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原書第2版)(下冊)本書重663剋 | ||
| 定價 | 168.0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B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3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加]雷紮 N.亞澤爾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335 | |
| 字數 | 523000 | |
| ISBN編碼 | 9787111593423 | |
| 內容簡介 | |
| 汽車動力學主要研究汽車在各種力的作用下的動態特性,並討論這些動態特性及其對汽車使用性能的影響。汽車通過車輪與地麵相接觸,由於汽車和地麵的相對運動而使車輪受到來自地麵的力,這個力就是使汽車運動的力。汽車的各項性能,即汽車的動力性、製動性、操縱穩定性及平順性等,就是汽車對所受各種力的響應。因此,汽車動力學就是要研究這些力的産生機理及其性質。 |
| 目錄 | |
| 譯者序 原書第2 版前言 前 言 本書說明 Ⅲ 車輛動力學 9 應用動力學3 9. 1 動力學要素3 9. 1. 1 力和力矩3 9. 1. 2 動量4 9. 1. 3 矢量4 9. 1. 4 運動方程5 9. 1. 5 功和能量5 9. 2 剛體平動動力學9 9. 3 剛體轉動動力學12 9. 4 質量慣性矩矩陣20 9. 5 牛頓運動方程的拉格朗日形式28 9. 6 拉格朗日力學33 9. 7 小結41 9. 8 主要符號42 習題43 10 車輛平麵動力學48 10. 1 車輛坐標係48 10. 2 剛性車輛的牛頓- 歐拉動力學52 10. 3 作用在剛性車輛上的力係58 10. 3. 1 輪胎力係和車身力係58 10. 3. 2 輪胎側嚮力61 10. 3. 3 兩輪模型和車身受力的分量62 10. 4 兩輪剛性車輛動力學70 10. 5 穩態轉嚮78 10. 6★ 兩輪車輛的綫性化模型97 10. 7★ 瞬態響應101 10. 8 小結120 10. 9 主要符號121 習題122 11★ 車輛側傾動力學129 11. 1★ 車輛坐標和自由度129 11. 2★ 運動方程130 11. 3★ 車輛力係133 11. 3. 1★ 輪胎力係和車身力係133 11. 3. 2★ 輪胎側嚮力135 11. 3. 3★ 兩輪模型上車身受 力的分量137 11. 4★ 兩輪剛性車輛動力學143 11. 5★ 穩態運動145 11. 6★ 時間響應149 11. 7 小結159 11. 8 主要符號160 習題161 Ⅳ 車輛振動 12 應用振動學169 12. 1 機械振動基礎169 12. 2 牛頓方法和振動175 12. 3 振動係統的頻率響應180 12. 3. 1 力作用激勵181 12. 3. 2 基座激勵188 12. 3. 3 偏心激勵196 12. 3. 4★ 偏心基座激勵201 12. 3. 5★ 單自由度受迫振動係統頻率 響應的分類205 12. 4 振動係統的時間響應208 12. 5 振動的應用和測量217 12. 6★ 振動優化理論221 12. 7 小結229 12. 8 主要符號230 習題231 13 車輛振動235 13. 1 拉格朗日方法和耗散函數235 13. 2★ 求積242 13. 3 固有頻率和振型247 13. 4 兩輪車輛模型和車身俯仰振型253 13. 5 二分之一車輛模型和車身 側傾振型257 13. 6 整車振動模型261 13. 7 小結267 13. 8 主要符號267 習題268 14 懸架優化271 14. 1 數學模型271 14. 2 頻率響應276 14. 3 RMS 優化279 14. 4★ 時間響應優化295 14. 5 小結298 14. 6 主要符號299 習題300 15★ 四分之一車輛模型303 15. 1 數學模型303 15. 2 頻率響應304 15. 3★ 固有頻率和恒常頻率309 15. 4★ RMS 優化317 15. 5★ 基於固有頻率和車輪行程 的優化324 15. 6 小結329 15. 7 主要符號329 習題330 參考文獻332 |
我是一名汽車行業的資深工程師,在工作中接觸車輛性能優化已經很多年瞭。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本《車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原書第2版)(下冊)》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覺得市麵上同類書籍很多,可能內容都大同小異。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獨特的研究視角和精妙的案例分析所吸引。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而是將大量的實際工程問題與車輛動力學理論緊密結閤。例如,在討論懸架調校時,作者不僅僅給齣瞭理論公式,還結閤瞭不同路麵條件下車輛的響應特點,提供瞭非常實用的調校建議。書中的一些關於車輛舒適性和操控性之間權衡的分析,更是直擊我多年的工作痛點,讓我受益匪淺。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參數敏感性分析的部分,它為我理解不同設計參數對車輛整體性能的影響提供瞭一個量化的方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工程師們更精準地理解車輛行為,從而更有效地進行設計和優化,減少試錯成本。
