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低功耗藍牙開發權威指南 |3770259

包郵 低功耗藍牙開發權威指南 |377025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Robin Heydon 著,陳燦峰 劉嘉 譯
圖書標籤:
  • 藍牙
  • 低功耗藍牙
  • BLE
  • 開發
  • 嵌入式
  • 無綫通信
  • 物聯網
  • 技術
  • 教程
  • 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互動創新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69216
商品編碼:27156785237
叢書名: 電子與嵌入式係統設計譯叢
齣版時間:2014-06-01
頁數:235

具體描述

 書[0名0]:  低功耗藍牙開發指南 |3770259
 圖書定價:  69元
 圖書作者:  (英)Robin Heydon
 齣版社:   [1機1] 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4/6/1 0:00:00
 ISBN號:  9787111469216
 開本:  16開
 頁數:  235
 版次:  1-1
 作者簡介
作者:(英[0國0])海登(Robin Heydon) 譯者:陳燦峰 劉嘉
Robin Heydon,畢業於英[0國0]曼徹斯特[0大0][0學0]計算 [1機1] 科[0學0]專業,是CSR公司負責藍牙技術標準化的標準架構師,也是製定低功耗藍牙技術標準的[0超0]低功耗工作組的聯閤主席。自2007年起推動低功耗藍牙技術標準的製定工作,因其貢獻卓著。2010年他入選瞭藍牙技術聯盟[0名0]人堂。
 內容簡介
《低功耗藍牙開發指南》通過與經典藍牙作對比,詳盡介紹瞭將深入影響下一次無綫技術革命的低功耗藍牙技術的産生、設計、工作原理及其良好的節能、抗乾擾特性和靈活、簡單的開發特點。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彆闡述瞭低功耗藍牙技術及其控製器、主 [1機1] 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程序的設計開發,適閤從事低功耗藍牙産[0品0]開發工作的工程師、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設計師或市場營銷人員等各類讀者閱讀。
 目錄

《低功耗藍牙開發指南》
譯者序
前言
[0第0]一部分 綜 述
[0第0]1章 什麼是低功耗藍牙技術 2
1.1 設備類型 4
1.2 設計目標 5
1.3 術語 6
[0第0]2章 基本概念 8
2.1 紐扣電池 8
2.2 時間即能量 9
2.3 昂貴的內存 10
2.4 非對稱設計 10
2.5 為成功而設計 11
2.6 凡事皆有狀態 12
2.7 客戶端–服務器架構 12
2.8 模塊化架構 13
2.9 十億隻是個小數目 14
2.10 無連接模型 14
2.11 範式 14
2.11.1 客戶端–服務器架構 14
2.11.2 麵嚮服務的架構 15
[0第0]3章 低功耗藍牙的體係結構 19
3.1 控製器 20
3.1.1 物理層 20
3.1.2 直接測試模式 20
3.1.3 鏈路層 21
3.1.4 主 [1機1] /控製器接口 22
3.2 主 [1機1] 22
3.2.1 邏輯鏈路控製和適配協議 22
3.2.2 安全管理器協議 23
3.2.3 屬性協議 23
3.2.4 通用屬性規範 24
3.2.5 通用訪問規範 25
3.3 應用層 25
3.3.1 特性 26
3.3.2 服務 26
3.3.3 規範 26
3.4 協議棧劃分 27
3.4.1 單芯片解決方案 27
3.4.2 [0[0雙0]0]芯片解決方案 28
3.4.3 三芯片解決方案 28
[0第0]4章 [親斤]的使用模型 30
4.1 存在檢測 30
4.2 廣播數據 31
4.3 無連接模式 31
4.4 網關 32
[0第0]二部分 控 製 器
[0第0]5章 物理層 36
5.1 背景 36
5.2 模擬調製 36
5.3 數字調製 38
5.4 頻段 39
5.5 調製 40
5.6 射頻信道 41
5.7 發射功率 41
5.8 容限 42
5.9 接收 [1機1] 靈敏度 42
5.10 通信距離 42
[0第0]6章 直接測試模式 45
6.1 背景 45
6.2 收發 [1機1] 測試 46
6.2.1 測試報文格式 46
6.2.2 發射 [1機1] 測試 47
6.2.3 接收 [1機1] 測試 47
6.3 硬件接口 48
6.3.1 串口 48
6.3.2 命令與事件 48
6.4 使用HCI的直接測試模式 50
[0第0]7章 鏈路層 51
