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美食故事匯
定價:36元
作者:談宜斌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176016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引人入勝的曆史傳說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史學傢 文學傢 班固《漢書·酈食其傳 國傢的命運取決於人民吃什麼樣的飯。
——(法)政治傢 美食傢 布裏亞-薩瓦蘭《廚房裏的哲學傢》
目錄
目錄序章佳肴美味目 錄1魯菜九轉大腸3川菜宮保雞丁5粵菜龍虎鬥7蘇菜鬆鼠鱖魚8浙菜東坡肉閩菜西施舌12徽菜魚咬羊14湘菜東安雞16孔府菜一卵孵雙鳳18滬菜楓涇丁蹄19齋菜鼎湖上素21刀豆花的故事22裏蒓羹24蘿蔔充當燕菜25平地一聲雷27寜食虞山叫化雞29縣太爺做雞肴31逍遙雞與曹操的淵源32三杯雞:香油、醬油、酒各一杯34義興張燒雞十字秘方36做醉雞當管傢38血醬鴨:鴨毛曾未拔乾淨40太白鴨同李白的關聯41甪直甫裏鴨羹43樊氏狗肉世傢45唧唧喳喳香爽脆47四皓商芝肉48臘汁肉的風味51醬汁肉何謂“陸稿薦”52傢有林鼎鼎 肉鬆日日有54古流傳烤乳豬55濟南烤肉傢57葫蘆頭裏不見葫蘆59攛雙丞鼓動民眾去告狀61帶把肘子舉報貪官62和尚烹豬手 樵夫巧得食64金華火腿 65肴蹄膀引來張果老67 濟公讓店主賣肉骨頭69葵花獻肉獅子頭70吃蟠龍捲切——吃肉不見肉72東莞香腸74燈影牛肉薄如紙75好吃不過牛肉巴77夫妻肺片無肺片79羊肉涮著吃80呼和浩特羊雜碎82去吃“頭腦”83一杯羊羹85套菜:彭祖與羊方藏魚87尋嫂嫂魚肴指引89屯溪臭鱖魚91富春江清蒸鰣魚92鄂州清蒸武昌魚94湖北魚丸96“將軍過橋”菜品的意趣97“皇飯兒”砂鍋魚頭豆腐99婚宴大菜——龍鳳呈祥1徐州“霸王彆姬”3李鴻章大雜燴4全傢福菜裏食材多 6佛聞棄禪跳牆來7八寶豆腐來之不易9麻婆豆腐尚傳名111王緻和臭豆腐臭得有味113臭美!長沙油炸臭豆腐115菠菜燒豆腐的風韻116乾炸響鈴誕生記118“京省馳名”燈芯糕123港餅的由來125姑嫂閤作齣名餅126東坡餅與蘇東坡有因128老婆發明老婆餅130薄太後餅131戚繼光研製的徵東餅133從大救駕到蓑衣餅135饅頭原為“蠻頭”137乾隆皇帝想吃的子138狗不理子中外馳名140品南翔小籠子142羊肉泡饃西安獨有143春到人間捲異香145貴陽名吃絲娃娃 147第二章糕餅小吃京城燒賣“都一處”149寜夏人吃的麻食子150新疆人吃的饢152夾餡花相對搓154檳榔芋泥洗雪冰淇淋恥辱156築乾陵鍋盔問世157禦廚精製小窩窩頭159“稀世珍味”八寶酥161九龍金酥獻壽163牛奶做成扇子賣164鬆花蛋的來頭166宋太祖看中孝感麻糖167大列巴似鍋蓋170冰糖葫蘆酸 冰糖葫蘆甜171同比薩餅媲美的豆皮173閩颱愛玉凍175颱南碰捨龜177醜名效應“棺材闆” 178第三章粥飯麵想中狀元吃三元及第粥183荔灣仔粥味奇185小皇帝嗜好貓吃的粥186吃飯稱“喝湯”188江南烏飯190荷葉飯比花香191菜飯的誘惑194過橋綫賢妻功高195花溪牛肉 吃瞭還想吃197南昌的傳說199成都張老五涼201天下絲202蘭州清真牛肉麵204岐山“臊子麵”206偶然拾得熱乾麵207擔擔麵曾在麵擔上烹製209人間美味魚湯麵211雲夢特産魚麵213刀削麵名揚四海215指甲麵食尕麵片216伊府方便麵218第四章節慶食風年糕吃來年年高223過年吃餃子225元宵節吃元宵226二月二吃炒豆229清明節吃青團子230端午節吃粽子232七夕吃七巧果234中鞦節吃月餅237重陽節吃花糕239臘八吃臘八粥241豐收喜慶送麵羊242過生日吃生日麵244生孩子送紅雞蛋246舊時祭竈248第五章果瓜蔬糧杏林春滿和虎守杏林253紅潮登頰醉檳榔255枸杞益壽可延年256油橄欖258番茄前世緣260“嶺南果王”番木瓜261白蘭瓜:美副總統郵來的種264落瓜橋下菜瓜解飢265金瓜金絲縷267懸壺濟世話葫蘆269“閤之眾”名為閤271孟宗行孝尋竹筍273中鞦吃芋正其時274馬齒莧曬不死的玄機276人變味變黃花菜未變278來自葡萄牙的西洋菜280蒲菜抗金有功281蕺菜乃黔味一絕283王誇菜285香菇香味香滿口286淮南王好道巧製豆腐288“配鹽幽菽”是豆豉290紅薯小傳291蒸榖 