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繁體旁注
書名:董其昌-曆代名傢書法經典
齣版社:中國書店
ISBN:9787514903102
頁碼:77
開本:8開(30.5*23.5CM)
上乘之作,垂範後昆,集曆代名傢碑帖之大成。旦擁有,心無旁騖,實乃研習翰墨之至寶。
內容推薦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鬆江華亭(今上海鬆江縣)人。董其昌齣身貧寒之傢,但在仕途上春風得意,青雲直上。萬曆十七年(1589),三十四歲的董其昌舉進士,開始瞭他此後幾十年的仕途生涯。當過編修、講官,後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
陰符經、府君碑閤捲
樂毅論
束方朔答客難並自書詩捲
洛神賦斷句
景福殿賦斷句
臨十七帖
論書帖
墨禪軒說寄昊周生
麻姑仙壇記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給書法愛好者們準備的一場及時雨。我之前一直覺得,瞭解古代書法,就像在浩瀚的星空中尋找北極星,總覺得缺少一個清晰的指引。而這本《董其昌 曆代名傢書法經典》恰恰扮演瞭這個角色。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瞭名傢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在編排上似乎有著自己獨到的考量,讓我在欣賞不同風格的書法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內在的聯係和遞進。我尤其喜歡它那種不落俗套的呈現方式,既保留瞭原作的韻味,又在細節處做瞭精心處理,比如一些作品的裝裱細節,或者當時書寫的背景介紹,都讓原本靜態的藝術作品變得生動起來。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新的驚喜,有時候是某個字的點畫結構,有時候是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甚至有時會因為某個不太起眼的書法傢的作品而觸動心弦。這就像是在品味一壇陳年的佳釀,初嘗可能隻是驚艷,細品之下,卻能咂摸齣層層疊疊的韻味,以及歲月沉澱下來的醇厚。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揣著深厚情感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夠通過更直觀的方式去感受古代文人的風雅。這本書,簡直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把鑰匙。它所收錄的作品,每一幅都凝聚著作者數十年乃至一生的功力與心血,那種筆走龍蛇的氣勢,那種墨分五色的變化,都足以讓人嘆為觀止。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在排版上非常用心,能夠清晰地展現齣每一幅作品的細節,讓我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蘊含的筆法、結構和章法。有時候,我甚至會拿齣尺子,比對著書中的字跡,嘗試著去體會作者運筆的力度和速度,想象著當時的情景。這種“親身參與”的閱讀體驗,是任何其他媒介都無法給予的。它讓我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墨香的書房,與古人一同品味書法的無窮魅力。
評分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藝術類書籍,應該不僅僅是好看,更要耐看,甚至是可以“讀”的書。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冰冷的筆畫,而是背後蘊含的生命力和哲學思想。每一次翻開這本書,我都會被其中蘊含的深厚底蘊所吸引。那些精妙絕倫的筆觸,不僅僅是技巧的展現,更是書寫者情感和精神的流露。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揣摩每一筆每一畫的意味,感受書寫者在落筆時的心境,以及字裏行間所傳達的某種意境。有時候,一個看似簡單的轉摺,背後可能蘊含著韆年的哲學思考;一個飛揚的筆畫,可能傾注瞭書寫者一生的抱負。這本書就像一個沉默的老師,在無聲地講述著關於藝術、關於人生、關於曆史的故事,每一次的閱讀,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迪和感悟。
評分捧起這本《董其昌 曆代名傢書法經典》,真像是推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心靈深處的窗戶。我一直對那些被時間淘洗得越發光華的文字有著莫名的情結,而董其昌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溫潤如玉的質感,預示著一場視覺的盛宴。拿到書的瞬間,紙張的觸感就傳遞齣一種古樸而精緻的氣息,厚實而有分量,仿佛承載著曆史的厚重。翻開書頁,墨色的濃淡乾濕,筆畫的起承轉閤,綫條的剛勁婉約,都仿佛躍然紙上,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生命力。每一幅作品,都不僅僅是簡單的墨跡堆砌,而是作者情感、學養、心境的凝練。看著那些熟悉的字跡,我會忍不住去想象,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年代,他們是如何一筆一劃,將內心的波瀾化為腕底的驚濤駭浪。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非在屏幕上瀏覽幾張高清圖片所能比擬。這本書不隻是收藏,更是一種精神的對話,一次與古聖先賢的默默交流。它讓我得以窺見,在那個遙遠的時代,美是如何以一種純粹、極緻的方式存在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