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
作者:鱼博浪
ISBN:9787536953178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印刷时间:2014年04月
字数:
页数:776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
定价:285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论述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的专著,《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共分20章,包括:颅脑CT和MR检查特殊技术,颅内钙化,颅内出血,脑外液体聚积,脑室异常,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鞍区病变,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小脑及四脑室区病变,松果体区及胼胝体病变,侧脑室占位病变,颅内囊性病变,脑白质斑点状、斑片状病变及脑皮层病变,基底节和丘脑病变,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脑室周围带状病变,脑干病变,脊髓病变,推管内硬膜下病变,推管内硬膜外病变。每一章尽可能包括可能出现的相似征象或发生在相同部位的各种相关疾病,对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并着重讨论其CT和MR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
目录
1颅脑CT和MR检查特殊技术
1.1弥散加权成像
1.1.1概述
1.1.2正常脑弥散加权成像表现
1.1.3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1.4弥散张力成像的临床应用
1.2脑灌注成像
1.2.1脑CT灌注成像
1.2.2脑MR灌注成像
1.2.3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1.3氢质子波谱
1.3.1概述
1.3.2常见代谢产物氢质子波谱共振峰
1.3.3氢质子波谱的临床应用
1.4 CT和MR脑血管成像
1.4.1概述
1.4.2 CT和MR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1.5磁敏感加权成像
1.5.1概述
1.5.2正常脑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1.5.3磁敏感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5.4与磁敏感加权成像相关的定量方法及新技术
2颅内钙化
2.1生理性钙化
2.1.1松果体钙化
2.1.2脉络丛钙化
2.1.3大脑镰钙化
2.1.4基底节钙化
2.1.5小脑齿状核钙化
2.1.6其他部位硬脑膜钙化
2.2病理性钙化
2.2.1感染性疾病
2.2.2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2.2.3家族性疾病
2.2.4外伤后颅内钙化
2.2.5血管性疾病
2.2.6放射治疗后颅内钙化
2.2.7肿瘤性钙化
2.2.8脑白质病及其他疾病
3颅内出血
3.1出血的CT和MR表现
3.1.1出血的CT表现
3.1.2出血的MR表现
3.2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2.1 CT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2.2 MR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3出血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3.3.1脑实质内出血
3.3.2硬膜下血肿
3.3.3硬膜外血肿
3.3.4蛛网膜下腔出血
3.3.5脑室内出血
4脑外液体聚积
4.1解剖
4.2硬膜外液体聚积
4.2.1硬膜外积脓
4.2.2硬膜外血肿
4.2.3硬膜外积液
4.3硬膜下液体聚积
4.3.1硬膜下积脓
4.3.2硬膜下血肿
4.3.3硬膜下积液
4.4蛛网膜下腔积液
5脑室异常
5.1解剖
5.2侧脑室局部扩大
5.2.1局限性脑萎缩
5.2.2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5.2.3解剖变异
5.2.4孤立性侧脑室颞(下)角
5.3一侧侧脑室扩大
5.3.1正常变异
5.3.2一侧大脑半球萎缩
5.3.3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5.3.4一侧室间孔阻塞
5.3.5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5.4双侧侧脑室扩大
5.4.1普遍性脑萎缩
5.4.2早产儿侧脑室扩大
5.4.3巨脑畸形
5.4.4大脑先天发育异常
5.4.5双侧室间孔阻塞
5.4.6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5.4.7视一隔发育不良
5.4.8胼胝体发育不良
5.5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
5.5.1导水管狭窄
5.5.2小脑扁桃体下移畸形
5.6全部脑室扩大
5.6.1交通性脑积水
5.6.2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5.6.3四脑室出口阻塞
5.6.4 Dandy-Walker综合征
5.6.5四脑室内囊肿
5.6.6孤立性第四脑室
5.7脑室缩小
5.7.1弥漫性脑肿胀
5.7.2缝隙状脑室
6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6.1解剖
6.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2007)
6.3大脑半球肿瘤
6.3.1星形细胞肿瘤
6.3.2多发性胶质瘤
6.3.3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6.3.4少突星形细胞肿瘤
6.3.5室管膜肿瘤
6.3.6星形母细胞瘤
6.3.7大脑胶质瘤病
6.3.8神经节细胞瘤
6.3.9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
7鞍区病变
8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
9小脑及四脑室区病变
10松果体区及胼胝体病变
11侧脑室占位病变
12颅内囊性病变
13脑白质斑点状、斑片状病变及脑皮层病变
14基底节和丘脑病变
15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
16脑室周围带状病变
17脑干病变
18脊髓病变
19椎管内硬膜下病变
20椎管内硬膜外病变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
坦白说,在接触《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三版)之前,我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像的鉴别诊断总是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那些影像表现高度相似的疾病。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的认知。鱼博浪教授在书中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鉴别诊断,给出了非常精辟的分析。例如,在处理脑实质内高密度灶时,本书会详细对比脑出血、钙化、骨质增生、以及某些造影剂残留等影像表现的细微差别,并结合病理基础进行解释。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影像上的每一个征象都可能隐藏着特定的病理机制。书中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不仅仅停留在影像的描述,而是真正地深入到疾病的本质,比如对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范围,对炎症的反应模式,对缺血缺氧的组织变化等,都有非常精妙的论述。