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蔡志忠经典漫画全20册 漫画国学知识
9787514316650 老子说 23
9787514316612 庄子说 28
9787514316636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说 36
9787514316643 孔子说·孙子说 32.8
9787514316629 列子说·韩非子说 29.8
9787514318715 史记·世说新语 35
9787514317626 菜根谭·心经 29.8
9787514318708 禅说·六祖坛经 35
9787514318722 佛陀说·法句经 36
9787514320503 聊斋志异·六朝怪谈 32
9787514320510 白蛇传·雷公传·少林寺 38
9787514322057 西游记 39
9787514320497 封神榜 33
9787514342994 达摩禅 42
9787514343816 法句经 50
9787514343809 东方 42
9787514342079 关尹子· 鹖冠子 38
9787514345483 达摩二入四行论 39.8
9787514343687 大珠慧海禅师 38
9787514343694 金刚经·心经·260字心经·四十二章经 49.8
《蔡志忠漫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西游记(中英文对照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
《蔡志忠漫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西游记(中英文对照版)》囊括了蔡志忠漫画中国思想、漫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精华,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全新编辑方式,既适合中国读者学习英文,又适合外国朋友学习中文。中国早期思想家的著作,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艺术,从政治和战争到日常礼节。而广受欢迎的漫画家蔡志忠,一直致力于用他独特而引人入胜、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漫画,将这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智慧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些作品取得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影响后,蔡志忠将创作方向转移到宏大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上。经蔡氏改编的这些漫画作品,同样广受评论家的好评并快速成为影响海内外的*书
蔡志忠,1948年出生于彰化,四岁半立志这一生都要画图,从此心无旁骛地朝漫画家道路前进。15岁时,蔡志忠将作品寄至台北集英社,接到录取电话后,他带着250元台币北上,成为职业漫画家,40多年来笔耕不辍。2010年,他发表了闭关10年的心血结晶《东方宇宙三部曲》,将画笔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数学,以东方思维重新解读物理公论,并以此书入围第35届金鼎奖。蔡志忠擅长以简单而富有禅意的线条塑造人物,藉此阐述对于中国经典名著、哲学思维以及佛理的独到见解,在幽默之中,带领读者体会强大的经典世界。
石猴的诞生
仙山学法
龙宫借宝
大闹天官
决斗如来
西天取经
金角银角
黄袍妖怪
虎鹿羊角大仙
盘丝洞
狮驼岭斗魔王
红孩儿
比丘国的国丈
铁扇公主
牛魔王
灵感大王
黄眉怪
犀牛怪
无底洞
黄风岭
真假孙悟空
女儿国
无字经
附录·延伸阅读
。。。
................当我拿到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这两本书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非常感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古籍的文字过于晦涩,难以理解。而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与先贤的智慧。 《列子说》的部分,我最深的感受是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列子所推崇的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在蔡志忠先生的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书中的画面,常常是山清水秀,云雾缭绕,人物形象也显得格外洒脱。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人心”的探讨,列子认为,人心是万物的本源,只要能安抚好自己的心,就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 书中的一些小故事,比如“刻舟求剑”的愚蠢,或者是“亡羊补牢”的智慧,都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十分贴近生活的方式解读,让我觉得,这些道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的。他没有把列子描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把他塑造成一个生活在我们中间,却拥有非凡智慧的智者。这种亲切感,让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列子的思想。 而《韩非子说》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没有《列子说》的诗意,却充满了力量感和现实主义。韩非子那种“以法治国”的思想,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我看着漫画中那些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博弈,那些充满了算计与权谋的画面,感到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氛围。 书中对“信赏必罚”的强调,以及君王如何防止被蒙蔽,都让我看到了政治的冷酷与现实。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弱点,直指核心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他不是在宣扬道德,而是在分析如何让国家高效运转。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古代的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现代的管理和领导有着一些启发。这两本书,一个探讨的是个体的精神自由,一个揭示的是社会运作的规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中国古代智慧的精彩画卷,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当我翻开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就像是打开了两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列子说》所描绘的那个充满哲学意味的世界。蔡志忠先生用他简洁而富有神韵的画风,将列子那些关于人生、宇宙的思考,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漫画故事。 