7.1 鏈路層狀態 [1機1] 51
7.1.1 就緒態 52
7.1.2 廣播態 53
7.1.3 掃描態 53
7.1.4 發起態 54
7.1.5 連接態 55
7.1.6 多狀態 [1機1] 55
7.2 報文 57
7.2.1 廣播與數據報文 57
7.2.2 白化 57
7.3 報文結構 59
7.3.1 比特序與字節 60
7.3.2 前導 60
7.3.3 接入地址 60
7.3.4 報頭 61
7.3.5 長度 61
7.3.6 淨荷 63
7.3.7 循環冗餘校驗 63
7.4 信道 63
7.4.1 跳頻 66
7.4.2 自適應跳頻 66
7.5 設備發現 68
7.5.1 通用廣播 69
7.5.2 定嚮廣播 69
7.5.3 不可連接廣播 70
7.5.4 可發現廣播 70
7.6 廣播 70
7.7 建立連接 71
7.7.1 接入地址 72
7.7.2 CRC初始化 72
7.7.3 發送窗口 72
7.7.4 連接事件 73
7.7.5 信道圖 74
7.7.6 睡眠時鍾精度 74
7.8 發送數據 74
7.8.1 數據報頭 75
7.8.2 邏輯鏈路標識符 75
7.8.3 序列號 76
7.8.4 確認 76
7.8.5 更多數據 77
7.8.6 使用序列號和更多數據的例子 77
7.9 加密 79
7.9.1 AES 79
7.9.2 加密淨荷數據 80
7.9.3 消息完整性校驗 81
7.10 管理連接 82
7.10.1 連接參數更[親斤] 83
7.10.2 自適應跳頻 84
7.10.3 啓動加密 85
7.10.4 重啓加密 87
7.10.5 版本交換 87
7.10.6 功能交換 89
7.10.7 終止連接 90
7.11 魯棒性 90
7.11.1 自適應跳頻 90
7.11.2 強CRC 92
7.12 為低功耗[0優0]化 93
7.12.1 短報文 93
7.12.2 高比特率 94
7.12.3 低開銷 95
7.12.4 確認 [1機1] 製 96
7.12.5 單信道連接事件 96
7.12.6 亞速率連接事件 97
7.12.7 離綫加密 98
[0第0]8章 主 [1機1] /控製器接口 99
8.1 介紹 99
8.2 物理接口 99
8.2.1 UART 99
8.2.2 3綫UART 100
8.2.3 USB 101
8.2.4 SDIO 102
8.3 邏輯接口 102
8.3.1 HCI信道 102
8.3.2 命令數據包 102
8.3.3 事件數據包 103
8.3.4 數據包 104
8.3.5 命令流控 105
8.3.6 數據流控 106
8.4 控製器的配置 106
8.4.1 重置控製器為已[0知0]狀態 106
8.4.2 讀取設備地址 107
8.4.3 設置事件掩碼 107
8.4.4 讀取緩衝區[0大0]小 108
8.4.5 讀取控製器支持的功能 109
8.4.6 讀取控製器支持的狀態 109
8.4.7 隨 [1機1] 數 110
8.4.8 加密數據 110
8.4.9 設置隨 [1機1] 地址 111
8.4.10 白[0名0]單 112
8.5 廣播和觀察 112
8.5.1 廣播 112
8.5.2 被動掃描 114
8.5.3 主動掃描 115
8.6 發起連接 116
8.6.1 與白[0名0]單設備發起連接 116
8.6.2 與單一設備發起連接 118
8.6.3 取消連接請求 118
8.7 連接管理 119
8.7.1 更[親斤]連接 119
8.7.2 更[親斤]信道映射圖 120
8.7.3 交換功能列錶 121
8.7.4 交換版本信息 121
8.7.5 加密連接 122
8.7.6 重啓加密 123
8.7.7 終止連接 125
[0第0]三部分 主 [1機1]
[0第0]9章 邏輯鏈路控製和適配協議 128
9.1 背景 128
9.2 L2CAP信道 130
9.3 L2CAP數據包結構 130
9.4 低功耗信令信道 131
9.4.1 命令拒絕 132
9.4.2 連接參數更[親斤]請求和響應 132
[0第0]10章 屬性 135
10.1 背景 135
10.1.1 精簡協議 136
10.1.2 無所不在的數據 136
10.1.3 數據與狀態 137
10.1.4 幾種常見的狀態 137
10.1.5 狀態 [1機1] 138
10.1.6 服務和規範 139
10.2 屬性 142
10.2.1 屬性概述 143
10.2.2 屬性句柄 143
10.2.3 屬性類型 143
10.2.4 屬性值 144
10.2.5 數據庫、服務器和客戶端 145
10.2.6 屬性許可 145
10.2.7 接入屬性 147
10.2.8 原子操作和事務 148
10.3 分組 149
10.4 服務 150
10.4.1 擴展服務 151
10.4.2 其他服務的重用 153
10.4.3 結閤服務 153
10.4.4 [0首0]要還是次要 154
10.4.5 即插即用的客戶端應用 156
10.4.6 服務聲明 157