书中还特别强调了MR的多种序列(如T1WI、T2WI、FLIR、DWI、ADC、SWI、PWI、MRS等)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病变选择最合适的序列,这对于我优化检查方案、提高诊断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临床思维和鉴别诊断能力的“利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以及内容深度,让我惊叹于作者在教学和临床实践方面的深厚功底。鱼博浪教授在《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三版)中,将复杂的神经影像鉴别过程化繁为简,却又不牺牲任何关键信息。书中每一个章节的编排都逻辑清晰,从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开始,逐步深入到一些相对罕见但同样重要的病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于CT和MR在鉴别诊断中的互补作用有着深刻的见解。它不仅仅是分别介绍CT和MR的影像特点,而是强调在不同的临床情境下,如何合理地选择检查方式,以及如何将两种模态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最精准的诊断。例如,在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时,书中详细对比了CT和MR在不同病程阶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给出了实用的诊断流程。此外,作者在描述疾病的鉴别诊断时,非常注重细节,例如在描述脑白质病变时,会详细分析不同的病灶形态、分布规律以及增强扫描的特点,并辅以大量的病理图片进行佐证。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细节的追求,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对于资深的影像医生来说,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参考书。它为我提供了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也为我解决临床难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评分鱼博浪教授的《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三版)无疑是我在神经影像领域学习道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够将临床诊断的“经验”和影像学表现的“规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书中在描述疾病时,非常注重对病程变化的阐述,例如,同一类疾病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影像学表现会有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变化进行鉴别,书中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这一点对于我理解和诊断动态发展的神经系统疾病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一些少见病、疑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对于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诊断,作者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提供了详实的分析。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临床实际,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乏通俗易懂的描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棘手病例的分析,通过抽丝剥茧般的推理过程,最终给出明确的诊断方向。这本书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严谨的神经影像学知识体系,也让我对未来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领域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影像科的住院医师,在学习神经影像的过程中,我曾经感到迷茫和力不从心。《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三版)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出了困境。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作者鱼博浪教授在撰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鉴别思路。例如,书中对脑部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不仅列举了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差异,还重点阐述了非肿瘤性占位(如脓肿、囊肿等)的影像学特征,并提供了详细的鉴别要点。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收获,仿佛每一次都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书中对一些特定疾病,如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等,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并且每一种疾病都配有不同层次、不同序列的影像图片,直观且易于理解。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临床信息与影像表现的结合,提醒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影像,而是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不仅仅学会了辨认影像,更学会了如何去思考、去分析、去鉴别。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领域的宝藏!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实践指导的参考书,而《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三版)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需求。首先,它对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的阐述,简直是鞭辟入里。作者鱼博浪教授在描述疾病时,不仅仅停留在影像学的表现,而是将病灶的形成、发展,与患者的症状、体征紧密结合,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影像背后的疾病本质。例如,在讨论脑肿瘤时,书中不仅罗列了各种肿瘤的CT和MR影像特征,更深入地解释了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侵袭性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这对于我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至关重要。书中对炎症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更是细致入微,常常是影像学上容易混淆的病例,通过本书的详尽分析,我能够抓住关键的鉴别要点,避免误诊。而且,书中提供的丰富案例,无论是典型的还是少见的,都附有高质量的影像图片,配合详细的文字描述,仿佛置身于一次次病例讨论之中,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临床诊断能力。这是一本让我能从“看到”影像到“理解”疾病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