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 心智和身体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 心智和身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德考克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创伤
  • 创伤疗愈
  • 大脑
  • 身心连接
  • 神经科学
  • 心理健康
  • 自我疗愈
  • 创伤知情
  • 情绪调节
  • 依恋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盐城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2637
商品编码:2731615112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长踞美国*马逊“心理创伤”“精神病学”等多个排行榜首位

  迁徙、分手、离婚、亲人重病或去世;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长期虐待或忽视;重大车祸、暴力伤害、性侵犯、医疗事故;汶川地震、天津爆炸、马航失联……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感到焦虑、麻木和狂怒,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内容简介

  迁徙、分手、离婚、亲人重病或去世;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长期虐待或忽视;重大车祸、暴力伤害、性侵犯、医疗事故;汶川地震、天津爆炸、马航失联……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感到焦虑、麻木和狂怒,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虽然你很想遗忘,但大脑和身体从未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恐惧,即使时隔已久,还是会因为微小的危险信号,诱发过于剧烈的负面反应,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除了传统的药物和谈话治疗之外,本书提出了多个被证实有效的创新疗法(包括神经反馈、正念、游戏、瑜伽、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等),这些方法可以激活大脑自然的神经可塑性,重新连接被创伤扭曲、失去功能的大脑回路(尤其是那些与快乐、投入和信任有关的脑区),一步步重建“感知当下”的能力。这些治疗方式也能提供新的身体体验,消除创伤留下的无力、愤怒和崩溃的感觉,让人们重获自我控制。

  作者巴塞尔·范德考克在心理创伤这个领域已有超过30年的前沿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治疗过几千个受过创伤的儿童和成年人。他亲自使用过书里介绍的所有治疗方式,这使本书更加具有可信性和实操性。

  作者用众多动人的真实故事串起全书:心理治疗师、科学家、病人,他们如何共同努力,帮助有创伤的人复原。这让本书读起来引人入胜、真实感人。

  ●本书是一部指南,集心理创伤领域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治疗实践之大成,提供了现代心理创伤治疗的基础和前沿知识,是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圣经”式著作。

  ●本书也是一个邀请,邀请所有受过创伤的人,了解自己为何如此,以及如何治疗能够真正痊愈。。


作者简介

  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

  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位于布鲁克林的创伤中心的创始人和医疗主管。他也是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科教授、国家创伤综合征治疗联盟(National Complex Trauma Treatment Network)的主任。他经常在世界各地教学,主要在波士顿工作和生活。


