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9586
係統分析師教程+係統分析師考試全程指導+係統分析師曆年真題解析共3本
9787302219743 9787302204084 9787121337611
基本信息
書名:係統分析師曆年真題解析
定價:49.80元
ISBN:9787121337611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03-01
內容簡介
係統分析師考試是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的一個高級專業考試項目。本書以對曆年真題考試進行分析和解答的方式,針對係統分析師2014年—2017年的真題進行解析,以幫助考生備考係統分析師。本書配套有豐富的在綫學習資源,用微信掃描書中的二維碼,進入“軟考”衝刺互動學習平颱,可以進行在綫題庫答題自測,在綫音頻、視頻、直播課程學習等。本書適閤備考軟考“係統分析師”的學員學習
目錄
2017年係統分析師考試試題與解析 1
2017年係統分析師上午試題分析與解答 2
2017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分析與解答 27
2017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I分析與解答 36
2016年係統分析師考試試題與解析 41
2016年係統分析師上午試題分析與解答 42
2016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分析與解答 66
2016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I分析與解答 77
2015年係統分析師考試試題與解析 81
2015年係統分析師上午試題分析與解答 82
2015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分析與解答 113
2015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I分析與解答 123
2014年係統分析師考試試題與解析 129
2014年係統分析師上午試題分析與解答 130
2014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分析與解答 154
2014年係統分析師下午試題II分析與解答 164
9787302219743.A 9787302204084
係統分析師教程+考試全程指導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計算機軟考圖書籍
書名:係統分析師教程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用書***********************點擊網絡資源可網上購買
作者:張友生、陳誌風、鄧子雲、王勇等
定價:9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219743
齣版日期:2010.02.01
印刷日期:2016.04.22
本書由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組織編寫,是係統分析師考試的。教材。本書圍繞係統分析師的工作職責和任務而展開,對係統分析師所必須掌握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技術做瞭詳細的介紹,重在培養係統分析師所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本書內容既符閤係統分析師考試總體綱領性的要求,也是係統分析師職業生涯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體係。準備參加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把握考試重點和難點。本書可作為係統分析師的工作手冊,也可作為係統分析與設計技術的培訓和輔導教材,還可以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參考用書。
目 錄
第1章 緒論 1
1.1 信息與信息係統 1
1.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
1.1.2 係統及相關理論 3
1.1.3 係統工程方法論 6
1.1.4 信息係統工程 9
1.2 係統分析師 10
1.2.1 係統分析師的角色定位 11
1.2.2 係統分析師的任務 13
1.2.3 係統分析師的知識體係 15
第2章 經濟管理與應用數學 19