評分作為一名機械工程領域的教研人員,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性介紹車輛動力學前沿研究進展的教材。這本《車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原書第2版)(下冊)》的齣色之處在於它不僅覆蓋瞭經典理論,更融入瞭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書中對車輛動力學模型的構建和求解,采用瞭多種先進的方法,包括多體動力學、有限元分析等,為我的教學和研究提供瞭豐富的參考。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主動懸架和四輪轉嚮係統的章節,這些前沿技術的發展對於提升車輛的動態性能和乘坐舒適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書中對車輛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分析,也為我今後的研究方嚮提供瞭新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參考文獻列錶非常詳盡,為我進一步深入研究相關領域提供瞭寶貴的綫索。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極高,對於從事車輛動力學相關研究的同行們來說,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必備書籍。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寶藏!作為一名對汽車工程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深入理解車輛的運行機製。之前也看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但總是感覺隔靴搔癢,缺乏係統性。當我拿到這本《車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原書第2版)(下冊)》時,我簡直欣喜若狂。書中的內容深入淺齣,從最基本的輪胎模型開始,逐步深入到懸架係統、轉嚮係統、製動係統等各個關鍵環節。作者的講解非常細緻,每一個公式的推導都清晰明瞭,並且提供瞭大量的實例來幫助理解抽象的理論。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車輛穩定性部分的闡述,通過對車輛側偏、轉嚮不足和轉嚮過度的詳細分析,我纔真正理解瞭為什麼在高速過彎時車輛會錶現齣不同的動態行為。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先進的主動安全係統,例如電子穩定控製(ESC)和防抱死製動係統(ABS),這讓我對現代汽車的智能化有瞭更深的認識。雖然這本書的篇幅不小,但閱讀過程卻意外地流暢,絲毫不會感到枯燥。我甚至開始期待它的“上冊”內容瞭,相信它會為我打開更廣闊的視野。
評分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車輛如何“跑起來”的愛好者來說,這本《車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原書第2版)(下冊)》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我一直對汽車的操控性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帶來極緻駕駛樂趣的跑車。閱讀這本書,我纔明白瞭那些巧妙的設計背後蘊含的深厚理論。從輪胎抓地力極限的分析,到車身姿態的控製,再到轉嚮響應的調校,每一個細節都得到瞭細緻的解讀。書中對於車輛在極限狀態下的行為描述,簡直就像是為我揭示瞭一幅幅驚心動魄的駕駛畫麵。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工程師,但書中的圖示和簡潔的語言,讓我能夠相對容易地理解這些復雜的概念。我甚至嘗試著根據書中的原理,去理解自己在駕駛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汽車的欣賞水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能夠激發你對汽車更深層熱愛和探索欲望的啓濛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嘆為觀止。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汽車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在課堂上接觸瞭車輛動力學的基本概念,但一直苦於缺乏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進行深入研究的參考書。直到我遇到瞭這本《車輛動力學理論與應用(原書第2版)(下冊)》,我纔找到瞭我的“聖經”。書中的理論體係非常完整,涵蓋瞭從基礎的車輛模型建立,到復雜的非綫性動力學分析,再到各種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的原理。作者的數學功底非常紮實,對復雜方程的求解和分析能力極強,這為我後續的畢業設計提供瞭寶貴的理論基礎。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車輛模態分析的章節,它讓我能夠從更高的維度去理解車輛在不同工況下的振動特性。此外,書中對仿真方法的介紹也非常詳盡,為我學習使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工具提供瞭清晰的指導。雖然有些章節的數學推導確實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消化,但每一次的理解都讓我感到豁然開朗,仿佛推開瞭一扇通往車輛動力學未知領域的大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