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享版】席慕蓉诗集全集共7册 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迷途诗册 席慕容现当代诗歌

【礼享版】席慕蓉诗集全集共7册 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迷途诗册 席慕容现当代诗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席慕蓉
  • 诗歌
  • 现当代诗歌
  • 诗集
  • 七里香
  • 无怨的青春
  • 时光九篇
  • 迷途诗册
  • 文学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优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95457
商品编码:18666214123

具体描述


















书名:席慕蓉诗集礼享版全7册

作者:席慕蓉

定价:32.8元/册

总定价:229.6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装帧:平装

页码:200/册


平装版du家授权

席慕蓉亲自审定、亲写新序、亲画插图

迄今为止*为严整、全面的席慕蓉诗集

知名配音演员张震、康庄倾情朗诵

席慕蓉以她*敏锐的感觉、*诚挚的感情使我“原形毕露”

——叶嘉莹

诗境虽是她的,心境却是我的,是散文所达不到的精练。

——齐邦媛

人类活得如此粗疏懒慢,独有一个女子渴望记住每一刹间的美丽

——张晓风

王鼎钧、鲍尔吉?原野、陈丹燕……一致推崇



9787535495457七里香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32.80
9787535495464无怨的青春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32.80
9787535495471时光九篇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32.80
9787535495488边缘光影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32.80
9787535495495迷途诗册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32.80
9787535495501我折叠着我的爱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32.80
9787535495518以诗之名 席慕蓉诗集礼享版

?32.80



《七里香》是诗人席慕蓉的di一本诗集,也是她广为流传的一本诗集。诗集中的诗歌多作于作者十几到三十几岁,作者在诗中追忆青春往事,情感细腻,音韵轻柔,像溪水,也像牧歌,宽容、真挚、美丽。

书中配插画,均为席慕蓉本人所画,也是她十几岁时的作品,与十几岁时的心情相得益彰

席慕蓉的诗歌代表作《一棵开花的树》《青春之一》等,均选自此书。

《无怨的青春》是席慕蓉诗集第二本,多写于作者三十至四十岁之间,是她对青春、爱情的一次回望。文字淡雅剔透,传达的感情却浓烈深厚。与本丛书其他诗集不同的是,本书每一章节,作者都另外写了引文,引出一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其中有作者的代表作《楼兰新娘》《山月》等。本书插图均由作者本人绘制,作者亦重新写序。

《时光九篇》是席慕蓉系列诗集的第三本。在这本诗集中,她所写作的主题依然是时光、爱情,但目光侧重点开始转移,情感变得成熟磅礴,因此在此集中出现了长诗、没有标点的长诗,以尽力表达澎湃的感情。她的爱憎情仇,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一族一国所可范围,而是宇宙庞伟的光影下永恒的母题和眩惑。

本书插画为作者本人所绘。为不影响感情表达,本书插图较之本系列其他诗集少,但依然能从中看出她对时光的思索

《边缘光影》是席慕蓉诗集中的一本,精选作者未发表的诗作,结集成册,仿佛散落在时光里的生命碎片,终被拾起。在这些诗作中,可窥见作为诗人的席慕蓉,窥见她的生命画像。诗集的章节,以静物或动物为名,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之眷恋,对生活之敏感。其中不乏对蒙古高原、蒙古族英雄的赞叹。后附知名作家王鼎钧的评论,以及新版后记。

《迷途诗册》是席慕蓉诗集第五本,从这本开始,诗集中出现很多关于诗歌本身的思索、对于故乡的回望。诗人在创作阶段,多次往返于台湾与蒙古草原之间,作为远离族群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诗人借此次诗集的出版重温了自己的精神回乡之旅,并终于在心中、在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书中插图为席慕蓉亲笔绘制

《我折叠着我的爱》是席慕蓉诗集中的一本集大成之作,在之前几本书中所出现的母题,如时光、爱情、原乡,在这本诗集中均有表达。其中代表诗篇《我折叠着我的爱》,灵感来源于蒙古长调,音韵缠绵、循环往复,感情充沛。她在书中对过往做了整体的回顾,对诗歌本身、诗人本身、故乡本身做了深切的探索。书中插画,有她临摹的蒙古族文物,极为难能可贵。

《以诗之名》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新的诗歌创作。诗集中收录的大部分作品写成于二00五年之后。诗人也在其中特意放进了精心挑选的一些旧作,有些是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有收入到诗集里的,因此这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将时光层叠交错的集子。这本书中有较多关于蒙古、原乡的书写,将草原引入诗行。文中搭配作者手书诗句。



