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

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電子取證
  • 數據鑒定
  • 實驗室認可
  • 公安
  • 刑偵
  • 技術標準
  • 質量管理
  • CNAS
  • 實驗室規範
  • 證據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金色天博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5326660
商品編碼:27873779220
開本:16

具體描述

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

金波 (作者), 唐丹舟 (作者), 劉曉宇 (作者)

定價: ¥100.00

齣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 第1版 (2016年12月29日)

平裝: 460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5326660

條形碼: 9787565326660

金波、唐丹舟、劉曉宇主編的《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共九章,體係相對完整。本書的編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原則,從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的視角齣發,解析瞭司法鑒定/法庭科學實驗室認可的*新規定,總結瞭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實踐的經驗,涵蓋瞭司法鑒定/法庭科學實驗室認可的各個步驟,整理瞭認可現場評審的典型不符閤項,並完整呈現瞭質量管理體係的文件示例。

作者簡介

金波,博士,研究員,二級警監。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助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首席科學傢、公安部網絡偵察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信息網絡安全公安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辰星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主任.國際刑警組織全球網絡犯罪專傢組成員、上海法院知識産權技術谘詢專傢、上海市司法鑒定協會副會長兼電子證據司法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閤格評定國傢認可委員會主任評審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傢委員會常務委員。長期從事網絡信息安全、網絡犯罪偵查、電子數據取證的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主持國傢發改委專項、863計劃、國傢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20餘項,發錶專業學術論文30餘篇:獲發明專利30餘項;研製完成信息網絡安全、計算機犯罪偵查産品20餘項。唐丹舟,研究員,南開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主要從事實驗室認可管理工作。主持並完成國傢“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傢“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等科技部課題4項,參與guojia級、省部級、局級科研項目19項,獲得質檢總局“科技興檢奬”一等奬1項,二等奬3項,三等奬1項,獲得天津市政府“科技進步奬”二等奬1項,三等奬2項:製定國傢標準、行業標準25項;發錶論文、譯文26篇。劉曉宇,現任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研發中心勘查取證處處長,國際刑警組織全球網絡犯罪專傢組成員、中國閤格評定國傢認可委員會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刑事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子物證檢驗分技術委員會專傢工作組組長、公安部網絡偵查專傢、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電子數據勘查取證分析實驗室*高管理者,擔任《電子數據取證》主編、公安院校本科統編教材《電子數據檢驗技術與應用》副主編。主持並參與一係列電子數據取證技術和係統的研究與開發,擁有國傢專利1項:組織並參與一係列電子數據取證相關技術標準的製定。指導並參與多起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內重特大案件的偵辦工作,多次參與電子數據有關司法解釋、法律法規的製定工作。



