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落梅代表作,作者亲自修订并重新做序,新增18000字内容。
正如作者在新版序言中说,“林徽因还是那朵莲,已被太多人知晓。无论是徐志摩,还是梁思成,又或是金岳霖,都只是打她身边经过的路人,纵算有过漫长的交集,终没有谁陪她走到最后。不要问她到底爱谁多一些,又或者,她到底是谁的白莲,花落何处,情归谁心。于我心里,她只是一位民国女子,纵有倾城之姿,到底柔软多情。她看似清醒明透,波澜不惊,又可知,其内心的山水,从来无人能懂。”
★ 现象级畅销书,出版五年,销量高达300万册,持续五年位居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传记文学排行榜前列。
林徽因的一生就像一个传奇,她的出生,她的美丽,她的才华,她的经历,无一不令人感叹。白落梅用清丽宛转的文字,诗一般的意境,加上林徽因的传奇经历,使得这部作品打动了数百万读者。
★ 附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小传,白落梅用完整篇幅讲述了三人与林徽因的情感纠葛,为新版一大亮点。
对徐志摩而言,他只是遇见了自己逃不过的劫数,原以为林徽因是他的归人,转瞬却成了过客,像做了一场梦;对金岳霖而言,林徽因便是那美人,虽近得可以呼吸相闻,却一生一世隔在云端;对梁思成而言,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样一个高贵的女神,为他平凡生养,为他红袖添香,与他甘苦相共,数十年风雨,毫无怨尤。三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就像一个美丽而不可触碰的童话,引人们无限的遐想。
★ 双色印刷,配精美插图,随书附赠作者手写寄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书签一张。
她是诗人、作家、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在沈从文眼中,她是“绝顶聪明的小姐”;在胡适眼中,她是一代才女。“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更是对她一生好的评价。
她一生就像一个传奇。她的才情,她的美貌,曾经照亮一个时代。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白落梅用清丽宛转的文字,诗一般的意境,为读者讲述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人生。
白落梅, 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江南人物,隐世之才。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
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在ZUI深的红尘里重逢》《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第一卷 梦中期待的白莲
刹那缘起
梦中白莲
老宅光阴
人间萍客
青春初识
第二卷 那一场康桥绝恋
漂洋过海
邂逅伦敦
康桥之恋
相逢是歌
转身天涯
第三卷 爱真是一场修行
碧海情天
落花流水
烟火幸福
爱是修行
各自安好
第四卷 漫步红尘烟火里
陌路交集
尘埃落定
山间静养
痴爱一生
后会无期
第五卷 你是人间四月天
阴晴冷暖
离合幻梦
人间四月
沐浴战火
小镇驿站
自我救赎
第六卷 人生聚散两依依
焚书取暖
此消彼长
聚散依依
翩然辞别
盛筵散场
化生千百
附录一: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
不信人间有白头——梁思成
美人如花隔云端——金岳霖
我本将心托明月——徐志摩
附录二:林徽因诗歌选
附录三:林徽因年谱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小院里湿润的青苔在雨中纯净生长。这个季节,许多人都在打听关于莲荷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黄昏浮动的神秘幽香。不知多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凉风吹起书页,这烟雨让尘封在书卷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独倚幽窗,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久违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
