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数字解读中国通史【图文版】现代出版社 历史中国史 正版保证

正版现货 数字解读中国通史【图文版】现代出版社 历史中国史 正版保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晋书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史
  • 通史
  • 历史
  • 图文版
  • 现货
  • 正版
  • 现代出版社
  • 文化
  • 教育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犀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3678
商品编码:17092311098
开本:04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历史的真相,只有数字不会说谎。

   电影《环太平洋》里还有这样一句话令人深思:“政治,诗歌,承诺,它们都是假的,只有数字不会撒谎,数字就像上帝的手稿一样精确。”

   当数字与历史碰撞,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精确、直接、明晰地看到历史真实而客观的一面。

   数字的解读,还你会看到深埋在历史中,那些令人惊讶的历史真相。

 

◆总有一个数字能触及你的灵魂。

● 40万被活埋的赵军体现的是战争的残酷;

● 10000亿税收体现的是辉煌国力;

● 6000里明长城穿梭于崇山峻岭,1500处驿站却再无觅处;

● 元大都城的50间作坊早已化作尘埃,长安城220里的街道却依然清晰可见;

● 沿用至今的十二气历让古人的生活与今人完美重叠;

● 10000张药方的延续更是中国智慧的传承;

● 每日200篇的奏章里不知讲述了何种国家大事,但60部元杂剧剧本却深切地记载了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果说绘画让人看到场面,那么数字带给人们的却是对历史*直观的感受,*真实的碰撞!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数据时代,我们倾向于用数字阐述问题,而数据也*能够真实地反应客观情况,透过数字,我们能看到事物的成长与衰亡以及发展走向。

而当数字与历史碰撞,呈现给我们的是完完全全另一种感觉。我们能够更加直接、更明晰地看到历史真实而客观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乏味和枯燥,然而因为数字的解读,你会看到深埋在历史中,那些令人惊讶且富有生趣的部分。

本书将选取中国历史上的标志事件及人物,从数字角度,让读者尽揽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

作者简介

徐晋书,史学研究者,研究历史20余年,生于吉林长春。喜好读书、游走、收集老物件。三十岁前背包访遍国内各类博物馆,研究其中的历史古迹和古书。三十岁后,以煎茶写字为最大乐趣。

用情怀抵抗岁月,用文字打败时间。

目 录

第一章 先秦:悠悠历史的开篇

第一节 4086年前的夏王朝 /  002

第二节 6次迁都后的安定 /  007

第三节 875千克大方鼎 /  013

第四节 周公七年摄政  /  017

第五节 497个文字 /  022

第六节 800诸侯分天下 /  026

第七节 40万赵军被坑杀 /  032

第八节 百年变法  /  037

第九节 5∶1的对峙  /  043

 

第二章 秦汉:“为我独尊”的神话

第一节 2000万人口的秦国 /  048

第二节 460个被活埋的生命 /  051

第三节 900戍卒抗暴秦 /  057

第四节 四年争霸,花落刘家  /  062

第五节 西汉13州 /  067

第六节 通行700年的货币 /  072

第七节 西域36国 /  074

第八节 王莽建立新朝16载 /  078

第九节 云台28将 /  084

第十节 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  /  087

第十一节 1700年的领先 /  09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国土分裂里的融合

第一节 洛阳城外200里荒地 /  096

第二节 2万对10万的以少胜多  /  099

第三节 树栅连营700里 /  104

第四节 内乱16年 /  109

第五节 十六国时期  /  112

第六节 170年的风雨飘摇 /  118

第七节 300万僧尼还俗 /  122

第八节 男丁受田40亩,女丁受田20亩  /  124

第九节 3.1415926的精确 /  127

 

第四章 隋唐:繁花似锦的盛世

第一节 38年寿命的王朝 /  132

第二节 23年的励精图治 /  135

第三节 67岁的女皇帝 /  138

第四节 72岁与38岁的悲剧  /  144

第五节 十万计的食人记录  /  150

第六节 1500匹绸缎 /  157

第七节 220米街道的长安城 /  165

第八节 只活跃了200年的民族 /  169

第九节 650人的使团 /  173

 

第五章 辽宋夏金元:连绵战火里的对峙

第一节 80万禁军护中央 /  178

第二节 一万亿税收  /  182

第三节 3万斤茶叶的妥协 /  187

第四节 庆历新政10项改革 /  191

第五节 三百户一谋克,十谋克一猛安  /  196

第六节 1500处驿站 /  200

第七节 大都城内50坊 /  205

第八节 12气历沿用至今 /  209

第九节 60个剧本的一生 /  213

 