目錄

*一章 概述

*一節 實驗室認可概述

第二節 司法鑒定/法庭科學機構認可概況

第三節 電子數據實驗室認可的現狀

第二章 電子數據實驗室認可的依據

*一節 CNAS—CL08:2013《司法鑒定/法庭科學機構能力認可準則》

第二節 CNAS—CL27:2014《司法鑒定/法庭科學機構能力認可準則在電子物證鑒定領域的應用說明》

第三節 其他規範性文件

第三章 電子數據實驗室認可的基本步驟

*一節 管理體係的建立

第二節 管理體係的運行和持續改進

第三節 認可評審的一般程序

第四章 電子數據實驗室質量管理的關鍵控製點

*一節 人員管理

第二節 設備管理

第三節 檢材/樣本管理

第四節 方法管理

第五節 設施環境

第六節 記錄控製

第七節 其他

第五章 電子數據實驗室認可現場評審不符閤項示例

*一節 不符閤項概述

第二節 典型不符閤項

第六章 質量手冊編寫示例

第七章 程序文件編寫示例

第八章 記錄文件編寫示例

第九章 設備核查作業指導書編寫示例

附錄

CNAS—CL08:2013司法鑒定/法庭科學機構能力認可準則

CNAS—CL27:2014司法鑒定/法庭科學機構能力認可準則

在電子物證鑒定領域的應用說明

參考文獻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網絡空間安全態勢感知與應急響應實戰》的圖書簡介: --- 《網絡空間安全態勢感知與應急響應實戰》 書籍簡介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信息係統已成為社會運行的基石,而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威脅也日益復雜化、隱蔽化和智能化。從高級持續性威脅(APT)到勒索軟件攻擊,再到供應鏈滲透,傳統基於邊界防禦的安全策略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書《網絡空間安全態勢感知與應急響應實戰》正是基於這一嚴峻的安全形勢應運而生,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讀物,更是一本麵嚮實戰、注重技術落地的操作手冊,旨在為網絡安全專業人員、企業安全團隊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安全實踐指導。 本書的撰寫團隊匯聚瞭來自頂尖安全機構和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實戰專傢,他們結閤多年在一綫攻防對抗中的經驗積纍,將晦澀的安全理論轉化為清晰、可執行的操作流程。全書內容緊密圍繞“事前預警、事中監測、事後處置”的安全生命周期展開,力求構建一個全麵、閉環的網絡安全防禦體係。 第一部分:網絡空間安全態勢感知的基石與構建 態勢感知是現代網絡安全防禦體係的核心。本部分首先深入剖析瞭態勢感知的基本概念、理論模型及其在不同組織中的應用場景。我們不再停留在傳統的入侵檢測(IDS/IPS)層麵,而是將視角提升到宏觀的“全局態勢”把握。 數據源的深度挖掘與融閤: 我們詳細闡述瞭如何高效整閤來自主機(EDR/Sysmon)、網絡(NetFlow/Pcap/代理日誌)、應用(Web日誌/數據庫審計)以及雲環境(CloudTrail/VPC Flow Logs)的多維度異構數據。重點介紹瞭數據清洗、標準化和特徵工程在提升感知準確性中的關鍵作用。 威脅情報的集成與應用: 強調瞭威脅情報(TI)在態勢感知中的“燃料”作用。內容涵蓋瞭開源情報(OSINT)、商業情報訂閱以及內部沙箱分析産生的情報如何通過STIX/TAXII等標準協議,實時注入到安全分析平颱中,實現對新興威脅的快速識彆。 可視化與可解釋性分析: 針對海量數據帶來的“信息過載”問題,本書提供瞭多種先進的可視化技術。從基於地理位置的攻擊熱力圖,到基於行為關聯分析的圖數據庫展示,旨在幫助安全分析師快速定位異常點,理解復雜攻擊鏈條的內在邏輯,實現“人機協同”的分析模式。 第二部分:高級威脅檢測與行為分析技術 在感知的基礎上,本部分聚焦於如何識彆那些試圖規避傳統簽名的“高級持續性威脅”。 基於機器學習的異常檢測: 我們詳細介紹瞭在安全場景下如何應用無監督學習(如聚類、孤立森林)和有監督學習(如分類算法)來發現偏離基綫的可疑行為。內容包括對用戶實體與行為分析(UEBA)中,如何建模正常用戶行為(登錄時間、訪問資源、數據傳輸量)的細緻步驟和參數調優方法。 內存取證與惡意代碼分析: 針對無文件攻擊(Fileless Attack)的流行,本書提供瞭詳細的內存取證流程指南,包括使用Volatility框架識彆注入進程、鈎子函數、隱藏的Shellcode等技術。同時,對沙箱逃逸技術的分析原理進行瞭深入探討。 側信道攻擊與內部威脅的識彆: 探討瞭如何通過分析係統資源的細微波動(如CPU緩存命中率、網絡延遲)來推斷潛在的敏感操作。並針對組織內部人員的潛在違規行為,構建瞭基於權限變更、高風險數據訪問頻率等指標的內部威脅評分模型。 第三部分:網絡安全應急響應的流程化與自動化 從發現威脅到恢復業務,應急響應的效率直接決定瞭安全事件造成的損失大小。本書將應急響應視為一個嚴謹的工程化過程。 事件響應的六步法實踐: 全麵遵循NIST SP 800-61 Rev.2標準,詳細闡述瞭準備、識彆、遏製、根除、恢復和經驗教訓總結六個階段的具體操作規範和工具選擇。 遏製策略的精細化選擇: 強調“不盲目隔離”的原則。根據攻擊的類型和業務的敏感度,提供瞭隔離網絡層、隔離主機進程、限製特定用戶權限等多種粒度的遏製方案,確保在阻止攻擊擴散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維持核心業務的可用性。 自動化與編排(SOAR): 本部分是本書的亮點之一,係統介紹瞭如何利用安全編排、自動化與響應(SOAR)平颱,將重復性的響應任務(如威脅情報查詢、失陷主機隔離、告警升級)固化為劇本(Playbook)。通過具體的案例演示,展示瞭如何將多個安全工具串聯起來,實現從“告警觸發”到“初步處置”的毫秒級響應。 數字證據的固定與鏈條維護: 強調瞭在應急響應過程中,所有操作都必須符閤法律和閤規要求。詳細介紹瞭如何規範地進行證據的采集、哈希值計算、時間戳記錄以及保存鏈的構建,確保後續的溯源分析和司法取證的有效性。 第四部分:構建麵嚮未來的彈性安全架構 最後的章節著眼於如何將響應經驗反饋到防禦體係中,實現安全能力的持續進化。 紅藍對抗與實戰演練: 倡導將“假設被攻破”的思維融入日常安全管理。提供瞭設計和執行桌麵推演(Tabletop Exercise)和實戰模擬演練(War Game)的框架,特彆是針對關鍵基礎設施和零信任架構下的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驗證方法。 安全運營中心的效能提升(SOC Maturity): 討論瞭如何通過流程優化、工具集成和人員技能培訓,提升安全運營中心的整體效能(MTTD/MTTR)。內容包括指標體係的建立(KPIs/SLAs)以及如何評估安全工具的實際投入産齣比。 目標讀者群: 本書適閤於企業安全架構師、安全運營工程師(SOC Analyst)、事件響應團隊成員(CSIRT/CERT)、信息安全高校師生以及所有希望將網絡安全理論知識轉化為高水平實戰技能的IT專業人士。通過係統學習和實踐本書內容,讀者將能夠從被動防禦轉嚮主動防禦,建立起一套適應現代復雜威脅環境的、高效、可快速響應的安全體係。 ---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瞭一些關於科技與法律交織的紀錄片,那些講述如何從零散的數字碎片中還原真相的故事總是那麼引人入勝。我常常在想,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留下的每一個點擊、每一次搜索、每一條消息,是不是都在構建一個關於我們自己的“數字畫像”?而當這些數字信息不再僅僅是個人隱私,而是可能涉及到法律案件時,它們又該如何被有效地提取、分析和解讀?“電子數據取證”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技術性和專業性,而“鑒定”則更增添瞭一層嚴謹和權威的色彩。我一直認為,科學的證據是司法公正的基石,而電子數據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信息載體,其取證和鑒定工作的規範化,對於維護社會秩序和保障公民權益至關重要。這本書的齣版,想必能為這個日益重要的領域提供一套清晰可行的指導,讓這項復雜的工作有章可循,更加透明可信。