做飯香293張騫與洋縣黑295年貢不尋常297蘄春珍之珍 299第六章名人食事對吃講究的孔子303檀道濟軍糧無中生有305杜甫烹魚廚藝高307鄭宰相待客309硃歲開齋3清太祖做夥夫312老佛爺青睞茯苓餅314鄭闆橋吃狗肉上當輸畫316袁枚屈尊求教豆腐菜317魯迅賣奬章買辣椒319孫中山倡導吃豆腐321孫中山和“一個麵”322蔣介石喜好黃埔蛋324交夥食費325陳毅吃陽春麵327郭沫若為名菜賦詩328郭沫若鍾情二月蘭330卓彆林吃北京烤鴨的幽默331撒切爾夫人初嘗庫爾勒香梨333楊貫一巧製鮑魚料理335洪昭光的“五字”和“五色”膳食結構337
內容提要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飲食文化。在地理環境上,更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擁有各種跑跳潛翔的動物和眾多的天然植物,經過人工的飼養、培植和野生所獲,可供食用的如糧食、禽畜、佳蔬、美果以及山肴、野蔌、河鮮、海錯等,為人們的生活提供瞭極其豐富的物資來源。而製作齣來的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的中華美食,卻凝聚瞭曆代各族人民的勤勞勇敢與聰明纔智。 作者談宜斌用簡練的語言將精彩的曆史典故、神奇的民間傳說、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精妙絕倫的烹飪技藝和傳承年的食風食俗熔煉為一爐,寫成一篇篇字字珠璣的字文。讀來令人口舌生津、欲飲欲食,極具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
文摘
作者介紹
談宜斌 湖北鄂州人,年近古稀,北京市科普作協會員。 從1981年開始科普創作,主要創作方嚮是蔬菜、果品、糧食、禽畜、鳥類和飲食文化等,並在多傢報刊開闢專欄。文章散見於《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江西日報》《科學之友》《知識窗》《烹調知識》《上海食品》《食品指南》《國際食品》《生命世界》《澳門日報》《南洋商報》《聯閤早報》《科技日報》《中國保健食品》等數十傢報刊,纍計700餘篇。已齣版圖書有《蔬菜與養生》等。
........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娓娓道來中華大地上那些關於食物的陳年舊事。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菜肴,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道菜背後的曆史淵源、文化背景,甚至那些與美食相關的人物故事。我尤其被書中對一些地域性特色美食的描寫所吸引,比如川菜的麻辣鮮香,粵菜的精緻清淡,魯菜的醇厚樸實,它們都仿佛有瞭生命,在我的腦海中跳躍。作者的筆觸細膩,將這些美食的製作過程、口感特點,以及它們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描繪得淋灕盡緻。讀完之後,我不僅對中華美食有瞭更深的認識,也對中國的地域文化有瞭更直觀的感受。這本書讓我覺得,每一道菜肴都承載著一段曆史,都講述著一個故事,都連接著一種情感。它讓我更加熱愛我腳下的這片土地,熱愛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豐富多彩的美食文化。
評分坦白說,最初是被“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這幾個字吸引的,覺得這必定是一本有分量的、值得信賴的書。拿到《中華美食故事匯》後,並沒有失望。雖然我不是美食專傢,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展現在我麵前。它就像一個百科全書,涵蓋瞭從食材的産地、種類,到烹飪技法、飲食習俗的方方麵麵。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是介紹“吃什麼”,更關注“怎麼吃”,以及“為什麼這麼吃”。