第六章 明清:封建时代的余晖

第一节 日阅奏章200篇 /  220

第二节 6000公里明长城 /  224

第三节 1700年丞相的终结 /  228

第四节 12亲卫军 /  233

第五节 三成政府大裁员  /  237

第六节 金占辽东70城 /  241

第七节 7次航海的壮举 /  245

第八节 300艘军舰到台湾 /  251

第九节 7000张药方 /  255

第十节 7.7亿字的鸿篇巨制 /  259

媒体评论

历史类书籍太多,以至于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选择,而用数字来解读的历史,相对则更权威和真实,值得大家阅读。

——社科院中国史专家 于卫民 

 

 晋书是我多年的朋友,他对历史的痴迷是我身边之*,开心看到他的作品问世,这是他20余年研究历史的心血之作,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畅销作家 江城 

 

  用数字解读历史,可能是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直接、*真实、*有效的方式。

——高考范文作家 张莹

 

 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通俗易懂、直观易读,我买了好几本送给家里的小朋友。

——亲宝宝运营总监 吴静芬

 

一部历史类作品好不好,主要看它的内容是否真实、权威;它的文字是否通俗、易懂,这本《数字解读中国通史》正好都兼具了。

——嘉树联盟CEO 非走  

 

支持晋书的作品,我之前参与的好几部历史剧剧本,都由他*后统审,保证剧本的历史细节没有错误,他是我认识的作家里*睿智博学的人之一。

——知名编剧 古训超  

免费在线读

 

4086年前的夏王朝

这是一个由传说和史书记载共同构建的朝代。因此,它的历史始终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夏”字最初是由夏族的图腾演变而来,意为“中国之人”。虽然至今仍没有确切的文字来证实夏朝的存在,关于它的众多说法也并不确切,但它早已被人们公认为是中国历史第一朝,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开端。

在夏朝建立之前,人们以部落为单位,过着茹毛饮血的艰苦生活。

他们不仅要忍受饥饿和寒冷,还要抵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各种考验。公元前21世纪,华夏大地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洪灾。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这简直是一场浩劫。凶猛的洪水如猛兽一般吞噬了人们的家园,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当时的部族首领尧任命鲧去治理洪水。可是直到下一任首领舜继位,鲧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阻止这场灾难。他只晓得,哪里发了水灾,就建造堤坝。可是当时人们筑起的堤坝根本不堪一击,没多久就会被洪水冲垮。

靠着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粗笨方法,鲧努力了9年,还是以失败告终。舜一气之下将鲧杀死。

之后,鲧的儿子禹接替了父亲的这个任务。他想,想要用单薄的人力抵抗洪水,不能靠蛮力,而是要用巧劲。他亲自带领百姓挖渠排水、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到了大海中去。经过13年的努力,洪水不再凶猛,土地也终于恢复生机,百姓又可以耕种作物,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禹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多次经过家门未入。就连他的儿子启出生后在家中啼哭,他都狠下心没有进去探望。当时部落首领的更换尚属禅让制,以推举贤能为主要途径。在舜年老以后,他开始物色能够接替他位置的人。治水有功的禹自然被众人推举。就这样,禹成为了新一任部落首领。

 

继位后,禹将都城建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后又迁都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这两处都城的选址都顾及到了联系周围部落的作用。

如果说之前禹在治水过程中展现了个人的勇气和智慧,作为部落首领的他,更是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

与之前相比,此时的部落首领已经开始向国君过渡。禹成为首领后,不仅着力于带领他的子民建设家园,同时他还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威望。

 

传说禹曾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蚌埠市)召集众部落首领会面。而众人都被禹治水的声望所折服,纷纷拿着玉锦前往。更有传说,禹为了纪念自己治理洪水的功劳,特命人用当时9个州所产的铜矿石铸造了9只铜鼎,代表他对九州的控制。后来这9个鼎也成了统治权力的象征。

禹当之无愧是一位贤能的首领。他最后死在了巡视会稽的途中。他的继承人顿时成了问题。在禹晚年之时,曾指定皋陶接替自己的位置。可惜皋陶还未继位就死了。大家又推荐皋陶的儿子伯益,认为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

可是当禹死后,伯益没能顺利上任。禹的儿子启十分想得到父亲留下的这个位置。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用武力威胁,赶走了伯益。