10.4.7 包含服務 158
10.5 特性 159
10.5.1 特性聲明 159
10.5.2 特性數值 161
10.5.3 描述符 161
10.6 屬性協議 164
10.6.1 協議消息 165
10.6.2 交換MTU請求 165
10.6.3 查找信息請求 166
10.6.4 按類型值查找請求 167
10.6.5 按類型讀取請求 168
10.6.6 讀取請求 168
10.6.7 [0大0]對象讀取請求 168
10.6.8 多重讀取請求 169
10.6.9 按組類型讀取請求 169
10.6.10 寫入請求 169
10.6.11 寫入命令 169
10.6.12 簽[0名0]寫入命令 169
10.6.13 準備寫入請求與執行寫入請求 170
10.6.14 句柄值通[0知0] 171
10.6.15 句柄值指示 171
10.6.16 錯誤響應 171
10.7 通用屬性規範 173
10.7.1 發現規程 174
10.7.2 發現服務 174
10.7.3 特性發現 175
10.7.4 客戶端發起規程 176
10.7.5 服務器發起規程 178
10.7.6 屬性協議數據單元(ATT PDU)到GATT規程的映射 178
[0第0]11章 安全 180
11.1 安全概念 180
11.1.1 認證 180
11.1.2 授[0[0權0]0] 181
11.1.3 完整性 181
11.1.4 [1機1] 密性 182
11.1.5 隱私 182
11.1.6 加密引擎 182
11.1.7 共享 [1機1] 密 182
11.2 配對和綁定 185
11.2.1 配對 185
11.2.2 配對信息交換 185
11.2.3 認證 186
11.2.4 密鑰分配 187
11.2.5 綁定 188
11.3 數據簽[0名0] 188
[0第0]12章 通用訪問規範 189
12.1 背景 189
12.1.1 初次發現 190
12.1.2 建立初始連接 191
12.1.3 服務特性 191
12.1.4 長期關係 192
12.1.5 重連 192
12.1.6 私有地址 193
12.2 GAP角色 193
12.3 模式和規程 194
12.3.1 廣播模式和觀察規程 195
12.3.2 可發現性 195
12.3.3 可連接性 197
12.3.4 綁定 199
12.4 安全模式 200
12.5 廣播數據 201
12.5.1 標識 202
12.5.2 服務 202
12.5.3 本地[0名0]稱 203
12.5.4 發射功率等級 203
12.5.5 從設備連接間隔範圍 203
12.5.6 服務請求 203
12.5.7 服務數據 203
12.5.8 製造[0商0]指定數據 203
12.6 GAP服務 204
12.6.1 設備[0名0]特性 204
12.6.2 外觀特性 204
12.6.3 外圍設備隱私標識 204
12.6.4 重連地址 205
12.6.5 外圍設備連接參數 205
[0第0]四部分 應 用
[0第0]13章 中央設備 208
13.1 背景 208
13.2 發現設備 208
13.3 連接設備 209
13.4 這個設備能做什麼 210
13.5 通用客戶端 211
13.6 與服務交互 211
13.6.1 可讀特性 212
13.6.2 控製點 212
13.6.3 狀態 [1機1] 213
13.6.4 通[0知0]和指示 214
13.7 綁定 214
13.8 變更服務 215
13.9 實現規範 216
13.9.1 定義規範 216
13.9.2 查找服務 217
13.9.3 查找特性 217
13.9.4 使用特性 217
13.9.5 規範安全 217
[0第0]14章 外圍設備 219
14.1 背景 219
14.2 僅廣播 219
14.3 可發現 220
14.4 可連接 220
14.5 公開服務 221
14.6 特性 221
14.7 安全事項 222
14.8 為低功耗[0優0]化 222
14.8.1 可發現廣播 224
14.8.2 綁定 224
14.8.3 可連接廣播 224
14.8.4 定嚮廣播 225
14.8.5 已連接 225
14.8.6 保持連接還是斷開 226
14.9 [0優0]化屬性 227
[0第0]15章 測試和質量鑒定 229
15.1 啓動項目 229
15.2 選擇功能 231
15.3 一緻性檢查 232
15.4 生成測試計劃 232
15.5 建立閤規文件夾 232
15.6 鑒定測試 233
15.7 鑒定設計 234
15.8 閤規聲明 234
15.9 産[0品0][0名0]錄 234
15.10 結閤組件 235
 編輯推薦
《電子與嵌入式係統設計譯叢:低功耗藍牙開發指南》是[0學0]習低功耗藍牙官方標準文檔不可或缺的參考手冊,適閤每一位正在考慮、規劃低功耗藍牙産[0品0]開發,或者將該技術納入工作體係的技術專傢或決策者。

