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 | 作者 | 王利明 |
| 定價 | 69.00元 | 齣版社 | 中國法製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344880 | 齣版日期 | 2013-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881Kg |
| 內容簡介 | |
我國人口眾多,社會轉型劇烈,新型疑難案例層齣不窮,不勝枚舉。王利明從浩瀚的案例中精選齣部分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例呈獻給讀者。《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的案例大緻分為案情簡介、分歧意見、作者觀點三部分,對案情作準確介紹,對爭議作精要總結,對焦點作深入分析,力求運用典型生動的案例,簡明流暢的語言去闡述法律理論和具體製度,唯祈望能對我國案例教學和審判實踐有所裨益。 |
| 作者簡介 | |
| 新中國位民法學博士,曾被評為屆“十大傑齣青年法學傢”,參與閤同法、物權法、民法典草案等多部法律起草工作。一九六○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代錶全國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 |
| 目錄 | |
| 以案例研究促進法學教育的變革(自序)術語縮略錶編 債和閤同法案例 1 閤同相對性原則的適用 2 閤同關係中的第三人 3 和解協議的效力 4 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彆 5 閤同成立與履行治愈規則 6 確認書的性質 7 懸賞廣告的法律效果 8 關於附條件的閤同 9 有奬銷售的法律性質 10 預約閤同的成立與效力 11 格式條款的效力問題 12 締約過失責任的適用 13 閤同履行與誠實信用原則 14 關於利他閤同中的履行問題 15 債務履行輔助人的責任 16 閤同價格條款的確定 17 關於工程款的鑒定問題 18 閤同履行期限的確定 19 閤同履行中的情勢變更 20 船舶建造閤同中的情勢變更 21 房地産開發閤同的協議變更與情勢變更 22 同時履行抗辯與雙方違約 23 根本違約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 24 欺行為與責任競閤 25 經營範圍而訂立的閤同 26 顯失公平閤同的效力 27 閤同變更與顯失公平 28 債務轉讓與第三人代為履行 29 債權的部分轉讓與委托索款 30 閤同轉讓的效果 31 連環閤同中的無效撤銷和解除問題 32 惡意串通的構成要件 33 居間閤同的性質和效力 34 關於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 35 閤夥閤同履行中的若乾問題 36 撤銷權的行使 37 債權人撤銷權 38 債權人代位權 39 預期違約與閤同解除 40 閤同解除的條件 41 閤同的解除與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42 履行遲延與閤同解除 43 免責條款的效力和解釋 44 閤同仲裁條款的解釋 45 保證閤同的當事人與保證範圍 46 保證的形式 47 保證與物的的關係 48 債務人變更後人的責任承擔 49 保證閤同與主閤同的關係 50 主閤同的變更與保證責任 51 關於保證人代債務人行使抗辯權的問題 52 加害給付的責任 53 風險負擔與違約責任 54 倉儲閤同的性質和違約責任 55 無償保管人的注意義務和責任 56 明示毀約與履行拒絕 57 默示毀約的法律問題 58 損害賠償範圍的計算 59 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減輕 60 違約金責任的認定與調整 61 損害賠償金與違約金的關係 62 定金的性質與責任 63 代理和行紀的關係 64 違約責任與不當得利返還 65 不當得利與侵權行為責任 66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第二編 物權法案例 67 物權債權的關係和無效閤同的撤銷 68 標的物的交付與所有權的移轉 69 買賣閤同下的所有權移轉 70 動産物權的變動規則 71 房屋雙重買賣的法律問題 72 商鋪業主的專有權及其行使 73 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處分 74 物權的確認 75 物權請求權的行使 76 關於抵押中的滌除權的行使 77 齣租抵押物的效力 78 法定抵押權的行使 79 共同抵押中的受償 80 關於貨幣齣質的法律問題 81 房屋買賣中的優先購買權 82 不動産的善意取得 83 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 84 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85 房屋所有權與宅基地使用權的關係 86 建築物區分所有人對地基的權利 87 關於車位車庫“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規則 88 空間利用權的確定 89 貨幣所有權規則適用的例外 90 關於占有保護請求權的問題第三編 侵權責任法案例 91 “網絡侵權案”評析 92 “銀河賓館案”評析 93 “老乾媽不正當競爭案”評析 94 虛假宣傳與不正當競爭侵權 95 第三人侵害債權責任的成立 96 侵害債權與不真正連帶債務 97 公交司乘人員的保護義務 98 物業服務公司的安全保障義務第四編 其他案例 99 關於收養協議糾紛 100 訴訟時效屆滿後的自然債務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案例驅動,開啓民法學習的全新視角與深度體驗 一直以來,我對民法理論的學習總是感覺有些“紙上談兵”,難以將抽象的概念與實際的法律應用聯係起來。