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MRI診斷學 | ||
| 定價 | 230.00 |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中國)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4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程流泉,龍莉艷 | |
| 頁數 | ||
| ISBN編碼 | 9787030567918 | |
本書介紹瞭乳腺MRI的檢查與診斷,內容包括乳腺MRI的臨床適應證、乳腺疾病的臨床概述、乳腺MRI的檢查技術、BI-RADS的字匯解析和分類診斷等。
目錄 CONTENTS
第*章 乳腺MRI的臨床適應證 1
第*節 診斷與篩查 1
第*節 術前評估 32
第三節 治療後評價 45
第*章 乳腺影像的臨床基礎.76
第*節 乳腺的解剖與生理 76
第*節 乳腺的病理概述 89
第三節 乳腺疾病的活檢 144
第四節 乳腺疾病的外科治療 147
第五節 乳腺癌的放射治療、化學治療與內分泌治療 155
第三章 乳腺MRI檢查技術162
第*節 乳腺MRI檢查的基本要求與準備 162
第*節 DWI掃描與ADC值測量 168
第三節 T2WI與T1WI掃描 181
第四節 動態增強掃描與後處理 187
第四章 BI-RADS MRI字匯解析 213
第*節 縴維腺體組織類型 220
第*節 背景實質強化 225
第三節 點狀強化 237
第四節 腫塊 242
第五節 非腫塊樣強化 258
第六節 時間信號麯綫(TIC) 279
第七節 不強化腫塊、含脂肪的病竈、假體 290
第八節 伴隨徵象 290
第九節 病竈的綜閤判斷 291
第五章 BI-RADS MRI分類診斷306
第*節 BI-RADS分類評估與處理建議 306
第*節 BI-RADS分類評估的MRI診斷指標 332
第三節 積分分類方式的診斷效能驗證 375
第六章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380
第*節 磁共振現象 380
第*節 脈衝序列 384
第三節 磁共振信號的病理生理基礎 389
第四節 磁共振造影劑 392
第五節 乳腺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394
第*章 乳腺MRI 的臨床適應證
乳腺MRI 的應用推廣,與其說是醫療經濟問題,不如說是技術差彆和理念的問題。經過10 餘年的技術改進和臨床應用研究,MRI 對乳腺疾病的診斷價值基本達到共識,總的趨勢是MRI 在乳腺癌診療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甚至不可或缺。在綜閤各種學術組織的文獻薈萃、指南、共識和評論的基礎上,筆者將乳腺MRI 的臨床適應證按照診斷與篩查、術前評估、治療評價三個任務進行闡述,目的是讓放射科醫師明確乳腺MRI 的檢查目的,為臨床診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同時讓臨床醫師瞭解MRI 在乳腺疾病診療中的作用,閤理利用MRI 提供的信息。
第*節 診斷與篩查
用MRI 進行乳腺疾病的診斷與篩查的任務包括:①鑒彆診斷,對臨床觸診(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 CBE)、超聲(ultrasound,US)和乳腺X 綫攝影(X-ray mammography,XMG,俗稱鉬靶)不能確診或診斷意見不一緻的病竈進一步明確診斷;②篩查,指對具有高危乳腺癌患病因素的群體用MRI 篩查;③隱匿癌排查,對腋窩齣現淋巴結轉移而US、XMG 未能確定病變的隱匿性病例進行排查;④引導活檢,對US 和XMG 不能定位的病竈在MRI 引導下活檢以明確診斷。
一、乳腺疾病的鑒彆診斷
對病竈進行診斷和鑒彆診斷是影像學診斷的基本工作任務。乳腺的影像檢查措施主要是XMG、US和MRI,其他的如紅外綫成像、CT 和核醫學檢查都沒有足夠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或因輻射問題而不能成為臨床常規選擇。XMG、US 和MRI 成像原理不一樣,因此顯示的內容也不一樣,各有優勢和不足。2005年,國際專傢共識將MRI 作為“當CBE、XMG 和US 不能明確或診斷意見不一緻或不確定、無法完成引導定位和活檢時的診斷措施”,但是在2009 年的共識內容中此條款被刪除,因為沒有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在XMG 和US 不能確定病竈、無法引導活檢的條件下進行乳腺MRI 檢查的必要性。而在筆者看來,這一點正是選擇MRI 進一步檢查的可操作性依據,是臨床醫師麵對US 和XMG 不同診斷結論報告時的閤理選擇,筆者將其細化為錶1-1。國外不選擇MRI 作為乳腺疾病診斷措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衛生經濟因素,在國內由於MRI 收費並不高,如果在US 與XMG 不確定的情況下選擇乳腺活檢或手術,可能導緻病竈被高估而帶來過度處理,同樣也是醫療損失。無論是從醫療創傷還是衛生經濟角度,MRI 都應該是一個更閤理的選擇。但是,沒有足夠的循證醫學和衛生經濟學證據將MRI 上升為篩查措施,因此筆者仍然保留此內容作為乳腺MRI 檢查的適應證,並簡化錶達為“刀下留乳二階篩查”,即在US 和(或)XMG 擬進行活檢或切除之前用MRI 進行再確認,使臨床醫師把握乳腺MRI 適應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執行參考。根據筆者的研究數據和臨床經驗,將乳腺影像檢查的路徑歸納如圖1-1。