  译者简介

  李智,

  临床学徒。在法律和精神健康问题的交叉处摸爬滚打。目前旅居荷兰。好奇心旺盛,关注跨文化、社会平等、医疗及精神健康议题,兼作译者。

目录

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序言 面对创伤

第一部分  创伤的重新发现

第1章

越战士兵的经验

教训 创伤和自我失控 7

情感麻木 9

重整感知 10

困于创伤中 13

第2章

理解心智和大脑

的革命 黎明前的创伤 16

痛苦的意义 19

无法逃避的电击 22

创伤成瘾:痛苦的愉悦和愉悦的痛苦 25

平息大脑 27制药行业的胜利 29

是一种适应方式,还是一种疾病 32

第3章

窥视大脑:神经

科学的革命 无法描述的恐怖 37

转到一侧大脑 38

卡在战斗或逃跑反应中 39

第二部分  创伤中的大脑

第4章

逃生:生存的

解剖学 生存系统 46从下脑到上脑 48

互相借鉴:人际神经生物学 51

辨别危险:厨房和烟雾探测器 53

控制应激反应:瞭望塔 54骑手和马 56

斯坦和乌特的大脑 57解离和重现 59

过度敏感的烟雾探测器 60计时器的崩溃 61

丘脑功能受损 62人格解体:与自我的分离 63

活在当下 65

第5章

身体与大脑的

连接 窥视神经系统 69爱的神经密码 70

安全和互惠 71三种层次的安全感 72

战斗或逃跑,还是崩溃 74我们何以为人 75

自卫或放松 76新的治疗手段 77

第6章

失去身体,失去

自我 失去你的身体 81我们何以知道我们是活着的 82

自我感知系统 84危机下的自我 87

拥有自我能动性 87述情障碍:无法描述感觉 90人格解体 92和身体做朋友 93

连接自我,连接他人 94

第三部分  儿童的心智

第7章

调和波长:依恋

和情绪调谐 没有母亲的人 101一个安全的基地 102

情绪协调之舞 103真实感 105

与既有的父母相处 107内在的混乱 109

混乱依恋的长期后果 112

人格解离:知道或者不知道 113恢复情绪协调 114

第8章

困于关系之中:

忽视与虐待的代价 恐怖和麻木 117破碎的世界地图 120

学会记住 123憎恨你的家庭 125

重演创伤 127

第9章

与爱何干 你如何考虑创伤历史 131自残 134

诊断的权力和力量 135隐藏的流行病学 136

当问题行为成为解决方式 140

儿童虐待:国家Z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41

第10章

发展性创伤:

隐藏的蔓延 坏的基因? 144

猴子澄清“先天还是后天”这一经典问题 146

美国国家儿童创伤压力网络 148

诊断的权力 149

社会关系塑造个体发展 153

乱伦的长期影响 155

DSM-5:名副其实的诊断自助餐 157

“发展性创伤障碍”(DTD)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160

第四部分  创伤的印记

第11章

发现秘密:创伤

性记忆的问题 潮水般的感觉和图像 165

普通记忆和创伤性记忆 168创伤揭秘 170

失忆、解离和重现 172

“谈话治疗”的起源 174

法庭上的创伤性记忆 176

第12章

难以承受的记忆 创伤的新面孔 180创伤再发现 182

抑制性记忆的科学 184

正常记忆和创伤性记忆 186

聆听幸存者 188南希的故事 189

第五部分  康复之路

第13章

疗愈创伤,拥抱

自我 治疗的新关注 197边缘系统治疗 198

和情绪脑友好相处 199选择专业的治疗师 205

整合创伤性记忆 212认知行为治疗(CBT) 214

脱敏治疗 216药物令我们安全接触创伤 217

药物的效果如何 218康复之路就是生活之路 221

第14章

语言的奇迹和

暴政 不能说出的真实 225打破沉默 226

自我发现的奇迹 228

了解自我或讲出你的故事?我们的双重意识系统 230

身体就是桥梁 232写给自己 232艺术、音乐和舞蹈 236

语言的局限 237处理现实 239与身体重建联系 240

第15章

放下过去:眼动

脱敏和再加工

(EMDR)治疗 学习EMDR 244EMDR:Z初的起源 245

研究EMDR 248EMDR是另一种暴露疗法吗 250

用EMDR处理创伤 251

EMDR与睡眠之间的联系 255关联和统合 257

第16章

瑜伽:在身体中

栖息 无法逃避电击的后遗症 260麻木的内在 260

瑜伽的治疗效果:自上而下的调节 261

在瑜伽中探索 264学会自我调节 265

认识自我:培养内感觉(interoception) 267

瑜伽和自我意识的神经科学 269学会交流 269

第17章

自我的领导力:

拼起碎片绝望时需要采取绝望的手段 272思维是一块马赛克 274自我领导力 277认识内心的景观 279

与各部分自我一起生活 280与管理者们的会面 282

灭火 283毒性的负担 284解锁过去 285

自我同情的力量: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使用IFS 287解放被流亡的自我 288

第18章

填补空洞:创造

结构 重建内在地图 296再寻过往 298

重述你的人生 302敢于说出真相 304

痛苦回忆的解药 306

第19章

重新连接大脑:

神经反馈治疗 测绘脑电路图 308大脑的交响曲 311

神经反馈的诞生 313从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到护士站 314

神经反馈入门 317脑电波基础:从慢波到快波 319

帮助大脑集中注意力 320

我的大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321

脑外伤如何改变脑电波 322神经反馈和学习障碍 324Alpha-Theta(α-θ)训练 324

神经反馈、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成瘾 326

神经反馈治疗的未来 327

第20章

找到你内心的

声音:内在的

韵律和戏剧 战争戏剧 330协同一致之时 332

通过戏剧治疗创伤 334让投入变得安全 335

城市即兴(UI)剧团 337可能性剧团 340

莎士比亚的判决 343治疗和戏剧 346

后记 需要做出的选择 348

附录 关于新增“发展性创伤障碍”(developmental trauma disorder)的意见 359

资料来源 363

扩展阅读

注释

前言/序言

  ◆ 推荐序 ◆

  心理创伤是心理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涉及个人身体与心灵的发展和运作,也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难以面对的话题。心理创伤中常常充满了羞愧、耻辱、愤怒、悲痛,以及一切人类不愿意去触及的强烈情感。而当人们回避,创伤便进一步发酵,给受伤者的自身、家庭、社区乃至整个文化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直到人们醒来,下定决心去面对它为止。

  由于美国越战、“9·11”事件和近年来的阿富汗战争,在民众和士兵群体中造成了广泛的心理创伤,这些心理创伤给患者自身和家庭带来的严重伤害,以及由心理创伤引发的健康和社会问题都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都大力提高了在心理创伤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投入,加上近些年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方法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崭新研究数据,使得近年来,精神医生和心理学家们在对心理创伤生理机理的理解和相关临床干预的研发方面,皆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摆脱许多20世纪模糊的心理病因学和症状学理论,较为明确地指出,哪些大脑结构在当事人经历心理创伤后,在生理上或功能上发生了改变,并能将这些大脑内部的改变与当事人在思维、情绪、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较为直接地联系起来,据此开发和实践临床上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心理干预,而本书就是这些现代心理创伤治疗研究和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是全美Z畅销的心理创伤疗愈书籍之一,书中全面介绍了目前为止美国心理创伤治疗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论是可能造成创伤的情境,不同类型创伤的表现,创伤问题背后的原因,还是常见自我照顾和临床干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机理,本书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更为可贵的是,相比其他晦涩的神经科学和精神病理学典籍,这仍然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作者通过各种生动的比喻和临床案例,将复杂的创伤神经机理直观地带到读者面前,令即使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也能从中一窥心理创伤的端倪。此后,作者更是给出了不少值得参考的临床和个人的见解与指导。

  本书的作者既熟谙药物治疗,又精于心理治疗,并与美国目前所有主要心理创伤疗法的创始人都有深入的交流合作,可以说是美国心理创伤治疗领域的quan威之一,自然也是向大众介绍心理创伤和疗愈之法的不二人选。也许一开始你会被作者广博的临床知识和复杂的脑科学解释吓到,但几章之后你就会渐渐习惯它们,并能够通过作者的介绍,建立起对心理创伤崭新的理解,学到更切实有效的创伤疗愈方法,也为自己的心理事业或自身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事实上,不论你是一位心理工作者、爱好者,还是一位经历过创伤的当事人,我都强烈推荐你们阅读此书。对于临床心理和社会工作者而言,本书几乎可媲美心理创伤治疗导论教科书,从病理到疗法一应俱全,虽然行文中不时流露出作者的主观偏好,临床指导上也有相当的选择性,但书中所述原则、所列数据,几乎都是当代心理创伤干预的金科玉律和研究精华,可以说是现代心理创伤干预的基础,不可不知。