2.1 會計常識 19
2.2 會計報錶 21
2.2.1 資産負債錶 21
2.2.2 利潤錶與利潤分配錶 22
2.3 現代企業組織結構 23
2.3.1 企業組織結構模式 23
2.3.2 企業組織結構設計 26
2.4 業績評價 27
2.4.1 成本中心的業績評價 27
2.4.2 利潤中心的業績評價 28
2.4.3 投資中心的業績評價 29
2.5 企業文化管理 30
2.5.1 企業文化的內容 31
2.5.2 企業文化管理的作用 32
2.6 IT審計相關常識 33
2.6.1 IT審計概述 33
2.6.2 IT審計程序 35
2.6.3 IT審計的方法與工具 37
2.6.4 IT審計的重點環節 38
2.7 概率統計應用 39
2.7.1 古典概率應用 39
2.7.2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 43
2.7.3 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 44
2.7.4 常用分布 46
2.7.5 常用統計分析方法 49
2.8 圖論應用 53
2.8.1 小生成樹 53
2.8.2 短路徑 55
2.8.3 網絡與大流量 57
2.9 組閤分析 60
2.9.1 排列和組閤 61
2.9.2 抽屜原理和容斥原理 63
2.10 算法的選擇與應用 65
2.10.1 非數值算法 65
2.10.2 數值算法 68
2.11 運籌方法 73
2.11.1 網絡計劃技術 73
2.11.2 綫性規劃 79
2.11.3 決策論 82
2.11.4 對策論 87
2.11.5 排隊論 90
2.11.6 存貯論 93
2.12 數學建模 95
第3章 操作係統基本原理 97
3.1 操作係統概述 97
3.1.1 操作係統的類型 98
3.1.2 操作係統的結構 99
3.2 進程管理 101
3.2.1 進程的狀態 101
3.2.2 信號量與PV操作 103
3.2.3 死鎖問題 105
3.2.4 綫程管理 108
3.3 內存管理 111
3.3.1 地址變換 111
3.3.2 分區存儲管理 112
3.3.3 段頁式存儲管理 114
3.3.4 虛擬存儲管理 116
3.4 文件係統 119
3.4.1 文件的組織結構 119
3.4.2 存儲空間管理 121
3.4.3 分布式文件係統 122
第4章 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 124
4.1 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124
4.1.1 信道特性 124
4.1.2 數據傳輸技術 127
4.1.3 數據編碼與調製 128
4.2 網絡體係結構與協議 131
4.2.1 網絡互聯模型 131
4.2.2 常見的網絡協議 133
4.2.3 網絡地址與分配 135
4.3 局域網與廣域網 138
4.3.1 局域網基礎知識 138
4.3.2 以太網技術 139
4.3.3 無綫局域網 141
4.3.4 廣域網技術 143
4.3.5 網絡接入技術 145
4.4 網絡互連與常用設備 147
4.5 網絡工程 149
4.5.1 網絡規劃 149
4.5.2 網絡設計 151
4.5.3 網絡實施 153
第5章 數據庫係統 154
5.1 數據庫模式 154
5.2 數據模型 156
5.2.1 數據模型的分類 156
5.2.2 關係模型 157
5.2.3 規範化理論 160
5.3 數據庫訪問接口 164
5.4 數據庫的控製功能 165
5.4.1 並發控製 165
5.4.2 數據庫性能優化 168
5.4.3 數據庫的完整性 170
5.4.4 數據庫的安全性 172
5.4.5 備份與恢復技術 174
5.4.6 數據中心的建設 177
5.5 數據庫設計與建模 178
5.5.1 數據庫設計階段 179
5.5.2 實體聯係模型 180
5.6 分布式數據庫係統 183
5.6.1 分布式數據庫概述 183
5.6.2 數據分片 185
5.6.3 分布式數據庫查詢優化 186
5.7 數據倉庫技術 190
5.7.1 聯機分析處理 190
5.7.2 數據倉庫概述 192
5.7.3 數據倉庫的設計方法 194
5.8 數據挖掘技術 195
5.8.1 數據挖掘概述 195
5.8.2 常用技術與方法 197
5.8.3 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 200
第6章 係統配置與性能評價 202
6.1 計算機係統層次結構 202
6.1.1 計算機硬件的組成 202
6.1.2 計算機軟件的分類 204
6.1.3 計算機係統結構的分類 205
6.2 存儲器係統 207
6.2.1 主存儲器 208
6.2.2 輔助存儲器 209
6.2.3 Cache存儲器 213
6.2.4 網絡存儲技術 217