约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结束了禅让制,直接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建立了夏朝,拉开了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的“家天下”的序幕。

夏朝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王朝,它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如同废墟上绽放的花朵一般,娇小却夺目。

然而,历史上任何一种改变或者是进步,最初都会遭遇阻碍。启的继位引起了众人的不满。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一位叫作有扈氏的部族首领。他公开反对启,提议启将位置还给伯益,并沿用禅让制的传统。甚至当启在钧台大宴众部落首领时,有扈氏坚决拒绝出席。

有扈氏的公开反对,令刚刚做了首领的启相当懊恼。位置还没有坐稳,就有人前来挑衅。于是双方在甘泽(又称甘)这个地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启这个新上任的首领,自然是满腔的雄心壮志。首次率兵出战,还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战,启自然是拼尽全力。令启没有预料到的是,有扈氏的部队英勇善战,动作迅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启的队伍打垮。

兵败令启大受打击。他心里清楚,此次作战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威望不够。在众人眼中,自己只是凭借父亲的权力得到这个位置的,而不是人心所向。特别是对于父死子继这件事,多数人还没有接受。因此当身边臣子建议赶快扩充人员再次出战时,启拒绝了。与其用武力硬拼,不如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今天打败了有扈氏,明天也会有其他部落来反他。

这之后,启将注意力放在了自身上。他努力做一个贤明的君王,与百姓同吃同住,体恤将士,关心臣子。他对待自己的子民如同亲人一样。在他的带领下,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得到了改善,启的贤能也在百姓之间流传开来,他的声望不断地提升。所有人都觉得,启是一位值得信任和依靠的君王。

直到有一天,启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又一次发动了对有扈氏的战争。

出战之前,启搬出了一篇动员令,用以激发将士的斗志。这篇动员令名为《甘誓》,它充分显示了启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视。

《甘誓》是一篇申明纪律约戒的誓师词。启在其中直指有扈氏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现在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讨伐他们。另一方面,启在誓师词中鼓励将士拼力厮杀,忠于自己,同时严明纪律,明确赏罚。

在《甘誓》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时期首领的权力和地位已经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同时,他们较前人更懂得如何用品德来收服人心。

这一仗,启率领的队伍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有扈氏被打得落花流水。

启将有扈氏贬为牧奴,以示惩罚。从此,再也没有人对启的能力产生质疑,大家都越发信服他。启所领导的夏部族势力也逐渐扩大。

据史料记载,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总共14代,17

帝。这期间曾多次遭遇其他部落侵犯,甚至丢失了统治权;也在有扈氏的

帮助下出现“少康中兴”。最后,夏灭于桀手中。

 

桀在刚刚继位时,夏朝就已经日渐衰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周围的部落不像之前那样殷勤地进贡,反而不断地借机会挑起事端。可是这位君王思考的不是如何扭转危机四伏的局势,而是变着法地享乐。

历史上对于夏桀的恶劣行径可谓是罄竹难书。传说他荒淫无度,嗜杀成性。他不顾当时已经民不聊生的现状,抓来苦力为他建造宫殿,供他享受。他还命人四处搜寻美女,日夜与她们饮酒作乐,不思进取。

一些大臣看到这种状况,痛心疾首,便向夏桀觐见,劝他用心国事。

可是夏桀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将这些忠诚的大臣杀死。夏桀狂妄地说:“百姓同我的关系,就像太阳与月亮。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会灭亡吗?”

这句话传到夏部族百姓耳中,百姓竟愤恨地诅咒到:“若太阳有一日灭亡,我这个月亮宁愿与他同归于尽!”可见此时的夏桀,已经是众叛亲离,再无威信可言。反而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奸臣,受到了夏桀的重用。

他们为了讨好君王,无所不用其极。夏部族的权力,就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渐渐地,有能力有远见的大臣们纷纷投奔别处。当时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汤看到此等情形,果断率兵攻夏。

突如其来的进攻,令夏桀猝不及防。结果可想而知,夏军在战场上溃败不堪。一向狂妄的夏桀被流放到南巢。再也没有美酒和美女陪伴,再也不能打猎赏舞,夏桀最后郁郁而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在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宣告终结。



