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本信息:
书名:诗经鉴赏辞典
作者:杨合鸣 主编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印刷时间:2015-7-1
印次:1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540339357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字数:380000
内容简介:
1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鸥教授作序推荐。 2.作者专业,来自高校专业教师,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 3.体例科学。作品、作者简介、注释、鉴赏、插图。 4.融工具书和文学赏析读物为一体,实用性强。
作者简介:
☆杨合鸣,男,194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导。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遴选为博导。现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已从教31年,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古代汉语》《诗经句法研究》《诗经主题研究》《说文研究》、《训诂学》《语法学》及《语法史》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欢迎。科研方向是语法学及诗经学。主要著作有《汉语大字典》(编审者之一)、《诗经主题辨析》(两人合著)、《古汉语教学辞典》(副主编)、《诗经句法研究》、《训诂与语法研究》、《古今语法差异》、《黄侃学术研究》(常务编委)、《古代汉语》(两部,参编),还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诗经句法研究》被收入《中国语言学年鉴》(语文出版社1994,11),并荣获1993年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编辑推荐: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诗经》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耳熟能详的片段,总是觉得那些古老的文字离我太过遥远。但《诗经鉴赏辞典》这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那个古老世界的大门。它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贴心,每一首诗的呈现都层次分明,从原文到注释,再到深入的鉴赏,一步步引导我理解。尤其令我赞赏的是,它对诗歌中出现的植物、动物、器物等文化符号的解释。这些解释非常详细,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它们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有何象征意义,与诗歌的情感表达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比如,书中对“芣苩”的解释,不仅说明了它是一种植物,更详细地讲述了它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诗歌中可能寄托的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期盼。这种深入挖掘文化细节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诗经》的理解,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鲜活、有血有肉的古代社会。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诗经鉴赏辞典》之前,我对“鉴赏辞典”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以为不过是把诗句解释一遍,再加点儿个人观点。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更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耐心地带着你走进《诗经》的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一首诗歌的背景介绍都非常详尽,从创作年代、作者(如果已知)、到当时的社会风俗,都做了细致的考证。这种宏观的视角,为理解诗歌的微观内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在鉴赏部分,它不是简单地“是什么”,而是“为什么是这样”。比如,它会分析诗歌中某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某个词语在当时的语境下为何这样表达,甚至还会探讨不同学派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解读。这种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学术研讨会,既能听到主流观点,也能了解到不同的学术声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授了我一种“读懂”《诗经》的方法。
评分这本《诗经鉴赏辞典》简直是我近期最惊喜的购书体验之一!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颇感兴趣但又常常被古籍晦涩难懂的文字劝退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诗经鉴赏类书籍。翻开这本辞典,我立刻就被它细致入微的编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每一首诗都被精心地收录,并在其后附有详尽的原文、拼音注音、以及逐字逐句的白话翻译,这对于我们这些现代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艳的是,它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进行了深入的鉴赏。作者们不仅对诗句的字面意思进行了精准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他们挖掘了诗句背后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意涵、以及作者的情感寄托。读着这些鉴赏文字,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周朝的先民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他们质朴的情感、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期盼。比如,对于《关雎》的鉴赏,它不仅仅停留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表面,而是层层剥开了这首诗背后所体现的婚姻制度、礼乐文化,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让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诗经》这本中国文学的源头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的一些鉴赏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又过于浅薄,无法满足我对深度解读的渴望。直到我发现了这本《诗经鉴赏辞典》,我才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理想读物。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做到了极高的可读性。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诗歌情感的细腻捕捉。例如,在解读一些描绘思念、离别、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诗篇时,作者们能够用非常贴切的语言,将诗人心中的那份情愫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感同身受,仿佛也能体会到古人的喜怒哀乐。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解读,更是情感的共鸣。我常常在阅读鉴赏文字时,会不自觉地被带入诗歌的意境中,感受到古人的真挚情感,这对于提升我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我的共情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分我得说,这本《诗经鉴赏辞典》在内容呈现上真的做到了极致的专业与严谨。作为一个对文学研究略有涉猎的人,我深知一本好的工具书需要具备高度的学术性和易懂性之间的平衡,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在诗歌的解读上,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学者观点,使得鉴赏内容有据可循,观点阐述也显得尤为扎实。然而,它并没有因为追求学术严谨而牺牲可读性,相反,作者们用流畅、晓畅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和深刻的理解娓娓道来,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它对于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比如对于比兴、赋、铺陈等手法的细致讲解,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让我对《诗经》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纸张质感良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它不仅仅是一本鉴赏工具书,更像是一场系统而深刻的诗经知识的普及,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