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以经济史研究照亮现实发展道路,摆脱了历史学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开关-闭关”模式的窠臼,也突破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比较优势理论的束缚,提出仗剑经商才是西方国家占据国际贸易优势地位并*终摆脱生态陷阱,进而成为世界强国的秘密武器;不保护本国商人才是明清逐渐丧失全球市场主导力量,并*终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对当前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朝贡贸易目的政治先于商业,既不平等也无互惠,轻管理重稳定实施禁海虽然延缓了一些冲击,却失去了全球贸易话语权、主导权,西方明火执仗、武力叩关在鸦片战争之前发生了好几次,随着西方在东南亚、南亚布局完整和实力增加,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
评分##200308在得到听这本书。西方人通过“仗剑经商”化解了马尔萨斯陷阱,而中国人的“朝贡贸易”则在东西方的碰撞过程中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最终形成了“大分流”。关于大分流这个概念,延伸阅读《大分流》。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西欧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对外扩张,所有的商业扩张与垄断都有军事支持。而所有贸易兴衰的背后,都伴随着军事层面的对抗。而同一时期明清时期的中国并不完全是“闭关锁国”的状态,它有自己的一套贸易理念和体系即“朝贡贸易”。其初衷不是经济利益,是政治秩序。从政治的层面上看,中国的“朝贡贸易”模式比西欧的“仗剑经商”有优势。但其必然导致商业竞争力很弱。中国政府只承认“朝贡贸易”的合法性,对民间贸易既不认可也不保护。这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中国民间商人在和西欧的商人接触之后,就始终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二,东西方贸易理念和模式的不同,不仅影响了全球的贸易格局,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贸易衰落。
评分##听书: 贸易主动权
评分##很好读,也有趣味性,让我对“开关”-“闭关”模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由于地缘的不同,西方以武力扩张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同中国以儒家思想“怀柔远人”的朝贡体系,本质上是对立的。对于农耕时代的中国而言,内乱的威胁远大于外敌,这也是统治者重农抑商的原因之一:管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成本当然要低于流动性大的商人。在这种背景下,贸然开关,也许对缺乏政府支持的本土商人会造成更大的灾难。然而,大航海时代后,中国因为自身的朝贡秩序受到西方挑战而更加自闭,表现之一就是以“寇”之名义大肆打击镇压勇于出海的商人。这种政策的结果是,丧失了在亚洲贸易的主导权和制海权,将自己的优势全部拱手让给西方殖民者,这不能不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只是略有赘言。
评分##很好读,也有趣味性,让我对“开关”-“闭关”模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由于地缘的不同,西方以武力扩张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同中国以儒家思想“怀柔远人”的朝贡体系,本质上是对立的。对于农耕时代的中国而言,内乱的威胁远大于外敌,这也是统治者重农抑商的原因之一:管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成本当然要低于流动性大的商人。在这种背景下,贸然开关,也许对缺乏政府支持的本土商人会造成更大的灾难。然而,大航海时代后,中国因为自身的朝贡秩序受到西方挑战而更加自闭,表现之一就是以“寇”之名义大肆打击镇压勇于出海的商人。这种政策的结果是,丧失了在亚洲贸易的主导权和制海权,将自己的优势全部拱手让给西方殖民者,这不能不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只是略有赘言。
评分##听书,摘要。
评分##由于地缘的不同,西方以武力扩张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同中国以儒家思想“怀柔远人”的朝贡体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评分##听书,摘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