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朝日新聞》前總編一手記錄,112位廣場會議核心參與者親口述說,細節還原廣場協議曆史真相
書名:管理美元:廣場協議和的天命
定價:66.00元
作者:船橋洋一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4
頁碼:440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81542
"
推薦一:日本“普力策奬”日本新聞奬得主、《朝日新聞》前總編船橋洋一先生深入采訪廣場會議112位核心參與者,記錄瞭廣場協議的起因、談判、實施和早期結果,真實還原廣場協議真相。陰謀論or時勢的正確選擇?讀完纔知道。
推薦二:1985 年的廣場協議是“二戰”以來國際貨幣閤作方麵的重要範例。對比之下,當下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相似之處,與當時的日本一樣,中國麵臨著巨大對外貿易順差和匯率的壓力。通過這本書,瞭解在廣場協議前後主要五國,尤其是日、美、德三國的曆史背景、決策過程和決策結果,對於中國應對目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現實意義。廣場協議是中美貿易爭端的重要曆史參照。
"
"1985 年的廣場協議是“二戰”以來國際貨幣閤作方麵重要的範例,其直接目的是扭轉美元匯率大幅上升的局麵。美元匯率在此前的五年間瞭一倍,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因此被推到瞭的高點。美國商品價格的競爭力下降在國會中引發瞭規模的保護主義,全球貿易體係麵臨崩潰的威脅。因此,廣場協議的終目的,是避免一場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的貿易戰。
“廣場行動”取得瞭巨大的成功。當時主要的經濟體,包括法國、聯邦德國、日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五國集團很快達成共識:全球貿易體係處於風險之中,可行的應對策略就是大幅調整匯率。在接下來的兩年裏,美元下跌瞭30以上,而日元和馬剋的幅度超過瞭50。經過兩年的常規時滯後,美國貿易逆差(以及關鍵的日本貿易盈餘)在20 世紀80 年代末收窄瞭一半。美國國會的保護主義壓力因此消退,沒有推行任何重大的貿易壁壘政策,開放的世界貿易體係得以維係。
中國是廣場協議的主要受益者,其經濟改革始於20 世紀70年代末,並自80 年代非常成功地融入世界經濟。五國集團國傢間失衡的加劇,尤其是其他四國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原本可能會擾亂世界貿易體係,從而限製甚至破壞中國對世界的開放,而開放在中國飛速發展中扮演瞭關鍵角色。此外,日元的大幅,以及作為匯率調整一部分的韓元及新颱幣的後續,都有助於中國相對一些主要競爭對手提升競爭地位。因此,廣場協議糾正的這些失衡,尤其是成功遏製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
《管理美元》是對廣場協議的起因、談判、實施和早期結果的分析。英文原版圖書齣版於廣場協議簽署三年後,《朝日新聞》前總編船橋洋一先生,基於對112位廣場會議參與者的直接采訪,分析展示瞭參與廣場會議各方的實力、決策者間的意見分歧以及協作式的經濟的實踐,對各個方麵給齣瞭詳細且的記錄。
這本書曾獲得1988年吉野作造奬,對於中國應對當下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有重要的現實和參考意義。
"
"
推薦序
中文版自序
初版序
前 言
章 廣場協議
順勢而為
無紙麵記錄
乾預的政治學
乾預過程
陰 影
第二章 銀行傢
執行貨幣政策:協調
執行貨幣政策:美國單方麵行動
執行貨幣政策:日本行動,聯邦德國行動
貨幣政策協調政治學
第三章 單邊主義的終結:美國
壓 力
可能性的藝術
第四章 日元的政治經濟學:日本
中曾根政治學
大藏省
外部壓力
第五章 聯邦銀行準則:聯邦德國
波恩和法蘭剋福
政治文化
歐洲貨幣體係
第六章 東京峰會
加強監督
五國集團對七國集團
衝 擊
七國集團指標體係的政治學
第七章 從兩國集團到三國集團
積極的雙邊主義
日本牌
貝剋– 宮澤交易
“德國人的固執”
走嚮三方體製?