时光微凉,那一场远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早已洗去铅华,清绝明净。以为历经人生匆匆聚散,尝过尘世种种烟火,应该承担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可流年分明安然无恙,而山石草木是这样毫发无伤。只是曾经许过地老天荒的城,在细雨中越发地清瘦单薄。青梅煎好的茶水,还是当年的味道;而我们等候的人,不会再来。
后来才知道,那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已化身为燕,去寻觅水乡旧巢。她走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呢喃的梁间,还留着余温犹存的梦。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
她叫林徽因,出生于杭州,是许多人梦中期待的白莲。她在雨雾之都伦敦,发生过一场KONGQIANJUEHOU的康桥之恋。她爱过三个男子,爱得清醒,也爱得平静。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地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可她懂得人生飘忽不定,要学会随遇而安。
所以,当爱情接踵而至时,她会做短暂的停留,又义无反顾地离开。看着她决绝的背影,又无比的优雅,那时候,仿佛连一声珍重都是多余。她让每一次转身都成隔世,又让每一次相逢都成永远。她总是那样洁净,任凭世事万象丛生,她的内心始终山明水秀、一清二白。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某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遇见林徽因
盛夏的江南,年年如旧,细雨迷蒙。微风翻开潮湿的书卷,墨香淡淡,恍若隔世的相逢。闲散无事,打理庭园的草木,煮藏于柜中的老茶,擦落在桌上的光阴。我亦不过是出入烟火中的平凡众生,看似清净无争,实则有所求,有挂碍。
其实,我和她之间,只是隔了一道民国的往事如烟。她依旧停留在人间四月天,虽被世人爱慕,亦被误解,却始终做她清雅的白莲,不扰不惊,不生不灭。我则在平淡的现世,经受寻常的离合悲欢,生老病死。
五年,多么悠长的岁月,却亦只是刹那光景。那时的我,清贫简净,却值妙年锦时,素心如梅。那时的我,也有过美好的爱情,听雨打新荷,夜夜到天明,无有倦意。那时的我,没有名气,寄居在江南老宅,唯草木知心,旧物情长。
那段光阴,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再不复返。如今,我过上了安逸雅致的生活,每日喝茶听雨,不问世情,从容自若。只是华年不再,我被人辜负,又负了人。当年心事依旧,除了老去沧桑,一切无多改变。
这期间的时光,总有人询问莲荷的消息,打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背后的故事,甚至找寻白落梅的下落。那个民国女子,亦因了这本书,被迫行走于今世。只是所有与她相关的言论,皆如天上云,水上萍,虚幻飘渺,不真实,无可依。
我与林徽因隔了时空沧海,本毫无瓜葛,偶然的相逢,竟结下如此深刻的缘分。一切皆为巧合,非她所愿,亦非我所求。只是听从世事安排,漫不经心,又顺意自然。隐藏于背后的故事,太过渺小轻微,不提也罢。
我总说,人不生情该多好,如此便无有纠缠,无有悲喜。素日里,只与山水花草作伴,心性淡然,日闲风静。只是无情之人,又如何写出有情之字。纵是对草木,亦要付诸真心,我对文字的喜爱,虽不算深沉,它却是此生离不了的牵挂。
我本不慕名利场,不爱富贵乡,只想做一个没有志向,散淡无为的看花人。在草木深深的庭院,盛露煮茗,摘花簪头,不负似水流年。奈何因了这位民国女子,我有了今时际遇,得人喜爱,亦受人责备;蒙人赞赏,亦有人厌弃。今日种种荣辱得失,我皆感恩,视作多年孤影耕霞,所得的果报。
我的人生,该是繁花满枝,然转身走过,也只是虚空一场。一如乱世浮生,她亦是佳人寂寥,虽惊艳四座,倾倒众生,也抵不过萎落成尘的宿命。所幸,她始终美丽,被封存在书卷里,不被岁月所伤,更不为世人修改结局。
作家席慕容说: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林徽因还是那朵莲,亭亭枝蔓,植于民国的城池,端然而立,风华绝代。有关她的情事,已被太多的人知晓。无论是徐志摩,还是梁思成,又或是金岳霖,都只是打她身边经过的路人,纵算有过漫长的交集,终没有谁陪她走到最后。
不要问,她到底爱谁多一些,又或者,她到底是谁的白莲,花落何处,情归谁心。于我心里,她只是一位民国女子,纵有倾城之姿,也到底柔软多情。她看似清醒明透,波澜不惊,又可知,其内心的山水,从来无人能懂。
我亦如是。数载飘蓬如社燕,一生知己是梅花。但草木不言,你对之托付情深,所换取的,或许只是寡淡的收场。爱梅心事,以及遮掩于文字背后的情结,又有谁人可解?而你们来到江南,只为寻找梅花的痕迹,以及与我相关的气息,又是否寻到了些什么?
