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理工信息检索与利用 |
| 作 者: | 刘竟 |
| 定价: | 38.00 |
| ISBN号: | 9787811309102 |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5-2-1 |
| 印刷日期: | 2015-2-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理工信息检索与利用/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丛书》主要内容为理工信息方面的检索与利用,包括检索系统与检索策略、中文和外文常用信息检索系统、专利与标准文献的检索、网络信息的检索等,并且加上了实用的附录,适合高等院校的师生使用。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第1章 信息环境与信息素质 1.1 为什么学习信息检索知识 1.1.1 信息环境及其特征 1.1.2 信息需求 1.2 信息素质 1.2.1 信息素质的概念 1.2.1 2信息素质的评价标准 1.2.3 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1.3 知识创新 1.3.1 知识创新及其特点 1.3.2 信息检索与创新的关系 练习与思考 第2章 信息与信息源 2.1 信息及其相关概念 2.1.1 信息 2.1.2 知识 2.1.3 情报 2.1.4 文献 2.1.5 文献、知识、情报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2.2 信息源 2.2.1 信息源及其类型 2.2.2 数据库与网络资源的比较与选择 2.3 文献的类型 2.3.1 根据载体形态划分 2.3.2 根据出版类型及特点划分 2.3.3 按生产加工层次划分 2.3.4 各种不同类型文献的关系及对比 练习与思考 第3章 检索系统与检索策略 3.1 检索原理及检索语言 3.1.1 信息特征 3.1.2 信息检索的一般原理 3.1.3 检索语言 3.1.4 检索途径 3.2 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系统与数据库 3.2.1 检索工具 3.2.2 信息检索系统 3.2.3 数据库 3.3 检索技术 3.3.1 布尔逻辑检索 3.3.2 截词检索 3.3.3 位置检索 3.3.4 精确检索 3.3.5 字段检索 3.4 检索步骤 3.4.1 信息需求分析 3.4.2 选择检索工具 3.4.3 确定检索策略 3.4.4 调整检索策略 3.4.5 获取原始文献 3.4.6 检索效果评价 练习与思考 第4章 中文常用信息检索系统及其使用 4.1 读秀中文学术搜索 4.1.1 概况 4.1.2 检索方法 4.2 CNKI中国知网 4.2.1 概况 4.2.2 检索方法 4.3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4.3.1 概况” 4.3.2 检索方法 4.4 重庆维普数据库 4.4.1 概况 4.4.2 期刊文献检索 4.4.3 其他功能 练习与思考 第5章 外文常用信息检索系统及其使用 5.1 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 5.1.1 概况 5.1.2 检索方法 5.2 EI工程索引 5.2.1 概况 5.2.2 检索方法 5.3 EBSCOhost 5.3.1 概况 5.3.2 检索方法 5.4 ScienceDirect 5.4.1 概况 5.4.2 检索方法 5.5 IEL 5.5.1 概况 5.5.2 检索方法 5.6 SciFinder 5.6.1 概况 5.6.2 检索方法 练习与思考 第6章 专利与标准文献的检索 6.1 专利文献及其检索 6.1.1 专利文献的基本知识 6.1.2 中国专利文献检索 6.1.3 世界专利文献检索 6.2 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6.2.1 标准文献基本知识 6.2.2 中国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6.2.3 国际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6.2.4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练习与思考 第7章 网络信息的检索 7.1 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7.1.1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7.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7.2 网络搜索引擎 7.2.1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7.2.2 常用全文搜索引擎 7.2.3 学术搜索引擎 7.3 开放存取 7.3.1 开放存取的特征与类型 7.3.2 国内开放存取数据库及系统 7.3.3 国外开放存取数据库及系统 7.4 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 练习与思考 第8章 信息利用与创新 8.1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8.1.1 信息整理 8.1.2 信息分析 8.2 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8.2.1 学术论文的类型 8.2.2 学术论文的格式 8.2.3 学术论文的撰写要求 8.2.4 学术论文的撰写步骤 8.2.5 学术论文投稿宜忌 8.3 学术规范、学术不端与合理使用 8.3.1 学术规范 8.3.2 遵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 8.3.3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合理使用 练习与思考 附录1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节选) 附录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简表 附录3 常用数据库简介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理工信息检索与利用/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丛书》: 开放获取期刊即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OA),是一种经同行评审,可供公众免费获取的网络型电子期刊。任何公众对开放期刊内容的获取不受权限、费用等因素的限制。例如,DOAJ和HighWire就是常用的OA数据库。 4.网上免费的专利与标准数据库 国内外不少专利数据库借助互联网发布专利说明书的全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数据库。公众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免费检索并查看到大量的专利说明书。我国国家标准馆在其主网站——“中国标准服务网”发布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全文,公众只要注册登录后,就能检索并进行查看。 5.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是图情机构将用户所需的文献以快速的方式与合理的价格(主要包括文献复制费用与传递的费用),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文献提供服务。依据用户的要求,文献传递可使用E—mail、普通函件、平信挂号、特快专递、传真以及读者自取等方式。馆际互借是同一系统或者不同系统的图情机构之间根据互签的协议相互出借馆藏文献,是一种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当用户需要某一文献,而其所在地的图情机构没有纸本馆藏,在其所购买的数据库或检索系统中也没有电子资源,通过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平台、OA期刊数据库或搜索引擎等免费途径都搜索无果的情况下,图情机构的馆际互借或原文传递服务将能有效地满足用户的文献需求。申请文献传递的用户必须登录其所在图情机构的馆际互借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并登录,通过系统提交文献传递的申请,填写申请表时必须写明准确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和联系地址。 …… |
