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风光《故宫》
定价:10.00元
作者:寒布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8050139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100kg
编辑推荐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内容提要
故宫,明清时称紫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是中国现存规模*,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是中国后两个封建王朝,明代和清代的皇宫。从明至清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居住和生活。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平面呈矩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周长3,420米,占地720,000平方米。紫禁城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典礼和朝会的地方,以坐落在紫禁城轴线上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主体,东西辅之以文华殿和武英殿。外朝的建筑气势宏伟、外形壮丽,充分显示出唯天子独尊的威武气魄。内廷以帝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和以太后、太妃居住的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次要轴线和中轴线之间,是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以及皇子居住的乾东西五所、养心殿和一些附属建筑。内廷的建筑典雅富丽,内檐装修纤巧精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目录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作者介绍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文摘
序言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翻完这本厚厚的画册,我最大的感受是“安静的力量”。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快餐式视觉信息的时代,一本需要你静下心来,逐页细品的摄影集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的编排思路非常清晰,似乎是按照一条参观的流线来组织的,从宏大的宫殿群到精巧的细节装饰,再到那些承载了无数故事的庭院深深,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它不像那种浮夸的旅游宣传册,而是充满了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我甚至能感受到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的那种耐心和虔诚——他一定是在最恰当的时机等待,等待那片刻的宁静,等待光线最完美的角度。这本书的厚度和重量,恰好对应了故宫所蕴含的历史深度。它不光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让我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次视觉上的洗礼,非常值得拥有。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对中国的古建筑心存敬畏,尤其是紫禁城,那不仅仅是一组宏伟的建筑群,更是中华文明数百年兴衰的无声见证者。摄影师的功力着实了得,光影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透过那些精心捕捉的瞬间,我仿佛能听到宫墙内昔日的回响,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威严与寂寥。比如他拍摄太和殿的局部特写,那些雕梁画栋上的龙纹,每一道鳞片都清晰可见,那种极致的细节处理,让我对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肃然起敬。而且,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有品味,纸张的质感和色彩的还原度都很高,拿在手里把玩,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希望能在某些特定的季节或天气下,多一些更加富有情感张力的场景捕捉,比如雨后初霁时,琉璃瓦上反射出的那种晶莹剔透的光芒,那种画面一定更摄人心魄。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艺术品,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对逝去辉煌的深情致敬。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安静的、沉浸式的“寻访之旅”。我通常会选择一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壶茶,慢慢翻阅。我发现,摄影师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似乎总能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避开那些被游客拍烂了的“游客照”角度。我特别喜欢他捕捉那些室内光线变化的作品。比如进入某个偏殿,阳光斜射进来,穿过高高的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清晰的几何光斑。那种瞬间的光影交错,仿佛时间在那个瞬间凝固了。这不仅仅是记录建筑,更是记录了光线与空间对话的瞬间美学。通过这些照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故宫内部那种不同于外部的、内敛的、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感。这种对光线的敏感度,是很多普通风光摄影师所不具备的。它提醒我,欣赏故宫,不能只看它有多大,更要看它内部每一个光点、每一个阴影是如何被精心设计的。这本书,成功地将二维的平面图像,转化成了多维度的空间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痴迷于光影艺术的业余爱好者,我对这本画册的艺术手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摄影师显然对东方美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深谙“虚实相生”的哲学。在很多场景的构图中,他巧妙地利用了前景的遮挡或者背景的虚化,营造出一种层次感和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探寻画面之外的世界。比如他拍摄角楼的某一个侧面,利用前景的树影作为框架,将主体建筑巧妙地框定其中,这种“借景”的手法,既突出了主体的庄重,又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非常高明。而且,这本书对色彩的把控令人赞叹。它没有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过度饱和,而是忠实地再现了故宫色彩的本真——那种历经风霜洗礼后略显沉郁的红墙、那种历久弥新的琉璃黄。这种克制而精准的用色,反而更显出高级的审美情趣。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色彩的过渡极其平滑自然,没有出现任何色阶断层,印证了出版社在艺术品出版上的专业水准。
评分我得说,这本摄影集带来的体验是极其震撼的。我以前也去过故宫,走马观花,只看到了它的宏大,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在看展品。但这本影集,它做到了“深入肌理”。它没有一味地堆砌全景大片,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我尤其喜欢它对宫殿群中那些不起眼的角落的处理——也许是一扇斑驳的朱漆木门,也许是一块青砖上被岁月磨平的痕迹,又或许是御花园里一株老松树虬曲的枝干。这些“小切口”反而汇聚成了对“大故宫”最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故宫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对称和规整,更在于它在漫长历史中留下的那些微小的、不完美的“人性化”的痕迹。装帧设计上,虽然整体色调偏向于沉稳的古典范,但排版上却很有现代感,疏密有致,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每一张照片都能在页面上“呼吸”,不会互相抢夺焦点。这本书,与其说是摄影集,不如说是一部视觉化的宫廷史诗,它用光影讲述了兴衰,用色彩诉说了沧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