”之氣,對於人體的肺與大腸有何影響,為何說“鞦不食肺”;而鼕季的“閉藏”之氣,又與人體的腎髒有著怎樣的聯係,又該如何通過“藏”來為來年積蓄力量。 更重要的是,本篇不僅僅停留在生理層麵,而是強調“神”的調養。所謂“調神”,便是根據四季的變化,調整我們的精神情誌,做到“春生”“夏長”“鞦收”“鼕藏”的情誌對應。例如,春季宜“散”,以助陽氣生發;夏季宜“喜”,以利心氣舒展;鞦季宜“靜”,以利肺氣肅降;鼕季宜“藏”,以保腎精充足。我們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和生活化的場景,說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調整情緒、選擇適宜的活動,來達到“神氣”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從而避免因情誌失調而引發的疾病。 第三篇:天年——生命的周期與質量 “夫上古聖人之教,皆是養生之道。”“上古之人,年百歲,而動作不衰。”《內經》所探討的“天年”,並非簡單的壽命長短,而是一種生命質量的衡量標準。它揭示瞭人體從生長壯實到衰老死亡的自然周期,並提齣瞭實現“度百歲乃盡其天年”的可能。本篇將深入解析《內經》對於人體生命周期,從幼年、壯年到老年的生理特點和變化規律的描述。 我們將重點探討“壯年”這一生命的高峰期,為何《內經》強調“壯年不淫”,以及“淫”對生命力的摧殘。同時,我們將深入分析,當生命步入“老年”,身體會發生哪些必然的衰退,如“齒發散”“筋骨衰”“精氣奪”等。但這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進入一個需要調整養生策略的階段。 本篇將著重講解《內經》中關於“腎”在生命衰老過程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精”與“氣”的損耗與補充。它將引導讀者理解,衰老是自然規律,但“度百歲”並非遙不可及。通過對“天年”的深入理解,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在這種自然規律下,最大限度地延長健康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做到“年雖高,而行不倦”。文章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如何通過調整飲食、起居、運動等方式,延緩衰老進程,保持身體的活力和精神的矍鑠。 第四篇:異法方宜——個體差異與精準養生 “故用藥,各隨其病,各隨其證。”《內經》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其對生命普遍規律的闡釋,更在於其對個體差異的高度重視。本篇將聚焦於“異法方宜”的理念,即針對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病癥,采用不同的養生方法和治療手段。這是一種高度精準和人性化的養生觀。 我們將深入剖析《內經》中關於“因人、因時、因地”施治的原則。為什麼同樣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錶現形式和治療方法會截然不同?這背後涉及到體質差異、地域環境、氣候變化以及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內經》強調,養生之道,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因其所以,異其所以”。 本篇將通過生動的例子,解讀《內經》中關於不同體質(如“陽盛”“陰盛”“氣虛”“血虛”等)的特點,以及針對這些體質應該采取的不同的飲食、運動和生活方式。同時,它也將探討地域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例如,“水土不服”的真正含義,以及如何通過調整來適應不同的地域。《內經》的“異法方宜”,是一種超越時代的前瞻性理論,它預示著未來精準醫療和個體化健康管理的方嚮。它將幫助讀者認識到,瞭解自己的身體,找到最適閤自己的養生方法,纔是通往健康長壽的明智選擇。 第五篇:金匱真言——調養髒腑,固本培元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肝者,藏血,筋之會也;脾胃者,倉廩之官,營之所齣也;腎者,主五髒,主藏精,主骨,主發,主耳,主二陰也。”“金匱”,並非指具體的器物,而是《內經》中用來比喻人體髒腑的重要概念,代錶著生命的精髓所在。本篇將深入挖掘“金匱真言”,即關於人體五髒六腑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調養方法的精髓理論。 我們將逐一剖析心、肝、脾、肺、腎這五大髒腑的生理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的復雜關係。文章將揭示,為何“心主神明”,心髒的健康與我們的精神狀態息息相關;為何“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會導緻情緒問題和消化障礙;為何“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的強健是生命活力的源泉;為何“肺主氣”,肺的健康關係到呼吸的順暢和免疫力;為何“腎藏精”,腎精是生命的根本,關係到生殖、生長發育和衰老。 在闡述髒腑功能的同時,本篇還將深入探討各種常見疾病的根源,以及《內經》是如何從髒腑失調的角度進行解釋的。例如,將揭示為何“久視傷肝”,“思慮傷脾”,“恐驚傷腎”等。更重要的是,本篇將提供一係列基於《內經》理論的養生方略,指導讀者如何通過飲食、藥膳、情誌調養、適度運動等多種方式,來嗬護和調養自己的髒腑,達到固本培元、防病治病的目的。 貫穿全書的智慧 整套《內經》係列,並非孤立的醫學知識堆砌,而是以一種辯證、整體的視角,將人體的生命活動置於宏觀的宇宙自然背景下進行考察。它強調“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必須順應自然的規律纔能實現生命的和諧與長壽。 它倡導的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養生觀,而非被動的治病觀。它告訴我們,健康並非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一種充盈、流暢、充滿活力的生命狀態。通過對這套《內經》係列的深入學習,讀者將能夠: 建立科學的生命觀: 重新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從生到死的自然規律。 掌握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 學會如何根據季節、地域、體質等因素,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達到身心和諧。 提升對身體的認知: 深入瞭解人體髒腑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更好地嗬護自己的身體。 培養積極的心態: 學習《內經》中關於情誌調養的智慧,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平和。 實踐精準的養生策略: 認識到個體差異的重要性,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健康之道。 這套《內經》係列,是獻給每一位追求健康、熱愛生命的人的寶貴財富。它將引領您踏上一段探索生命奧秘、重拾健康活力的非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