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名称 | 标准号 | 备注 |
| ">1 | 锅炉房设计规范 | GB50041-2008 | 42 |
| ">2 |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 GB50660-2011 | 64 |
| ">3 |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 GB50049-2011 | 55 |
| ">4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 CJJ34-2010 | 24 |
| ">5 |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 DL/T5054-2016 | 102 |
| ">6 |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TSGG0001-2012 | 50 |
| ">7 | 工业锅炉水质 | GB/T1576-2008 | 30 |
| ">8 | 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CJJ/T81-2013 | 18 |
| ">9 |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 CJJ/T104-2014 | 14 |
| ">10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71-2014 | 16 |
| ">11 |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 | GB/T50109-2014 | 14 |
| ">12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 GB50028-2006 | 60 |
| ">13 |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 GB50195-2013 | 18 |
| ">14 | 炼焦工艺设计规范 | GB50432-2007 | 12 |
| ">15 |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 GB6222-2005 | 30 |
| ">16 | 焦化安全规程 | GB12710-2008 | 30 |
| ">17 | 常压固定床气化用煤技术条件 | GB/T9143-2008 | 14 |
| ">18 | 中国煤炭分类 | GB/T5751-2009 | 16 |
| ">19 | 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 | GB/T13611-2006 | 18 |
| ">20 | 人工煤气 | GB/T13612-2006 | 14 |
| ">21 |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 GB50494-2009 | 10 |
| ">22 | 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 | GB51142-2015 | 20 |
| ">23 |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CJJ63-2008 | 15 |
| ">24 |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 CJJ33-2005 | 15 |
| ">25 |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 CJJ94-2009 | 18 |
| ">26 | 城镇燃气规划规范 | GB/T51098-2015 | 10 |
| ">27 | 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规范 | GB50235-2010 | 24 |
| ">28 |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184-2011 | 18 |
| ">29 | 天然气 | GB17820-2012 | 14 |
| ">30 | 液化石油气 | GB11174-2011 | 16 |
| ">31 |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 GB/T20801-2006 | 203 |
| ">32 | 压力管道规范—动力管道 | GB/T 32270-2015 | 72 |
| ">33 |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 | GB50505-2009 | 10 |
| ">34 |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 CJJ148-2010 | 10 |
| ">35 | 氢气站设计规范 | GB50177-2005 | 19 |
| ">36 |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50030-2013 | 19 |
| ">37 |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 GB50029-2014 | 17 |
| ">38 | 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516-2010) | GB50031-2010 | 21 |
| ">39 |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 GB50751-2012 | 26 |
| ">40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14 | 149 |
| ">41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 GB50316-2000(2008版) | 42 |
| ">42 | 石油库设计规范 | GB50074-2014 | 36 |
| ">43 |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15 |
| ">44 |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 GB50187-2012 | 39 |
| ">45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 TSGD001-2009 | 30 |
| ">46 |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 GB50058-2014 | 24 |
| ">47 |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 GB50087-2013 | 10 |
| 1543 |
从一个资深工程师的角度来看,一套高质量的考试辅导资料,其核心价值在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系统性。《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正好满足了这两个关键需求。首先,考试标准和规范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率。这套汇编汇集了国家层面的、具有约束力的规定,为我们提供了最可靠的学习依据。其次,47本的庞大规模,本身就说明了其内容的系统性。动力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涉及面广,知识点繁多。一套能够做到如此全面覆盖的汇编,可以极大地减少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遗漏知识点的风险。我尤其看重的是,这种按专业领域划分的汇编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清晰的知识脉络。在工作中,我们可能更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而考试则要求我们具备更广泛的视野。这套汇编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梳理和复习各个子专业的设计标准,从而提升我们应对综合性题目的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动力工程师领域的新手,我对于各种考试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深感焦虑。当我看到这套《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时,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这套汇编的出现,简直是我备考路上的“及时雨”。我曾尝试过零散地查找各类规范,但其数量之庞大、更新换代之频繁,让我头晕目眩,常常事倍功半。而现在,有了这套系统的汇编,我仿佛拥有了一张清晰的地图,能够指引我一步步深入掌握那些关键的、核心的知识点。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够将海量的、分散在不同文件中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如此精细且有条理的整理。这背后付出的编辑工作量绝对是惊人的,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文字堆砌在一起,更是在信息筛选、分类、编排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力求让读者能够最直观、最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这种高度的专业性和对考生需求的深刻理解,让我觉得这套书不仅仅是一堆纸张,更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可靠伙伴。我期待着通过对这套汇编的深入学习,能够牢固掌握动力专业相关的各项技术标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从而在未来的考试中能够从容应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
