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 艾振刚、宋春蕾、贾凤芹、陈海芹 山东人民出版社

趣味心理 艾振刚、宋春蕾、贾凤芹、陈海芹 山东人民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趣味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 艾振刚
  • 宋春蕾
  • 贾凤芹
  • 陈海芹
  • 山东人民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82808
商品编码:28247738879
丛书名: 趣味心理
出版时间:2014-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趣味心理

:25元

作者:艾振刚、宋春蕾、贾凤芹、陈海芹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209082808

字数:210000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受中学生喜爱的系列图书,此版是十年后修订本。

2.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委、著名历史学家 葛剑雄作序推荐。

3.选择心理学学科有趣的、容易引发中学生兴趣的,也是有吸引力的故事和知识。

目录


《趣味系列》修订本序  葛剑雄


趣论心理


人的心理是什么? 2

从“兽孩”的故事看人类心理的来源 5

望梅止渴是怎么回事? 8

感觉对我们有多重要? 10

奇妙的人体感受性 12

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14

从暖色调和冷色调看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6

有趣的视觉现象 ——视觉后像、颜色对比和色觉缺失18

烹调上为什么要讲究“色、香、味俱全”? 20

假如人没有了痛觉 21

天使?魔鬼? 23

有趣的错觉现象 25

梦的奥秘 27

你了解催眠吗? 31

必须要睡觉吗? 35

怎样才能远离失眠? 38

人为什么会视而不见? 41

可以一心二用吗? 43

心理学家眼里的学习是什么? 45

动物能否学习人类的语言 48

舌尖现象 51

学习中的干扰现象 53

目击证人的证词可信吗? 55

你知道测谎仪的理吗? 57

肥胖是怎样产生的 60

人为什么会服从 63

印象整饰 65

孩子为什么不愿上学? 67

动机与成就 69

乩童真能通灵吗? 72

趣谈个性

野人的故事 76

性格的一般类型 80

A 型性格与压力 83

人的三次诞生 —性征与性度85

男子汉与娘娘腔 88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明了什么心理学现象? 91

创造者的人格特点 94

“杀鸡给猴看”有用吗? 96

心理防卫形式 98

你健康吗? 101

从“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说起 104

少女性心理 106

少男性心理 110

认识你自己 114

认识代沟 116

教养方式与人格 119

为什么会这样 122

你想了解心理测验吗? 125

你有过高峰体验吗? 130

自我实现者的特点 132

人格测验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135

你有考试焦虑吗? 140

应对考试焦虑的关键 142


趣话人际


我们为什么需要别人? 146

为什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149

谈话的艺术 152

如何留下好印象 154

赞美的艺术 156

孤独为哪般 158

爱情的来向和去向 161

恋人与朋友 163

爱情的类型 166

网上诉衷肠 168

性格类型与家庭危机 170

什么是真爱 173

“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与“三个和尚没水吃” 175

牛犊恋 178

你的心理不平衡吗? 181

角色扮演法的妙用 184

流言爱“粘”谁? 187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谈拥挤感 190

流行的心理因素 193

情商自测 196


趣说效应


距离产生美 —空间效应 200

投射效应 204

从众效应 207

得寸进尺 —门槛效应 210

晕轮效应 214

首因效应 217

罗森塔尔效应 220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23

近因效应 226

旁观者效应 229

安慰剂效应 232

过度理由效应 235

人群中的效应 238

定势效应 241

定型化效应 —刻板印象 244

迁移效应 247

齐加尼克效应 251

多看效应 254

约翰·亨利效应 255

反馈效应 258

竞争优势效应 260

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262

抱怨效应 265

马太效应 267

南风效应 270

狄德罗效应 273

进尺得寸 —留面子效应 275

空白效应 278

自己人效应 281

霍桑效应 284

培哥效应 286

后 记 287

内容提要


“兴趣是的老师。”运用到心理学习中来,兴趣便是帮助读者朋友们探究心理世界的“指南针”。《趣味心理》便是这样一本满足中小学读者朋友们探寻心理的、“有趣”的书。

  在《趣味心理》一书中,“趣论心理”部分介绍了心理现象的基本情况,比如“为什么会望梅止渴”“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解了普通心理状况之后,“趣谈个性”版块则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了性格、心理防卫、认识自我、人格测验等与中学生朋友日常交往息息相关的心理现象。“趣话人际”部分就又进一步用实例向我们展现了心理学知识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作用。后“趣说效应”则介绍了理论、应用心理学中为著名的效应,比如罗森塔尔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霍桑效应等,能让读者朋友们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趣味心理》不趣,更能为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小读者们提供很多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潜移默化地培养读者朋友们的心理素养,提高文科成绩。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艾振刚、宋春蕾、贾凤芹、陈海芹,苏州科技学院心理系教师。