  而对于经历过心理创伤(如重大车祸、暴力侵犯、性侵犯、医疗事故、自然灾害等)或发展性创伤(如成长过程中受到长期身体、情绪、语言或性虐待,或受到养育者长期忽视等)的当事人,我更会真诚地推荐你阅读本书。本书会让你了解在你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创伤改变了什么,以及至少原则上,什么样的治疗或干预能够真正帮助你疗愈这些创伤。wei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创伤带给当事人本身的易感性,书中的有些描述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激发你的回忆和情绪,因此在阅读时务必尊重自己内心的步调,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我们的国家曾经历过无数创伤,我们的人民也经历过许多创伤,并且这些创伤仍然在以某种形式代代相传,直至我们能够正视并主动去疗愈它们,才能Z终摆脱创伤重复式的毁灭诅咒。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逐渐兴起,如本书这样优秀的心理创伤疗愈书籍和研究的引进,都是在回应这一时代的需求。当有人需要帮助,就总会有人为之奋斗。这些疗愈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里。

  

  清流

  2015.10.3

  ◆序言 ◆

  面 对 创 伤

  一个人不需要上过战场、住过叙利亚或刚果的难民营就有可能遭遇精神创伤。创伤可以发生在我们自己、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或邻居身上。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1/5的美国人在儿童时期被性骚扰;1/4的人被父母殴打后身上留有伤痕;1/3的夫妻或情侣有过身体暴力;1/4的人和有酗酒问题的亲戚长大;1/8的人曾目睹过母亲被打1。

  我们人类真的是一种适应能力超强的物种。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我们就在不间断的战争、无数的天灾或人祸,以及个人生活的暴力与背叛中不断振作。但创伤总会留下或大或小的痕迹,大至历史或文化上的伤痕,小至家族中不知不觉世代相传的阴暗秘密。它们也会在我们的心智和情感、我们体会愉快和亲密的能力,甚至在我们的身体和免疫系统中留下痕迹。

  心理创伤不仅仅影响那些直接暴露在事件中的人,也影响他们周围的人。从战场归来的军人也许会以狂怒或冷漠吓坏他们的家人。丈夫身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的妻子也很有可能变得抑郁,而这些抑郁母亲的孩子们很有可能因此而焦虑不安。暴露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通常很难在成年时建立稳定、充满信任的亲密关系。

  创伤,正如它本身的定义,是难以承受、不能容忍的。大多数的强奸受害者、经历过战场的士兵和被性骚扰过的孩子在想起过去的经历时会极度沮丧不安。他们极力试图把这些记忆清除出去,努力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生活。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背负着这些恐怖的记忆,以及对自己软弱、脆弱的羞耻感活下去。

  我们当然都希望走出创伤,然而,负责我们基本生存功能的那部分大脑(深藏于我们的理性大脑之下)并不擅长否认记忆。即使创伤性经历过去了很久,这部分大脑也有可能在一些轻微的危险信号下激活大脑的应激回路,让大脑产生大量的压力荷尔蒙。这会引发负面情感、强烈的生理感受以及冲动的攻击性行为。这一创伤后应激反应难以理解又势不可挡。失控,让创伤的幸存者觉得他们的内心已经彻底损毁,无可救药。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萌发学医的念头时只有14岁,正在参加一个夏令营。我的表兄迈克尔不让我睡,整晚都在给我解释肾脏如何工作,它们如何过滤身体废物、又重新吸收化学物质,让机体保持平衡。我被他那奇妙的身体功能描述完全吸引住了。后来,在我医学训练的每一步中,无论是我学习外科、心血管,还是儿科,我都认为治疗的关键是在于了解人体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然而,当我开始在精神科轮转时,我着迷于思维的极端复杂性及人际关系的多样性,然而精神科医生却对他们所治疗的问题知之甚少,我被这一极端反差震惊了。我们有朝一日能像了解我们其他器官一样了解我们的大脑、心智和爱吗?

