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打造的世界 : 1400年到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 ||
| 定价 | 79.80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528 | |
| 字数 | 323000 | |
| ISBN编码 | 9787208148109 | |
| 重量 | 695 | |
以贸易为线索,颠覆传统观念,由小见大、风趣生动 《贸易打造的世界》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全书以“贸易”为线索,但不止于贸易。由市场、商品、运输、暴力等等与贸易相关但连接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也都一一展现。 相对于其他世界史,《贸易打造的世界》一大亮点是将两位学者的多年学术成果积累,以小见大,将历史、文化、商贸巧妙地融于一体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出来。而其中不乏有颠覆以往传统观念的提问或是论点:人们的胃容量与城市暴动有着怎样的关系?巴西如何能以红木闻名?铁路的建设对于印度现代化的贡献极为渺小?鸦片促使全球化进程加快?看似古老的中国却是许多经济形成的创新之地?……这些问题在书中的答案几乎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传统观念,由此对全球化及其历史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读懂1400年到今怎么样,才明白我们目前“在哪里”
以贸易为线索,颠覆传统观念,由小见大、风趣生动
《贸易打造的世界》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全书以“贸易”为线索,但不止于贸易。由市场、商品、运输、暴力等等与贸易相关但连接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也都一一展现。
相对于其他世界史,《贸易打造的世界》一大亮点是将两位学者的多年学术成果积累,以小见大,将历史、文化、商贸巧妙地融于一体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出来。而其中不乏有颠覆以往传统观念的提问或是论点:人们的胃容量与城市暴动有着怎样的关系?巴西如何能以红木闻名?铁路的建设对于印度现代化的贡献极为渺小?鸦片促使全球化进程加快?看似古老的中国却是许多经济形成的创新之地?……这些问题在书中的答案几乎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传统观念,由此对全球化及其历史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读懂1400年到今怎么样,才明白我们目前“在哪里”
在现-在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这本《贸易打造的世界》?以彭慕兰为领军人的加州学派,包括一部分西方历史学家已经看到,以往的西方历史叙述中,强调西方te别是欧美国家的文明化进程,将人类社会的进步寄放于自己身上。但是彭慕兰、托皮克指出,全球化进程并不是只有欧美国家参与,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也不是西方的专属功劳。在拉美、在东亚,在巴西、印度、中国,都曾经对全球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些国家地区更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Ⅰ 市场准则的形成
1.1 福建人贸易网络
1.2 中国朝贡制度
1.3 滥发通货,实质增长
1.4 当亚洲就是世界经济时
1.5 不识好消息
1.6 沧海遗珠:重新发现泉州的黄金时代
(约1000—1400)
1.7 阿兹特克贸易商
1.8 原始积累:巴西红木
1.9 热带地区的一名英国贸易商
1.10 女人如何做买卖
1.11 交易与折磨:世界贸易与近代初期法律文化
1.12 游走各地的业务员和收税员
1.13 拒绝本土化:贸易商侍臣时代的结束与公账开销
1.14 本小利大的帝国:加尔各答的英国冒险家
和印度金融资本家(1750—1850)
Ⅱ 运输手段
2.1 木材、风、造船、货运:中国为何未雄霸海上
2.2 聪明还不如交好运
2.3 首都和其胃纳量:18世纪之旅
2.4 仓库、跨大西洋贸易、开辟北美边疆地区
2.5 勇于移民的华人!
2.6 说服莱佛士
2.7 贸易、失序、进步:创造上海(1840—1930)
2.8 合众为一
2.9 稳赚的生意和部分实现的希望:英属印度的铁路建设
2.10 短时间横跨数百年的发展落差
Ⅲ 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
3.1 巧克力:从货币变成商品
3.2 酝酿风暴
3.3 摩卡其实与巧克力无关
3.4 咖啡社会角色的转变
3.5 美国与咖啡豆
3.6 甜味革命
3.7 鸦片如何使世界运转
3.8 咀嚼可以,吸食就不好:化学如何使好东西
变成坏东西
Ⅳ 移植:世界贸易里的商品
4.1 非自然的资源
4.2 橡胶大国的兴衰
4.3 得黄金非幸也:在加州荒陬之地的萨特
4.4 加州黄金与世界
4.5 美丽的虫子
4.6 如何点石成金:鸟粪的短暂风光
4.7 夏威夷如何成为美国第五十州?
4.8 牛如何吃掉牛仔
4.9 世界贸易的混沌效应
4.10 科学农业在中国
4.11 一颗马铃薯,两颗马铃薯
4.12 可可树与高压统治:西非农业中自由劳动力
的进与退
4.13 天然橡胶的百年兴衰
Ⅴ 暴力经济学
5.1 没人性的买卖,道理何在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
5.3 英格兰的海盗业始祖
5.4 鲁滨孙的高档生活
5.5 没有岛屿在风暴中:或者,中英茶叶贸易如何淹没
太平洋岛民的世界
5.6 法人企业的粗暴诞生
5.7 西印度群岛海盗—当年的企业狙击手
5.8 奴隶制终结后的解放、契约仆役、殖民地种植园
5.9 血腥象牙塔
5.10 非洲如何抵制帝国主义:埃塞俄比亚与世界经济
5.11 只此一次:罗森费尔德家族传奇
Ⅵ 打造现代市场
6.1 墨西哥与巴西的白银黄金
6.2 称量世界:公制革命
6.3 从宫廷银行家到现代世界市场的设计师:罗斯柴尔德家族
6.4 日趋全球化:国际谷物市场
6.5 时间如何变成那个样子
6.6 美国如何加入大联盟
6.7 俱乐部、赌场与崩盘:1820年以来的国家债务与风险管理
6.8 较新鲜没有较好
6.9 包装
6.10 商标:名字算什么?