《低功耗藍牙核心技術精解與實戰》 前言 在物聯網(IoT)蓬勃發展的時代,無綫通信技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憑藉其低功耗、低成本、易於部署等特性,已成為連接海量設備的理想選擇。從智能穿戴設備到智能傢居,從工業物聯網到醫療健康,BLE的應用場景日益廣泛。然而,要真正掌握BLE技術,深入理解其核心原理,並能將其高效地應用於實際項目中,並非易事。 本書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極具實踐價值的BLE開發指南。我們並非簡單羅列API或概念,而是緻力於剖析BLE技術背後的深層機製,從硬件交互到軟件架構,從通信協議到應用開發,層層遞進,力求讓讀者真正理解“為什麼”和“如何做”。本書內容經過精心設計,力求嚴謹、準確,並兼顧理論深度與實踐可行性,幫助開發者在瞬息萬變的IoT領域中,構建齣高性能、低功耗的智能設備。 第一部分:BLE協議棧深度解析 BLE協議棧是BLE通信的基石,理解其結構和工作原理是進行高效開發的前提。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剖析BLE協議棧的各個層麵,揭示其高效低功耗的秘密。 第一章:BLE物理層與鏈路層:通信的基礎 物理層(PHY):本章將詳細介紹BLE物理層的關鍵參數,包括射頻(RF)特性、信道規劃、調製解調方式(如GFSK)等。我們將探討BLE如何在2.4GHz ISM頻段中高效地傳輸數據,以及各種物理參數對通信距離、穩定性和功耗的影響。我們將深入理解信號的産生、傳播和接收過程,以及相關的硬件實現細節,為理解上層協議打下堅實基礎。 鏈路層(Link Layer):鏈路層負責數據的可靠傳輸和設備的連接管理。本章將聚焦於BLE的鏈路層協議,詳細解析其核心概念,包括: 設備角色(Roles):主設備(Master)、從設備(Slave)、廣播設備(Broadcaster)、觀察者(Observer)等角色的定義與交互。 數據包結構(Packet Structure):深入分析BLE廣告包(Advertising PDU)、掃描響應包(Scan Response PDU)、連接數據包(Connection PDU)等的詳細構成,理解包頭、payload、CRC校驗等關鍵字段的作用。 物理連接建立過程(Connection Establishment):從廣告(Advertising)到掃描(Scanning)、連接請求(Connection Request),再到連接參數協商(Connection Parameter Negotiation),逐一解析每一步的協議細節和時序要求。 連接狀態管理(Connection State Management):理解BLE連接中的各種狀態,如Advertising, Scanning, Connected, Disconnected等,以及狀態之間的轉換機製。 低功耗機製(Low Power Mechanisms):重點分析鏈路層是如何實現低功耗的,包括跳頻(Frequency Hopping)、短連接間隔(Short Connection Intervals)、休眠模式(Sleep Modes)等。 錯誤控製與重傳(Error Control and Retransmission):講解CRC校驗、ACK/NACK機製在保證數據可靠性中的作用。 第二章:BLE主機/控製器接口(HCI)與主機堆棧 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是主機(Host)與控製器(Controller)之間的標準接口,負責命令的下發和事件的接收。本章將詳細介紹HCI命令集,如與連接建立、數據傳輸、設備配置相關的命令,以及HCI事件的解析,如連接建立成功/失敗、數據接收等。我們將理解HCI如何屏蔽底層硬件細節,為上層軟件提供統一的接口。 主機堆棧(Host Stack):主機堆棧運行在微控製器(MCU)上,實現BLE的邏輯功能。本章將重點講解: 邏輯連接與鏈路層協議的協同:理解主機堆棧如何管理邏輯連接,並與鏈路層交互,完成數據收發。 GAP(Generic Access Profile):GAP是BLE中最重要的應用層協議之一,定義瞭設備的可發現性、連接性等。本章將深入剖析GAP的各種角色、過程,如廣播、掃描、發起連接、接受連接等,以及如何通過GAP配置設備名稱、廣播數據等。 GATT(Generic Attribute Profile):GATT是BLE中實現數據服務的核心機製。本章將對GATT進行詳盡的剖析: 服務(Services):理解服務是數據的邏輯組織,包括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定義和作用。 特性(Characteristics):講解特性是服務的具體數據單元,包括其屬性(Properties,如Read, Write, Notify, Indicate)、值(Value)、描述符(Descriptors)等。 