  显然,要获得如此详细的了解,我们还要进行多年的学科研究。然而,三门新学科的诞生让有关心理创伤、虐待和忽视的知识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这三个新领域分别是:神经科学,一门研究大脑如何支持思维过程的学科;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逆境对思维和大脑发育的影响;人际神经生物学,研究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我们周围人的情绪、生理和观念。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揭示出,创伤会造成实际的生理影响,包括重新调校我们的大脑警报系统、令压力激素更加活跃、让报警系统从不相关信息中筛选出与危机相关的信息。我们现在知道,精神创伤会损害大脑感知生理感觉的功能区域,让我们感受不到生命力。这些变化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过创伤的人对威胁过度反应,不能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知识也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受过创伤的人们似乎总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好像难以从经验中学习。我们现在知道,他们反复受挫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有道德上的缺陷,或是意志力薄弱,又或是他们的品格不好,而是他们的大脑发生了变化。

  我们对精神创伤知识的增长也带来了新的可能,让我们可以缓解甚至将创伤带来的损害恢复。现在,治疗创伤可以利用大脑自身的神经可塑性,发展新的方法和体会,帮助幸存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活力,从而继续生活。这些方法从本质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途径:①自上而下,通过谈话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进而了解自我,处理与创伤相关的记忆;②服用药物,关闭脑中不适当的警报,或者使用其他方式来改变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③自下而上,让身体深刻地体会与创伤带来的无助、狂怒或崩溃完全相反的体验。对每个特定的创伤后幸存者来说,哪一种方式Z好,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就我见过的病人来说,大多数人都需要上述方法的综合。

  这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在30年前成立了创伤中心,并且一直以来受到我在创伤中心的同事和学生的支持。我们一起治疗过几千个受过精神创伤的儿童和成年人:他们之中包括儿童虐待、自然灾害、战争、意外和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以及那些被熟人或陌生人伤害的人。一直以来,我们都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跟我们所有的患者及治疗小组深入讨论病情,仔细地追踪不同治疗方式对于不同个体的效果。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那些来寻求治疗的儿童和成年人,但我们从一开始也致力于研究创伤后压力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以及每种治疗方式Z适合的对应人群。我们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及其下属的补充疗法和替代医学中心、国家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以及一些私人基金的资助,我们探索各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谈话治疗、瑜伽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处理治疗技术(EMDR)、戏剧治疗和神经反馈治疗(Neuro Feedback Treatment)。

  治疗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人学会控制以往创伤的痕迹,重新掌控他们的人生。对话、理解、增强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有所帮助的,药物也可以抑制过分活跃的报警系统。但我们也会看到,创伤的痕迹也能通过新的身体体验,转化为那些与无力、愤怒和崩溃的创伤经历完全相反的体验,让人们重获自我控制。我没有治疗方式的偏好,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适合所有人,但我使用过书本介绍的所有治疗方式。每一种治疗方式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深刻的变化,但这些治疗技术的效果取决于特定的问题和不同的人。