6.2.5 虛擬存儲技術 220
6.3 輸入輸齣係統 222
6.3.1 輸入輸齣方式 222
6.3.2 總綫 225
6.3.3 接口 227
6.4 指令係統 230
6.4.1 基本指令係統 230
6.4.2 復雜指令係統 232
6.4.3 精簡指令係統 233
6.5 流水綫技術 236
6.5.1 流水綫工作原理 236
6.5.2 流水綫的性能分析 238
6.5.3 局部相關與全局相關 241
6.6 多處理機係統 244
6.6.1 多處理機係統概述 244
6.6.2 海量並行處理結構 246
6.6.3 對稱多處理機結構 247
6.6.4 互連網絡 248
6.7 係統性能設計 250
6.7.1 係統性能指標 251
6.7.2 係統性能調整 253
6.8 係統性能評估 256
6.8.1 評估方法體係 256
6.8.2 經典評估方法 257
6.8.3 基準程序法 259
第7章 企業信息化戰略與實施 262
7.1 企業信息化概述 262
7.2 企業信息化規劃 264
7.2.1 信息化規劃的內容 264
7.2.2 信息化規劃與企業戰略規劃 266
7.3 信息係統開發方法 268
7.3.1 結構化方法 268
7.3.2 麵嚮對象方法 270
7.3.3 麵嚮服務方法 274
7.3.4 原型化方法 277
7.4 信息係統戰略規劃方法 279
7.4.1 企業係統規劃法 279
7.4.2 關鍵成功因素法 285
7.4.3 戰略集閤轉化法 286
7.4.4 戰略數據規劃法 287
7.4.5 信息工程方法 290
7.4.6 戰略柵格法 292
7.4.7 價值鏈分析法 293
7.4.8 戰略一緻性模型 294
7.5 企業資源規劃和實施 296
7.5.1 ERP概述 296
7.5.2 ERP的開發方法 298
7.5.3 ERP的實施 300
7.6 信息資源管理 302
7.6.1 信息資源管理概述 302
7.6.2 規範與標準 304
7.6.3 信息資源規劃 306
7.6.4 信息資源網建設 307
7.7 企業信息係統 309
7.7.1 客戶關係管理 309
7.7.2 供應鏈管理 311
7.7.3 産品數據管理 313
7.7.4 産品生命周期管理 315
7.7.5 知識管理 316
7.7.6 商業智能 318
7.7.7 企業門戶 319
7.7.8 電子商務 321
7.7.9 決策支持係統 323
7.8 電子政務 325
7.8.1 政府職能 325
7.8.2 電子政務的模式 327
7.8.3 電子政務的實施 328
7.9 業務流程重組 331
7.9.1 BPR概述 331
7.9.2 BPR的實施 332
7.9.3 基於BPR的信息係統規劃 334
7.10 企業應用集成 335
7.10.1 傳統企業應用集成 335
7.10.2 事件驅動的企業應用集成 338
7.11 首席信息官 340
第8章 軟件工程 342
8.1 軟件生命周期 342
8.2 軟件開發方法 345
8.2.1 形式化方法 345
8.2.2 逆嚮工程 347
8.3 軟件開發模型 348
8.3.1 軟件開發模型概述 348
8.3.2 快速應用開發 351
8.3.3 統一過程 352
8.3.4 敏捷方法 355
8.4 軟件開發環境與工具 357
8.4.1 軟件開發環境 357
8.4.2 軟件開發工具 359
8.5 軟件過程管理 360
8.5.1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360
8.5.2 軟件過程評估 363
第9章 係統規劃 366
9.1 係統規劃概述 366
9.2 項目的提齣與選擇 368
9.2.1 項目的立項目標和動機 368
9.2.2 項目立項的價值判斷 369
9.2.3 項目的選擇和確定 370
9.3 初步調查 372
9.4 可行性研究 373
9.4.1 可行性評價準則 374
9.4.2 可行性研究的步驟 376
9.4.3 可行性研究報告 377
9.5 成本效益分析技術 379
9.5.1 成本和收益 379
9.5.2 淨現值分析 382
9.5.3 投資迴收期與投資迴報率 385
9.6 係統方案 386
9.6.1 候選方案的可行性評價 386
9.6.2 係統建議方案報告 388
第10章 係統分析 389
10.1 係統分析概述 389
10.2 詳細調查 390
10.2.1 詳細調查的原則 391
10.2.2 詳細調查的內容 392
10.2.3 詳細調查的方法 393
10.3 現有係統分析 395
10.4 組織結構分析 396
10.4.1 組織結構圖 396
10.4.2 組織結構調查 397
10.5 係統功能分析 398
10.6 業務流程分析 399
10.6.1 業務流程分析概述 400
10.6.2 業務流程圖 401
10.6.3 業務活動圖示 403
10.6.4 業務流程建模 405
10.7 數據與數據流程分析 412
2.
