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技术大讲堂1001问--病理技术操作疑难点解惑答疑 | ||
| 定价 | 218.00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
| 作者 | 席越.陈军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7250146 | |
.....
.....
初识这本书,纯粹是冲着“病理技术大讲堂”这几个字去的。我是一名在临床病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深知在这个看似重复但又精细入微的岗位上,有多少经验是需要日积月累,多少坑是需要亲身趟过。市面上关于病理技术的书籍并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基础,真正能触及到我们日常工作中那些“卡脖子”的点、那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杂症的,却寥寥无几。所以,当我在书店货架上看到这本书时,一种莫名的期待感油然而生。作者署名席越、陈军,这两个名字在病理界还是颇有分量的,他们的经验和见解,相信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封面的设计也很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花哨,直接点明了主题,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拿到手里,厚度适中,纸张的质感也不错,翻阅起来感觉很舒服。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疑难点解惑的部分,因为这正是我们工作中最需要、也是最难找到答案的地方。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解决临床难题的“指南针”,帮助我们提升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选择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我所在的科室,病理技术这块儿的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作为一名资深技术员,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尤其是某些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方面,总觉得掌握得不够牢固,遇到一些罕见情况就束手无策。这本《S 病理技术大讲堂1001问》的出现,无疑给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是一本陈旧的教材,而是更像一本与时俱进的“武功秘籍”。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庖丁解牛”式的讲解,把复杂的病理技术操作分解成一个个小环节,然后针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和解答。那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性和细致入微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困难,并非是技术本身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我们对原理的理解不够透彻,或者在细节处理上有所疏忽。这本书恰恰能够帮助我们弥补这些不足,让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有这本书的,当时正在为一个棘手的病例组织切片发愁,怎么染片都达不到理想效果,翻阅了手头所有资料都找不到原因。后来听一位老前辈提起,说席越老师和陈军老师合著了一本《S 病理技术大讲堂1001问--病理技术操作疑难点解惑答疑》,其中专门有一部分内容是解答疑难杂症的。我一听就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当即上网搜索购买。收到书的那天,简直像收到了宝贝一样。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问答式”的结构,这种形式非常适合我们一线技术人员,直接对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1001个问题,这数量就已经足够惊人了,几乎涵盖了病理技术操作的方方面面。我翻看了几页,发现里面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比如染色不均、抗体脱落、封片有气泡等等,这些看似小问题,却可能严重影响诊断。更重要的是,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都非常透彻,不仅给出了解决方案,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背后的原理,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远比简单的操作手册要 valuable得多。
评分我是一位多年从事病理诊断的医生,虽然主要工作是阅片,但对病理技术环节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远超一般人。我深知,再好的诊断,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而高质量的切片,绝非一日之功,它依赖于技术人员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当我看到《S 病理技术大讲堂1001问》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购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操作指南,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书中对每一个疑难点的解惑,都不仅仅是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了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种“穷根究底”的精神,正是病理技术领域最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基于实际经验的案例分析,它们真实、鲜活,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病理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评分当我打开《S 病理技术大讲堂1001问》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的实用性所震撼。它不像很多学术书籍那样,堆砌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直击病理技术操作中的痛点和难点。我是一名刚入职的病理技术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组织固定不当导致细胞形态丢失,脱水过程中出现裂隙,或者是免疫组化染色出现非特异性染色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困惑和沮丧。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为我解答这些疑惑。它通过1001个具体的问题,涵盖了从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到封片的全过程,并且对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难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指导。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为什么”的解释,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深入的探究,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病理技术的精髓,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