  本书既是一本指南,也是一个邀请。请让我们正视精神创伤的现实,一起探究如何更好地治疗创伤,并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做出承诺:尽一切努力预防创伤。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与身体》—— 深度解析创伤印记与生命复原之路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不期而遇地被创伤的阴影所笼罩。它可能是一次突如其来的事故,一段痛苦不堪的经历,一种长期的压抑与忽视,抑或是童年时期未能得到满足的依恋需求。然而,创伤的影响远不止于我们能够清晰回忆起的意识层面。它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身体、大脑的深层结构,以及那些不自觉的心智反应之中。本书《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与身体》,旨在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深刻理解的窗户,揭示创伤如何在生理、心理和行为层面留下持久的印记,并为您勾勒出一条通往真正愈合与重获生命力的清晰路径。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与科学洞察的探索之旅。我们从最根本的层面出发,深入剖析创伤对我们最核心的生理系统——大脑,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在书中,您将了解到,当经历创伤事件时,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一系列复杂而关键的改变。特别是掌管恐惧、警觉和生存反应的杏仁核,会变得过度活跃,使得个体在事后持续处于“战斗或逃跑”的应激状态。与此同时,负责理性思考、记忆整合和情绪调节的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个体难以清晰地处理信息,难以回忆起事件的完整细节,或者在面对触发因素时,情绪反应失控。 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为您解析大脑的“创伤回路”是如何被激活的。您将了解到,创伤并非仅仅是“心理上的伤害”,而是切切实实地改变了大脑的连接方式和功能状态。这些生理层面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认知、睡眠、消化,甚至免疫系统。例如,长期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会导致身体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长期升高,这不仅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感到疲惫、易怒,甚至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 更进一步,本书将目光投向“心智”——即我们的思维模式、情感体验、信念系统以及自我认知。创伤往往会在这些层面留下深刻的伤痕。您将看到,创伤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负面的核心信念,例如“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世界是危险的”。这些信念,虽然可能在童年时期是对生存的一种适应,但在成年后却成为阻碍个体建立健康人际关系、追求人生目标以及体验幸福感的巨大障碍。 书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创伤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被压抑的情绪,如恐惧、愤怒、悲伤,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它们会以各种隐匿的方式,在不经意间浮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人际互动。例如,一些人可能会表现出过度警惕,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都异常敏感;另一些人则可能出现回避行为,刻意逃避可能引发不适的场景或话题;还有些人则可能陷入情感麻木,无法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对生活失去兴趣。 本书还将深入分析创伤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体经验”。许多创伤幸存者会发现,他们的身体似乎“记得”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令人困惑的症状,即使医学检查也难以找到明确的病因。这并非“心理作用”,而是身体在储存和表达创伤信息的一种方式。本书将为您解释,创伤记忆并非仅仅存在于大脑中,它也以张力、僵硬、疼痛、不适感等方式,储存在肌肉、筋膜、内脏器官之中。身体的语言,有时比语言本身更能揭示创伤的真相。 在理解了创伤的多层面影响之后,本书的核心篇章将聚焦于“疗愈”。我们深知,治愈创伤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耐心、勇气和正确的指引。本书将为您介绍一系列经过科学验证的、循证的疗愈方法,这些方法着眼于整合大脑、心智和身体,实现整体性的康复。 您将了解到,传统的谈话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BT、辩证行为疗法DBT)在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本书更强调的是,对于身体层面的创伤记忆,需要更具身体性的干预。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诸如创伤释放运动(TRM)、躯体为中心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EMDR)等新兴的、关注身体体验的疗法。这些疗法能够帮助您温和地释放储存在身体中的紧张和创伤能量,重新建立身体的安全感和完整性。 例如,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EMDR),通过引导患者进行特定的眼球运动,同时回顾创伤记忆,帮助大脑重新处理和整合这些信息,从而减轻创伤记忆带来的情绪困扰。躯体为中心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则侧重于帮助身体安全地释放积压的应激能量,让身体重新找回平衡和放松的状态。而创伤释放运动(TRM)则通过一系列温和的动作,帮助身体逐渐松解紧绷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释放创伤印记的目的。 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疗愈技术的介绍,更是关于如何在疗愈过程中培养自我关怀、自我同情和自我接见。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正念、冥想、瑜伽、呼吸练习等方式,培养与身体重新连接的能力,学会倾听身体的需求,并对其给予关爱。您将学习到如何识别并回应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如何在感受到触发时,能够温和地安抚自己,而不是陷入恐慌或评判。 本书的另一重要面向是强调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于许多创伤幸存者而言,早期的依恋经历可能受到了损害,这使得他们在成年后难以建立信任、稳定的人际关系。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安全、支持性的关系中,修复和建立健康的依恋模式,以及如何通过 terapeutic relationships,重建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感。 《身体从未忘记》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整合性的视角,帮助您理解创伤对您生命深远的影响,并为您指明一条通往真正愈合与重获活力的道路。这本书将是您在创伤疗愈旅程中的一位忠实向导,它将陪伴您穿越黑暗,走向光明,最终帮助您重新拥有一个完整、健康、充满活力的自我。如果您曾感到被创伤所困,如果您渴望理解身体和心灵深处的回响,那么,这本书将为您带来希望、力量与解放。它将帮助您明白,即便身体从未忘记,我们依然可以学会与之共处,并最终疗愈,重拾生命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接触过一些心理学领域的书籍后,我对“潜意识”和“身体记忆”这些概念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体从未忘记》这个书名,直接点出了身体在承载和表达记忆方面的独特能力,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已经过去了很久的事情,身体却还是会无意识地做出反应?比如,在某个相似的场景下,突然感到一阵心慌,或者莫名其妙地想要逃离。这本书似乎正在为我解释这一切背后的原理。它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创伤,更关注的是身体是如何“记住”创伤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大脑、心智和身体三者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在面对创伤时,身体会呈现出哪些具体的信号和反应。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识别这些身体信号,并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我如何通过与身体的连接,来疗愈那些曾经的伤痛,最终实现身心合一的和谐状态。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内心深处、通往身体智慧的大门。