書名:係統分析師考試全程指導
作者:張友生、王勇
定價:62元
印次:1-3
ISBN:9787302204084
齣版日期:2009.08.01
印刷日期:2016.04.29
本書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著重對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有重點地細化和深化,內容涵蓋瞭新的係統分析師考試大綱(2009年修訂版)的所有知識點,分析瞭近4年的係統分析設計案例考試的試題結構,給齣瞭試題解答方法和實際案例。本書還給齣瞭論文的寫作方法、考試法則、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以及論文評分標準和論文範文。
閱讀本書,就相當於閱讀瞭一本詳細的、帶有知識注釋的考試大綱。準備考試的人員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掌握考試重點和難點,熟悉考試方法、試題形式,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內容的分布、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迅速提高論文寫作水平和質量。
本書可作為軟件工程師和網絡工程師進一步深造和發展的學習用書,作為係統分析師日常工作的參考手冊,也可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第1章 計算機組成與體係結構 1
1.1 計算機組成與分類 1
1.1.1 計算機的組成 1
1.1.2 計算機的分類 2
1.2 多級存儲器體係 3
1.2.1 主存儲器 3
1.2.2 輔助存儲器 4
1.2.3 Cache 7
1.3 輸入輸齣接口 9
1.3.1 輸入輸齣方式 9
1.3.2 總綫和接口 10
1.4 各種體係結構 13
1.4.1 精簡指令係統計算機 13
1.4.2 流水綫技術 14
1.4.3 並行處理 16
1.4.4 互聯網絡 18
1.5 例題分析 19
第2章 操作係統 23
2.1 操作係統的類型與結構 23
2.1.1 操作係統的類型 23
2.1.2 操作係統的結構 24
2.2 處理器管理 25
2.2.1 進程的狀態 25
2.2.2 信號量與PV操作 28
2.2.3 死鎖問題 32
2.2.4 管程與綫程 34
2.3 文件管理 35
2.3.1 文件的邏輯組織 35
2.3.2 文件的物理組織 36
2.3.3 樹形目錄結構 37
2.3.4 存儲空間管理 38
2.4 存儲管理 39
2.4.1 地址變換 39
2.4.2 存儲組織 39
2.4.3 存儲管理 41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IT項目谘詢工作的人士,我對教材的實用性和前瞻性要求是比較高的。這套“係統分析師教程”在“係統規劃與項目管理”這塊的內容上,展現齣瞭遠超一般應試教材的深度。它並沒有停留在PMP或PRINCE2的錶麵介紹,而是深入探討瞭在復雜、非結構化項目中,如何運用迭代和增量方法進行有效的範圍控製。書中關於“架構選型”的章節尤其讓我眼前一亮,它詳細對比瞭微服務、單體和事件驅動架構在不同業務場景下的優劣勢及遷移成本,這種宏觀的、偏嚮企業戰略層麵的分析,正是係統分析師的核心價值所在。我注意到,書中對於如何撰寫高質量的係統分析報告(System Analysis Report)有著非常具體的模闆和指導,包括如何構建清晰的上下文圖、數據流圖,以及如何用業務語言嚮高層決策者匯報技術風險。這對我後續的工作匯報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唯一的遺憾是,在討論最新的DevOps實踐和自動化測試策略時,內容似乎稍顯滯後,這些現代工程方法對係統分析的效率和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如果能有更深入的探討就更好瞭。但總體來說,它確實提供瞭一個從業務到技術,再到管理的全景視角,讓人能夠跳齣代碼層麵,站在更高維度思考問題。
評分我購買這套輔導書時,其實已經對軟考高級的知識點有過粗淺的瞭解,更看重的是如何將這些知識點在考試中高效地組織和錶達齣來。這套書在“應試技巧與答題策略”上的指導,可以說是我接觸到的同類書籍中最“狡猾”也最實用的。它非常直白地指齣瞭閱捲老師的偏好,比如在論述題中,分點作答(使用編號或項目符號)比長篇大論更容易獲得全部分值,以及如何巧妙地在論述中嵌入考試大綱裏的核心術語來“刷存在感”。我專門針對性地練習瞭它提供的幾套模擬題,這些模擬題的難度設置和齣題風格,與我之前做過的其他模擬題有明顯的區彆,更貼近真實的考試現場感,尤其是在時間壓力下的思維反應。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務實到瞭極緻,很少有抒情的文字,每一句話似乎都是為瞭讓你得分而服務的。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專注於應試技巧,對於一些底層原理的推導過程略顯簡單化,可能需要讀者在閱讀之前,對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理論有一定的掌握,否則在遇到深層次的原理性問題時,可能還是會感到吃力。但如果目標是高分通過考試,這套書的實戰指導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就像是考場上的一份“秘籍”,教你如何高效得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特彆是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拿在手裏感覺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厚厚的乾貨。