不过是,途经烟柳画桥,迷失在一条悠长的雨巷中。恰如当年的我,与林徽因那场邂逅,好似要将她一生都看遍,所知的,却是简单的片段。后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林徽因。你们同我一样,与她在字里相逢,又在字里相忘。
物转星移,山河不改,你还是你,我亦还是我。五年前,我曾预支了一段如莲时光,并许诺,有一日会加倍偿还。时光仍在,竟不知,我所欠下的债约偿还了多少。又或是,一生一世都将还不清,那么,就这样相欠,我自心安理得。
江南的梅雨,宛若众生的执念,不肯歇止,又是理所当然。不再询问谁,亦无须等候什么,穿过这场漫长的雨季,便是晴天。那时的你我,纵是山南水北,亦要相望相安。
白落梅 丙申年荷月 落梅山庄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诗意,淡雅的水墨晕染,点缀着几枝仿佛要随风飘落的桃花,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白落梅温婉细腻的文笔风格。我一直很喜欢白落梅的作品,她笔下的女性总是带着一种超然的气质,既有坚韧的灵魂,又不失女性的柔情。这次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更加期待能走进林徽因的世界。我猜想,白落梅一定能以她独有的笔触,描绘出林徽因这位传奇女性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不仅仅是她的才情,更是她在那动荡年代里,如何保持内心的明净与对美的追求。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但更希望看到的是她作为一个独立女性,在事业、家庭、爱情中的挣扎与选择。白落梅的书我总是能读出一种平静的力量,仿佛在阅读中,自己也得到了心灵的洗涤。我尤其好奇,她会如何解析林徽因在面对人生起伏时,那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豁达心态,这种心态究竟是来源于何处,又如何支撑她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这本书,我相信一定能让我再次沉浸在白落梅那如水般温柔而又力量充沛的文字中,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林徽因这位伟大的女性。
评分我对林徽因的了解,一直以来都来自零散的资料和一些相对客观的传记,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未能真正触及她内心深处的灵魂。而白落梅老师,她写人物传记,总是带着一种温婉而深情的笔触,仿佛能够穿透历史的尘埃,直抵人物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当我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时,我便知道,这可能是我期待已久的,能够真正理解林徽因的一本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林徽因不仅仅是那高高在上的才女形象,更是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依然能够保持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那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豁达与智慧。我期待看到,白落梅老师如何用她细腻的笔法,去描绘林徽因与几位重要男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但更希望看到的是,她如何在这些纠葛中,依然保持自己的独立与尊严。
评分白落梅老师的作品,我几乎一本不落地都读过了,她笔下的人物,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充盈着坚韧的力量。这次她将目光投向了林徽因,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期待。林徽因,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她的才情、她的美丽、她的多段情感纠葛,以及她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贡献,都让她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传奇。我非常好奇,白落梅老师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这位如此复杂而又传奇的女性。我猜测,她不会仅仅停留在对林徽因一生大事记的梳理,而是会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去探寻她作为一名女性,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种种挣扎与抉择。我尤其期待,白落梅老师能够用她那如诗般的文字,去描绘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那种既浪漫又充满遗憾的情感纠葛,以及她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感情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与清醒。
评分作为一位资深的书籍爱好者,我对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有涉猎,但白落梅的散文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她的文字有一种能够触及灵魂的力量,总能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次看到她推出林徽因的传记,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我之所以特别关注林徽因,是因为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才情与命运交织的气质。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她既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同时还身处一段段复杂的感情漩涡之中。我设想,白落梅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对林徽因生活事件的罗列,而是会深入挖掘她内心深处的感受,去体会她作为女性、作为知识分子在那个特殊年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我特别期待看到,白落梅如何用她细腻的笔触,去描绘林徽因与她的三位重要男性——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葛,但我想,她最终会回归到林徽因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如何去定义自己的价值与人生。她的书总能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的思考,我想这一次,我也能从林徽因身上,通过白落梅的文字,获得更多的启示。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女性充满好奇,林徽因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在众多关于她的传记和研究中,我总觉得缺少一些能够触及她内心最柔软之处的文字。当得知白落梅老师即将出版《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时,我内心充满了期待。白落梅老师的文风以细腻、温婉、富有诗意著称,她善于在平实的文字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我坚信,她笔下的林徽因,绝不会是一个刻板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个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她作为一位建筑师的严谨与浪漫,作为一位诗人的敏感与细腻,以及作为一位女性在爱情与人生选择中的纠结与勇敢。我期待看到,白落梅老师如何通过她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林徽因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背后所蕴含的豁达与超然,以及她如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自己的才情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