它強調瞭食物的養生之道,將中醫理論與日常飲食相結閤,讓我明白,正確的飲食方式,不僅僅是為瞭填飽肚子,更是為瞭保持身心健康。作者在敘述時,語言樸實而不失趣味,很多內容都讓我恍然大悟,原來一直以來對某些食物的認知都是片麵的。這是一本非常適閤普通讀者閱讀的書,它讓我對“吃”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我一直對食療和健康飲食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中華美食故事匯》時,毫不猶豫地就買瞭下來。這本書並沒有像很多健康飲食書籍那樣,枯燥地羅列各種營養成分和食譜,而是將科學的飲食理念巧妙地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中。作者通過講述古往今來人們如何利用食物來養生保健的案例,讓我對食療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書中關於“春生發、夏養心、鞦滋肺、鼕補腎”的飲食調養原則,以及如何根據時令選擇閤適的食材,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調整瞭自己的飲食習慣,感覺身體確實有瞭積極的變化。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將健康飲食變得遙不可及,而是將其與我們日常的餐桌緊密聯係起來,讓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滋養身體。我非常贊賞作者這種寓教於樂的寫作方式,讓健康飲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評分讀完《中華美食故事匯》,我的腦海裏不再是模糊的菜名和口味,而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一個個鮮活的故事。這本書沒有給我灌輸任何大道理,隻是用最真實、最細膩的筆觸,講述瞭中華美食的演變過程,以及它如何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民間智慧”的挖掘,比如如何利用季節性的食材做齣美味的食物,如何通過簡單的烹飪方式保留食物的原味,這些都讓我覺得中華飲食文化是多麼的貼近生活,又是多麼的充滿智慧。它不僅僅是關於“吃”,更是關於“生活”本身。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食物的溫度,感受到瞭人與食物之間的情感連接。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嘗試著書中一些關於健康飲食的建議,並希望將這種對美食的熱愛傳遞給我的傢人。
評分《中華美食故事匯》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吃”的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華飲食文化幾韆年的演變與傳承。書裏那些關於食物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們如何與中國人的生活、習俗、甚至情感緊密相連的故事,都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傳統節日美食的講述,比如春節的餃子,端午的粽子,中鞦的月餅,它們不僅僅是食物,更承載瞭濃濃的思鄉情、團圓意。作者談宜斌先生的文筆溫潤而富有畫麵感,讀起來仿佛能聞到廚房裏飄齣的陣陣香氣,感受到節慶的熱鬧氛圍。更重要的是,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食物的科學知識,比如不同食材的營養價值,以及如何通過飲食來調養身體,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既有文化底蘊,又有實用價值,是一本非常值得細細品讀的書。我常常在晚餐後,泡上一杯茶,靜靜地翻閱這本書,感受著字裏行間流淌齣的中華美食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