评分

我一直对“创伤”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传统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心理层面,很少有人深入探讨身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角色。《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的题目,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明确地将“身体”置于了心理创伤疗愈的中心位置。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好转”,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自我安慰,而身体里那些根深蒂固的紧张、不适,甚至是疾病,却依然存在。这让我不禁思考,是不是身体才是那个真正“记得”一切的载体,而大脑和心智只是在不断地尝试遗忘或压抑?我非常渴望了解这本书如何从大脑、心智和身体这三个维度来解读创伤,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研究成果,解释身体如何储存和处理创伤记忆,比如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者肌肉张力等途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练习,帮助我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如何释放那些积压在身体里的负面能量,从而达到一个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疗愈。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的书籍,而《身体从未忘记》这本《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 心智和身体》似乎正是这样一个探索的起点。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反应,包括那些突然而来的失落感、莫名的愤怒,或者是一闪而过的恐慌,都不仅仅是大脑层面的想法,而是与我们的身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当我在感到压力的时候,我的肩膀会不自觉地紧绷,胃部也会感到不适。这些身体的信号,常常被我忽略,或者简单地归结为“有点累”。然而,《身体从未忘记》这个书名,点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度:身体从来没有忘记过我们经历的一切。它像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将那些创伤性的经历,那些被压抑的情感,默默地刻在了细胞、神经和肌肉里。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如何阐释大脑、心智和身体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特别是当创伤发生时,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如何相互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视角,帮助我学会倾听身体的语言,理解那些来自身体的“警告信号”,并最终找到一种与身体和谐共处的方式,从而达到真正的心理疗愈。

评分

说实话,我被《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的“身体”这个关键词深深吸引了。我们常常习惯于从“头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分析情绪,去寻找解决之道,但很多时候,那些最深层的伤痛,最顽固的执念,似乎都隐藏在身体里。我曾经在参加一些工作坊时,有过一些体验式的练习,发现当身体动起来,当去感受那些肌肉的紧张、呼吸的深浅时,一些潜藏的情绪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那种感觉非常奇妙。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它暗示着身体本身就是一本“记忆的宝藏”,里面储存着我们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身体在创伤疗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不仅仅是作为大脑和心智的附庸。我想了解,当大脑和心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完全处理某些创伤时,身体是如何代偿的?又是如何通过身体的反应来表达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和记忆?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具体的案例,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解释身体的生理机制,同时又不失温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被理解、被看见的力量。

评分

这本《身体从未忘记》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种沉静而充满力量的配色,还有那象征着连接与修复的抽象图案,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内在世界的深刻旅程。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它能触碰到我内心深处那些不曾言说的角落。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心理疗愈的书籍,但总觉得它们太过侧重理论,或者流于表面,缺乏一种真正能深入肌理的洞察。而这本《身体从未忘记》,从书名到它的整体视觉呈现,都给我一种“它不一样”的预感。它似乎不只是在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更是在引领你感受“身体是如何记住并回应这一切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那些既科学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阐述,能够解释那些我们看似难以理解的身体反应,比如那些突如其来的焦虑、莫名的身体疼痛,又或者是那些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我希望它能像一位温柔而睿智的向导,带领我穿越迷雾,去理解那些潜藏在身体里的声音,并最终找到与自己和解的路径。这本书的气质,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我去探索更深层的自我,去拥抱那些曾经被遗忘的部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