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ISBN 978-7-5174-0481-1 定价:128.00元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作者:本书编写组 编
【内容简介】
本书沿用以往体例,分为综合法规、实体法规、程序法规三部分,新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等重要法规,共收录了截至2018年3月底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党纪政纪法规等规范性文件220余件,是纪检监察工作不可缺少的法规工具用书。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封面设计简约大气,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但并没有采用那种刻板的深色调,反而用了一些更现代的排版和配色,体现了编者对细节的关注。尤其是侧边的书脊,字体的选择和间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放在书架上,绝对是那种让人忍不住想翻阅一下的类型。内页的纸张选用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装订工艺看起来也很扎实,要知道这种工具书,翻阅频率肯定很高,好的装订能保证它能“抗得住”高强度的使用。不得不说,光是初步的接触体验,就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严谨,而且在实用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一点在同类书籍中并不多见。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想。我原本以为它会侧重于某一两个领域,但实际翻阅后发现,它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从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到立案审查、直至最后的处分决定和申诉处理,几乎都有所覆盖。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到了“怎么做”的层面。比如,在证据收集和谈话技巧的章节,虽然篇幅不算长,但所提供的指导意见却非常精炼且具有实操性,很多都是基于丰富的办案经验总结出来的“干货”,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这对于我们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它更像是一部“工作手册”而非单纯的“法典汇编”。
评分我过去在处理一些跨部门协作的材料时,经常为了查找一个特定的条款或者最新的解释而耗费大量时间,翻阅各种零散的文件。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这种实务工作者量身定制的。它不是简单地把法规条文堆砌在一起,而是采用了非常清晰的分类和索引系统。我特别欣赏它在一些重点条文后的“释义”或“实务提示”,这些内容往往是官方文件里不会详细说明,但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真正需要把握的“灰色地带”的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法规背后的精神和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本书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了起来,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活”了起来,大大提高了查找效率,感觉就像是身边多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领导”随时提供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我深知法规的更新速度之快,稍不留意就会跟不上政策的步伐。这本新版工具书最让我感到踏实的地方,就是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它不仅收录了核心的党纪国法,还非常及时地纳入了近年来出台的重要法规和修正案。我特地对比了几个关键时间点的新旧规定,发现它对新增或修改的部分做了非常醒目的标注,这对我进行自查自纠和工作流程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要知道,法规的“新”不光是日期上的更新,更是内涵的深化。这本书在处理这些新变化时,提供了清晰的脉络,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新在哪里”、“为什么改”,这种前瞻性的编纂思路,是任何电子资料库都无法替代的实体书的价值所在,它让人感到工作是建立在坚实、最新的法律基础之上的。
评分我个人有一个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喜欢在书页上做批注和标记,这能帮助我更好地消化吸收。这本书的纸张和内页设计非常适合这种“互动式”阅读。空白处足够大,可以随时记录下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问或者对某个条文的个人理解。与纯电子阅读相比,实体书在检索特定知识点时的那种直观性是无可替代的——你对某个章节的记忆往往与它在书中的物理位置相关联,翻到某一页时,相关的记忆和经验会立刻被激活。这种触觉和视觉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效率和记忆的持久性。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办公桌上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是帮助我保持专业状态和持续进步的重要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