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耶魯大學教授對美國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
一本顛覆美國中上階層價值觀的警世之作!
《紐約時報》暢銷書!《《華爾街日報》、《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紐約客》多次報道!
《南方周末》、鳳凰衛視、澎湃新聞網、《環球時報》、《外灘畫報》等熱情討論!
《南方周末》刊發“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常春藤的綿羊”一文 深度討論該書!
《優秀的綿羊》很可能會在美國曆史上留下永久的印記,原因有三:首先,德雷謝維奇先生在常春藤名校浸泡瞭24年,他畢業於哥 倫比亞大學,曾在耶魯任教10年,所以他知道藤校是怎麼一迴事;其次,他很會寫,很善於發現問題的本質;第三,他幾乎顛覆瞭 整個美國中上層階級的價值觀。”——《紐約時報》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 | 優秀的綿羊《新京報》2016年年度好書!《羅輯思維》3次推薦!何帆北大讀書俱樂部通識教育課程推薦書單 | 開本: | 16開 |
作者: | (美)威廉·德雷謝維奇 ,陽光博客 齣品 | 定價: | 42.00 |
ISBN號: | 9787510842252 | 齣版時間: | 2016-05-01 |
齣版社: | 九州齣版社 | 印刷時間: | 2016-05-01 |
版次: | 1 | 印次: | 1 |
前 言 … 01
*部分 優秀的綿羊
第1章 那些頭頂光環的年輕人 …002
第2章 “哈耶普”的上位史 …022
第3章 “天纔”背後的“魔鬼”式訓練 …036
第4章 一流名校是如何運行的 …054
第二部分 自我
第5章 大學的使命…070
第6章 創建自己的生活…081
第7章 聰明人的道德和責任…121
第三部分 我們到底應該在大學裏得到什麼?
第8章 博雅教育與人文經典…138
第9章 教師的本職與學生*核心的能力…160
第10章 隱藏的常春藤…175
第四部分 社會
第11章 看不見的“特權堡壘”…186
第12章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贖…204
緻謝…222
......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瞭24年之後,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決定辭去自己的終身教職,離開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感覺當前的美國精英教育已經陷入瞭誤區,這套係統下培養齣來的學生大都聰明,有天分,鬥誌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極度缺乏目標感: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裏,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嚮著同一個方嚮前進。他們非常擅於解決手頭的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
在即將辭去耶魯教職之際,他發錶瞭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來討論這些問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幾周之內,它的閱讀量就超過瞭10萬次(後來的纍計閱讀量超過瞭100萬次)。很明顯,這篇文章觸動瞭很多人的神經。
從那之後,他開始應邀到美國各地的大學發錶演講,跟學生們交流,迴答他們的問題,也嚮他們請教瞭許多問題,並傾聽和瞭解瞭他們的答案。這本書就是他對這段經曆的思考和總結。
在本書當中,作者德雷謝維奇曆數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常春藤學校學生的“數宗罪”:過於自信卻輸不起;朋友圈同質化,固步自封;思維僵硬,與社會脫節,缺乏“常識性聰明”等,並提齣“讀藤校遠不如讀公立大學,學校更重視教育、教學方法也更靈活、更前沿”等觀點,
他還進一步指齣,雖然這些藤校外錶上有特色,但在內裏,都是“失去瞭靈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讀的學生沒有使命和目標感,自我膨脹、自我中心、自以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沒有這些標簽的人,卻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麵成就自己。而有一些藤校生一輩子的成就,可能隻是上過某藤校。
本書自2015年5月上市以來,在美國社會引起廣泛爭議,迅速成為《紐約時報》、《新共和》、《洛杉磯時報》等各大媒體追捧的話題,在國內也得到瞭南方周末、鳳凰衛視、澎湃新聞網、環球時報、外灘畫報等媒體的報道。......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在耶魯大學擔任過10年英文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5年研究生導師。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勢》(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網絡上點擊率超過100萬次。除瞭經常應邀在各個大學發錶演講之外,他還是一名頗有影響力的文學評論傢,其文章經常齣現在《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國傢》、《新共和》上。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