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集纳兰词传李清照唐诗宋词柳永李商隐李煜苏轼辛弃疾词古代诗词全鉴大传8册人间词话

李白诗集纳兰词传李清照唐诗宋词柳永李商隐李煜苏轼辛弃疾词古代诗词全鉴大传8册人间词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
  • 李白
  • 纳兰词
  • 李清照
  • 柳永
  • 李商隐
  • 李煜
  • 苏轼
  • 辛弃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豪艺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ISBN:36908716
商品编码:21573676427

具体描述


>

文   摘

李白诗传

以侠自任,赋凌相如

生命中的每一个契机,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缘分。

相距成都这座古都还有四十里的时候,李白正巧遇到礼部尚书苏颋前往成都上任,出任益州大都督府上的长使。李白听说后,非常兴奋。他对苏颋早有耳闻——不仅是朝廷要员,敕封许国公,更是当今著文无双的大才子,与兵部尚书燕国公张说齐名,人称“燕许大手笔”。

这个结识朝廷命官的良机,李白怎么能够错过呢?恰巧这时李白刚完成《明堂》《大猎》没多久,也带在身上,正好有借口可以求见这位长史大人。

他走到驿亭求见并呈上二赋,等了片刻,便听见一人叫他:“长史大人有请!”李白到了驿亭,看见一人坐在厅中,绫罗绸缎、威而不猛,颇有大家风范。他手中正拿着李白刚刚交给他的文章。

李白行过礼后便被邀请坐下来,苏颋微笑着简单地问候了李白几句,便转过身去与他的僚属讨论道,这个年轻人是很有才气的,看他下笔不休,洋洋洒洒,千有余言。通过祭明堂,猎渭滨,将大唐国威写得有声有色。随后,苏颋转过身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李白听后欣喜若狂,谢过苏颋后便说:“那司马相如只是写得一手好文章,汉武帝也不过是以俳优蓄之。晚生不才,窃以为大丈夫志在经国济世,进不能为管、葛,退亦当为鲁连。诗文乃余事耳!”

言外之意,李白虽欣赏司马相如的文采,但是却更希望做对国家社稷有用的人才,诗文歌赋只是娱乐而已。

苏颋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后,对李白更为欣赏,只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意气风发,将来必成大器。便告诉他,当子任人唯贤,需要的就是德才兼备的人才,等到自己上任后便上表举荐,让李白先在成都的驿馆先住下,等候消息。

听到苏颋的话,李白自然是大喜,千里马刚刚挣脱缰绳,就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一个光明的未来,正徐徐开启。

高兴之余,李白还想向苏颋指点,忽见僚属中走出来一个人,原来是来接任即将上任的长史大人的人。李白不好再追问,只好起身告辞,不料却被来人叫住。当知道李白是商人之子后,那人忽然显露出浓重的鄙夷之色,随即口吐粗鄙之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姜尚辅佐周文王之前不就是朝歌的屠户、渭滨的钓叟吗?傅说在辅佐殷高宗以前,不也只是个筑墙的工匠?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伊始,也只是商人们供奉的陶朱公……这些人都是工商贱民,但是没有他们又哪来那个时代的繁荣昌盛?为什么要如此在意个人的身世呢?

李白想,苏颋是位大度量的人物,定能明白其中道理,所以也就没做争辩,对着驿亭的大门不屑一顾,翻身骑上马,驰骋而去。

来到成都,正逢二月仲春,到处是繁荣盛开的花朵和摩肩接踵的行人,好不热闹。繁华的胜景吸引了李白的目光,他决定好好游历一番,也不枉此行。

隋代的蜀王杨秀曾建过一所三花楼,就在成都的东北隅。金碧辉煌的楼亭高数十丈,登上zui高的一层,大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眺目远望,美丽巍峨的山脉和波光粼粼的江河尽收眼底,之前心中的烦忧也在瞬间化成了碧空中的轻云,随风而逝了。《登锦城散花楼》就真实地记载了李白登上散花楼之后所见到的美景和当时激荡的心情。