列子所推崇的“顺应自然,不强求”的生活哲学,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看着那些漫画人物,或是在山野间悠然漫步,或是在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蔡志忠先生并没有将列子描绘成一个脱离现实的“仙人”,而是将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人心”的解读。列子认为,很多烦恼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贪欲和执念,如果能够放下这些,就能达到一种“心安”的境界。书中的“刻舟求剑”等故事,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警示人们不要固执己见,而要学会变通。这种将抽象的哲学,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让我觉得,中国古代的智慧,原来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而《韩非子说》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它像一面冷峻的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本质。蔡志忠先生用他犀利的笔触,展现了韩非子“法、术、势”的治国之道。我看着漫画中那些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博弈,那些充满了算计与权谋的画面,感到一种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的力量。 书中对“君臣关系”的深刻剖析,以及如何运用“权”来巩固统治,都让我看到了政治的另一面。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弱点,直指核心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他并非是要鼓吹暴政,而是强调,只有了解人性的复杂,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维护秩序。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现代的管理和领导有着一些启发。这两本书,一个引导我们寻求内心的安宁,一个教导我们洞察世事的规律,共同构成了我对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全新理解。
评分当我翻开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中国古代思想的奇幻世界。首先,《列子说》部分给我的感觉是豁达与超脱。蔡志忠先生用他简洁而富有禅意的画风,将列子关于人生、宇宙的深刻见解,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书中描绘的场景,常常是山水之间,云雾缭绕,人物形象也显得飘逸洒脱。列子所追求的“与道同游”的境界,通过蔡志忠先生的笔触,变得不再遥不可及。我特别欣赏他对“物化”的诠释,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化,人不必过分执着于表面的形态,而应追求其内在的本质。 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如“愚公移山”的重新解读,或者是“庄子梦蝶”的哲学思考,都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既幽默又深刻的方式呈现。他没有回避列子思想中的一些“玄妙”之处,而是用贴近生活的比喻,让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这种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故事化的处理方式,是我非常喜欢的。 而《韩非子说》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析着人性的弱点和权力运作的规律。蔡志忠先生用他极具冲击力的画笔,展现了韩非子“法、术、势”的治国之道。我看着漫画中那些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博弈,那些充满了算计与权谋的画面,感到一种既紧张又深刻的氛围。 书中对“赏罚不明”的危害,以及君王如何才能真正掌控权力,都有着非常生动的描绘。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弱点,直指核心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他并非是要鼓吹暴政,而是强调,只有了解人性的复杂,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维护秩序。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现代的管理和领导有着一些启发。这两本书,一个引导我们寻求内心的安宁,一个教导我们洞察世事的规律,共同构成了我对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全新理解。
评分每一次阅读蔡志忠先生的漫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次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在《列子说》的部分,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蔡志忠先生用他一贯的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画风,将列子的哲学思想,化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列子那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书中的漫画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我看着那些人物,时而悠然自得,时而又为世事所困,而列子总是能以一种超然的智慧,点化他们。 书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蔡志忠先生的解读下,不再仅仅是关于毅力,更包含了“变化”和“智慧”的元素,这让我耳目一新。他将抽象的哲学概念,通过具象的漫画形象,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欣赏他对“妄想”和“执念”的批判,列子认为,很多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不合理期待,而放下这些,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关于“心”的探讨,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韩非子说》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它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析着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运作。蔡志忠先生用他犀利的画笔,展现了韩非子“法、术、势”的思想。我看着漫画中那些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勾心斗角,那些充满了算计与权谋的画面,感到一种既紧张又深刻的氛围。 书中对“君臣关系”的描绘,以及如何保持君权的绝对性,都让我看到了政治的残酷一面。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阴暗面,直面现实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他并非是要鼓吹暴政,而是强调,只有了解人性的复杂,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维护秩序。