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拜伦雪莱济慈诗精编(名家经典诗歌系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29.00
开本:16开
重量:399g
页数:208页
出版时间:2014年12
是否彩页:内有精美插画
是否拼音:否
1.版本quanwei,名家名选名译。
2.唯美装帧,名画彩插.
3.十九世纪英国抒情诗三大诗人经典选本,收入《西风颂》《夜莺颂》等经典诗作,著名翻译家穆旦翻译
本书是十九世纪英国三大经典诗人拜伦,雪莱,济慈的诗歌精选,收入了《她走在没的光彩中》《西风颂》《夜莺颂》等名作,此选本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穆旦翻译,被视为三诗人的经典译本。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zui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1792年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
济慈,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拜伦卷
想从前我们俩分手
雅典的少女
只要再克制一下
你死了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我看过你哭
失眠人的太阳
西拿基立的覆亡
乐章(“世间哪有一种欢乐”)
乐章(“没有一个美的女儿”
给奥古斯达的诗章
普罗米修斯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警句
写于佛罗伦撒至比萨途中
今天我度过了三十六年
亲人的丧失
我没有爱过这世界
意大利的一个灿烂的黄昏
东方
哀希腊
科林斯的围攻(节选)
雪莱卷
致爱尔兰
十四行二首
诗章
给——
无常
咏死
夏日黄昏的墓园
赞精神的美
奥西曼德斯
“有力的鹰隼”
“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
咏尼罗河
往昔
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招苦难
在那不勒斯附件沮丧而作
“别揭开这画帷”
颂天
西风颂
印度小夜曲
给索菲亚(斯泰西小姐)
爱底哲学
云
给云雀
阿波罗礼赞
秋:葬歌
咏月
自由
世间的流浪者
长逝的时流
时间
给——
歌
无常
哀歌
忆
明天
“世界的伟大时代重又降临”
“当一盏灯破碎了”
给珍妮:回忆
哀歌
“我们别时和见时不同”
岛
济慈卷
给我的弟弟乔治
给——
“有多少诗人”
给赠我以玫瑰的友人
“哦,孤独”
“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
初读贾浦曼译荷马有感
清晨别友人有感
蝈蝈和蟋蟀
致克苏斯珂
致查特顿
给拜伦
愤于世人的迷信而作
“呵,在夏日的黄昏”
“漫长的冬季”
初见爱尔金壁石有感
题李?汉特的诗“理敏尼的故事”
再读“李耳王”之前有感
“每当我害怕”
给——
“但愿一星期能变成一世纪”
人的时令
致荷马
咏睡眠
“白天逝去了”
夜莺颂
希腊古瓮颂
幻想
颂诗
忧郁颂
画眉鸟的话
无情的妖女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
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满天;
明与暗的zui美妙的色泽
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拜伦《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雪莱《西风颂》
你呵,轻翅的仙灵,
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荫影,
放开了歌喉,歌唱着夏季。
——济慈《夜莺颂》
阅读体验上,这套诗集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版心留白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太空洞,也不会过于拥挤,使得诗歌的每一行都能在读者的视线中优雅地停驻。字体选择上,他们似乎花了很多心思,那种略带古典韵味的衬线字体,让每一个单词都显得格外有力量和韵律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长短句的换行处理非常讲究,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对诗歌节奏的深刻理解,读起来自然而流畅,几乎不需要刻意去断句。对于那些追求沉浸式阅读的读者来说,这种细节的处理至关重要。我甚至发现,在一些篇幅较长的叙事诗部分,他们还巧妙地用不同的字体大小来区分不同的叙述层次,这种微妙的视觉引导,极大地增强了对作品的理解深度。总而言之,这套书的排版设计,是真正做到了“为内容服务”,让读者能够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诗人的灵魂深处。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用心了,拿到手里那份沉甸甸的质感,立刻让人觉得物超所值。封面选用的那种哑光纸张,配上烫金的字体,低调中透着一股高雅的气息,完全符合“名家经典”的气度。我特别喜欢那种老式精装书的触感,翻页时那种细微的沙沙声,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时代。内页的纸张也很有分量,不是那种廉价的白纸,而是带有淡淡米色的道林纸,对眼睛非常友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累。而且,他们对细节的处理真的很到位,比如扉页上的小小的装饰性花边,以及书脊上的纹理,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学的敬畏之心。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珍藏的艺术品。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很多诗集为了追求低成本,排版和用料都非常敷衍,但这一本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匠心独白。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找个安静的下午,泡一杯茶,慢慢品味这些不朽的文字,享受这种被精美工艺包裹的精神滋养。
评分关于诗歌作品本身的遴选和翻译,我只能用“精准到位”来形容。要将拜伦、雪莱和济慈这样三位风格迥异、情感层次极其丰富的浪漫主义巨匠的诗作汇集成册,难度是极高的。我之前读过不少零散的译本,总觉得在某些意象的捕捉上略有偏差,但这一本的译者团队,显然是深谙原著精髓的。他们没有采取那种过于直译、生硬的翻译手法,而是巧妙地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赋予了中文诗句自身的音乐性和画面感。比如,雪莱那些飘渺、富有哲学思辨的诗句,译文读起来有一种空灵的仙气;而拜伦的那些充满激情与叛逆的篇章,则译得酣畅淋漓,毫不拖泥带水。济慈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描摹,在译文中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感官上的丰盛与迷醉。能将跨越时空的文学精髓如此完美地嫁接到另一种语言中,实属不易,这套书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此。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让我感到惊喜的,那一定是那些精美的插图。通常情况下,诗集的插图要么是多余的装饰,要么是画龙点睛之笔。这套书里的插图,绝对属于后者。它们并非是简单地描绘诗歌的字面意思,而是更像是一种视觉化的情感转译。插图的风格高度统一,大多采用古典的钢笔素描或水彩晕染的技法,色调内敛而富有层次感,与浪漫主义诗歌那种略带忧郁和深沉的基调完美契合。每一幅画都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延伸,为抽象的诗意提供了一个可供驻足的具象化空间。我发现,在阅读某几首特定的代表作时,旁边的插图会神奇地引导我的想象力,让我对诗歌的理解瞬间开阔了许多。这套书的出版方显然懂得,诗歌阅读不应只是文字的解码,更应该是一场多感官的艺术体验,而这些插图,就是这场体验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
评分作为一名钟爱诗歌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作品的“完整性”与“可读性”的平衡。很多精选集为了追求篇幅适中,会割舍掉一些重要但篇幅较长的作品,但这一本在“精编”的范畴内,做到了难得的包容性。它似乎精准地把握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对于初次接触这三位巨匠的读者,它提供了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入门路径;而对于已经有一定积累的“老饕”来说,其中收录的一些中篇幅的佳作,也提供了重新发现经典的乐趣。尤其是那种“名家翻译”的承诺,让我对所阅读的文本质量有了极高的信心,这避免了被蹩脚的译文误导的风险。总的来说,这是一套能够经受住反复品读的诗集。它不仅是一次文学的阅读,更是一次审美上的充盈,让人在浮躁的日常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文学圣殿。
评分可以
评分好
评分可以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是非常良心惹
评分好
评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