席慕蓉,祖籍内蒙古,出生在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赴比利深造,1966年以di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1968 年欧洲美协两基铜牌奖及1987年台湾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素描专任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工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六校的名誉(或客座) 教授,亦是内蒙古博物院荣誉馆员及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蒙古国、美国及日本都已有单行本出版发行。



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山月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 拂颈 拂裸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月光衣我以华裳

林间有新绿似我青春模样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饮 可尽 可别离

但终我俩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

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更不能忘记的是那一轮月

照了长城 照了洞庭 而又在那夜 照进山林

从此 悲哀粉碎

化做无数的音容笑貌

在四月的夜里 袭我以郁香

袭我以次次春回的怅惘

青春 之一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如果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

如果太阳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

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爱的朋友 我一无长物

然而 如果你愿意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

如果你愿意 我将

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把每一条河流都切断

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将你想起

除了 除了在有些个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 如果

如果你愿意

千年的愿望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莲的心事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岁月流光:席慕蓉诗意人生》 辑一:生命之初,七里香的芬芳 故事,总是从一个遥远的童年开始,在台湾的土地上,有一个叫做席慕蓉的女孩,她的名字本身就带着几分诗意。她的生命,仿佛注定要与文字结缘,与情感共舞。 《七里香》并非仅仅是一本诗集,它是一扇通往席慕容内心世界的窗户,在那里,我们遇见了那个年轻的她,充满着对生命最纯粹的渴望和最真挚的情感。当我们翻开这本诗集,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带着些许青涩的芬芳,那便是“七里香”所代表的,青春期里最容易触动心弦的美好事物。 席慕容笔下的七里香,不仅仅是路边悄然绽放的花朵,它更象征着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初恋时羞涩的眼神,是毕业季里不舍的拥抱,是夏夜里流萤的闪烁,是遥远故乡的思念。这些画面,在她的诗句中被细致地勾勒,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出最深沉的情感。 “如何让你知道,我的爱,我的情。” 这样的疑问,是多少少男少女在情感初萌时,最常在心中反复低语的呢?席慕容的诗,恰恰捕捉到了这些难以言说的情愫,它们如此真实,如此贴近我们的内心,以至于当我们读到“我在这里,你在哪里?”的时候,仿佛听见了自己心底最深处的呼唤。 她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带着鲜活的生命力。“树的生命是长青的”,这样的句子,不仅是对植物的赞美,更是对生命顽强不息精神的歌颂。她能从一片落叶中读出岁月的痕迹,能从一滴露水中看到世界的缩影。她的目光,总是那么细致入微,总能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丽。 《七里香》中的爱情,也不同于世俗的缠绵悱恻,它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远方和可能的渴望。“窗外的风,是不是也吹到你的窗前?” 这样的问句,将两个分离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心也似乎紧紧相依。这种情感的羁绊,是如此细腻而又强大。 更重要的是,《七里香》中的诗句,都带着一种纯粹的力量,一种不加雕饰的美。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堆砌,却能直击人心,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当我们沉浸在这些诗句中时,仿佛也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那个充满梦想和憧憬的年纪。 席慕容的诗,就这样,以她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关于青春、关于爱、关于乡愁的动人画卷。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叠,更是情感的流淌,是心灵的共鸣。 辑二:无怨的青春,时光的印记 如果说《七里香》是对青春最初悸动的描绘,那么《无怨的青春》则更像是一曲关于成长的挽歌,它记录了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我们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印记。 “无怨的青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疼的词语。它包含着青春岁月中,我们曾经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所有的汗水,所有的泪水,以及那些我们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感情。而“无怨”,更是道出了青春岁月中,我们对爱,对梦想,对生活,最纯粹的无私付出,即使最终并未达到预期,也无怨无悔。 在《无怨的青春》中,席慕容将她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更深沉的情感。爱情,不再仅仅是初遇时的甜蜜,更多的是面对失去时的无奈,是回忆里的苦涩,是理解与包容。她写,“当你离开,我的心也跟着走了”,这样的话语,带着一种深刻的失落感,那是曾经拥有,如今却已成追忆的痛楚。 但席慕容的诗,从不只是停留在伤感。她总能在最深的忧伤中,找到一丝坚韧的力量。“纵使生活在黑暗中,也依然要努力寻找光明。” 这样的信念,贯穿在她的诗句之中。她鼓励我们,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也要勇敢地前行,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 《无怨的青春》中的乡愁,也更加浓烈。故乡,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是一个承载了童年记忆,承载了亲人温暖,承载了灵魂归属的地方。她写,“我的故乡,在风里,在雨里,在每一个思念的夜晚。” 这样的乡愁,带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仿佛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影子都会如影随形。 她对生命的感悟,也更加深刻。她写,“生命是一条流动的河,我们都是河中的小小的石头,被冲刷,被磨砺,最终留下的,是圆润的自己。” 这样的比喻,道出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无常,以及生命中,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 《无怨的青春》中的诗句,依然保持着席慕容一贯的风格,朴素而真挚。