这眼前万物,激荡于胸怀,随着天地间的风云流转,便化成了芳馨墨迹。乘着快意的心境,李白又游访了司马相如的扶琴台、扬子云的草玄堂、严君平买卜处,当然,还有诸葛孔明的祠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蜀中就是李白行万里路的开始。李白望向未来,却依旧难以预测明日的路途,他能做的,就是走好今时脚下的每一步路。年方二十的李白身着青衫、腰佩宝剑、仗义疏财,一路上结识了不少豪气的朋友。

峨眉山上的僧侣曾用一首清远悠扬的琴音给了李白天籁般的感受——那是一个契机,李白开始钻研音律,迷上了音乐。音乐就是语言的尽头,它总能表达心中很多想说而说不出的心情。

音乐,在李白的生命标注了不同的音符。他从小就受到音乐的影响——西域人酷爱音乐这个习俗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但是无疑,蜀僧的琴音才真正带给他很多从未感受过的心境。后来,李白琴艺大进,让他的许多朋友为之折服。

俗话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关下幽,蜀道天下险,三峡天下奇。”这次游历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自然界秀丽的山川风光在李白的心中凝聚成了一股浩荡之气。

就在这一时期内,一首首豪情万丈的词作被李白潇洒地咏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自巴东舟行瞿塘峡,登巫山zui高峰,晚还题壁》)……

在时光的荒野之中,那些秀丽壮美的风景盛放在锦绣的大唐,又遇见了那个浪漫倜傥的才子李白,亦可以说是那一片风光的幸运。

路的前方是无尽的繁华,每向前一步,便又见得一分精彩。但是,李白的双眼并未被欲望所迷乱。他时而会静静回望来时的路,然后更踏实地走下去。成都、峨眉、巴东三峡这些经历过的地方都化作灵魂的甘霖,让李白得以恣意舒展他的情怀。

然而,当时的李白要在清正廉明为官和与世无争修道中选择其一,这让他非常苦恼。虽说二者并非不能兼备,但是,若想在政治上出人头地,那么,多多少少会违背与世无争的意愿。

这让李白在精神世界中常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漫漫人生,他始终受其影响。

苏轼词传

卷一?千古风流少年郎

比翼连枝,一往而深

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那年那日是唐朝,那君那人是玄宗。

时唐明皇在花萼楼,恰逢外使觐见,奉献颇丰,遂命贴身太监从贡物中取珍珠一斛,悄悄给梅妃送去。一斛者,十斗也。这位“尤知音律”的“梨园鼻祖”,同时命乐府官用新声谱曲,名“一斛珠”。该词牌名由此便传了开来。

梅妃者何人?梅妃不姓梅,而姓江,名采苹,开元中被选入大唐后宫。妃淡妆明秀,慧敏能文,又性喜梅,于是唐玄宗赐名梅妃,宠爱有加。很合情合理、合乎剧情发展的,梅妃遭杨玉环妒忌,被迫迁居上阳东宫。玄宗思念梅妃,在夜里灭烛召见,被杨妃发觉,引起风波。之后乃有上述“一斛珠”的典故。结果如何?梅妃并不领情,写诗答道:“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珍珠乃是无情物,怎慰朝朝暮暮心?

这是宋人传奇小说中记载的故事,未必全真,也未必全假。苏轼这阕《一斛珠》乃是同样不真不假,却有情有意有韵味的妙品。

情之于诗词,就像茶之于水,不可或缺,但难以捉摸。诗词中的情,往往难以确指,于是就难坏了各朝各代有考据癖的索隐派,大家各执一词,各有其理,却难定于一。以这首《一斛珠》为例,有人认为苏轼是追忆旧友,有人认为是怀念新婚妻子王弗。为故事的美丽起见,从后解。

 

这年(宋仁宗嘉祐元年,即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父子三人离蜀赴京赶考,过关中,至洛阳时正当(闰)三月,乃暮春时节。

 

垂杨生绿,已可成阴,半掩红楼,摇曳参差。小池清浅,波纹如篆,如斯美景,谁人顾盼?景动人心,瞬息万里,他年他月,烛下花前。不醉美酒醉离歌,何时执手再重说?风流已散情不散,他日寻芳君为伴。此情此景谁可拟,斜阳一半西楼燕。

