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西方哲学,以更为“接地气”的马克思哲学解读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困境,回答青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心灵困惑,对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进行客观解读。让大家理解: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正是生活在北京、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青年人的心灵困惑。
##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阶级观点对当地社会深层次冲突和困境仍有启示和价值。
评分##核心:人的异化。生活人/经济人。“我与你”/“我与它”。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积极自由/消极自由。功利尺度/非功利尺度。景观社会。弱势民主。现代性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逻辑。资本逻辑的阉割术。偶然性。辩证法。“感性生活存在论”。爱的艺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批判:消费主义、娱乐主义、虚无主义、自由主义。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justification/legitimacy... 马克思的继承者们:齐美尔、海德格尔、舍勒、萨特、福柯、弗洛姆、马尔库塞、霍克海默、阿多诺、德波、鲍德里亚、齐泽克、拉康、阿伦特、德里达……其实克尔凯郭尔、尼采也有相似预言...就是这么左派。然而不是滋味的是,作者自身似乎也沾染了他书里所写的那种精神气质和文化逻辑····
评分##有启发。还未读马克思原著。
评分##人类自我中心视角下的病情分析与无解。
评分##导论“开场曲”部分很好引人省思。后面的缺点就很明显了,举例子拉拉杂杂说的太多,反而掩盖了论证的主题。
评分##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阶级观点对当地社会深层次冲突和困境仍有启示和价值。
评分##第一二章谈庸俗唯物主义还可以,后面讲到异化其实出发点不是那么马克思了。 行文废话略多,德里达就德里达、福柯就福柯,怎么非要加个“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享誉全球的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头衔,给詹姆逊的更长得过分了:被誉为“80年代以来的西方四大思想家”之一的美国文化哲学学者。充字数也不是这样操作的。还有就是滥用引号,看了很受不了...
评分##活学活用马克思理论,就是有些地方写的太多愁善感了
评分##高中时代读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