錶1-1 推薦選擇MRI 作為鑒彆診斷的參考
圖1-1 乳腺影像檢查措施的選擇路徑
當CBE 發現乳腺溢液或捫及腫塊等需要影像學檢查時,55 歲以下患者建議*選US 而非XMG,55 歲以上患者可以考慮*選XMG,這是由55 歲以下患者緻密型和多量混雜型縴維腺體占80% 以上的數據決定的。檢查過程中,如果XMG 檢查提示為緻密型或多量混雜型縴維腺體時,改用US 或直接選擇MRI;US 和XMG 評價為3 類或以上時,無論是基於鑒彆診斷還是術前評估目的,均建議MRI 檢查
(一)乳腺X 綫攝影
依靠組織的X 綫衰減差異成像,是單一參數成像,是乳腺組織密度在單個方嚮的投影疊加,圖像灰階度由組織密度和厚度共同決定。多數情況下,縴維腺體組織和腫瘤實質的密度十分接近,其對比差異不足以被分辨,隻有在脂肪背景襯托下可以突齣顯示;而腫瘤在XMG 能被檢齣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厚度差異,即腫瘤組織相對緻密,但是在緻密型和多量混雜型腺體類型中,縴維腺體組織密度會掩蓋腫瘤而導緻漏診,或者正常的腺體組織重疊形成腫瘤假象,這些因素從成像原理的角度形成瞭XMG的假陰性和假陽性錶現(圖1-2~ 圖1-7)。在XMG 的診斷中,鈣化密度顯著高於縴維腺體和脂肪,因而鈣化及其形態也就成為XMG 診斷的關鍵綫索之一,但是鈣化現象並非腫瘤獨有,更非惡性腫瘤的特徵,僅憑鈣化來判斷病竈良惡性的觀念應該摒棄,更不能以鈣化作為手術切除的指標之一。數字乳腺斷層攝影(digital breast tomothynthesis, DBT)及錐形束CT(cone-beam CT, CBCT)可以降低厚度的乾擾,從筆者會診的經驗看,可以顯著改善病竈的顯示,但是無法改變組織自身的密度差異,遇到等密度的病竈仍然存在分辨睏難,可能需要藉鑒MRI 的增強模式,其臨床應用效能有待進一步的觀察論證。在XMG 與MRI 的比較方麵,筆者總結瞭一組138 個病竈的MRI 和XMG 的匹配對照研究,MRI 和XMG 分彆由2 名醫師各自獨立評價,兩者的符閤情況見錶1-2。兩者分類診斷一緻率為27.5%(38/138),其中可追溯到病理證實的34 個病竈,病理檢查“良性—危險—惡性”與“≤ 3 類—4 類—5 類”的匹配符閤率MRI 為94.1%(32/34),XMG 為67.6%(23/34);以MRI 發現的病竈為參照,XMG 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均接近10%。
翻開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氣”。雖然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但作者的寫作風格卻非常貼近臨床實踐。它並沒有上來就講一堆枯燥的原理,而是從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齣發,循序漸進地講解乳腺MRI的各個方麵。我尤其欣賞它在描述病竈特徵時,會詳細地對比不同序列下的錶現,以及在不同病變類型下的微妙差異。這對於我們日常閱片來說,簡直是福音。比如,對於一些形態不典型或信號不明顯的病竈,單純依靠某一個序列可能難以定論,而這本書就能幫助我們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分析。此外,它在介紹各種MRI徵象時,還穿插瞭大量的典型病例,並附有詳細的影像圖片和診斷思路,這讓我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的閱片經驗相結閤,大大提高瞭學習效率。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我學習乳腺MRI的道路上,耐心而細緻地指引著我,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
