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發展報告(2016)
定價:78.00元
作者:莫榮
齣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67288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發展報告(2016)》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閤“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聯盟”各成員單位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報告是對*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的發展狀況、組織管理、信息化平颱建設、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等開展的係統研究,凝結著8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的成功經驗和實踐探索,以及有關單位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所做的貢獻,為各地人力資源産業園建設、運營和發展提供瞭理論、政策和實踐指導,為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産業園發展貢獻瞭中國智慧。
內容提要
為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健康發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將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區作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推進計劃之一。本書將詳細闡述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區的內涵、外延,發展背景和現狀;分析和研究園區功能定位、發展和管理模式;研究現有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實施效果;判斷園區的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適閤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園區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研究將以提高人力資源服務供給能力和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健康發展為主要任務,完善園區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明確發展重點;製定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發揮園區集聚産業、拓展服務、孵化企業、培育市場的功能,推進園區高起點、高質量建設,為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提供藉鑒。
目錄
總論 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的新發展/1一、催生瞭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發展模式/1二、不斷壯大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發展規模/5三、形成瞭市場化服務和公共服務共同發展態勢/11四、探索瞭産業園管理運營模式/17五、推進瞭産業園與“互聯網+”信息化模式相融閤/24六、集聚瞭人力資源服務業相關優惠政策/26七、未來將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31章 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35節 建設背景/35第二節 發展概況/39第三節 組織管理/42第四節 運營成效/43第五節 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46第六節 發展方嚮和前景展望/48第二章 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52節 建設背景/53第二節 發展概況/57第三節 組織管理/60第四節 經營發展戰略/67第五節 信息化建設/83第六節 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86第七節 發展方嚮和前景展望/88附件 重慶市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需求評估/89第三章 中國中原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104節 建設背景/104第二節 發展概況/108第三節 未來發展規劃設想/112第四章 中國蘇州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116節 建設背景/116第二節 發展概況/118第三節 組織管理/123第四節 運營成效/124第五節 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126第六節 發展方嚮和前景展望/131第五章 中國杭州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134節 建設背景/135第二節 發展概況/138第三節 組織管理/141第四節 運營成效/145第五節 信息化建設/148第六節 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150第七節 發展方嚮和前景展望/153第六章 中國海峽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159節 建設背景/159第二節 發展概況/161第三節 組織管理/164第四節 經營發展戰略/165第五節 信息化建設/169第六節 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170第七節 發展方嚮和前景展望/173
作者介紹
莫榮,現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我國就業問題專傢和經濟學傢。他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在北京經濟學院上研究生,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做訪問學者。1988年開始研究勞動就業、職業培訓、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勞動保障和大數據等理論和政策問題,先後完成瞭100多項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課題和部級課題,在《人民日報》《求是》《管理世界》等報刊發錶論文200餘篇,著作11餘本。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其實非常多變,這一點我很欣賞。在論述宏觀政策和宏觀經濟背景時,語言顯得非常嚴謹、正式,用詞精準,充滿瞭學術的嚴謹性,讀起來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消化那些復雜的概念和數據鏈條。然而,當轉到對具體案例進行剖析,比如某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的成功經驗總結時,筆鋒又突然變得生動起來,帶有一些敘事性和故事性,仿佛能看到産業園運營者們在麵對挑戰時的掙紮與突破。這種文風的切換,極大地避免瞭通篇都是枯燥術語的風險,使得全書的閱讀節奏張弛有度,不會讓人産生閱讀疲勞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用不同的“語境”來與讀者進行溝通,這在專業報告中是相當難得的技巧。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我看來,遠超齣瞭一個年度報告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活態的行業編年史,記錄瞭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在特定年份(2016年左右)的集體麵貌、焦慮與渴望。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當時整個行業對於“服務升級”和“價值重塑”的迫切追求。它不僅為我們梳理瞭産業園的硬件設施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描繪瞭支撐這些硬件和政策的“軟實力”——即人纔結構、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演變。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瞭解中國特定曆史階段下,某一現代服務業如何通過園區化集中發展來加速成長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豐富和多維度的觀察切片,是理解行業縱深發展脈絡的絕佳參考。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區域經濟發展和産業集群的研究者,我發現這本書在數據來源的可靠性和權威性上做得非常紮實。引用的數據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官方統計口徑或權威機構的調研結果,這極大地增強瞭報告結論的可信度。我尤其欣賞它對於不同區域産業園發展模式的對比分析,不是簡單地做優劣比較,而是深入探討瞭地域稟賦、政策導嚮和市場需求是如何共同塑造成不同園區獨特發展路徑的。比如,沿海發達地區的模式和內陸新興地區的模式之間的內在差異,分析得鞭闢入裏。這種橫嚮比較的視角,為我們理解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多樣性”提供瞭非常寶貴的理論框架和實證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講究,封麵那種沉穩的藍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專業、權威的感覺。我記得剛拿到手的時候,特意端詳瞭好一陣子。內頁的紙張質感也很不錯,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纍。裝訂工藝看得齣是下瞭功夫的,書脊很牢固,即使經常翻看也不會輕易散開。從外在的感受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書或案頭參考資料。至於內容本身的排版布局,圖錶和文字的穿插處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復雜的數據分析和政策解讀,也能通過清晰的圖示變得直觀易懂,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快速抓住核心信息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看得齣來,齣版社在圖書的整體呈現上,確實追求瞭一種高品質的閱讀體驗,這不僅是對內容本身的尊重,也是對讀者的一種體貼入微的關懷。
評分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行業前沿趨勢的分析部分,比如在討論“人力資源服務數字化轉型”的章節時,作者似乎有一種洞察未來的能力。他不僅僅是羅列瞭當時已經發生的技術應用,更深層次地探討瞭這些技術對傳統人力資源服務模式帶來的顛覆性衝擊,以及這種衝擊背後的深層邏輯。那種論述的深度,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錶麵觀察,而是真正深入到瞭驅動力、瓶頸和未來生態構建的層麵。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所在機構的實際業務進行反思,思考我們是否已經走在瞭正確的賽道上,或者說,我們錯失瞭哪些關鍵的窗口期。這種強烈的代入感和啓發性,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個資深行業專傢的“私房授課”,而不是一份冷冰冰的報告匯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