客戶端/服務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深入理解GATT中的服務器(提供數據)和客戶端(訪問數據)的角色和交互流程。 GATT操作:詳細講解客戶端如何通過GATT進行讀(Read)、寫(Write)、通知(Notify)、指示(Indicate)等操作。 標準GATT服務與特性:介紹一些重要的標準GATT服務,如設備信息服務(Discovered Information Service,DIS)、心率服務(Heart Rate Service,HRS)等,以及它們的常用特性。 自定義GATT服務與特性:指導開發者如何設計和實現自己的GATT服務與特性,滿足特定應用的需求。 第三章:BLE安全機製:保護通信的隱私與完整性 配對(Pairing):本章將深入講解BLE的配對過程,包括配對方法(Pairing Methods),如Just Works, Passkey Entry, Numeric Comparison等,以及它們的安全等級和適用場景。 連接加密(Connection Encryption):解析BLE如何使用AES-CCM算法對通信進行加密,保證數據的機密性。 身份驗證(Authentication):探討如何通過配對過程中産生的LTK(Long Term Key)等進行身份驗證,防止中間人攻擊。 密鑰管理(Key Management):理解LTK、IRK(Identity Resolving Key)、CSRK(Connection Signature Resolving Key)等密鑰的作用和管理機製。 隱私保護(Privacy Protection):分析BLE的隱私機製,如可解析地址(Resolvable Private Address,RPA)的使用,以及如何防止設備被追蹤。 第二部分:BLE應用開發實戰 在深入理解BLE協議棧的基礎上,本部分將引導開發者進行實際的BLE應用開發,涵蓋從嵌入式開發到移動端開發的方方麵麵。 第四章:嵌入式BLE設備開發 開發環境搭建:介紹主流嵌入式BLE開發平颱,如Nordic nRF Connect SDK、Silicon Labs Simplicity Studio、Espressif ESP-IDF等,以及相應的IDE、工具鏈和調試器。 SDK/HAL層應用:講解如何利用廠商提供的SDK或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層API進行BLE功能的實現,例如如何配置GPIO、UART、SPI等外設,如何調用BLE相關的API函數。 FreeRTOS與BLE集成:介紹在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環境下,如何將BLE協議棧集成到應用程序中,實現任務調度、事件處理和資源管理。 功耗優化策略: 睡眠模式管理:深入講解如何有效地利用MCU的各種睡眠模式,如System OFF、System ON、Light Sleep等,最大限度地降低設備功耗。 連接參數調優:演示如何根據應用需求,閤理配置連接間隔、從設備延遲、超時時間等連接參數,在吞吐量和功耗之間找到最佳平衡。 廣播策略優化:探討不同的廣播模式(Connectable, Scannable, Non-connectable, Non-scannable)對功耗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場景選擇最優廣播策略。 數據傳輸效率提升:講解如何通過數據打包、閤並傳輸(bundling)等方式,減少空中傳輸時間,降低功耗。 自定義GATT服務與特性實現:詳細演示如何創建一個新的GATT服務,並定義特性,實現自定義數據的讀寫和通知功能。例如,實現一個溫濕度傳感器數據的上報功能。 固件更新(Firmware Update):介紹BLE設備固件更新(OTA,Over-the-Air)的實現方案,包括DFU(Device Firmware Update)流程、 bootloader的設計等。 第五章:BLE移動端應用開發(iOS與Android) iOS BLE開發: Core Bluetooth框架:詳細介紹iOS Core Bluetooth框架,包括CBCentralManager(中心管理器)、CBPeripheral(外設)、CBService(服務)、CBCharacteristic(特性)、CBDescriptor(描述符)等核心類。 掃描與發現設備:演示如何使用CBCentralManager掃描BLE設備,過濾目標設備,並連接到指定的CBPeripheral。 GATT通信實現:講解如何在iOS應用中讀取、寫入、訂閱BLE設備的特性值,以及處理來自設備的通知和指示。 後颱模式與狀態管理:討論iOS應用如何處理BLE連接在後颱時的狀態變化,以及如何實現後颱數據接收。 UI設計與用戶體驗:提供一些關於BLE設備連接、數據展示、用戶交互的UI設計建議。 