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視新聞:與事件同步
定價:40元
作者:葉子 著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303083619
字數:446000
頁碼:422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目錄
第一章 電視新聞節目概況
一、新聞——電視節目的主體
1.電視新聞界說
2.電視新聞節目分類
3.電視新聞的地位
二、科技——電視新聞發展的支撐
1.科技對電視新聞的推動
2.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
三、現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
1.創新的基點——溝通交流意識
2.創新理念的指嚮——滿足受眾的需要
3.報道的語態——重在過程、現場、細節展示
4.報道的品格——重在質疑、思想的揭示
第二章 電視新聞報道原則
一、電視新聞共性規律
1.時效性
2.真實性
3.客觀性
4.公正性
二、新聞價值
2.新聞價值要素
3.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
三、“三貼近”原則
1.新聞選題——新聞價值與百姓視點的融閤
2.報道方式——平實錶達與靈活策劃的融閤
3.傳播策略——媒介本位與群眾參與的融閤
第三章 電視新聞的采製特點與取材敘事
一、電視新聞的采製特點
1.立體信息傳播
2.直觀形象思維
3.現場紀實再現
4.觀眾多層次參與
5.錶現多元素綜閤
6.報道多工種配閤
二、電視新聞的報道取材走嚮
1.信息——觀眾期望值
2.情感——報道興奮點
3.個性——傳播人格化
三、電視新聞報道敘事走嚮
1.主題事件化
2.事件故事化
3.故事人物化
4.人物個性化
第四章 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
一、消息類新聞的基本特點
1.快速
……
第五章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
第六章 連續報道、係列報道
第七章 專題類電視新聞節目(上)
第八章 專題類電視新聞節目(下)
第九章 評論類電視新聞節目
第十章 電視新聞題材類彆(上)
第十一章 電視新聞題材類彆(下)
第十二章 電視新聞節目編排
第十三章 電視新聞節目傳播
參考書目
後記
內容提要
《電視新聞節目研究》版本完成於1998年,1999年元月由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版,到2005年已經重印瞭4次。此次修訂更名為《電視新聞:與事件同步》。本書被多所新聞院校選作廣播電視專業的教材,這對作者來說是感欣慰的事。
與時代同步,電視新聞事業發展也是與時俱進、日新月異的。新的世紀更有新的發展。2003年對電視新聞工作者來說是難忘的一年。國際重大事件伊拉剋戰爭與國內重大事件“典”的報道讓電視新聞人經曆瞭一次大練兵。5月,新聞頻道正式開播,標誌著中國電視新聞又邁上新的颱階。電視新聞的研究也從對每條報道的探討。發展到對節目的研究,今天更拓展到欄目、頻道的研究。在高科技的支撐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傳播方式也在突飛猛進。現場報道、連綫報道的日常化,重大事件現場直播的常規化,電視新聞的傳播理念也因此而發生變化。電視新聞的*實踐、*理念在教材中應有所體現,教材建設也需要與時俱進地修訂、補充、更新,這是作者在新世紀想做的事。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葉子(葉鳳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196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係電視專業。長期從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1979年迴校執教。從事電視采訪、編輯及新聞節目研究等教學、科研工作;是電視新聞專業創建者之一。 20世紀80
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電視學專業課係列教材”這個定位所吸引。這意味著它應該是一本具有係統性、權威性和學術性的書籍,能夠為我提供紮實的新聞學理論基礎。我對“與事件同步”這個概念非常感興趣,它暗示瞭一種對新聞時效性、真實性和深度的極緻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學術的角度,深入探討電視新聞的時政性、現場感和傳播力,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流程和方法,實現對事件的快速、準確、全麵的報道。比如,在信息傳播的各個環節,從選題策劃、采訪調查、素材采集、到後期製作和播齣,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高度的協同和效率。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電視新聞史上的經典案例研究,分析它們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意義,以及它們是如何在“與事件同步”的原則下完成報道的。同時,我也想瞭解,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電視新聞又如何利用新的傳播技術,進一步強化“與事件同步”的能力,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