《洞悉人心:你我都能掌握的心理学奥秘》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并希望以更智慧、更有效方式生活在社会中的读者的指南。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人际关系的微妙、情绪的起伏、行为的驱动力,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惑。我们渴望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洞察他人言行背后的真实意图,并希望能够更有效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解决冲突,实现共同目标。本书正是为了满足这种普遍而深刻的需求而生,它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的实用知识,帮助你我都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本书核心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自我探索与成长——认识那个独一无二的你 解码你的“内在声音”: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叙事,它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认知、信念系统和对世界的看法。本书将引导你识别那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无论是积极的激励还是消极的限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重塑积极的内在对话,培养更强大的自信心和内在力量。我们将探讨认知失调、归因偏差、自我效能感等核心概念,让你明白为何你会如此思考,以及如何调整。 情绪的语言:理解与管理你的感受: 情绪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它们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然而,很多人却常常被情绪所困扰,甚至被情绪所淹没。本书将深入剖析各种常见情绪的产生机制,如愤怒、焦虑、悲伤、喜悦等,教会你如何准确识别、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逃避。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你管理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让你在情绪的浪潮中保持冷静与理性,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们将涉及情绪智力、心理防御机制、压力管理等重要议题。 动机的驱动力:挖掘你行为背后的“为什么”: 究竟是什么驱使我们起床、工作、学习、社交,甚至做出看似不理智的行为?本书将带你走进动机的奇妙世界,探索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区别,了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归属动机等不同类型的动机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我们将深入研究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等经典动机模型,帮助你发现自己真正的驱动力所在,并学会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设定并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人格的色彩:理解个体的独特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它们决定了我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和反应方式。本书将介绍几种主流的人格理论,如大五人格模型,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等维度上的倾向。通过理解不同人格特质的优点与挑战,你将能更好地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学会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有效沟通和协作,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第二部分:人际互动与沟通——构建和谐的社会连接 沟通的艺术:听懂弦外之音,说出真诚之语: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石,有效的沟通能够化解误会,增进理解,建立信任。本书将打破传统沟通模式的局限,深入探讨非暴力沟通、积极倾听、同理心沟通等核心技巧。你将学会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和语气中隐藏的含义,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和反馈,从而在家庭、职场、社交等各种场合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我们将分析沟通的障碍,如刻板印象、认知偏见、情感阻碍等,并提供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理解他人的心灵:共情的力量: 共情,即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观点,是建立深层人际连接的关键。本书将引导你培养共情能力,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境,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将探讨共情的不同层次,以及如何在日常互动中展现真诚的共情,从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化解矛盾,促进合作。 关系的力量:维护与发展你的社交网络: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本书将为你提供维护和发展健康社交网络的实用策略,包括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处理人际间的张力、如何识别和远离有毒关系、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和被信任的朋友、伴侣或同事。我们将探讨亲密关系、友谊、团队协作等不同类型关系中的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的奥秘:群体中的个体: 在群体中,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常常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本书将揭示社会心理学的魅力,让你了解从众效应、群体思维、刻板印象、偏见等社会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你将学会如何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如何识别和抵制不健康的群体压力,以及如何利用群体动力来促进积极的改变。 第三部分:应用心理学——将智慧融入生活 决策的智慧: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我们常常感到犹豫不决。本书将为你揭示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包括启发式思维、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帮助你识别常见的决策陷阱,学会如何进行理性分析、权衡利弊,并做出更符合自己长期利益的决策。 学习与记忆的秘诀:提升你的认知能力: 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终身学习,掌握高效的学习和记忆方法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大脑的工作机制,以及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如间隔重复、主动回忆、联想记忆等。你将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如何增强记忆力,从而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幸福的心理学:构建更有意义的人生: 幸福不仅仅是短暂的快乐,更是一种深刻的满足感和人生的意义感。