评分作为一个在动力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实践者,我深知技术标准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以及其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的出现,正好契合了我们对最新、最权威规范的需求。我曾多次遇到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查阅某个具体规范,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因为采用了过时信息而带来风险。这套汇编,以其47本的庞大规模,几乎囊括了动力专业所有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且以清晰的分类和易于查阅的方式呈现。我尤其看重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梳理和巩固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可能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基础性规范,例如关于设备选型、管道连接、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规定。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是为我提供了考试复习的工具,更是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份坚实的知识保障,让我能够以更加自信、专业的姿态面对各种工程挑战。
评分在中国,工程技术标准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们构成了我们工程实践的基石。《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的出现,对于所有致力于成为合格的动力工程师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我曾经在备考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系统地、全面地获取和理解这些标准。那些分散在不同官方文件中的规范,更新频率快,查找起来非常不便。这套汇编,将这47本精心梳理的标准规范集中呈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权威的学习平台。我尤其欣赏它在内容的全面性上所做的努力,几乎涵盖了动力专业从勘察、设计到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所必需的标准。通过对这套汇编的深入学习,我不仅能够为考试做好准备,更能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我能够设计出安全、可靠、高效的动力工程项目。
评分这套《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无疑是针对动力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而精心打造的“武器库”。在我看来,备考的过程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而理解和应用的前提,就是对规范的准确把握。这套汇编的出现,解决了我们在浩瀚的规范海洋中迷失方向的困境。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样一套系统性的整理,我们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去搜集、比对、筛选那些分散在各种政府文件、行业协会出版物中的标准?仅仅是找到最新的版本,就可能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而这套汇编,将这些繁杂的工作一次性为我们完成,并且以清晰的逻辑结构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那种“一站式”的服务理念,让我们可以将宝贵的备考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上,而不是疲于奔命于信息的收集。对我而言,这套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明白不同规范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评分对于所有即将参加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拥有一套权威、全面的学习资料是至关重要的。《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正是这样一套不可或缺的“神器”。我一直认为,备考过程就像是在搭建一座知识的大厦,而这套汇编提供的就是最坚实、最完整的地基和框架。它将分散的、零散的标准规范,系统地汇集在一起,并按照逻辑结构进行编排,使得我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东拼西凑,而是可以专注于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我尤其看重的是,这套汇编的出版时间点——2018年,这确保了其中包含的规范都是在考试当年仍然有效的最新版本,避免了因使用过时规范而导致的无效备考。47本的体量,也足以涵盖动力专业考试所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重要规范,让考生心中有底,不再因为担心遗漏而产生焦虑。
评分作为一名对动力工程领域怀揣热忱的学习者,我深知扎实掌握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考试成功的基石,更是未来工程实践的“行为准则”。《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宝贵资源。我曾经尝试过在网络上搜寻相关资料,但往往信息碎片化严重,版本更新不及时,甚至存在谬误,这让我深感困扰。这套汇编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以一种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方式,将涵盖了动力专业各个方面的权威标准和规范汇集于一堂,让我们可以告别在茫茫信息海洋中搜寻的窘境。我尤其看重它所体现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特点。47本的庞大数量,代表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几乎囊括了动力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所有关键环节。我期待着通过对这套汇编的深入学习,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各项规范的内涵,并学会如何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灵活运用,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工作数年的工程师,我深知实际工程项目与考试标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很多时候,考试会侧重于对基础理论、设计原则以及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掌握,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因为追求效率而有所疏忽的环节。这套《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的价值,就体现在它能够帮助我们回归本源,重新梳理和巩固那些最根本、最重要的知识。我之所以对这套汇编充满期待,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动力工程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热力系统、通风空调到给排水、电气系统等等,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标准和规范。47本这样庞大的数量,足以说明汇编的全面性,它能够涵盖到我们考试可能涉及到的绝大多数考点,并且按专业领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查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沿用的基础规范,例如关于设备选型、管道连接、防火安全等方面的规定,通过这套汇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演变过程和最新的要求,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犯下错误。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在动力工程领域有所建树的专业人士而言,获取并掌握最新的、最权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的推出,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精深领域的大门。我曾多次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对某个具体规范理解不够透彻而感到棘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和比对,耗时耗力。而这套汇编,将如此数量庞大的、涵盖动力专业各个细分领域的规范,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汇编,更是一种对知识结构的重塑,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规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应用场景。我尤其看重它所传递的“精准”和“高效”的学习理念。47本的体量,意味着它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并且以清晰的分类呈现,让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避免走弯路。
评分考取动力工程师资格证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为了职业发展的晋升,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国家能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国家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单行本 47本》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这样一套“神器”。我曾经在备考过程中,因为无法获取到最权威、最全面的规范资料而感到焦虑和迷茫。而这套汇编,将原本散落在不同地方、更新速度不一的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汇集,并且以如此庞大的47本的体量呈现,足以看出其内容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梳理清楚动力专业各个细分领域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时,能够有据可依,做出最符合规范的设计。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考试复习阶段,更在于它能够成为我们未来职业生涯中,一份宝贵的参考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