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03691546
條碼:9787503691546
圖書名稱:物權法研究(修訂版)
定價:55
作者:陳華彬著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09-02-01
內容:
本書是作者關於物權法研究的第三部重要著作,為《物權法原理》和《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研究》的姊妹書,它們共同構成作者關於物權法研究的“三部麯”。本書主要以外國物權法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瞭大陸法係各國如德國、瑞士、日本等民法典上的各項物權製度,包括:物權契約概念的形成和發展,不動産相鄰關係,用益物權,債權擔保權,德國不動産擔保權由保全抵押權而流通抵押權的發展曆程,不動産登記製度,所有人抵押權與占有製度等。
目錄:
第一章 德國物權法的沿革與形成
第一節 日耳曼法中的物權製度與物權觀念(公元5-9世紀)
一、日耳曼法概述
二、古日耳曼的土地製度素描
三、土地總有權製度
四、日耳曼法的占有(Gewere)
五、日耳曼法的所有權觀念
第二節 中世紀(Mittelaher)時期的物權製度與物權觀念
第三節 中世紀以降至1896年德國民法典成立前的物權製度與物權觀念
一、1794年普魯士普通邦法和1811年奧地利民法典
二、德意誌同盟時代
三、北德意誌聯邦、德意誌帝國的立法和民法典的製定——德國形式意義的物權法的形成
第四節 德國民法典物權法編的體係構造及其特色
一、德國民法典物權法編的體係構造叫
二、物權限定主義(物權法定主義)與物權的類型體係
三、德國民法典物權法編體係構造上的特色
第五節 德國物權法的性質
一、資本主義的性質
二、物權法的封建色彩
三、非個人主義和非資本主義的傾嚮
第二章 151本與德國民法典上的物權總則
第一節 日本民法典上的物權總則
一、概要
二、依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采意思主義
三、物權變動的公示(對抗要件)
第二節 德國民法典上的物權總則(一)
一、概說
二、關於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三、物權的推定
第三節 德國民法典上的物權總則(二)
一、物權的善意取得
二、物權的順位
三、物權的混同
第三章 十九世紀德國普通法學圍繞所有權的移轉而對尤裏安和烏爾比安的法言的解讀
第一節 關於物權行為的獨立性的羅馬法的法言的解釋論
一、格魯剋的解讀
二、薩維尼的解讀
三、普希塔的解讀
第二節 圍繞所有權的移轉而對尤裏安的法言的無因性解讀
一、格魯剋的解讀
二、薩維尼的解讀
三、普希塔的解讀
第三節 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與所有權移轉的無因性
第四節 圍繞所有權的移轉而對尤裏安的法言的有因性解讀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物權契約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薩維尼《現代羅馬法體係》與《債權法》問世以前的物權契約思想
第二節 《現代羅馬法體係》、《債權法》與物權契約理論
一、《現代羅馬法體係》、《債權法》與物權契約理論的公開發錶
二、薩維尼的物權契約理論與17、18世紀啓濛時代自然法學者的物權契約思想
三、薩維尼物權契約理論的影響
第五章 羅馬的traditio、stipulatio與特權契約的無因性和無因債務
第六章 德國與瑞士登記製度
第七章 瑞士與德國的相鄰關係法
第八章 日本與德國民法典上的用益特權製度
第九章 德國的擔保特權與人的擔保製度
第十章 德國不動産的擔保權的演進史:從保全抵押到投資抵押權
第十一章 所有人抵押權
第十二章 瑞士的不動産擔保權法
第十三章 債權的消滅時效與擔保物權的效力
第十四章 日本、德國及瑞士民法典上的占有製度
附錄一 十九、二十世紀的德國民法學說史
附錄二 潘德剋吞體係的形成與發展
附錄三 瑞士民法典的製定與特色
附錄四 論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物權行為與無因性理論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不得不說,這本《物權法研究(修訂版)》的修訂版確實在內容上做瞭不少功夫。陳華彬教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吸納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司法實踐的經驗,使得這本書在理論的前沿性和現實的指導性方麵都達到瞭很高的水平。我個人對書中關於“不動産登記”製度的詳細闡述印象深刻,它不僅梳理瞭登記製度的法律淵源和發展脈絡,還深入探討瞭不動産登記在保護物權、維護交易安全方麵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作者對於一些疑難案例的分析,更是教科書級彆的。比如,書中對“善意取得”製度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進行瞭細緻的分析,對於理解和運用這一製度提供瞭極大的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的“修訂版”名副其實,是對物權法研究的一次重要的充實和深化,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資料。
評分最近終於抽空翻瞭翻這本《物權法研究(修訂版)》,心裏真是五味雜陳。作為法律愛好者,我一直對物權法這個領域充滿好奇,畢竟它關係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麵麵的財産權利,從房子、車子到我們隨身攜帶的物品,無一不涵蓋其中。這本書的篇幅相當可觀,光是看目錄就已經能感受到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陳華彬教授的論述嚴謹而不失清晰,即使是對於一些復雜抽象的概念,也能夠通過細緻的剖析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將其化繁為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曆史沿革和理論演變的梳理,這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現行物權法條文的內在邏輯和製定意圖。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智慧的探險,不斷地發掘新的知識點,挑戰原有的認知。有時候,一個看似微小的法律條文,在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解讀後,會展現齣其巨大的能量和深遠的意義。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物權法世界的大門,讓我對其有瞭更全麵、更係統、更透徹的認識。
評分剛拿到這本《物權法研究(修訂版)》,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吸引瞭。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陳華彬教授的嚴謹治學態度。書中的邏輯體係構建得非常完善,從基礎理論到具體製度,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作者在處理一些爭議性問題時,展現齣瞭非凡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維,既不偏袒任何一方,又能深刻地剖析各方觀點背後的閤理性與局限性。這種多角度、深層次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書中對於一些重要法條的解讀,尤其深入人心,不僅解釋瞭“是什麼”,更挖掘瞭“為什麼”。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物一權”原則的探討,以及在現代社會中,這個原則所麵臨的挑戰和可能的演變。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對話,他的話語中充滿瞭智慧的光芒,能夠啓發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
評分這本《物權法研究(修訂版)》簡直就是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但又不像普通百科全書那樣乾澀,陳華彬教授的文字功底相當瞭得,把枯燥的法律條文寫得活靈活現,仿佛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我尤其贊賞書中在解釋一些關鍵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和比喻,這讓我在理解那些抽象的法律術語時,能夠找到直觀的參照,不至於感到迷失。例如,在講解“占有”的概念時,作者通過對不同場景下“占有”狀態的描繪,讓我切身體會到瞭法律上對“事實占有”和“權利占有”的區分。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寫作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和效率。每次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之前睏擾我的諸多疑問都得到瞭解答。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既有經典的案例,也有一些比較新的、貼近現實的案例,這些案例的引入,讓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瞭堅實的落地之處。
評分作為一個法律專業的學生,我在學習物權法時常常感到有些吃力,因為涉及的概念和理論都比較抽象。然而,當我開始閱讀陳華彬教授的這本《物權法研究(修訂版)》時,我仿佛找到瞭指引方嚮的燈塔。作者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法律概念一一呈現。他不僅解釋瞭法律條文的字麵意思,更挖掘瞭其背後的精神實質和立法目的。書中的圖錶和流程圖的運用,也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復雜的法律關係和程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物權保護方式時,所列舉的各種法律救濟手段,以及它們在不同情況下的適用。這讓我對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閤法權益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讀這本書,就像是在打通任督二脈,讓我在物權法的學習道路上更加順暢,也更有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