第八章 盧浮宮會議
廣場協議2.0
“近期水平附近”
乾預的政治學
實施財政政策
盧浮宮協議之外
第九章 教訓
政策協調的標準
從廣場會議到盧浮宮會議:一個批判性評價
曆史視角
結 論
事件年錶
縮寫錶
作者采訪的人
檔案文件
緻 謝
譯後記
"
"船橋洋一,一位屢獲殊榮的日本記者、作傢,在外交事務、美日聯盟及亞太地區的經濟和曆史問題方麵著述頗豐。曾獲得被譽為日本“普利策奬”的日本新聞奬。
船橋先生曾於2007年至2010年擔任日本《朝日新聞》總編輯,此前先後擔任《朝日新聞》駐北京記者(1980—1981)、駐華盛頓記者(1984—1987)、美國記者站站長(1993—1997)。他是日本再建基金會聯閤創始人兼主席,參與監督“福島核事故獨立調查委員會”(2014年)。2016年,他成為斯坦福大學的肖倫斯特新聞奬位日本獲奬者。
"
"想瞭解什麼是的“貨幣戰爭”嗎?請讀《管理美元》。
船橋洋一采訪相關五國100多名參與決策的代錶人物後寫齣的《管理美元》,詳細描述瞭從廣場協議到盧浮宮協議這一震撼國際金融市場和秩序的全部過程,精闢分析瞭這些協議的現實和曆史意義。時下,與當時的日本一樣,中國麵臨著巨大對外貿易順差和匯率的壓力。通過這本書,瞭解在廣場協議前後主要五國,尤其是日、美、德三國的曆史背景、決策過程和決策結果,我認為,對於中國應對目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現實意義。它將為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而這個教訓告訴我們,國際協調是解決國際經濟關係的齣路。
——德地立人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産業發展和環境治理執行理事、研究員
《管理美元》在中國的齣版非常及時。我希望我的觀點以及令人尊敬的該書作者船橋洋一的觀點,將有助於引導讀者思考30多年前的事件對當下的啓示,尤其希望有助於中國讀者,因為中國對國際貨幣體係及更寬泛的世界經濟的穩定承擔著越來越大的責任。
——弗雷德•伯格斯滕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榮譽所長
"
我必須說,《管理美元: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在分析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和演變上,提供瞭一個極其寶貴的曆史維度。作者在書中細緻地迴顧瞭過去幾十年裏,美元在全球貨幣體係中的核心地位是如何確立的,以及圍繞這一地位所發生的各種博弈和調整。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後的美元體係演進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通過梳理曆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G7峰會等重要曆史節點,揭示瞭美元作為“特裏芬睏境”受益者和承擔者的雙重角色,以及其背後復雜的政治和經濟邏輯。讀到書中關於如何通過“廣場協議”等曆史事件來管理美元匯率,從而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和貿易格局的分析時,我纔真正理解瞭“美元霸權”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充滿瞭動態的博弈和戰略的運用。這種對曆史真相的深入挖掘,為理解當前中美兩國在經濟領域的角力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我常常在想,那些今天看起來棘手無比的貿易和金融問題,在曆史上是否早有相似的影子,而我們又能否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教訓,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無疑給瞭我這樣的思考空間。
評分我最近讀完《管理美元: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這本書,感覺像經曆瞭一場精彩的知識洗禮。作者在書中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演變過程進行瞭深入淺齣的梳理,這讓我對國際金融體係的運作有瞭前所未有的清晰認識。我特彆欣賞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類比和隱喻,它們將抽象的經濟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仿佛在我腦海中構建瞭一個立體的經濟世界。比如,作者將美元的國際地位比作一座精心搭建的“金融金字塔”,詳細解析瞭支撐這座金字塔的基石和潛在的裂縫。讀到書中關於如何通過國際貿易結算、資本流動和國傢信用等多種因素來維係美元的全球性地位時,我纔真正理解瞭其復雜性和脆弱性並存的本質。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曆史的迴顧,而是將這些曆史經驗與當前的中美貿易爭端緊密聯係起來,提齣瞭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我常常在想,曆史的洪流並非是偶然的,而是由無數個決策和行動共同推動形成的。這本書幫助我看到瞭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曆史邏輯,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地影響著當今世界的經濟格局。
評分這本《管理美元: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真是打開瞭我認識國際金融和地緣政治的新視角!剛翻開書頁,就被作者對曆史事件的梳理和分析深深吸引。讀到書中關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以及當時美元的強勢地位如何受到挑戰,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作者並沒有簡單羅列史實,而是深入剖析瞭政策製定者的考量、不同利益集團的博弈,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共同塑造瞭當時的宏觀經濟格局。尤其是書中對日元升值後的日本經濟所經曆的陣痛與轉型,以及其對全球産業分工産生的深遠影響,都做瞭極為細緻的描繪。我常常一邊讀一邊驚嘆於作者的知識儲備和駕馭復雜議題的能力。他能夠將宏觀的經濟理論與具體的曆史事件巧妙地結閤起來,讓那些原本枯燥的經濟學概念變得生動起來。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對話,他引領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理解那些影響深遠的決策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它們又如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審視和應對當前國際經濟挑戰的智慧寶典。
評分《管理美元: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這本書,真是一本讓我沉浸其中、欲罷不能的佳作。它不僅僅是關於經濟理論的闡述,更是通過生動的曆史故事,將復雜的國際金融博弈展現在我眼前。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同國傢在美元體係中的戰略選擇和應對機製的分析。例如,作者通過對歐洲國傢如何協同應對美元強勢地位的描述,展現瞭區域經濟閤作和貨幣協調的潛力。而書中對新興經濟體如何在美元波動中尋找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的探討,也讓我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多樣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能感受到作者那種將宏觀經濟大勢與微觀個體決策相結閤的敘事能力。他能夠從某個曆史事件的細節齣發,抽絲剝繭,最終揭示齣影響深遠的宏觀經濟規律。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國際金融體係的穩定與否,不僅僅取決於經濟本身的內在邏輯,更與各國的政治意願、外交策略以及曆史經驗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能夠以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去審視當前的中美貿易爭端。
評分我個人對《管理美元: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在剖析中國崛起與美元體係互動關係方麵的洞察力感到由衷的贊嘆。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將中國視為一個被動的經濟參與者,而是深入分析瞭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如何逐步融入並影響美元體係,以及這種互動如何反過來塑造瞭中國的經濟發展路徑。我特彆著迷於作者對中國如何通過外匯儲備管理、人民幣國際化探索等戰略性舉措,來應對美元周期性波動和潛在風險的描繪。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的角色,以及其對全球經濟復蘇的貢獻,都讓我對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有瞭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中國與美元體係之間存在的張力,而是坦誠地探討瞭中國在追求經濟自主性和國際話語權方麵所麵臨的挑戰,以及這種挑戰如何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得到體現。讀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深邃的曆史洞察力和對未來趨勢的審慎預判,它讓我認識到,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必須將其置於全球貨幣體係的曆史脈絡中去考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