評分

剛拿到這本《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從它的封麵上,就激起瞭我內心深處對信息安全領域的好奇與嚮往。我並非專業人士,平日裏接觸最多的是各種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它們背後龐大而復雜的網絡世界。這些電子設備承載著我生活、工作、學習的點點滴滴,無形中構成瞭我數字世界的“足跡”。然而,當我嘗試去理解這些“足跡”如何在數字洪流中被記錄、被追蹤,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成為“證據”時,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神秘領域的大門,讓我得以窺探那些隱藏在技術錶象之下的嚴謹流程和專業知識。我尤其對“實驗室認可”這部分內容充滿瞭期待,這是否意味著電子數據取證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和保障?它又將如何確保我們數字生活中的信息能夠得到妥善的保護和真實的還原?這些問題,都讓我迫切地想要翻開書頁,去尋找答案。

評分

當我看到《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與信息安全、法律調查相關的畫麵。在如今這個數字化的時代,幾乎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電子設備和網絡,這意味著我們的生活痕跡越來越多地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因此,如何科學、規範地處理這些電子數據,在發生糾紛或犯罪時,能夠準確地提取和分析,就變得尤為重要。“取證”和“鑒定”這兩個詞匯,直接點齣瞭這項工作的核心——證據的獲取與判斷。而“實驗室認可”則是一個更深層次的關注點,它暗示著這項工作並非僅憑個人能力,而是需要具備一定資質和標準的專業機構來完成,這無疑是提升整個行業公信力的重要舉措。我很期待瞭解,什麼樣的流程和條件纔能獲得“實驗室認可”,這背後又蘊含著怎樣嚴謹的科學原理和管理規範。

評分

收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所傳達齣的專業性和前沿性。“電子數據取證”和“鑒定”這兩個詞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社會中那些復雜而關鍵的案件偵破過程,從微小的數字痕跡中抽絲剝繭,還原事實真相。我一直認為,在信息時代的司法實踐中,電子數據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案件的走嚮和正義的實現。而“實驗室認可”這個概念,則更是將這項工作的專業性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意味著,電子數據取證和鑒定不再是散兵遊勇式的行為,而是需要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有資質的體係來支撐。這讓我對書中關於“認可”的具體標準、流程以及它所能帶來的實際效益充滿瞭好奇,相信這本書會為我打開一扇瞭解這個嚴謹而充滿挑戰的領域的大門。

評分

說實話,拿到這本《電子數據取證與鑒定實驗室認可工作指南》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它的實用性和重要性。我之前對電子數據取證的瞭解大多來自影視作品,覺得那是一項充滿科技感和神秘色彩的工作,仿佛隻有身穿製服的專業人士纔能觸及。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意識到,這並非遙不可及的領域,而是有著係統化的工作流程和明確的行業標準。尤其是“實驗室認可”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非常新穎且具有吸引力。這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本身,更關乎建立一套權威的認證體係,保證取證過程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靠性。我很好奇,什麼樣的標準纔能被認為是“認可”的?一個通過認可的實驗室,在進行電子數據取證時,會展現齣哪些與眾不同的嚴謹和專業?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為我揭開這些迷霧,讓我對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有更深刻的認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