Android BLE開發: BluetoothAdapter與BluetoothGatt:介紹Android Bluetooth API,包括BluetoothAdapter(藍牙適配器)、BluetoothDevice(藍牙設備)、BluetoothGatt(GATT客戶端)等關鍵類。 掃描與連接:演示如何使用BluetoothAdapter進行BLE設備掃描,過濾,並建立BluetoothGatt連接。 GATT操作:講解如何在Android應用中執行GATT的讀、寫、訂閱等操作,以及處理迴調。 權限管理與適配器:強調Android BLE開發中涉及的藍牙權限配置,以及不同Android版本間的API適配。 生命周期管理與數據處理:討論Android應用如何處理BLE連接的生命周期,以及高效地接收和展示BLE設備發送的數據。 第六章:BLE與雲平颱集成 數據上傳方案:探討BLE設備如何將收集到的數據上傳到雲端,包括直接上傳、通過網關中轉等多種方案。 MQTT協議與BLE:介紹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協議在IoT設備與雲平颱通信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在BLE設備或網關上實現MQTT客戶端。 HTTP/HTTPS協議:講解如何使用HTTP/HTTPS協議進行數據上傳,以及RESTful API的設計。 常見雲平颱對接:簡要介紹如何將BLE設備與主流雲平颱(如AWS IoT, Azure IoT Hub, Google Cloud IoT)對接,並提供簡單的示例。 安全性考量:討論在數據上傳過程中,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包括TLS/SSL加密、API密鑰認證等。 第七章:BLE開發中的常見問題與優化 連接穩定性問題:分析導緻BLE連接不穩定的常見原因,如射頻乾擾、功耗管理不當、設備兼容性等,並提供相應的調試和優化方法。 數據傳輸效率低:探討如何優化數據包大小、傳輸頻率、連接參數等,提高數據吞吐量。 功耗消耗過快:深入分析各種功耗瓶頸,並提供從硬件到軟件的係統性功耗優化建議。 設備發現與配對失敗:總結設備發現和配對過程中常見的錯誤,並給齣排查思路。 跨平颱兼容性:討論在不同操作係統(iOS, Android)和不同BLE芯片平颱上的開發差異,以及如何提高代碼的可移植性。 性能調優工具:介紹一些常用的BLE抓包工具(如Wireshark, Ellisys Bluetooth Sniffer)和性能分析工具,幫助開發者診斷問題。 附錄 BLE術語錶 BLE標準服務與特性列錶 常用BLE開發資源鏈接 結語 低功耗藍牙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掌握BLE開發,意味著掌握瞭連接未來的關鍵。本書力求成為您在BLE開發旅程中的得力助手,為您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實用的優化技巧。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設計、開發和部署各類BLE應用,創造齣更智能、更互聯的未來。我們期待與您一同探索BLE技術的無限可能。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種內容充實、值得細讀的專業書籍。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光是快速翻閱目錄和前幾章的介紹,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組織材料上的匠心獨運。它顯然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而是直擊核心技術難點的實戰手冊。我尤其欣賞它在理論闡述和實際應用案例之間的平衡把握,很多復雜的概念,比如數據包結構、連接建立流程等,都被拆解得非常清晰,配上精心繪製的圖錶,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人也能迅速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這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麯綫。我期待在後續章節中看到更多關於功耗優化和特定場景(比如可穿戴設備、智能傢居)下的深度剖析,相信這本書會成為我未來項目開發中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希望作者能多加入一些調試技巧和常見問題的排查指南,那樣就更完美瞭。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關於藍牙的資料太多瞭,很多都是官方文檔的簡單翻譯或者拼湊的教程,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歸納。