評分我一直對新聞背後的運作流程感到好奇,特彆是電視新聞這種時效性極強的媒體。我時常在想,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記者們是如何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如何迅速收集信息,如何組織采訪,又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聞製作齣來並播齣的?“與事件同步”這個詞組,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能揭示瞭新聞生産的“魔術”是如何實現的。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新聞選題的産生過程,記者們如何在紛繁的信息中抓住重點,如何進行有效的采訪,挖掘齣獨傢新聞。同時,作為一檔電視節目,畫麵的呈現至關重要,我相信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如何利用鏡頭語言、畫麵構圖、聲音配閤等元素來增強新聞的錶現力,讓觀眾更能身臨其境。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真實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那些經典的新聞報道是如何在“同步”的壓力下誕生的,以及其中有哪些值得藉鑒的經驗和教訓。作為一名對新聞製作有初步瞭解的業餘愛好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係統、更深入的理論指導,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電視新聞的運作機製。
評分讀到“葉子 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這幾個信息,我首先想到的是它背後可能蘊含著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電視新聞研究的深度探索。而“與事件同步”這個副標題,則直接觸及瞭電視新聞的核心魅力——快速、準確、生動地呈現當下。我一直覺得,電視新聞最打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夠將遙遠的新聞事件拉近到觀眾的眼前,讓人們仿佛置身現場,感受到事件的脈搏。這本書是否能夠揭示電視新聞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洪流中,捕捉到最關鍵的“事件”,並且以一種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書中能涵蓋從新聞策劃、采訪技巧、現場報道,到後期剪輯、配樂、以及新聞的播齣策略等一係列與“同步”緊密相關的內容。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電視新聞如何在高強度的競爭中,保持其獨特性和權威性,並且在“與事件同步”的同時,不失其應有的深度和人文關懷。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許多電視新聞製作中的挑戰和藝術。當下的信息爆炸時代,媒體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電視新聞要想在其中脫穎而齣,就必須做到“與事件同步”。這不僅僅是速度上的較量,更包含瞭對事件本質的把握,以及如何將新聞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電視新聞的報道策略,包括如何進行預判性報道、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突發新聞,以及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如何構建一條清晰、有邏輯的敘事綫索。同時,我對於“葉子”這個名字的作者身份感到好奇,不知道是一位資深的新聞從業者,還是一位在新聞學領域有深厚造詣的學者。我希望書中能夠體現齣作者在電視新聞實踐中的獨到見解和豐富經驗,或許能夠提供一些非常接地氣的技巧和方法。作為一名正在考慮未來職業方嚮的學生,我非常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對電視新聞這個行業有一個更真實、更全麵的瞭解,看看它是否真的如同我所想象的那般充滿挑戰和機遇。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非常專業、嚴謹的感覺。當我在書店第一次看到它時,就被那種深邃的藍色和簡潔的字體所吸引。書脊上的“電視新聞”四個字,加上“與事件同步”的副標題,立刻勾起瞭我對新聞背後那些快速反應、深度挖掘的探索欲望。我本身就是一名電視新聞愛好者,尤其喜歡看那些能夠觸及社會脈搏、反映時代變遷的深度報道。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視新聞不僅僅是畫麵的堆砌,更是一門藝術,一種將復雜信息通過視聽語言有效傳達給大眾的學問。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理解到究竟是什麼樣的理念和技術,能夠讓電視新聞在瞬息萬變的事件發生時,迅速而準確地捕捉到最核心的價值,並且用最能引起共鳴的方式呈現齣來。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的名字也給我一種可靠的保證,我一直認為教育類齣版社的書籍,在內容的專業性和學術性上都有較高的水準。我對書中會涉及到的新聞策劃、采訪技巧、剪輯語言、甚至是新聞倫理等方麵的專業知識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夠藉此提升自己對電視新聞的理解深度,不僅僅是作為觀眾,更能從一個更專業的角度去欣賞和評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