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獲奬無數的文藝經典,鮑勃·迪倫女友蘇西·羅托洛迴憶錄。
◆海明威《流動的盛宴》寫的是1920年代的巴黎左岸,蘇西·羅托洛《放任自流的時光》寫的則是1960年代的紐約格林威治村。這是20世紀兩段耀眼的黃金年代。
◆國內著名翻譯傢陳震全新增補修訂版本。
◆精裝,草絮封麵,濃濃復古懷舊感;內文采用60g瑞典輕型紙,輕盈柔和。
【內容簡介】
20世紀六十年代前期,蘇西和男友鮑勃.迪倫一起居住在紐約格林威治村。那是特彆的年代和特彆的地點。冷戰陰影、核危機下,作為反文化運動的東海岸誕生地和大本營,格林威治村匯聚瞭時代的精神。民謠復興運動,民權、女權、同性戀權益等各種運動在格林威治村風起雲湧,激情澎湃的反叛時代和置身其中的絢爛人物互相塑造,創造著曆史。
與其說本書娓娓道來的是蘇西和迪倫共度的時光,不如說它是美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藝術的全記錄。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悉數登場,一件件生動活潑的軼事躍然紙上。
"我講述的是自己的20世紀60年代,以及當時的格林威治村--我在那個大時代從皇後區移居到格林威治村,村裏的那段經曆塑造瞭我,改變瞭我的一生。"
"那是個令人驚嘆的時代,一個充滿瞭抗議和反叛的多事之鞦。整整一代人在18歲時被允許喝酒、戰死,卻要等到21歲纔能擁有選舉權。動亂在所難免。言論製造瞭音樂,音樂又製造瞭言論,鼓舞著我們走上街頭,要民權、反核彈、反越戰。與此同時,1950年代保守僵化的道德觀也在1960年代黯然退場。'垮掉的一代'已經砸破瞭它虛僞的外錶,而他們的下一代--我們,將它徹底衝破。"
##設計太好瞭,無奈翻譯(或者本來蘇西的文筆就不太行)生硬,看瞭五分之四吧
評分##設計太好瞭,無奈翻譯(或者本來蘇西的文筆就不太行)生硬,看瞭五分之四吧
評分##雖然分為三章,但並非嚴格的時間順序,有些段落前後重復,更像是隨手寫下的一些記憶碎片的匯編。這種文章,年輕時讀會認為是流水賬,年老再讀可能就是吉光片羽,給一滴水就可以摺射齣彩虹,無需多言,這樣恰好。中文封麵不僅像英文封麵那樣有蘇西和迪倫的閤照,還為書名冠以“鮑勃·迪倫和我的故事”這樣的解釋,這其實違背瞭蘇西的初衷,她是她,他是他。49頁Old Spice譯為“老香料”不如譯為“歐仕派”,人名樂隊名恐怕還是都保留英文比較好,譯成中文又不都保留因英文反而不方便讀者迴頭去找。反過來講,中文注釋不夠,很多人名和樂隊應該有更詳細的注釋。有一處把“公眾”敲成瞭“全眾”,還有一處文字錯誤(忘瞭具體位置)。最大的收獲是,洗發露和沐浴露用完瞭,想去買歐仕派試一試。
評分##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書店裏,第一眼就喜歡,因為書名,因為鮑勃迪倫,一看要58,轉身就去網上訂瞭。到手的時候是星期四,翻看第一頁就離不開瞭,甘之如飴,以至於今天早上六點酒醒來,就一定要把它看完,原以為是垮掉派的作品,我以為我會看到一個在格林威治村頹靡的迪倫,實際上這個由迪倫初戀女友寫的作品遠不是這樣,這本書根植於時代,其中作者對於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看法與獨立思考的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更不用說她對待藝術的態度瞭。這本美國六十年代的非典型青春迴憶錄推薦給大傢,譯者陳震很不錯,翻譯得很有味道,既沒有刻闆翻譯,顯得假模假式,也沒有丟失那種獨特的美國文化韻味。以後要多讀。 題外話,這本書及前一本,讓我看到瞭不同於古典派的長篇寫作方式,值得學習。
評分##裝幀太好瞭
評分##跟Patti那本同一個設計師,封麵真好
評分##增補版。蘇西太多方麵比迪倫更齣色。
評分##抱抱滌綸的部分無抱可言,不抱抱滌綸的部分太小確幸,強調紅色傢庭齣身,但階級認知不及格,左派幼稚病典型,情史避重就輕(也可能不想寫,那為啥寫這書),記事有頭沒尾。果麥生怕料不夠,特意要加上“草絮封麵、瑞典輕紙”的噱頭,真是low穿地心。。。
評分##新版,增補完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