我主要是衝著“係統分析師”這個含金量比較高的職稱去的,聽說這個考試的知識點覆蓋麵極廣,從項目管理到技術架構,再到數據建模,簡直無所不包。所以,我期待這套書能給我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知識框架。翻開目錄,感覺內容組織得非常係統化,像是給一個新手量身定做的路綫圖,把復雜的概念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小模塊。特彆是關於需求工程的那幾章,講解得相當細緻,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還結閤瞭大量的實際案例,比如如何處理模糊的需求、如何進行有效的利益相關者訪談等等。我個人在實際工作中就經常在需求階段“翻車”,所以這部分的深入剖析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而且,排版上大量使用瞭圖錶和流程圖,這對於理解那些抽象的係統設計原理非常有幫助,比起純文字的堆砌要直觀得多。不過,我也注意到,其中關於新興技術(比如雲計算和微服務架構的最新發展)的深度探討似乎還不夠前沿,更偏嚮於傳統的大型係統分析方法論,這或許是這類教材的通病吧,畢竟技術的迭代速度太快瞭。總的來說,作為打基礎和建立整體認知框架的入門磚,它的錶現是相當紮實的,至少能讓我對軟考的難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會盲目地去啃那些零散的資料。
評分我購買這套書的主要動機是想在短時間內對軟考高級的知識體係進行一次徹底的“拉網式排查”。這三本書的組閤,從理論指導到真題實戰的覆蓋,形成瞭一個閉環學習路徑,這點設計得非常到位。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在“曆年真題解析”這部分的處理方式。很多解析都是簡單地告訴你正確答案是哪個,然後用一兩句話敷衍瞭事。但這本書的解析,堪稱教科書級彆的拆解。它不僅解釋瞭為什麼這個選項是正確的,更關鍵的是,它會詳細剖析其他幾個錯誤選項為什麼是錯的,以及它們分彆對應瞭知識體係中的哪個薄弱環節。這種“正反例”結閤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高瞭刷題的效率,因為它強迫你思考齣題人的意圖,而不是單純地記憶答案。例如,在某年關於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的題目中,解析部分用瞭整整半頁篇幅來對比“脆弱性掃描”和“滲透測試”在方法論上的根本區彆,而不是簡單地給齣定義。這種深度挖掘讓我在做題時,思路一下子清晰瞭很多。雖然書中的文字量相當大,但得益於清晰的章節劃分和適度的留白,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疲勞感相對較輕。當然,如果能再增加一些與時俱進的在綫資源鏈接,比如提供一些案例分析的視頻補充,那就更加完美瞭,畢竟係統分析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領域。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三本書的時候,心裏是有點打鼓的,因為市麵上同類的輔導材料實在太多瞭,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都是把曆年真題和一些過時的教材內容簡單拼湊起來,看瞭等於沒看。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且精煉”。它的敘述語言非常嚴謹,沒有過多花哨的修辭,直擊考點,這一點我很欣賞,畢竟時間寶貴,誰也不想在閱讀過程中被無關的廢話分散注意力。我重點看瞭它關於軟考高級認證的“考試技巧”部分,那部分內容寫得非常有針對性,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時間要控製好”,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題型(比如選擇題的陷阱、論述題的評分側重點)的應對策略。比如,它提到在論述題中,關鍵詞的齣現頻率和邏輯的嚴密性比長篇大論更受青睞,這簡直是點醒瞭我這個考試老手。而且,書中對某些經典的係統設計範式(比如麵嚮對象分析與設計中的SOLID原則)的解釋,深入淺齣,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概念的人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義。我發現它在解釋復雜算法或模型時,會巧妙地引用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商業案例作為對照,讓理論知識瞬間“落地”瞭。唯一的不足可能是,部分技術名詞的縮寫沒有在首次齣現時給齣完整的解釋,對於那些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太牢固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頻繁地查閱其他資料,略微打斷瞭閱讀的連貫性。總的來說,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麵試官在耳邊指導你如何通過這場“選拔賽”,而不是一個溫和的授課老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