她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情感。她的诗,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只有一颗敏感而又真诚的心,在与世界对话。 读《无怨的青春》,我们仿佛在回顾自己的人生。那些曾经年少的轻狂,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恋,那些曾经无法释怀的离别,那些曾经对未来的迷茫与憧憬,都在席慕容的诗句中,找到了共鸣。它让我们明白,青春,或许注定会伴随着一些遗憾,但正是这些遗憾,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辑三:时光的低语,岁月的沉淀 当生命逐渐走向成熟,当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席慕容的诗,也如同陈年的美酒,散发出更加醇厚而深邃的气息。《时光九篇》便是这样一本,带着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生命更透彻的理解的诗集。 “时光九篇”,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时间的厚重感。它不像前两本那样,聚焦于某个特定时期,而是更像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对不同时刻,不同感悟的捕捉。席慕容不再仅仅描绘青春的悸动,而是开始审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的轮回。 在这本诗集中,她对“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体悟。她写,“时间是一只无声的鸟,在你察觉之前,它已飞过。” 这样的句子,带着一种淡淡的哲思,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一种对当下珍惜的呼唤。 她的笔触,也更加从容与淡定。曾经的轰轰烈烈,如今化为一种宁静的观察。她不再仅仅为爱而歌,也开始理解爱中的得失,理解情感的潮起潮落。她写,“爱,不是占有,而是给予。” 这样的领悟,带着岁月的沉淀,带着对生命更成熟的理解。 《时光九篇》中的自然景物,也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不再仅仅是盛开的花朵,而是经历了风雨的古树,是沉默的礁石,是辽阔的大漠。这些景物,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也象征着生命中,不屈的精神。 她对“家”的眷恋,也更加强烈。故乡,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她灵魂深处最柔软的牵挂。她写,“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听见故乡的呼唤。” 这样的呼唤,带着一种归属感,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割舍的情感。 《时光九篇》中的诗句,依然保持着席慕容的独特魅力。她的诗,就像一杯清茶,初尝时平淡无奇,细品之下,却能感受到它回甘悠长。她的语言,依旧简洁而优美,却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读《时光九篇》,我们仿佛与一位智者对话。她用她的诗句,引导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感悟时间的流逝,去珍惜眼前的幸福。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旅程,并非只有激昂的乐章,也有低沉的旋律,但正是这些不同的音符,共同谱写了生命的壮丽篇章。 辑四:迷途的诗册,寻找的出口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有时会感到迷茫,感到困惑,甚至感到迷失。席慕容的《迷途诗册》,便是对这种人生状态的一种真诚的描绘,它是一本记录着迷失与寻找,痛苦与希望的诗集。 “迷途”,顾名思义,它指向的是一种方向的模糊,一种心灵的彷徨。席慕容将她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在生活中,曾经感到无助,感到失落的时刻。她写,“我以为我已经找到了方向,却发现自己早已迷失。” 这样的句子,道出了许多人在人生道路上,曾经有过的困惑和挣扎。 在这本诗集中,她对“孤独”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刻的探索。她写,“孤独,不是没有人陪伴,而是内心的空虚。” 这样的孤独,是源于对自我认知的缺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迷途诗册》中的诗句,带着一种探索和挣扎的意味。它们不像前几本那样,有着明确的情感指向,而是更多地在思考,在疑问,在寻找答案。她写,“我努力地寻找,却只找到更多的疑问。” 这样的追问,是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 但席慕容的诗,从不让人陷入绝望。即使在最深的迷途中,她也总能找到一丝光明的线索。她写,“即使迷失方向,也要相信,前方总有出路。” 这样的信念,是她诗歌中,永恒的基石。 她对“希望”的描绘,也更加朴素而有力。希望,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微小的火苗,是内心的坚持。她写,“希望,就像黎明前的星星,虽然微弱,却依然闪耀。” 《迷途诗册》的诗句,带着一种沉思的色彩。它们或许没有前几本那样,在情感上带来强烈的冲击,却能在理智上,引起更深的共鸣。它让我们明白,迷失,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通往更远方的起点。 席慕容的诗,就这样,串联起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情感。从青春的芬芳,到成长的印记,再到岁月的沉淀,直至迷途的探索,她用她的笔,描绘了我们共同的人生体验,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她的诗,不仅是文字的呈现,更是生命的写照,是心灵的慰藉。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这套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文字的流动性与情感的穿透力。席慕蓉的语言,看似平白如话,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几乎是宿命般的哀愁和美感。她捕捉生活中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比如风吹过麦田的侧影,或者某一刻凝固的眼神,然后用最精准的词汇将其永恒化。我发现自己读到某些诗句时,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仿佛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音乐的韵律感。这种感觉很奇妙,不是那种宏大叙事带来的震撼,而是更接近于清晨薄雾中,你忽然触碰到一片冰凉的露珠,那种瞬间的凉意和清醒。尤其是一些关于“等待”和“错过”的主题,那种无望却又执着的姿态,读来让人心头一紧,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诗中那个站在渡口,眼看着船帆远去的人。这份细腻和敏感,是只有女性诗人才能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厚重感和诗歌本身的意境完美契合。封面采用的是一种低调而富有质感的哑光材质,上面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若隐若现,显得格外雅致。我尤其喜欢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侧边书脊的设计,不同册数的主题色彩虽然有细微区分,但整体色调又保持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放在书架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光滑刺眼的白,而是略带暖意的米黄色,触感温润细腻,墨色印得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和用心,在现在这个数字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套诗集,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意与热爱。我甚至觉得,只有用这样的实体书来承载席慕蓉那些关于青春、离别与爱恋的文字,才算是真正完整的体验。

