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人口与创新及经济的关系,剖析各国人口创立力的优势、劣势、政策机会和陷阱,聚焦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案。阿里巴巴主席马云鼎力推荐!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中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创新力。中国能否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继续带领全球经济,取决于其创新力。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组成和分布。中国的创新力能否比肩甚至超过美国、欧洲、日本呢?
本书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用大量数据和新的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人口与创新以及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人口经济学观点侧重点不同,本书在剖析了人口对于环境、资源、财税等方面的经济影响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的因素。本书详细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对创新力的影响,也分析了各个主要国家在人口创新力方面的优势、劣势、政策的机会和陷阱。
中国以前享受了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但是未来会受累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问题。此为,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存在结构与政策的问题。与中国相比,在创新和人口方面,美国、印度也有独特的优势,日本和欧洲也有机会。尤其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移民优势。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的人口政策的竞争。
本书提出了各国较优的人口策略,并且对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教育和城市化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政策建议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尽快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中国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暂的优势以后,迎来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从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败下阵来。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
黄文政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纽约千禧年对冲基金策略师。现为北京某金融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人口问题专栏作家、人文经济学会特邀研究员。
赞誉
作者简介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全球人口发展趋势
1超低生育率背后的因素
2对各国的人口预测
3文化、宗教与生育率
4东亚文化圈国家
5非婚生育
6基督教文化与西方世界
7伊斯兰文化
8老龄化趋势
9城市化
第二章人口与创新
1创新的经济理论
2创新的类型
3创新的历史趋势
4创新驱动的社会变革
5不同国家的创新能力
6如何促进创新
7创新的三个人口因素
8规模效应
9聚集效应
10老龄化效应
11其他可以促进创新的因素
12创新和教育
第三章人口与经济
1低生育率与养老
2低生育率和人口红利/赤字
3高生育率能降低人均资产水平吗
4低生育率能减少失业吗
5机器人、失业与创新
6老龄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7娱乐旅游业
8健康产业
9金融业
10中国婴儿潮和美国婴儿潮的比较
11房地产行业
12制造业
13能源和大宗商品
14人口与通货膨胀
15人口和不平等
第四章资源与环境
1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2清洁能源
3世界粮食生产
4水会变得稀缺吗
5人口与环境
6空气污染
7城市拥堵
8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
9北京的人口太多了?
10规划3000万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
第五章公共政策
1发达国家最近鼓励生育的政策
2亚洲生育政策的逆转
3鼓励生育政策的分析
4财政支持
5日托和教育支持
6产假
7构建鼓励生育的文化
8女性的结婚率与未婚女性的生育率
9鼓励生育政策的未来
10移民
11关于人才的战争
12城市规划政策:城市规模有没有限制
13国家间的竞争:大国与小国
14大国的陷阱
15携程旅行网的故事:公司规模和国家规模之间的类比
16语言障碍与英语优势
17贸易与移民
18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执政
19教育改革
第二部分创新竞争
第六章日本
1日本经济的老龄化
2失去的几十年
3日本企业的老龄化
4日本社会的老龄化
第七章美国
1美国的创新史
2美国拥有创新的固有优势吗
3生育率优势
4移民优势
5收入不平等会是问题吗
6中国和美国
7政策建议
8特朗普总统任期前瞻
9超级大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
第八章欧洲
1昔日的创新之王
2现在断言德国出局是否为时过早
3英国会有所不同吗
4俄罗斯属于欧洲吗
5欧洲创新前景
6生育率和老龄化
7生育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8移民
9英国脱欧和欧盟的未来
10政策建议
11其他发达国家
12结论
第九章印度
1印度的历史
2印度能否实现持续增长
3规模优势
4印度的基础设施问题
5出口和贸易平衡
6政治体系
7贫困和不平等
8人才流失还是人才增益
9自然资源
10环境
11经济前景展望
12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十章中国
1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2人口众多是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势
3人才规模的优势
4科技创新大国正在崛起
5中国未来经济展望: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6中国经济的风险
7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中的风险
8收入差距扩大的风险
9环境与自然资源风险
10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恶化的人口形势
11中国、印度和美国的比较
12未来人口政策的建议
13推动城市化和大城市化
14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
15移民政策
16生育政策
17低生育率陷阱
18中国未来人口趋势
19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20中国的人口创新优势能够保持多久
21结论
后记 人口、创新和文明的竞争
参考文献
我一直认为,宏观经济的分析离不开对人口这一基础变量的深刻理解。《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这个书名,精准地抓住了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挑战和潜在机遇。梁建章和黄文政作为该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解读必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如何阐述“人口创新力”这一概念,它是否仅仅是人口规模的代名词,还是包含了人口素质、结构、流动性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创造活力?“大国崛起”的宏大叙事与“机会与陷阱”的现实考量相结合,预示着这本书将是一场深刻的逻辑梳理和前瞻性思考。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运用经济学模型和实证数据来支撑他们的观点,尤其是在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时,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世界格局变迁的时代,人口因素究竟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抓住人口变化的机遇,规避可能出现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书名《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就足以激起我强烈的思考。梁建章和黄文政两位作者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人口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如何把握好人口这个最根本的要素,是关乎国运的大事。书中提到的“大国崛起”与“机会与陷阱”这两个词,更是点出了问题的两面性,让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剖析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增长的红利,还是潜在的危机?是人口红利转化为创新动能的路径,还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挑战?我预感这本书会提供一个宏观而微观的视角,将人口学的理论与经济发展的现实紧密结合,或许会颠覆我以往的一些认知。经济书籍的标签也暗示了这本书会以严谨的数据和逻辑来支撑其观点,这正是我所欣赏的。我期待着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人口这一宏大议题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洞见,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厚重感,而书名《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更是直击当代中国发展最核心的议题之一。梁建章和黄文政这两位作者在人口经济学领域的声誉,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很高的期待。我一直在思考,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生育率的下降和老龄化加速,无疑是绕不开的关键因素。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在过去人口红利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当下,我们如何才能通过提升“人口创新力”来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机会”与“陷阱”的并列,让我觉得作者的论述一定会非常辩证,不会是简单的歌颂或批判。我非常想知道,书中对“人口创新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是什么?它与传统的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有何不同?又将如何体现在产业升级、技术突破和社会活力上?如果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分析框架和可操作的建议,那将是巨大的价值。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的开篇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枯燥的数据或者晦涩的理论,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描绘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多重影响。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创新力”的定义和解读,并非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而是将人的创造力、适应力、协作力等多种维度都纳入了考量范围,这让我感觉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对于“大国崛起”这个宏大命题,书中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于经济体的体量,而是强调了人口素质、结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口红利”或“人口负担”的转化过程。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进行连接的。书中提到的“陷阱”部分,更是让我感到一丝警觉,也期待作者能够详细阐述,当人口因素走向不利方向时,会对一个国家的崛起构成怎样的具体威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评分拿到《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这本书,我第一反应就是它所探讨的主题与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高度契合。梁建章和黄文政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深度。我一直对人口问题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深感着迷,尤其是“大国崛起”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机会与陷阱”,这让我觉得作者的论述一定会相当全面和辩证。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定义“人口创新力”的?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又有什么本质区别?是否会涉及到人口结构优化、教育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大国崛起”而言,人口究竟是加速器还是减速带?作者在这本书中,是否会通过历史的维度和未来的预测,为我们揭示出人口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并提供一些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化解潜在风险的策略性思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关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