..............
这本书所传递的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一项核心竞争力。作者在书中可能探讨了多种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方法,从基础的搜索引擎技巧,到更专业的数据库检索,再到各种新兴的信息获取途径,都可能涵盖其中。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信息评估和筛选的部分,因为在海量信息面前,辨别真伪、优劣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读者建立批判性思维,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同时,信息利用的章节,更是我期待的重点。如何将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并最终应用于学术研究、项目开发或日常工作,是信息检索的最终目的。书中是否提供了案例分析,或者指导读者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都将是衡量这本书价值的重要标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找到信息”,更是关于“如何用好信息”,这种深度和广度,是我对它的美好期待。
评分从书的整体风格来看,这是一本非常务实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读物。我认为,信息检索与利用,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这本书的作者,想必对信息检索和利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清晰、易懂的语言传达给读者。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信息检索的策略,例如如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主题,选择最适合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同时,信息利用的部分,我也寄予厚望。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的方法,比如如何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提及信息伦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是信息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核心技能的希望,我相信它将成为我学习和工作中的宝贵助手。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和内容组织,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从封面设计到书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我认为,一本优秀的图书,不仅要内容充实,更要在形式上做到极致,才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无论是字体大小、行间距,还是段落的划分,都显得十分考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阅读的障碍。而作者在内容上的编排,更是独具匠心。我猜测书中会从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检索技术和方法,再到信息利用的实践应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对于读者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知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操作的案例,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演示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技巧,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快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色彩搭配沉稳,给人一种严谨治学的感觉。在翻阅的过程中,我立刻被其清晰的排版和高质量的纸张所吸引。字迹印刷清晰,不会有任何模糊或重影,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书本的装订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无需担心散页的问题。作者的序言部分,语言恳切,态度严谨,能够感受到作者在信息检索和利用领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从目录结构来看,内容组织逻辑性很强,层层递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预示着这是一本能够系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的宝典。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信息检索的各个方面,并学习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书的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学术著作,无论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还是在自己的书桌上,它都能散发出一种知识的光辉,吸引着我进一步去探索和学习。
评分我是一名刚开始接触信息检索领域的学生,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学术研究感到迷茫,总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不到方向。这本书的书名就直击我的痛点,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推测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类学术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比如如何构建精确的检索词,如何利用布尔运算符进行高级检索,以及如何筛选和下载相关的文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分析,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思路。书中对于信息利用的指导,更是我迫切需要的。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我所获取的信息,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并能够将这些信息融会贯通,形成有价值的见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高效学术研究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