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
牛力力
中国围棋协会五段,1961年生于哈尔滨,现居日本。1982年获得围棋全国个人赛女子4名。20世纪80年代赴日本留学,并成为陪伴吴清源时间*长的助手。除围棋外,牛力力还擅长写作、书法。
吴佳澄
吴清源长女,现居日本。吴清源与夫人吴和子育有子女三人,分别为长子吴信树、长女吴佳澄、次子吴昌树。
周俊勋
职业九段围棋手,台湾“中国围棋会”一品, 台湾1979年成立职业围棋制度后的第1位职业九段棋手,也是台湾地区第1位围棋世界冠军。6岁开始接触围棋,14岁成为职业棋士,曾拜宋雪林为师。因右脸的红色胎记而有“红面棋王”之称。
周刚
专业围棋工作者,杂志《围棋天地》社长、总策划指导。于1985年开始发行的《围棋天地》是国内**的围棋类刊物,不仅有教学作用,且对围棋文化的推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刊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中国围棋协会主办,每月两期,是国内发行量*大的围棋杂志。
刘知青
北京邮电大学九鼎计算机围棋研究所所长。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4年12月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美国DRAPA、NIH的研究项目,主持开发计算机围棋软件“本手围棋”,多次获得国内计算机围棋锦标赛冠军。主要研究方向:函数化程序语言、操作系统。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道两家思想,于中国文化而言,仿佛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自然也浸润其中。可以说,儒道文化的精神在围棋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围棋就被印上了儒家烙印,并在后世的演进发展中被不断强化。关于围棋的起源,目前可找到的最早典籍资料是战国时期的《世本》。《世本》一书,相传为战国时赵国史官所作,其内容主要了记载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城)、作(制作)等。《世本·作篇》里提到了围棋的起源:“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按照《世本》的说法,上古时期五帝中的尧帝发明了围棋,他的儿子丹朱擅长围棋。不过,《世本》原书早已失传,我们现在见到的是后人的辑本,各种不同的辑本中也不是都有这八个字。有人认为,这八个字或是根据《博物志》杜撰。关于围棋起源,后世的各类围棋史著作引用次数最多的,是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博物志》里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或云”也就是说,有人说围棋的发明者是尧,但也有的人说是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几乎当下的所有围棋史都是这么说的。不过,我们真去查找一下《博物志》就会发现,现存的《博物志》里根本没有这条记载。这是因为,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志》已非当年张华的原本。根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说:《博物志》一书原有400卷,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10卷。尽管这种说法目前没有佐证,但《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本书时即为10卷。而今本内容混杂,文辞疏略,注释也只有寥寥数则,已不是原书原貌,并且里面也未出现这条记载。
也就是说,我们所见的《博物志》里的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二手材料。不过,引用过这段文字的古代典籍很多,如《古今事文类聚》和宋代江少虞的《事实类苑》里就都引用过,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明代陈士元的《论语类考》里也都引用过前半句。这基本可以断定,虽然今本上没有这段文字,但还是较为可信的。
专题不是太喜欢,只是因为系列购买
评分不错,物超所值,很好的!
评分很有哲理的一本书
评分超赞的杂志~每本都值得购买~
评分书很好,值得收藏,这个系列很棒!
评分非常喜欢,非常好,值得推荐,内涵丰富,内容深刻!
评分读书节活动购入,官方正版
评分每期必买!喜欢知日的主题和设计。
评分每期必买,这套书风格很喜欢,装帧精美,图表详尽,介于书与杂志之间,有各种名家点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