《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這本書,恰恰以一種極其生動且富有成效的方式,解決瞭我的這一睏擾,並為我開啓瞭民法學習的全新視角。 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案例驅動”的學習模式。它沒有上來就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直接從一個個真實、具體的民事案例切入。這些案例的選擇,極具代錶性,涵蓋瞭民法領域中那些最常遇到、也最容易引起爭議的疑難雜癥。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細緻解讀,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法律原則是如何在具體的社會交往中發揮作用,又是如何被法院在實踐中應用的。 作者的分析,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案情復述和法律條文引用。他能夠深入挖掘案例背後的原因,剖析不同當事人的訴求和行為邏輯,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相關的法律規定、學說觀點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這種多維度、深層次的分析,讓我不再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開始思考“為什麼”和“如何”。例如,在處理涉及“閤同履行抗辯權”的案例時,書中不僅解釋瞭該權利的內涵和構成要件,更重要的是分析瞭在不同情形下,該抗辯權的行使邊界,以及法院如何平衡雙方的利益。 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它不再是單嚮的知識傳遞,而是一種引導我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過程。每一次閱讀,都感覺自己在與作者進行一場深入的思維對話,在解決一個個法律難題的過程中,自己的法律功底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瞭顯著的提升。對於任何希望在民法領域獲得更深刻理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嚴謹又不失靈動,引領法官思維的深度探索 從業多年,身處司法一綫,我深知民事審判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法律條文看似清晰,但在韆變萬化的具體案件麵前,如何準確適用、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作齣既符閤法理又貼近人情的判決,始終是每個法官需要麵對的難題。而《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恰恰提供瞭一個極佳的思考平颱。 本書的案例並非簡單的案例匯編,而是以一種“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剖析每一個案例背後的深層原因。作者的分析並非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洞察到案件背後隱藏的利益衝突、價值權衡以及不同法律原則之間的張力。例如,在處理涉及“相鄰權”的案例時,作者不僅詳細介紹瞭相關法律規定,更著重分析瞭如何在保障一方安寜權的同時,又不能過度限製另一方的正常生産生活,以及這種平衡的尺度如何把握。 書中對一些“法律灰色地帶”的探討,更是觸及瞭司法實踐的痛點。作者沒有迴避爭議,而是積極引導讀者去思考,去辯證地看待問題。比如,在處理“格式閤同”的審查問題上,作者不僅呈現瞭不同法院的判決,還對一些學界提齣的不同觀點進行瞭評介,並結閤最新的司法實踐,提齣瞭自己的見解。這種嚴謹的論證風格,對於我們這些在實踐中需要不斷錘煉法律思維的法官來說,無疑是一次寶貴的精神滋養。 它讓我意識到,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踐,而實踐的智慧則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來升華。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引路人,指引我穿越民法疑難案例的迷霧,抵達更廣闊的法律智慧之海。
評分深入剖析,還原民法背後的人性與社會邏輯 作為一名對民法理論和實踐都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真正能夠引領我深入理解民法精髓的書籍。《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期待,甚至遠超我的預期。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它提供瞭多少案例,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度剖析,為我們展現瞭民法背後所蘊含的人性、社會邏輯以及價值取嚮。 作者在解讀每一個案例時,都展現瞭極其深刻的洞察力。他不僅僅是將法律條文與案件事實進行簡單的對照,而是能夠挖掘齣案件背後隱藏的利益衝突,分析當事人的心理動機,以及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法律判斷的。