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美的308個建築
定價:69.80元
售價:40.48元,便宜29.32元,摺扣57
作者:吳晉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115404374
字數:597
頁碼:3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美的308個建築》是一本中國建築的圖鑒寶典,是薈萃建築精華的珍藏本,是一本展現建築風采的科普讀物。
《中國美的308個建築》以豐富、詳實的資料展現瞭中國不同時期的建築,包括宮殿建築、古塔建築、樓閣建築、陵墓建築、民居建築、園林建築,分門彆類地對這些的建築形式做瞭詳細介紹。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中國美的308個建築》匯集瞭大量的精美圖片,讓中國建築顯赫的身份、優雅的風姿、美麗的容顔等展露無遺,讓讀者能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到建築的形態及其所展現齣來的魅力。
此外,《中國美的308個建築》具有特色之處在於,在介紹每一座建築之前,都有一個“知識窗”欄目,包括三方麵的內容,即建築的建造時期、位置和結構,以幫助大傢對每一座建築的曆史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打開《中國美的308個建築》,展現在你眼前的將是一個神奇與美妙並存的建築王國!在您盡情閱覽的時候,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建築藝術的博大與精深。
目錄
作者介紹
吳晉
長期緻力於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和編輯齣版,已策劃齣版多部圖書。其編寫的《中國美的308個建築》是本既新又全的中國建築彩色圖鑒,匯集瞭大量的精美圖片,讓中國建築的顯赫身份、優雅的風姿、美麗的容顔等展露無遺,讓讀者能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到建築的形態及其所展現齣來的魅力。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年代感的米黃色紙張,觸感溫潤細膩,拿在手裏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打磨的齣版物。內頁的印刷質量更是沒得說,那些黑白照片的層次感和細節捕捉得非常到位,即便是掃描或翻拍的老照片,也能感覺到那種曆史的厚重感。裝訂方式采用瞭鎖綫膠裝,翻閱時不用擔心書頁鬆動,而且攤開平視的效果很好,方便讀者仔細品味那些復雜的建築綫條和結構圖。我尤其欣賞的是字體選擇,宋體的運用典雅大氣,配上恰到好處的行距和字號,閱讀體驗極為舒適,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不過,如果說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也許是內嵌的插圖質量可以再做提升,有些圖片的分辨率在放大觀察細節時略顯吃力,但這或許是受限於原始資料的限製,瑕不掩瑜,整體來看,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非常巧妙,它並沒有采取那種枯燥的編年史敘述方式,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讀者在曆史與現實的交錯中穿梭。開篇並沒有急於展示宏大的宮殿或精美的園林,而是從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的建築元素入手,比如一處精巧的門楣或是一段斑駁的石階,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引導,讓讀者更容易建立起與中國傳統建築的親密感和好奇心。作者的文筆極其富有畫麵感,寥寥數語就能勾勒齣一個場景的氛圍,讓人仿佛能聞到古代工匠留下的木料清香,聽到工地上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書中對建築背後人文故事的挖掘,比單純的技術介紹要深刻得多,它探討瞭建築如何承載一個傢族的興衰、一種哲學思想的實踐,這種跨學科的視角極大地拓寬瞭讀者的理解維度。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對傳統建築“美學”的闡釋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它不僅僅停留在描述“這個屋頂多漂亮”“那個鬥拱多復雜”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內在邏輯。作者似乎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度,能夠捕捉到那些隱藏在對稱、比例和空間布局背後的文化密碼。例如,對於“天人閤一”思想在建築中的體現,書中通過對院落進深、采光角度以及植被配置的分析,給齣瞭非常令人信服的解讀,讓人豁然開朗。更難得的是,作者在論述時保持瞭極大的剋製和客觀,沒有過度拔高或神化,而是用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支撐起自己的觀點,使得那些抽象的美學概念變得具體可感、可以觸摸,這對於希望提升自身審美素養的非專業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我其實有些擔心內容會過於學術化,畢竟涉及的建築類型如此繁多,擔心自己難以消化。然而,閱讀體驗完全齣乎我的意料。作者在處理那些復雜的結構體係時,似乎總能找到最通俗易懂的比喻和類比,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營造技術,轉化為生動有趣的知識點。比如,當他講解榫卯結構時,並沒有直接引用枯燥的工程術語,而是將其比作精密的“機械遊戲”,這種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即便是對古代建築一無所知的讀者也能輕鬆跟進。書中對不同地域建築風格差異的對比分析也做得十分齣色,通過對比北方和南方的差異,清晰地展現瞭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對建築形態的決定性影響,這種地域性的深入剖析讓人印象深刻。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魅力,或許在於它喚醒瞭我們對身邊環境的另一種觀察視角。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我們習慣於快速地通過一座建築,而這本書強迫你慢下來,去關注那些被時間衝刷、被現代性邊緣化的構築物。它不僅僅是一部建築史的概述,更像是一份情感的地圖,記錄瞭匠人們對材料的敬畏和對居住者的關懷。閱讀過程中,我多次閤上書本,望嚮窗外,試圖在日常的樓宇間尋找書中描繪的那種“韻味”和“秩序感”,這種由書本激發齣的主動探索欲,纔是好書的價值所在。它不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提問,去思考,去重新發現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築之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