6.11 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
6.12 有了红、白、蓝,销售更上层楼: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
6.13 抢先者得以生存
6.14 势所未必然
6.15 地点、地点、地点:在安道尔与巴拿马,
历史如何赢过地理
Ⅶ 世界贸易、工业化、去工业化
7.1蔗糖业:zui早的工厂
7.2 值钱纤维:棉花如何成为工业时代的织物
7.3 到全世界寻找棉花
7.4 杀掉金母鸡
7.5 甜美成就
7.6 没有哪座工厂是孤岛
7.7 喂蚕吐成长
7.8 化岩石(和局限)为财富:
劣势如何助新英格兰早早工业化
7.9 侧翼突破与转型受阻:从煤炭到石油的崎岖路
(1859—2012)
7.10 美国石油
7.11 石油致富,沙漠建国
7.12 专注商店,忘掉工厂:“二战”以来美国的“公平交易”法
与离岸工厂的兴起
结语:21世纪的世界经济
参考书目
读完《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宏大叙事。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史或政治史,而是将贸易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层面,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动态的历史图景。作者以极其扎实的史料为基础,对1400年以来的世界格局变化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贸易模式演变的分析,从早期零散的区域性贸易,到后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全球性贸易网络形成,再到工业革命后贸易效率的飞跃,每一个阶段的转变都描绘得清晰明了。书中对于不同文化群体在贸易互动中产生的碰撞与融合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这让我理解了许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其实都源于历史上深远的贸易联系。例如,书中关于殖民扩张与贸易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其对被殖民地区社会结构和文化造成的长期影响,都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历史,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评分《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这本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史学巨著,它以贸易作为切入点,勾勒出了十四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轨迹,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凡,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经济理论,以一种清晰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娓娓道来。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贸易是如何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又是如何催生了全球化浪潮,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乃至人类的思想观念。书中对一些关键贸易节点的详细阐述,比如早期海洋贸易的扩张,东西方商业网络的联系,以及近代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体系的颠覆性影响,都让我印象深刻。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没有将贸易视为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考察。比如,书中对茶、咖啡、糖等商品贸易如何塑造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社交方式,以及奢侈品贸易如何影响了欧洲贵族阶层的品味和生活方式,都描绘得绘声绘色。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贸易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人类文明的互动和发展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解读方式。以往阅读历史,我可能更多关注帝王将相、战争冲突,而这本书则巧妙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看似平凡却又至关重要的贸易活动。作者以一种极为流畅且充满吸引力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自15世纪以来,贸易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地区社会结构的分析所吸引,例如,贸易如何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何改变了人们的职业选择,甚至如何影响了家庭结构和性别角色的分工。书中关于文化传播的论述也十分精彩,它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商品的交换,更深入地探讨了思想、观念、艺术风格、甚至生活方式是如何通过贸易的渠道跨越国界,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了一种更为多元和包容的全球文化。我惊叹于作者能够将如此宏大的历史进程,用如此生动和贴近读者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那些遥远的时代又重新鲜活起来。这本书对于理解我们现代社会的形成,以及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洞见。
评分这本《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一直对全球贸易的历史如何塑造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文化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作者就如同穿梭于历史的长河,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不同文明之间如何通过贸易往来,逐渐将世界编织成一张日益紧密的网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丝绸之路、香料贸易、以及后来大西洋三角贸易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商品交换,而是深刻揭示了这些贸易活动背后所驱动的社会变迁,比如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城市化的进程,甚至对宗教和思想观念的传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古老的港口如何成为文化熔炉,来自遥远大陆的商品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书中关于文化交流的描写也十分生动,比如中国瓷器如何风靡欧洲,咖啡如何从异域饮品变成全球性的社交饮品,这些都让我对贸易的文化影响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致的视角,让我得以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全球化世界是如何一点一滴被贸易塑造出来的,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世界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盛宴”。《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贸易活动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位置,展现了它如何深刻地塑造了1400年以来的世界。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既有史学研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乏趣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贸易与文化变迁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它不仅仅讲述了商品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流通背后所携带的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碰撞、融合,从而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例如,书中对早期欧洲探险家与亚洲、美洲地区贸易往来的描绘,既展现了物质财富的交换,也揭示了不同文明在价值观、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方面发生的微妙改变。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贸易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活动,更是连接人类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纽带。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来理解世界历史,让我对全球化进程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有了更透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