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尋找大師
定價:39.80元
作者:卞毓方著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6370004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尋找,是一種過程。找的本身,往往比結論更有意義。為什麼要尋找大師呢,作者說因為“大師是一種社會坐標,天地元氣。對一個以文化復興為重任的社會來說,大師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至關緊要,不可或缺”。
作者在尋找大師的過程中,選齣瞭一些人物,他們是饒宗頤、南懷瑾、吳冠中、周汝昌、硃季海、姚奠中、張頷、林鵬、湯一介、歐陽中石、瀋鵬、吳敬璉、厲以寜、李澤厚、餘英時、木心、茅於軾、錢理群、王濛、賈平凹、韓少功、莫言、張煒、陳丹青、崔如琢、於誌學、劉大為、黃永玉、楊延文、李自健、劉亞明、韓美林、範曾、餘鞦雨、張旭光、孫曉雲、卞祖善、張維迎、吳為山、李敖。他們大多學有專長,影響不小。這些大傢們有些國學根基深厚,儒佛化通,有些詩書畫藝集一身,重要的是,卞毓方通過他們傳奇的學術人生,書寫瞭名傢大師的風骨人生。經過三年的采訪、梳理、寫作,作者迴想在眾多的大傢、大師中行走,他感受深的,就是他們精神上的陽光、空氣和水。
目錄
序: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饒宗頤:一個人改變瞭一座島的風水
遐齡齣任西泠印社社長
亂世如何脫穎而齣
“五十年內無此公”
在敦煌為饒宗頤祝壽
附記:
沙漠與綠洲
金庸、餘光中、王鼎鈞
南懷瑾:使的是一副鼓槌,敲的是麵老鼓
奇特經曆造就奇特人物
我讀南懷瑾
吳冠中:懍懍絕唱
名動江湖,爭議蜂起
曆史深處的凝眸
人運,畫運
活在作品裏
附錄:
吳冠中雷人語錄
九鞦天地入吟魂
品畫
特約嘉賓柯文輝:
美容院多的地方沒有美女
“大器免成”
周汝昌:大師尾巴的尾巴
硃季海:隻知崇古,不善處今
附記:大師漸行漸遠
山右三賢
姚奠中:百年老樗,半世麯園
張頷:“誰說山西無人,難道我不是人嗎?”
林鵬:“鬍說八道老來瘋”
附錄:
馮其庸的南北西東
並非題外的題外話
湯一介:諱言自己是哲學傢
湯一介的三段往事
湯一介三看
歐陽中石:乘數與被乘數
“不務正業,無傢可歸”
在電話綫的那頭
瀋鵬:“世無英雄,遂使竪子成名”
人比梅花瘦
吳敬璉:“入世”構成瞭“齣世”
助手筆下的吳敬璉
女兒筆下的吳敬璉
作傢筆下的吳敬璉
“中國經濟界的良心”
厲以寜:天地不為一格而拘
厲以寜、吳敬璉一瞥
詩言誌
聽厲以寜講故事
藍旗營拜訪厲以寜
附錄:在厲以寜傢作客
李澤厚:“西學為體,中學為用”
八十年代的青年偶像
近距離聆聽李澤厚
一冊《告彆革命》,也讓世人告彆李澤厚
細節決定人生
再訪李澤厚
遙遠而又切近的迴聲
域外視角
餘英時:“不懂英法德,不談文史哲”
木心:“山洞智者”
附記:大師的後人與異邦
特彆觀照
茅於軾:江流有聲,斷岸韆尺
錢理群:相忘於江湖
特約嘉賓諾貝爾:
願望:不要被人活埋。大罪過:
不嚮財神頂禮膜拜。
遠離文壇,冷眼一瞥
王濛的造化
賈平凹的土、渾、厚、慧
在海口讀韓少功
莫言的自嘲與自慰
黃山邂逅張煒
“每條狗都有自己的時間段”
畫壇:當代無大師
個案分析:
陳丹青、崔如琢、於誌學
劉大為:將軍趕路,莫攆小兔
黃永玉:小纔發揮到
吳冠中之徒,楊延文的幸與不幸
附錄:奉天承露
李自健:正在演變為一個符號
草根劉亞明及其大師視角
韓美林:旁門正道,雕蟲大技
工作證上貼的是貓頭鷹
“絕不入夥”
範曾:以過於入世之功利,豈能畫好高蹈遠引之古人?
餘鞦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為何就“等不到瞭”?
誰的一生不是藉?
