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时傅雷先生二十六岁,刚从法国留学归国不久,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傅雷先生为了教学,根据自己在法国留学积累的知识和多年的学习体会,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陆续编写了一些世界美术史的讲义,后又于 1934年 离校之时将讲稿重新整理、补充,誊写在“十行笺”订成的本子之上。
书中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二十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文艺复兴初期自乔托以来,经过“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十七世纪的伦勃朗、鲁本斯,到十八、十九世纪的近二十位画坛巨匠及其名作。讲解其艺术风格、绘画技巧,又辅以大师生平、时代思潮等内容,行文生动洗练,深入浅出,形象解读,娓娓道来,给人以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享受。
2017 年,时值傅雷先生作品正式进入公版期,湖南美术出版社重新推出 16 开全彩印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湘美版《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本着尊重傅雷先生原著的初衷,除订正原稿中的错字、别字外,极少改动,由此,与现在的语法和用词规范与习惯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旨在保持其原本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湘美版《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增添了一些新的图片,并对部分图注进行了修订,尽可能使傅雷先生的作品更加丰富。
##在成都博物馆看莫奈的《睡莲》时,两次去的心境都感到一种灵魂的安宁和静谧。看完本书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各大画家不得对欧洲再次充满向往之情,艺术的诗意不独是能愉悦我们耳目的,亦是感动摄人心魄的。这些作品读者所挚爱(文学亦是)秘密在于能把事物的真切的再现和它的深沉的诗意的表白融合得恰到好处。艺术家的透视看到你就像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生阅历尽显在画中,提波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蒙娜丽莎似笑非笑的微笑、拉斐尔的田园中的圣母......这些把人的表情打动了你心神,是生命的独白精神的皈依。 画家们画自画像都好像用四分之一来显示自己的面目,四分之三以上都是黑色来隐藏自己,深邃的眼眸已看过世界的繁华,透视到事物人的本身已不需要更多的渲染了。
评分##和想象中不同,傅雷的这本教材和丰子恺的印象派教材没法相比。书中满是轻飘虚无的华丽词藻,用理科的思维没法理解,也没法在脑海中建立理性模型。
评分##读罢此书已经很久,至今还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就两点。一,傅雷对多纳泰罗晚期写实雕塑《抹大拉的玛丽亚》的批评,他认为过于写实,过于强调苦难的精神,而失掉了对美的追求,这是最大的败笔;雕塑是视觉艺术,那么它对精神的表达就不应该掩盖对美的表达。莱辛曾在《拉奥孔》一书中表示,美是画(美学)的圭臬;绘画/雕塑只需一俟便能被净收眼底,它只有在表达美的时候,才能被人们反复把玩;倘若把丑作为画的题材表现,人们或许在第一眼会被其吸引,但再次观看便会产生反感的情绪,故描绘丑只能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 二,傅雷认为艺术不该具有道德教化民众的责任。毛姆也同样的认为作家的任务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在面对一个泯灭人性的恶棍时,如何将其诠释的既完美又复合逻辑,而非试图用法律与秩序对其诉诸批判,这是艺术家该有的态度。
评分##Reynolds 和Gainsborough这一讲读得好动容
评分##作为艺术入门书还是不错的,讲得比较广泛,但可能是不是个人感情色彩也比较重?
评分##蛮有意思的
评分##蛮有意思的
评分##不容易得啃完了!感觉对不少美术相关的概念有多了点了解~书的印刷很漂亮,但图片的排版稍微微妙了,有时候所对应的文字并不是旁边的图,看得不太方便,但总体是很不错的~ 对美术名作有兴趣的可以选傅雷先生这本书来看看~
评分对排版很不满,画的顺序和文字不符,经常需要隔着好几页翻来翻去,以便对应相应的画作。还有几幅重要的大画,偏偏因为装订看不到画面中间的重要部分,心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