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布列鬆之後的馬格南圖片社核心人物、紀實攝影大師獻給紐約的黑白贊歌。舊日影像重疊成平常生活的“非決定性瞬間” 。
.....................
※編輯推薦※
☆ 馬格南圖片社前任主席、紐約學派核心人物、國際攝影中心終身成就奬獲得者艾略特·厄威特獻給紐約的一麯黑白贊歌,創 作時間貫穿厄威特職業生涯,收錄瞭許多以往鮮見的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
☆ 厄威特眼中的紐約,有時是粗糙的,有時是優雅的,但總是忠於生活的。他就像他最愛的拍攝對象——狗一樣,帶著好奇心徘徊於這個城市,抓住一個個“非決定性瞬間”,不獵奇,也不加批判,時常流露齣幽默溫情的一麵。
☆ 采用與原版相同的特彆印刷手法,由國內頂級印刷廠印製,最大限度保留高光和暗部細節,局部過油加深層次,達到接近原作的高印刷品質。
.....................
※內容簡介※
本書從著名紀實攝影師艾略特·厄威特職業生涯中精選122張拍攝於紐約的作品,以跨頁、單頁、留白的形式交錯編輯而成,交織齣紐約的方方麵麵:名人和普通人、白天和黑夜、建築和風景、平靜與喧鬧、整齊與混沌……盡顯這個偉大城市的復雜多樣性。從厄威特幽默的鏡頭語言中可以感受到現代性、工業化、城市生活對人的影響。
##被發現的時刻。
評分##有幾張背影照印象深刻。安塞爾·亞當斯:“我們不隻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和愛過的人。”
評分##“你不會找到一個新的國傢,不會找到另一片海岸。 這個城市會永遠跟蹤你。 你會走嚮同樣的街道,衰老 在同樣的住宅區,白發蒼蒼在這些同樣的屋子裏。 你會永遠結束在這個城市。不要對彆的事物抱什麼希望: 那裏沒有載你的船,那裏也沒有你的路。”
評分##2018年已讀047:這本關於紐約的攝影集讓我想起蓋伊·特立斯的《被仰望與被遺忘的》,此書仿佛是後者的影像版,或喧嘩或靜謐的紐約城,那些或聲名顯赫或籍籍無名的紐約客,那些大世界與小秘密,那些平凡卻光彩熠熠的日常,皆被定格在那些靈性覺醒的瞬間。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攝影,一種是艾略特的,一種是其他每個人的”,厄威特鏡頭下那一個個凝固的時刻,有著與語言同樣豐富的內涵與魔力。
評分##here is New York,恍然如夢
評分##“艾略特·科威特生活在紐約,熱愛旅行。他喜愛小孩子和狗。”
評分前言寫得實在太好,簡直令讀者失語。當然,對於攝影來說,失語就失語吧。厄威特的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意味,如果沒有發覺,那就再多看一下。我喜歡:21頁夢露的翹臀;26頁被‘泊”在停車場裏的馬;34頁的中文商標“榮發”,他一定很奇怪這兩個漢字的意思“rong fat”;49頁的衣服像兩派潔白的牙齒;86頁教皇頭上的燈具像天使的光環;92頁的花生太好笑瞭;111頁的乳房太美;122頁小孩仿佛在拖巨石;126的雕塑把箭射嚮行人;127的恐龍像穿著高筒靴;128是柏拉圖的洞穴;以及最後一張是睡去但失眠的城市。那麼,進一步的問題是,這就是紐約的意味嗎?我想,當代羅馬的特徵正在於這種錶露無疑的多樣性,你生活在這個城市,你看到的就是這個城市的本質。
評分##如果有條編輯主綫就好瞭
評分##靜態影像中記錄的動態紐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