評分初識這本書,完全是被它紮實的專業名頭所吸引。作為一名正在進修乳腺影像學的醫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和深化我對乳腺MRI認識的工具書。市麵上相關的書籍不少,但往往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側重於某一個方麵,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而這本書,從書名來看,就透著一股“正版”的專業與權威,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乳腺MRI的最新進展,比如不同序列的應用,造影劑的選擇與注射時機,以及各種常見和罕見病竈的MRI錶現特徵,尤其是在鑒彆良惡性病變方麵,希望能有更深入、更精細的講解。我還特彆關心它是否會提供大量的真實病例分析,配以高質量的影像圖片,幫助我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閱片能力。畢竟,乳腺MRI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高於傳統的影像學檢查,掌握好這門技術,對於早期發現和準確診斷乳腺癌至關重要。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臨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參考,幫助我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評分坦白說,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乳腺MRI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麵,很多細節和進階的診斷技巧掌握得不夠紮實。這本書的到來,無疑是給我打瞭一針“強心劑”。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乳腺MRI的檢查技術要點,從掃描參數的選擇到圖像後處理,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更令我驚喜的是,它在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的評估方麵,也進行瞭專門的論述,這對於我們臨床上追蹤治療效果,以及判斷是否存在遠處轉移至關重要。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看”,更教會瞭我如何“想”,如何根據MRI的徵象,結閤患者的臨床信息,做齣最準確的判斷。其中關於BI-RADS分類在MRI上的應用,更是講得非常到位,這對於規範我們的報告撰寫,以及與其他科室的交流,都非常有幫助。感覺這本書就像一本“秘籍”,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乳腺MRI的精髓,提升自己的診斷水平。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它對乳腺MRI在特定人群和特定情況下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比如,對於年輕女性、哺乳期女性,或者植入假體的女性,乳腺MRI的檢查和診斷就需要遵循不同的原則。這本書詳細地講解瞭這些特殊情況下的MRI錶現,以及需要注意的細節,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復雜病例非常有指導意義。此外,它還對一些疑難病例進行瞭集中的分析,通過多角度的影像對比和詳細的診斷思路,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剋服診斷上的難點。我尤其欣賞書中提供的“思考路徑”,它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引導我們一步步地分析問題,找到解決之道。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在與我分享他多年的寶貴經驗,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乳腺MRI這門技術。
評分作為一個影像科的老兵,我見過不少關於乳腺影像的書籍,但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卻不多。這本書絕對是其中之一。它在內容上非常全麵,從基礎解剖、生理知識,到各種病變的MRI錶現,再到後期的隨訪和特殊情況的處理,幾乎涵蓋瞭乳腺MRI診斷的方方麵麵。我特彆喜歡它在鑒彆診斷部分,對於一些相似的病竈,能給齣非常細緻的鑒彆要點,這對於減少誤診和漏診非常有價值。而且,書中引用瞭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確保瞭內容的科學性和前沿性。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高水平的學術研討會,與眾多專傢一起探討乳腺MRI的最新進展。它不僅提升瞭我對乳腺MRI的理論認知,更激發瞭我對這個領域的濃厚興趣,讓我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鑽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