评分

这七册诗集,像是一部完整的青春编年史,它跨越了不同的时间维度,却始终围绕着“成长”这一核心命题。如果说早期的作品还带着些许青涩和对外界的好奇,那么后期的诗作则明显沉淀了岁月的智慧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我特别喜欢她在描绘自然景物时所用的拟人手法,那些山川、河流、甚至是一棵树的影子,都成了她内心世界的投射。它们不是静止的背景,而是有生命的对话者,共同见证着诗人的起伏跌宕。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自己心境的变化而读出新的层次感,这大概就是经典文学的魅力所在。它不会给你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你在诗句的回响中,反观自己走过的路和留下的足迹。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陪伴读者一同成长,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新的对话。

评分

我常常在深夜,泡一壶清茶,只点一盏暖色的小灯,然后随意从这套书中抽出一本。这种仪式感是必须的,因为席慕蓉的诗需要沉静的心境去接纳。她笔下的意象总是那么干净、纯粹,像被水洗过的鹅卵石,带着一种永恒的温度。我被她对“时间”的处理方式深深吸引,时间在她那里不是线性的流逝,而是一个个可以被情感固定下来的瞬间。比如,她能让“某一刻的阳光”拥有比漫长岁月更深刻的意义。这种对瞬间的珍视和捕捉,让我的阅读体验充满了对“当下”的重新审视。读完后,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这种忧伤是健康的、是令人心安的,它提醒我们,生命中的美好与脆弱是并存的,而诗歌,就是我们抵抗遗忘的最佳武器。这套书带来的精神滋养,远超出了阅读本身。

评分

坦白说,席慕蓉的诗歌在当代诗坛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没有过度晦涩的符号堆砌,也没有刻意追求先锋的姿态,但其影响力和辨识度却极高。这套全集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能清晰地看到诗人创作脉络的演进。例如,早期的作品充满了那种初恋般的悸动和对远方的向往,语言明亮而直接;而到了后期,那种对历史、对乡愁的思考逐渐加深,文字变得更为内敛和醇厚。对于初次接触她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系统性阅读体验极为友好,能够帮助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席慕蓉宇宙观”。我个人觉得,她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她将那些最普遍的人类情感——爱、失落、怀念——用一种极致优雅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在感到共鸣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美的感知能力。它让“抒情”这件事本身,变成了一种高级的审美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