《中国通史(图文版)》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数千年辉煌文明的巨著。它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从远古的传说时代出发,纵贯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将中国历史的脉络清晰呈现。本书不仅描绘了朝代的更迭兴衰,更深入探究了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的繁荣、科技艺术的成就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古代绘画、书法作品、建筑遗迹、历史地图等,与精炼生动的文字相结合,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历史世界。这些图像不仅仅是装饰,更是重要的历史证据,它们直观地展现了各个时代的风貌、人物的神韵和事件的现场感,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在内容上,《中国通史(图文版)》力求客观公正,融汇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它摒弃了陈旧的史观,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历史,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也深刻反思了历史发展中的曲折与教训。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从丝绸之路的繁荣,到海上贸易的兴盛;从民族融合的伟大进程,到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本书的叙述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术语,使得历史知识能够被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所接受。无论是对历史充满兴趣的青少年,还是希望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成年人,亦或是专业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迪。 《中国通史(图文版)》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它带领读者走进古老的中国,感受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根源,从而更好地认识当下,展望未来。它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关于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优秀读物。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生动了解中国历史的权威平台。它将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中国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精彩的中国历史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中国史”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也传递出一种厚重感和权威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要将其梳理成一部通史,并用“数字解读”的方式呈现,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对作者的功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曾读过不少“中国通史”类的书籍,有些过于简略,蜻蜓点水,无法满足深入学习的需求;有些则过于庞杂,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让人望而生畏,不知从何读起。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感受到它试图在“通”和“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它承诺的是一部“中国通史”,这意味着它会涵盖从远古文明到近现代的整个历史进程,让读者能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同时,“数字解读”的副标题又暗示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分析的科学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既有历史的宏观视野,又不失细节的翔实和分析的独到。我更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特征和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历史认知体系。这本书的名称让我感受到它是一次对中国历史的深度探索,一次严谨的学术尝试。

评分

“中国通史”这个范畴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宏大的叙事和深邃的思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更重要的是要梳理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发展的脉络、内在的逻辑以及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局的视野,让我能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需要能够解释为什么某些历史事件会发生,为什么某些制度会形成,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理解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选择。这本书的名称让我感受到它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试图用一种更加深刻和科学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民族的过去,从而启迪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评分

“正版保证”这几个字,再次强调了这本书的可靠性。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阅读历史著作时,我们更需要依赖于经过严谨考证、学术研究的可靠资料。盗版书籍往往在内容上可能存在删减、篡改,甚至加入一些不实的信息,这对读者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而“正版保证”则意味着这本书经过了正规的出版流程,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了保障。这让我可以更安心地投入到阅读和学习中,不用担心因为书籍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影响我的理解和判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在物理形态上是正版的,在内容上也能够体现出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严谨的态度,不夸大、不歪曲,力求客观地呈现中国历史的面貌。这种“正版”的承诺,是对读者知识追求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历史本身的一种敬畏。

评分

“图文版”的表述,也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包含大量的珍贵史料和考古发现的图片。例如,在介绍古代的科技发展时,可能会有古代天文仪器、数学工具的图片;在讲述文化艺术时,可能会有古代书画、雕塑、陶瓷的精美图片;在探讨社会生活时,可能会有出土文物、壁画、墓葬图像的展示。这些视觉化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汇集一批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应该经过专业的考证和清晰的标注,能够为读者提供可靠的视觉信息。而且,我希望图片的排版能够精巧合理,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和信息上的补充。