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齣色,它仿佛是為工程師量身定做的學習路徑圖。它沒有急於展示復雜的代碼,而是先建立起對低功耗藍牙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比如ATT/GATT服務模型的層次結構,L2CAP協議棧的作用,這些底層知識的紮實,是後續高效開發的基礎。我個人最欣賞的一點是,作者在講解完理論後,緊接著就給齣瞭在不同操作係統(可能是iOS/Android,也可能是嵌入式RTOS)下的接口調用對比分析,這對於跨平颱開發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這種對比分析,讓我能迅速理解不同環境下的實現差異,從而寫齣更健壯的代碼。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一本技術手冊的範疇,更像是一本係統架構設計的指導書。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都堪稱一流,紙張不易反光,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太纍,這是對讀者體驗的尊重。從內容上看,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前瞻性和廣博性。它沒有僅僅停留在經典的BLE 4.2或5.0標準,而是對5.2/5.3版本中引入的新特性,例如LE Audio和Periodic Advertising Extension等,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保證瞭這本書的生命力。作者的筆觸非常老練,尤其在描述數據流和狀態機轉換時,邏輯鏈條清晰無比,讓人感到一切盡在掌握。我特彆喜歡那種作者將復雜的協議棧比喻成一個高效運作的工廠流水綫,清晰劃分瞭每一層級的責任和接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構建瞭一套完整的知識體係,讓你不僅知道“怎麼做”,更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纔是真正的高級指南。

評分

我最近在做一個對續航要求極高的物聯網産品,選型藍牙LE是必然的,但功耗優化始終是個瓶頸。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這本書,結果發現它簡直是“雪中送炭”。特彆是關於睡眠模式和喚醒機製的章節,講解得細緻入微,甚至提到瞭不同時鍾源對功耗的影響,這在其他資料中很少能見到。作者顯然對實際的硬件資源限製有著深刻的體會。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安全連接(如LE Secure Connections)的講解,不僅停留在加密算法的介紹,還詳細說明瞭配對流程中的時序要求和潛在的中間人攻擊防範措施。這為我的産品安全閤規性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如果說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可能就是希望增加一些關於射頻性能測試和電磁兼容性(EMC)基礎知識的內容,那就更全麵瞭。

評分

我對技術書籍的挑剔程度是齣瞭名的,很多號稱“權威”的作品,讀完之後往往感覺知識點零散,不成體係,或者過於側重於某個特定芯片廠商的私有協議,缺乏普適性。然而,這本著作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的敘述語言嚴謹又不失生動,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地指導你。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陷阱”提示,那些都是實戰中血淚換來的教訓,避免瞭讀者走彎路。舉個例子,關於廣播數據幀的設計,它不僅解釋瞭規範,還深入探討瞭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如何通過微調參數來榨取最後一點電池壽命,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追求,正是專業書籍的價值所在。總而言之,它的深度足以讓資深開發者耳目一新,其廣度也足以讓新手少走很多彎路,可以說是覆蓋瞭整個技術棧的精品之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