 

两年前,苏轼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成婚,当时苏轼十九岁,王弗十六岁。这桩婚姻当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什么要结婚这么早?其中有父母的深远之虑。苏轼、苏辙兄弟两人快到二十岁的时候,家里就筹备让他们进京赶考了。可是赶考之前,要把婚姻大事解决了。因为他们若是未婚进京,并且一考而中,有可能就要娶外地老婆了。

宋年间有一种求婚习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富商,每年都眼巴巴地等着考试出榜,榜单一下,便立即向新得功名的未婚举子提。所以科举考试的季节,就是婚姻大事活跃进行的季节。作为父母的苏洵夫妇,觉得让儿子娶个本地姑娘,他们对姑娘的家族知根知底,要比迎娶哪个不知根底的京都富商的千金要好得多。于是就有了苏轼与王弗的婚姻,以及第二年苏辙与另一位本地姑娘的婚姻。

父母之命,未必全错;媒妁之言,未必不美。先婚姻后爱情,亦可成为一种美丽与浪漫,甚至更有可能化成朝朝暮暮的陪伴、年年岁岁的依念、生生死死的爱恋。

每一份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起航点都是漫不经心的偶然,而结果与起点却没有那么吻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般的爱情固然充满野性、新奇、刺激,催你“载笑载言”“泣涕涟涟”。但zui后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老使我怨”“不思其反”“亦已焉哉”!同样,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也可以是命运大神的温柔点拨,从此两个生命日夜厮磨、相融相合、生死难割。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无疑就是这一种。

王弗嫁入苏家,事舅姑“以谨肃闻”,出身书香门第,但并不以诗书自矜。“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这段文字出自苏轼多年后所作《亡妻王氏墓志铭》。

“敏而静”是苏轼给他爱妻的评价。这是一位聪慧而低调的女子,知书而不自言,但她显然很喜欢自己相公沉浸于读书时的模样。专注的男人zui有魅力,大概古今一理。“见轼读书,终日不去”,这个简单的细节让人陶醉而感动。念念有词的苏轼,在读书间隙,抬眼四望,不经意看到凝神望着自己的妻子,和她嘴角浅浅的微笑,这是怎样的温馨?

她的内敛、贤淑自始而终,她的聪慧却日久方显,苏轼不小心遗忘的文章书籍,她“辄能记之”,对其他书也“略知之”。“略知”应该也是谦语。苏轼至此方知这位妻子不仅秀外,而且慧中,不仅达礼,而且知书。心里当陶陶然,乐不可禁。

这位苏轼钟爱一生、牵挂一生的女子,不只是苏轼居家、读书的良伴,还是处世交游的贤内助。“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通过察言观色来识人辨人,这方面女人的天赋往往比男人更出众。

“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洛城暮春,杨柳摇曳,草长莺飞。二十一岁的苏轼览美景,思佳人,难免“关山有限情无限”起来。在那万里之外的蜀国眉州,是否也有一位佳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呢?

 

犯花痴的后世女子会说:“来生嫁给苏东坡,哪怕历尽千年的情劫。”我们不知道王弗和苏轼的缘分耗了多少前世的劫难,但王弗嫁给苏轼时,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夫君将成为光芒万丈的人物。王弗和苏轼的故事,温馨多过浪漫,凝望多过誓言,没有感天动地,也不求感天动地。它是有人间烟火味的,就像苏轼身上的味道一样。

常有人把苏轼看作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其实是误读。苏轼其诗其词其人的可贵与可爱,在于他总是在人间寻找自在和快乐,而不追求什么幻境、彼岸、乌托邦。