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权力与人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两本书,一个引导我们寻求内心的安宁,一个教导我们洞察世事的规律,共同构成了我对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全新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古籍的文字读起来总让人望而却步,感觉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迷雾。而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就像是两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古代智慧的道路。阅读《列子说》时,我仿佛与一位老友在竹林间漫步,听他讲述关于宇宙、人生、人心的种种奇谈。蔡志忠先生并没有将列子描绘成一个超然物外、不谙世事的隐士,反而展现了他接地气的一面,他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物化”和“齐物论”的解读。列子那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无疑是一种解压良药。看着漫画中那些将天地万物看作一体的画面,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释然。书中的故事,例如“庄子梦蝶”的哲学思考,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极具画面感的方式呈现,让我深刻体会到,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多么重要。而《韩非子说》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如果说《列子说》是关于“内修”的,那么《韩非子说》就是关于“外治”的。韩非子那种“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非常直接、甚至有些犀利的方式展现出来。 书中对“赏罚不明”会带来的危害,以及君王如何才能真正掌控权力,都有着非常生动的描绘。我看着那些漫画中,权臣的阿谀奉承,小人的阳奉阴违,以及君王在其中如何运用策略,感觉就像在看一出精彩绝伦的历史剧。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弱点,直面现实的勇气,让我既感到震撼,又不得不佩服。他所提出的“度”的概念,即君王掌握好奖惩的尺度,对于任何一个管理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两本书,一个探讨的是个体的心灵自由,一个揭示的是社会运作的规律,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初步认知,让我觉得,这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评分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神仙打架”!在《列子说》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逍遥自在的仙境,那里的山水云雾都充满了哲学气息,人物的言行举止都透露着一种豁达与智慧。蔡志忠先生的画风,与列子的思想完美契合,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意境深远的山水,用寥寥几笔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并没有刻意去“美化”列子,而是将他描绘成一个能够与自然对话,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智者。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巧伪不如质朴”的解读,列子对于那些虚浮的技巧和伪装,充满了不屑,他崇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这种对“真”的追求,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然而,当翻开《韩非子说》,画风骤变,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算计与权谋的宫廷。这里的色彩变得更加浓烈,人物的表情也更加复杂,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可能隐藏着深意。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蔡志忠先生的笔下,变得异常鲜活,甚至是有些触目惊心。他对于君王如何驾驭臣下,如何防止被蒙蔽,提出了许多“直言不讳”的观点。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关于“度”的论述,即君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权力和奖惩。这种“因势利导”的策略,在现代的管理学中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韩非子强调“法”,但蔡志忠先生通过漫画,也让我们看到了法背后的人性博弈,以及君王在运用法律时所需要承担的智慧和责任。这两本书在风格上的巨大反差,恰恰印证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展现了蔡志忠先生驾驭不同思想体系的超凡能力。
评分我最近刚拜读完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感觉受益匪浅,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先贤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首先,不得不佩服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功力,寥寥几笔,便将那些深邃、有时甚至略显晦涩的哲学思想,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他没有选择照本宣科地复述原文,而是将列子和韩非子的核心思想,以一种极其贴合现代人理解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 阅读《列子说》的部分,我被那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精神深深吸引。列子所描绘的“御风而行”的境界,不仅仅是对物理定律的挑战,更是对心灵自由的极致追求。书中的故事,比如“愚公移山”的另一种解读,或是“杞人忧天”的荒诞与警示,都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展现。我尤其喜欢他将列子“不忧不惧”的态度,通过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来诠释。看到那些为生活琐事而烦恼的漫画形象,再看到列子淡然一笑,御风而去的画面,我仿佛也暂时摆脱了俗世的羁绊,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他没有把列子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把他融入到凡人的生活之中,让我们看到,即便在日常的鸡毛蒜皮中,也能找到通往精神自由的路径。