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报告(2016)
定价:78.00元
作者:莫荣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67288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报告(2016)》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报告是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状况、组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等开展的系统研究,凝结着8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以及有关单位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为各地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运营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政策和实践指导,为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内容提要
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推进计划之一。本书将详细阐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内涵、外延,发展背景和现状;分析和研究园区功能定位、发展和管理模式;研究现有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判断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适合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园区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研究将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明确发展重点;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园区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功能,推进园区高起点、高质量建设,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总论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新发展/1一、催生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模式/1二、不断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规模/5三、形成了市场化服务和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态势/11四、探索了产业园管理运营模式/17五、推进了产业园与“互联网+”信息化模式相融合/24六、集聚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优惠政策/26七、未来将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31章 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5节 建设背景/35第二节 发展概况/39第三节 组织管理/42第四节 运营成效/43第五节 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46第六节 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48第二章 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52节 建设背景/53第二节 发展概况/57第三节 组织管理/60第四节 经营发展战略/67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83第六节 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86第七节 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88附件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需求评估/89第三章 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04节 建设背景/104第二节 发展概况/108第三节 未来发展规划设想/112第四章 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16节 建设背景/116第二节 发展概况/118第三节 组织管理/123第四节 运营成效/124第五节 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126第六节 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131第五章 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34节 建设背景/135第二节 发展概况/138第三节 组织管理/141第四节 运营成效/145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148第六节 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150第七节 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153第六章 中国海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59节 建设背景/159第二节 发展概况/161第三节 组织管理/164第四节 经营发展战略/165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169第六节 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170第七节 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173
作者介绍
莫荣,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国就业问题专家和经济学家。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北京经济学院上研究生,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做访问学者。1988年开始研究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劳动保障和大数据等理论和政策问题,先后完成了10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课题和部级课题,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11余本。
文摘
序言
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行业前沿趋势的分析部分,比如在讨论“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章节时,作者似乎有一种洞察未来的能力。他不仅仅是罗列了当时已经发生的技术应用,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这些技术对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以及这种冲击背后的深层逻辑。那种论述的深度,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表面观察,而是真正深入到了驱动力、瓶颈和未来生态构建的层面。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所在机构的实际业务进行反思,思考我们是否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赛道上,或者说,我们错失了哪些关键的窗口期。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启发性,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资深行业专家的“私房授课”,而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报告汇编。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讲究,封面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权威的感觉。我记得刚拿到手的时候,特意端详了好一阵子。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不错,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累。装订工艺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书脊很牢固,即使经常翻看也不会轻易散开。从外在的感受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书或案头参考资料。至于内容本身的排版布局,图表和文字的穿插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政策解读,也能通过清晰的图示变得直观易懂,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快速抓住核心信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图书的整体呈现上,确实追求了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体验,这不仅是对内容本身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一种体贴入微的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超出了一个年度报告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活态的行业编年史,记录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特定年份(2016年左右)的集体面貌、焦虑与渴望。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整个行业对于“服务升级”和“价值重塑”的迫切追求。它不仅为我们梳理了产业园的硬件设施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描绘了支撑这些硬件和政策的“软实力”——即人才结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演变。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特定历史阶段下,某一现代服务业如何通过园区化集中发展来加速成长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和多维度的观察切片,是理解行业纵深发展脉络的绝佳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其实非常多变,这一点我很欣赏。在论述宏观政策和宏观经济背景时,语言显得非常严谨、正式,用词精准,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读起来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消化那些复杂的概念和数据链条。然而,当转到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比如某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成功经验总结时,笔锋又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带有一些叙事性和故事性,仿佛能看到产业园运营者们在面对挑战时的挣扎与突破。这种文风的切换,极大地避免了通篇都是枯燥术语的风险,使得全书的阅读节奏张弛有度,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用不同的“语境”来与读者进行沟通,这在专业报告中是相当难得的技巧。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研究者,我发现这本书在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上做得非常扎实。引用的数据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官方统计口径或权威机构的调研结果,这极大地增强了报告结论的可信度。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不同区域产业园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不是简单地做优劣比较,而是深入探讨了地域禀赋、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是如何共同塑造成不同园区独特发展路径的。比如,沿海发达地区的模式和内陆新兴地区的模式之间的内在差异,分析得鞭辟入里。这种横向比较的视角,为我们理解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