>

目   录

李白诗传

卷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长庚入梦,谪仙落凡002

天生聪慧,初露才华007

怀四方志,辞师远游013

以侠自任,赋凌相如019

年少气盛,干谒碰壁023

卷二◎仗剑任侠走天涯

匡山求道,顿悟风骨032

仗剑去国,初游江陵039

南穷苍梧,存交重义043

入赘安陆,结识浩然048

王公之门,弹剑而歌053

卷三◎长安市上酒家眠

初入长安,心雄万夫060

有志难酬,对月空叹064

去家为客,落叶何归069

报国无门,羽林遭劫074

青天大道,独不得出078

伤别长安,重返家园082

卷四◎一入宫门深似海

痛失爱妻,移家东鲁086

云开月明,金龟换酒090

奉诏入京,随侍骊山094

翰林供奉,政途坎坷098

黄粱一梦,前路未卜102

卷五◎莫使金樽空对月

八仙豪饮,力士脱靴108

赐金还山,泪别长安113

仙圣结缘,挚友情深118

访道求仙,石门伤别123

卷六◎浮云蔽日使人愁

南下越中,览古伤怀129

朝局动乱,冤案不断130

拂剑而起,刺探幽燕135

报国无路,再入长安143

卷七◎乱世犹怀报国志

心系天下,陈情无门150

黑云压城,穷途恸哭154

风波险恶,避世宣城158

烽火连天,奔亡避乱161

卷八◎鹏翔余风激万世

误投永王,蒙冤入狱166

身陷囹圄,以美为刺169

流放夜郎,巫山遇赦173

请缨投军,壮心不已177

一代诗仙,万世留名181

卷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长庚入梦,谪仙落凡002

天生聪慧,初露才华007

怀四方志,辞师远游013

以侠自任,赋凌相如019

年少气盛,干谒碰壁023

卷二◎仗剑任侠走天涯

匡山求道,顿悟风骨032

仗剑去国,初游江陵039

南穷苍梧,存交重义043

入赘安陆,结识浩然048

王公之门,弹剑而歌053

卷三◎长安市上酒家眠

初入长安,心雄万夫060

有志难酬,对月空叹064

去家为客,落叶何归069

报国无门,羽林遭劫074

青天大道,独不得出078

伤别长安,重返家园082

卷四◎一入宫门深似海

痛失爱妻,移家东鲁086

云开月明,金龟换酒090

奉诏入京,随侍骊山094

翰林供奉,政途坎坷098

黄粱一梦,前路未卜102

卷五◎莫使金樽空对月

八仙豪饮,力士脱靴108

赐金还山,泪别长安113

仙圣结缘,挚友情深118

访道求仙,石门伤别123

卷六◎浮云蔽日使人愁

南下越中,览古伤怀129

朝局动乱,冤案不断130

拂剑而起,刺探幽燕135

报国无路,再入长安143

卷七◎乱世犹怀报国志

心系天下,陈情无门150

黑云压城,穷途恸哭154

风波险恶,避世宣城158

烽火连天,奔亡避乱161

卷八◎鹏翔余风激万世

误投永王,蒙冤入狱166

身陷囹圄,以美为刺169

流放夜郎,巫山遇赦173

请缨投军,壮心不已177

一代诗仙,万世留名181

卷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长庚入梦,谪仙落凡002

天生聪慧,初露才华007

怀四方志,辞师远游013

以侠自任,赋凌相如019

年少气盛,干谒碰壁023

卷二◎仗剑任侠走天涯

匡山求道,顿悟风骨032

仗剑去国,初游江陵039

南穷苍梧,存交重义043

入赘安陆,结识浩然048

王公之门,弹剑而歌053

卷三◎长安市上酒家眠

初入长安,心雄万夫060

有志难酬,对月空叹064

去家为客,落叶何归069

报国无门,羽林遭劫074

青天大道,独不得出078

伤别长安,重返家园082

卷四◎一入宫门深似海

痛失爱妻,移家东鲁086

云开月明,金龟换酒090

奉诏入京,随侍骊山094

翰林供奉,政途坎坷098

黄粱一梦,前路未卜102

卷五◎莫使金樽空对月

八仙豪饮,力士脱靴108

赐金还山,泪别长安113

仙圣结缘,挚友情深118

访道求仙,石门伤别123

卷六◎浮云蔽日使人愁

南下越中,览古伤怀129

朝局动乱,冤案不断130

拂剑而起,刺探幽燕135

报国无路,再入长安143

卷七◎乱世犹怀报国志

心系天下,陈情无门150

黑云压城,穷途恸哭154

风波险恶,避世宣城158

烽火连天,奔亡避乱161

卷八◎鹏翔余风激万世

误投永王,蒙冤入狱166

身陷囹圄,以美为刺169

流放夜郎,巫山遇赦173

请缨投军,壮心不已177

一代诗仙,万世留名181


苏轼词传

卷一◎千古风流少年郎

比翼连枝,一往而深

一斛珠(洛城春晚)/?002

十年一梦,生死两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006

愿无别离,不求新巧

南歌子感旧(寸恨谁云短)/?010

天女维摩,朝云相伴

殢人娇赠朝云(白发苍颜)/?014

江上哀筝,谁忆湘灵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018

情多不乱,见美不淫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022

卷二◎手足之爱人

二苏连璧,同登进士

沁园春(孤馆灯青)/?028

悲欢离合,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032