这种将哲学“生活化”、“故事化”的解读方式,是我从未尝试过的,它让我觉得,古老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评分而《韩非子说》则完全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说《列子说》是导人向善、追求精神解放的指南,那么《韩非子说》就是直指人心的权谋与治国之道。蔡志忠先生将韩非子那些严谨、甚至有些冷酷的法家思想,用漫画的形式一一呈现,读起来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他笔下的君王、臣子、百姓,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欲望、权谋、算计,都在短短几格漫画中展露无遗。 我尤其对书中的“循名责实”和“赏罚分明”的论述印象深刻。韩非子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让君王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提出了许多“接地气”的建议。他不像儒家那样强调道德教化,而是从人性的弱点出发,利用制度和法律来约束和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那些历史上的兴衰更替,那些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似乎都能在韩非子的理论中找到某种解释。蔡志忠先生在漫画中,巧妙地运用一些象征性的画面,比如锁链、天平、利刃,来表现韩非子的核心观点,这使得那些原本复杂的政治哲学,变得易于理解。虽然韩非子的思想有时显得过于“功利”,甚至有些残酷,但不得不承认,在那个时代,他的理论确实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对后世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中另一面,也让我对权力的运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当我拿起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时,我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即将踏上一段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非凡旅程。首先,让我深深着迷的是《列子说》中那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蔡志忠先生用他标志性的简洁线条,勾勒出如诗如画的场景,将列子“御风而行”的逍遥境界,化为了触手可及的画面。 书中的每一幅画,都仿佛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列子所推崇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在蔡志忠先生的笔下,显得尤为生动。我看着那些人物,时而与自然融为一体,时而又在生活中体悟人生的真谛,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平静。他没有把列子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神灵,而是把他塑造成一个能够洞察世事,却又超然物外的人。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虚无”和“实在”的探讨。列子认为,很多我们执着于的东西,其实都虚无缥缈,而真正的实在,往往就在我们的内心。这种对“心”的关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状态。 而《韩非子说》则是一部关于权力与人性的教科书。蔡志忠先生用他犀利的画笔,将韩非子那些关于“法、术、势”的精辟论述,以一种极为震撼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看着漫画中那些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博弈,那些充满了算计与权谋的画面,感到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氛围。 书中对“君臣关系”的深刻剖析,以及如何运用“权”来巩固统治,都让我看到了政治的冷酷与现实。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弱点,直指核心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他并非是在鼓吹暴政,而是强调,只有了解人性的复杂,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维护秩序。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现代的管理和领导有着一些启发。这两本书,一个引导我们寻求内心的安宁,一个教导我们洞察世事的规律,共同构成了我对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全新理解。
评分当翻开蔡志忠先生的《列子说》和《韩非子说》,我如同进入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神奇旅程。首先吸引我的是《列子说》中那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蔡志忠先生用他标志性的简洁笔触,勾勒出如诗如画的场景,将列子“御风而行”的逍遥境界,化为了触手可及的画面。我曾经以为,“道家”的思想总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通过这些漫画,我发现,列子的智慧其实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 书中的很多故事,比如“叶公好龙”的讽刺,或者是“亡牛 the man who lost his ox”的哲学思考,都被蔡志忠先生用一种既幽默又深刻的方式解读。他并没有把这些故事变成枯燥的哲学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诠释。看到那些因为得失而情绪起伏的人物,再看到列子淡然处之的样子,我仿佛也受到了某种心灵的洗礼。他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并非来自外在的物质,而是来自内心的宁静。这种境界,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 而《韩非子说》则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另一面。它不像《列子说》那样追求心灵的超脱,而是直面人性的复杂,以及权力运作的现实。蔡志忠先生将韩非子那些关于“法、术、势”的精辟论述,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看着漫画中那些君王与臣子之间的较量,那些充满了算计与权谋的博弈,感到一种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的力量。 书中对“权”的解读,以及君王如何利用“势”来巩固统治,都让我看到了政治的另一面。韩非子那种不回避人性弱点,直指核心的勇气,让我印象深刻。他并非鼓励人们去作恶,而是强调,只有了解人性的弱点,才能更好地管理社会。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古代的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现实中的权力运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两本书,一个让我们向内寻求宁静,一个让我们向外洞察规律,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古代智慧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