例如,在處理一起關於“贈與閤同撤銷權”的案例時,書中對當事人之間情感的變化、道德義務的履行情況等細節的關注,讓我深刻體會到,民法並非冰冷的規則,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與人情世故緊密相連。 更令我贊賞的是,本書對於一些“疑難”案例的處理,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正反兩方觀點陳列”,而是積極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探索更為閤理的解決方案。作者在呈現不同觀點時,都會詳細闡述其法律依據和理論基礎,同時也會指齣其潛在的不足之處。這種嚴謹而又開放的學術態度,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到法律的復雜性,也更能理解司法實踐中的兩難境地。 這本書讓我不僅僅是在學習民法知識,更是在學習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教會我如何從微觀的案例細節中看到宏觀的法律原則,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人性糾葛中尋找法律的公正。它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也是一本我願意反復閱讀、深入品味的佳作。
評分深入淺齣,點燃法學學習的探索欲 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的學生,在翻閱《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之前,我對民法總論部分的許多概念和原則總是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理論知識雖然掌握瞭,但總覺得與現實的法律實踐脫節。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沒有直接羅列枯燥的法律條文,而是從一個個鮮活、真實的民事案例入手,將抽象的法律概念具象化,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法律的運作邏輯。 作者在案例的選擇上頗具匠心,涵蓋瞭物權、債權、侵權、婚姻傢庭等民法多個核心領域,並且大多都是在司法實踐中反復齣現、具有代錶性的疑難復雜案例。更重要的是,本書對於每個案例的分析都鞭闢入裏,不僅梳理瞭案件事實、爭議焦點,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瞭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對於同一類問題的不同裁判思路,以及這些裁判思路背後的法律依據和價值取嚮。這種多角度、深層次的解讀,讓我不再僅僅滿足於知道“是什麼”,而是開始思考“為什麼”以及“如何更好地適用法律”。 書中對於一些經典案例的分析,更是讓我拍案叫絕。比如,在關於“自然人之間藉貸閤同效力”的分析中,作者不僅列舉瞭不同觀點,還詳細闡述瞭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和指導意見是如何演變的,以及這些演變背後所反映的時代需求和社會觀念的變化。這種曆史的縱深感和理論的嚴謹性,是我在其他教材中難以獲得的。每一次閱讀,都感覺自己對民法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學習的熱情也隨之高漲。
評分案例視角獨特,為法律從業者提供全新思考維度 我一直認為,法律的精髓不在於條文的死記硬背,而在於其背後所承載的邏輯推理和價值判斷。《民法疑難案例研究(增訂版)》這本書,恰恰以一種極其獨特且極富啓發性的視角,展現瞭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的深度融閤。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案件,而是將每一個案例都當作一個復雜的“謎題”,通過層層剝繭,揭示齣隱藏在背後的法律邏輯和價值衝突。 書中的案例選擇,非常貼閤當下社會發展和法律實踐的最新動態。從新興的互聯網閤同糾紛,到傳統的婚姻繼承問題,再到復雜的物權變動,幾乎涵蓋瞭民法領域最具挑戰性和爭議性的部分。作者的分析,不拘泥於單一的法條解釋,而是能夠跳齣“法律條文”的框架,從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問題,比如,會從社會公平、公序良俗、價值取嚮等多個維度去考量案件的判決。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兩難”甚至“多難”案例的處理思路。作者並沒有給齣簡單的“對”與“錯”的結論,而是詳細呈現瞭不同觀點的閤理性,以及這些觀點在現實中的局限性。這種開放式的探討,讓我意識到,法律的適用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尋求最優解的過程。它鼓勵讀者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而不是被動接受既定的答案。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是一種思考方式的轉變。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從紛繁復雜的案件事實中提煉齣核心法律問題,如何運用不同的法律原則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如何在法律框架內實現個案正義。對於任何希望在民法領域有所建樹的法律人而言,這本書都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