月下同酌,明年何处

阳关曲中秋作(暮云收尽溢清寒)/?036

世事如梦,两相凄然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040

卷三◎交朋翩翩志趣投

又见花落,不见故人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携手江村)/?046

亦师亦友,文脉相承

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050

世未之知,轼独先知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054

一见如故,与君相得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058

卷四◎妙笔诗心物生花

似花非花,离人之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064

天外征鸿,锦书遥寄

水龙吟雁(露寒烟冷蒹葭老)/?068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浣溪沙咏橘(菊暗荷枯一夜霜)/?072

盐撒空中,因谁而甜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076

海榴初绽,伴君幽独

贺新郎夏景(乳燕飞华屋)/?080

清绝之境,素手相携

洞仙歌(冰肌玉骨)/?084

穿林打叶,吟啸徐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088

卷五◎寄情山水笔墨间

江山如画,不慕虚名

行香子过七里滩(一叶舟轻)/?094

故国神游,遥忆周郎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098

醉眠芳草,疑非尘世

西江月(野照弥弥浅浪)/?102

烟雨南山,清欢有味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106

兰溪西流,休唱黄鸡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09

浩然之气,快哉之风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113

卷六◎身行万里半天下

初仕凤翔,不做闲客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118

会挽雕弓,盼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121

乐其风土,将去不忍

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125

寒枝拣尽,孤鸿缥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129

此心安处,天涯芳草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133

远谪南荒,乘桴于海

千秋岁次韵少游(岛外天边)/?138

卷七◎谁能伴我田间饮

听风弄雨,心向闲云

浣溪沙感旧(徐邈能中酒圣贤)/?144

把盏为乐,躬耕于野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147

悯农爱民,德泽雅韵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151

鸟倦知还,归去来兮

哨遍(为米折腰)/?155

卷八◎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涯倦客,古今一梦

永遇乐(明月如霜)/?162

浮名浮利,何辱何荣

行香子寓意(三入承明)/?165

鸿爪雪泥,人生如寄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170

疏狂一醉,身心皆空

满庭芳(蜗角虚名)/?173

生如逆旅,我亦行人

浣溪沙自适(倾盖相逢胜白头)/?177

俯仰人间,漫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181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好的,字迹清楚,几乎没有错别字,没有新书臭臭的油墨味,大爱

评分

收到有一个多星期了,忘给评价了,书没什么气味,很好

评分

一整套诗集,还送了一本,特别划算。

评分

价钱实惠,划算划算,好

评分

孩子对古诗词很感兴趣,所以买了诗仙李白的诗,收集的很全面,纸质也很好

评分

书收到了 很满意 这么多才40多块 主要是质量改好

评分

李白诗集纳兰词传李清照唐诗宋词柳永李商隐李煜苏轼辛弃疾词古代诗词鉴赏大传全集8册人间词话

评分

李白诗集纳兰词传李清照唐诗宋词柳永李商隐李煜苏轼辛弃疾词古代诗词鉴赏大传全集8册人间词话

评分

诗词还是不错的。讲诉诗人人生经历,带出诗词的方式不错。但缺点是作者太过堆砌词藻,风格不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