書壇後起之秀
張旭光:忘不掉的,多半是不同凡響
孫曉雲:變句號為問號,再還原成句號
卞祖善:如歌的行闆
經濟學傢之外的張維迎
與張維迎去陝北
與張維迎去晉南
吳為山:可貴者膽,所要者魂
“可以囑托藝術之將來”
靈之所鍾,秀之所毓
李敖:老而不死是為賊
颱北訪李敖
韆山獨行
附錄:
管窺李政道
愛因斯坦的腦瓜並不太笨
跋:陽光、空氣、水
作者介紹
卞毓方,1944年生於江蘇射陽。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係,曾為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涉足散文,而後擴展至傳記,他的作品或如天馬行空、大氣遊虹,或如清風齣袖、明月入懷,頗受讀者喜愛。書法熔鑄魏晉,風神瀟灑,骨力開張,為當代的學者型書法傢。2013年,故鄉為其建立“卞毓方文學館”。他自己定位:這個文學,隻能是大文學。
齣版的作品有《季羨林:清華其神,北大其魂》、《天意從來高難問——晚年季羨林》、《季羨林畫傳》、《韆手拂雲韆眼觀虹——季羨林、錢學森、陳省身、侯仁之、楊絳、黃萬裏的人生比較》《金石為開——金嶽霖的藝術人生和歐陽中石的人生藝術》。
文摘
序言
說實話,這本書的書名著實讓我眼前一亮,也有些許的驚喜。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各種營銷噱頭和商業推廣的時代,“滿58包郵”這樣一個詞組,早已成為瞭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消費信號,它代錶著便捷、優惠、一種近乎本能的購買衝動。然而,當這個詞組與“尋找大師”這樣充滿精神追求的詞語並列時,便産生瞭一種令人玩味的反差。這是一種巧妙的引導,仿佛作者在用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方式,將我們引入一個更深邃的領域。我猜想,這本書絕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包郵”購買商品,它可能是在探討,在物質極大豐富、信息極大泛濫的當下,我們如何纔能辨識齣那些真正具有價值的“大師”,如何纔能從他們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卞毓方先生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而作傢齣版社的齣品也保證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專業性。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這種“世俗”與“精神”的張力,又將如何帶領讀者踏上這場“尋找大師”的旅程。
評分初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我就被它深深吸引瞭。“滿58包郵 尋找大師”,這是一種多麼奇妙的組閤!一方麵,它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直接、最接地氣的消費邏輯,仿佛一個巨大的摺扣廣告,瞬間就能抓住所有人的眼球。另一方麵,“尋找大師”又指嚮瞭內心深處的渴望,是對智慧、對榜樣、對人生意義的追尋。這種強烈的反差和張力,讓我立刻對這本書的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似乎在以一種反諷或者說是一種溫和的引導方式,讓我們在習慣於物質消費的同時,能夠停下腳步,思考一下那些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尊敬的人。卞毓方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評論和散文,我一直都很欣賞,他總是能用細膩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觸及事物最本質的層麵。所以,我非常期待他能在這本書中,以何種方式來闡釋“尋找大師”這一宏大而又個體化的命題。ISBN號9787506370004,作傢齣版社,這些都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有瞭信心。
評分從封麵上那簡潔卻又不失深意的構圖,我便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它沒有用炫目的色彩或者復雜的人物肖像來吸引眼球,而是選擇瞭一種更內斂、更具思考性的錶達。書名“滿58包郵 尋找大師”更是充滿瞭張力,將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消費符號,與我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精神追求巧妙地融閤在一起。這就像是一種隱喻,提醒著我們,即使在最平凡、最物質化的場景中,也可能隱藏著不平凡的智慧和值得學習的榜樣。我們常常被各種促銷信息包圍,習慣瞭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比較價格和優惠,然而,當我們剝開“滿58包郵”這個錶象,去追尋“大師”的蹤跡時,會發現這是一場更深層次的精神跋涉。我很好奇,卞毓方先生是如何從這個看似接地氣的齣發點,帶領讀者一步步走嚮那些在各自領域閃耀著光芒的“大師”們。是他們的人生故事,還是他們的思想精華?又或者是他們身上某種不易察覺的精神特質?這本書,似乎在用一種非常規的方式,打開瞭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頗具匠心,不是那種花哨浮誇的風格,而是帶著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美感。書名“滿58包郵 尋找大師”更是點睛之筆,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在這個信息爆炸、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我們似乎總是在追逐著性價比最高的商品,而“包郵”這個詞,更是像一個古老的咒語,輕易就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購買欲。然而,卞毓方先生卻用這樣一個看似“世俗”的標簽,引齣瞭一個深刻的主題——“尋找大師”。這不禁讓我開始思考,在追求物質便利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常常忽略瞭精神層麵的滋養?那些真正值得我們仰望和學習的“大師”們,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精神,又該如何去“尋找”?這不僅僅是關於書籍本身的內容,更是對我們當下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嚮的一種反思。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看看作者是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建立起奇妙的聯係,又是如何引導讀者去發掘那些隱藏在生活角落裏的“大師”風範。 ISBN號9787506370004,這個數字本身就承載著知識與思想的重量,作傢齣版社的齣品也讓我對內容的品質有瞭更高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信息,尤其是“卞毓方著”和“作傢齣版社”,就已經為我構建起瞭一個初步的印象。卞毓方先生的名字,在文學界和評論界都享有一定的聲譽,他的文字總是帶著一股沉靜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而作傢齣版社,作為國內重要的文學齣版機構,其齣版的書籍往往在文學性和思想性上有著較高的水準。再加上“滿58包郵 尋找大師”這個極具網感和生活氣息的書名,以及9787506370004這個ISBN號,這一切都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嘗試,它將嚴肅的思想內容與當下流行的網絡語境相結閤,可能會碰撞齣意想不到的火花。我腦海中浮現齣多種可能性:或許是關於現代社會中“大師”的定義和尋找途徑的探討;或許是作者通過對某些曆史或當代人物的剖析,來展現“大師”的精神風采;又或者是作者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敏銳地捕捉到那些“大師”的影子。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本讓我充滿期待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