评分

这本书的“正版现货”的字样,对于我这样一个网购经验丰富、又深知盗版书之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我曾经因为贪图便宜,买过一些盗版历史书籍,那些书的印刷质量差到令人发指,字迹模糊不清,图片失真,甚至内容章节错乱,读起来非常影响心情,而且很多关键的细节因为排版问题而丢失,给我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更重要的是,盗版书往往是对原创作者辛勤付出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漠视。所以我现在购买图书,尤其是学术性、知识性较强的书籍,一定会选择有“正版保证”的渠道。这个“正版现货”的承诺,让我感觉购买这本书不仅是对内容的信任,也是对作者和出版社辛勤劳动的支持。而且,“现货”意味着我下单之后,不用等待漫长的预售期,很快就能收到书,这种即时满足感也非常重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可能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能立刻拿到一本优质的书籍来深入了解,这种学习的热情就不会因为漫长的等待而消退。这本书的名称中就包含了“正版保证”的字眼,这不仅仅是一个宣传语,更是它对读者的承诺,让我对这次购物充满了信心。我希望它能带来的是货真价实的知识,而不是纸张和油墨的浪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采用了一种沉稳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封面上“数字解读中国通史”几个大字醒目地占据了C位,旁边辅以一些抽象的、象征性的中国传统元素,比如水墨的山水意境,或是古代青铜器的纹饰,但又融入了数字化的线条和光影效果,给人一种古老与现代碰撞的视觉冲击。这让我立刻联想到,作者在内容的呈现上,或许也会采用一种打破传统、结合新技术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特别喜欢这种“图文版”的标识,意味着书中不会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会有大量的图片、插画、图表甚至可能是二维码链接到更丰富的多媒体资料。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想象一下,在阅读到某个朝代的兴衰时,能看到精心挑选的文物照片、复原图,甚至是一段简短的动画演示,那学习的体验绝对会提升好几个档次。而且,“现代出版社”这几个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基本的信心,通常这类出版社在历史类书籍的策划和出版上会比较严谨,内容审核和排版印刷都会有不错的保证。我甚至在猜想,封面设计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作者对于“数字解读”这个概念的某种隐喻,比如信息的爆炸、知识的碎片化,而这本书则试图将这些碎片进行整合,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封面上的数字符号汇聚成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一样。这种期待感,让我迫不及待想要翻开这本书,探索它所要讲述的中国故事。

评分

“图文版”这个描述,对我而言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是一个对视觉信息反应比较敏感的人,一本好的历史书,如果能配以精美的插图、写实的绘画、生动的地图,甚至是一些历史照片的复刻,那将极大地提升阅读的趣味性和理解的深度。纯粹的文字叙述,虽然严谨,但往往会让人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模糊的画面,而好的插图则能够瞬间将历史场景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例如,在描述古代战争时,一幅描绘战阵的示意图,或者描绘攻城场景的复原图,可能比千言万语的文字更能让人理解当时的攻防策略和战争场面。同样,在介绍古代建筑、服饰、器物时,高质量的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其造型、工艺和细节,这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利。而且,“图文版”也可能意味着书中会包含大量的地图,这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历史事件、民族迁徙、疆域变迁等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的插图能够精挑细选,具有学术价值,同时在视觉上也足够精美,能够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

评分

“数字解读中国通史”这个书名,让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我一直觉得,传统的中国通史写作,虽然内容详实,但有时会显得过于宏大叙事,或者侧重于政治、军事等传统领域,而对于一些与民生、科技、文化艺术相关的细节,尤其是那些能体现社会演进和思想变迁的微观层面,可能提及不够深入。而“数字解读”这个概念,恰恰预示着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我猜想,作者可能不仅仅是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历史事件,而是会运用一些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来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规律。比如,在分析经济发展时,可能会引入一些可量化的数据,如图表展示的GDP增长、贸易额变化;在解读社会变迁时,或许会通过分析一些文献、民俗资料,来呈现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再者,“数字”也可以理解为信息量大、知识密集,可能书中会包含很多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史料和研究成果。而且,这种“解读”也暗示着一种深度分析和观点输出,而不是简单的史实罗列。我非常期待作者能通过“数字”的手段,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洞察力的中国历史。我希望它能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一种对过往深刻的洞察。

评分

“数字解读”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了一种更加动态和交互式的学习体验。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而是会通过一些数字化的手段,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比如,书中可能通过一些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的技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或者通过互动式的电子表格、时间轴,让读者能够自由地探索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甚至可能嵌入一些精心制作的短视频,用动态的方式讲解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突破传统书籍的局限,利用现代科技,将中国通史的讲述变得更加吸引人,更加具有参与感。这对于那些觉得历史枯燥乏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这种“数字解读”的理念,预示着一种未来史学传播的可能性,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

“现代出版社”这个信息,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质量充满了期待。我曾接触过不少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书籍,有些出版社在内容编纂、审校、装帧设计以及印刷质量上都表现得相当出色,而有些则相对粗糙。现代出版社,在我过去的阅读经验中,通常会给人一种比较专业、严谨、注重品质的印象。他们出版的书籍,往往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并且在装帧设计和印刷工艺上也比较用心。这对于一本“中国通史”这样需要承载大量信息和知识的书籍来说,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不错,字体清晰易读,排版疏朗有致,不会出现字迹模糊、印刷错误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现代出版社”的专业团队能够确保书中历史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出现误导性的解读或未经证实的观点。一个有声誉的出版社,往往意味着背后有一个专业、负责任的出版团队,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份值得信赖的学术产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