本书将探讨心理学领域关于幸福的研究成果,包括感恩、积极情绪、心流体验、目标设定等,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培养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构建一个更加充实、有意义和幸福的人生。 应对挑战与困境:培养你的心理韧性: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失落和挑战。本书将帮助你理解和培养心理韧性,即在逆境中保持积极、适应变化并从中恢复的能力。你将学习如何有效应对压力、管理负面情绪,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并成长,以及如何建立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本书的独特价值: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本书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提供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和具体的练习方法,让你能够立即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验改变带来的积极影响。 科学性与前沿性: 本书内容基于严谨的心理学研究和最新的科学发现,确保你所获得的知识是准确可靠的。 易读性与趣味性: 我们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将心理学的世界呈现给你,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收获满满的知识与启发。 全面性与系统性: 本书涵盖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生活应用等多个核心领域,为你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改善生活全面的心理学视角。 谁适合阅读本书? 渴望自我成长,希望更深入了解自己的人。 希望改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更和谐连接的人。 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挑战,寻求解决方案的人。 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感到好奇,想要探索其中奥秘的人。 所有希望提升生活质量,活得更精彩、更幸福的读者。 翻开本书,你将开启一段精彩的自我发现与心灵探索之旅。你将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生活安排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一个能够主动塑造自己命运、洞悉人心、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并最终实现内心幸福与人生价值的智慧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冒险。它没有让我感到任何压力,反而像是一场与老朋友的促膝长谈,话题围绕着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举动和微妙的情绪展开。书中那些生动的例子,仿佛就是发生在我和我身边的人身上的事情,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或者陷入沉思。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沟通模式的分析,那些常见的误会和沟通障碍,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可见,而且还提供了不少改善沟通的方法,非常实用。我还对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开心”,而是深入剖析了情绪的来源,以及如何理性地应对负面情绪,让我觉得很有启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理学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吸引力,"趣味心理"这个词本身就让人眼前一亮,仿佛预示着一段轻松愉快的探索之旅。我一直对心理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又觉得很多心理学书籍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有些枯燥。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时,几乎是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封面设计也挺活泼的,不像很多学术书籍那样沉闷。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一些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共鸣的心理现象,而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有趣的朋友,带我走进心理学的世界,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为我解读那些关于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奥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毕竟,了解心理学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改善人际关系。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原来心理学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它没有给我一种“在学习”的感觉,反而更像是翻阅一本精彩的故事集,只不过这些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常见心理效应的解释,比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发挥作用的。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恍然大悟,之前很多不理解的人际互动瞬间变得清晰起来。而且,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背后的原理,让我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学到了知识。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它让我对人类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敬畏和好奇。

评分

这是一本让人读起来感到非常舒心的书。它就像一位温和的向导,带领我们漫步在心理学的花园里,欣赏着那些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奇妙景象。书中没有冗长乏味的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许多心理学的知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培养积极心态的部分,它并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让我觉得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这本书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温暖人心、启迪思想的书籍。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只是觉得书名比较吸引人。但读完之后,我真的感到非常惊喜!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像许多心理学书籍那样,仅仅罗列理论和模型,而是巧妙地将心理学原理融入到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非语言沟通的解读,那些细微的表情、肢体动作所传递的信息,原来是如此丰富和关键。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也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人类内心复杂世界的大门,让我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