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年版 三部
定价:360.00元
编者:国家药典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开本:16
ISBN编号:9787506773362
页码:
装帧:精装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本书分为四部
新版《中国药典》目录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 618 个、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47 个、成方制
剂和单味制剂 1493 个,二部共计收载品种 2603个。《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品种
2165 个, 二部收载品种 2271 个。
新版《中国药典》是继我国 1953 年版药典以来的第十版药典。本版药典在保持药
典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充分借鉴
国际先进质量控制技术和经验,整体提升药典标准水平,全面反映我国当前医药发展和检测
技术的水平,并将在推动我国药品质量提高、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我国
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药典》性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药典沿革
本版药典(三部)新增品种名单
本版药典(三部)未收载2010年版药典(三部)及增补本中的品种名单
本版药典(三部)新增与修订的通则名单
凡例
生物制品通则目次
总论目次
各论目次
生物制品通则
总论
各论
通则
索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新版《中国药典》目录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 618 个、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47 个、成方制
剂和单味制剂 1493 个,二部共计收载品种 2603个。《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品种
2165 个, 二部收载品种 2271 个。
新版《中国药典》是继我国 1953 年版药典以来的第十版药典。本版药典在保持药
典科学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充分借鉴
国际先进质量控制技术和经验,整体提升药典标准水平,全面反映我国当前医药发展和检测
技术的水平,并将在推动我国药品质量提高、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我国
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药典》性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我最近刚开始接触一些与药品检验相关的工作,之前都是零散地查找资料,效率非常低。当朋友推荐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给我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有多么“落伍”。这本书真的太强大了,就像一个完整的知识库,我需要了解的各种药品的标准,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尤其是关于各种分析方法的介绍,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等,这本书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之前总是担心自己的操作不规范,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书中对于杂质的控制、药物的稳定性考察等方面的要求也写得非常清楚,这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而且,书中的索引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我能够快速地找到我需要的内容,大大节省了我的工作时间。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标准,更是培养了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我对药品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医药发展的普通爱好者,我对这次入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感到非常满意。我一直觉得,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医药,最权威的途径就是从药典入手,而这本2015年版的药典,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关于中药材的部分,让我得以一窥各种天然药物的真实面貌,从它们独特的性状到复杂的炮制过程,都充满了智慧的结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传统名贵药材的详细介绍,比如人参、三七等,不仅讲述了它们的药用价值,还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这让我对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而且,书中还详细阐述了饮片炮制的目的和方法,这对于我理解中药的配伍和疗效非常有帮助。它让我明白,中医药并非简单的经验累积,而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精细的工艺之上。这本书让我对中华医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评分坦白说,当初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时,我主要是出于职业的需要,希望它能为我日常的药物研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但当我真正翻阅它之后,我才发现它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书中对于药物的质量标准设定,无论是理化性质的检测,还是生物活性的评估,都展现了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前沿的检测技术。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如何保证药物的纯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关键,而这本书正好提供了最权威的指导。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药物杂质谱的研究和控制标准,这对于我们新药研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复杂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介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本“方法论”,它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验证,如何去创造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评分这次入手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简直是我作为一名药学从业者多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从2015年版发布以来,我一直期待着能有这样一本集大成的典籍能够指导我的日常工作。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厚重而扎实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让人立刻感受到这份权威性。内容方面,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一个药品的收载都做了极其详尽的描述,从性状、鉴别、检查到含量测定,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操作规程也规范得无可挑剔。尤其是在一些经典名方和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方面,更是有深入的讲解,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深入理解中药精髓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而且,我注意到它对于一些新型药品的收录也非常及时,体现了国家药典委员会与时俱进的态度,这让我在面对不断发展的医药领域时,更有信心去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这本书的内容涵盖范围之广,专业性之强,绝对是每一个医药相关人士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质量控制的标杆,是行业发展的指南针。
评分这次购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可以说是近期最让我感到“充实”的一本书籍。我一直对药品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苦于信息不对称,难以接触到最核心、最权威的资料。这本药典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状况。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关于药品通用技术要求的描述,比如关于包装材料的选用、储存条件的设定等等,这些细节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书中对于药品的鉴别和检查部分,我也认真阅读了一下,虽然有些专业术语对我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科学严谨性。尤其是一些关于微生物限度、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方法,让我对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国家的药品监管体系有了更高的信任。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能够稍微理解药品背后复杂流程的“内行人”,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