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長虹年譜
:58.00元
作者:廖久明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0100992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一)序言較為詳細地介紹瞭高長虹其人。
(二)譜文根據時間順序,盡量原封不動地編入瞭與譜主生平事跡有關的材料,作品在羅列全部題目基礎上概括介紹瞭重要內容。
(三)全文抄錄瞭未收入《高長虹全集》的3篇文章,校正瞭《高長虹全集》的50餘處錯漏。
(四)結閤譜主本事,相對詳細地介紹瞭密切相關的時代背景和報刊情況。
(五)由於高長虹是狂飆社發起人和主要負責人,而目前研究狂飆社的成果很少,故結閤譜主本事適當介紹瞭狂飆社情況。
(六)為瞭較為直觀地反映高長虹作品的影響,以腳注形式標明瞭收入閤集中的高長虹作品。
(七)《高長虹全集》收錄瞭4篇署名、‘虹”的作品,作為編者的董大中和廖久明對此存在分歧,故本譜附錄T--人圍繞該問題展開討論的通信。
(八)由於高魯衝突與莽原社(主要由狂飆社、未名社成員組成)的內部矛盾有關,並且人們圍繞這三個關係復雜的社團有極大爭議,故本譜附錄瞭《莽原社·狂飆社·未名社述考》。.
(九)正如林誌浩、彭定安、錢理群、曾慶瑞、高遠東、言行等先生認為,高魯衝突對魯迅的進化論思想造成瞭重大影響,故本譜在詳細羅列與魯迅有關的高長虹文字的同時附錄瞭《魯迅文字摘抄》,主要摘抄魯迅文章、書信中與高長虹有關的文字。
目錄
序:一個赤誠愛國而又特立獨行的人
例 言
譜 文
1898--1909生
1910一1916年
1917—1922年
1923生
1924生
1925扭
1926生
1927僅
1928生
1929年
]930—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生
1942—1945年
1946—1954年
附 錄
關於“虹”的通信
……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對近現代文學史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高長虹先生的名字在我腦海中一直是個有些模糊卻又充滿吸引力的存在。他的文學軌跡,似乎總是在主流之外,卻又有著自己獨特的脈絡。因此,當我看到《高長虹年譜》的齣現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能夠更係統、更立體地認識這位在文學界扮演著特殊角色的先行者。年譜這種體例,本身就具備瞭梳理人物生平、還原時代背景的天然優勢。我相信,通過對高長虹先生不同時期生活、創作、交遊等細節的詳細記錄,我們不僅能看到他個人的成長軌跡,更能窺見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以及他與那個時代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視角,它能幫助我們跳齣單一的評價框架,去理解一個復雜人物的豐富內涵。
評分這本《高長虹年譜》的齣版,對我來說,是一個重新認識“文學史”的機會。常常我們會以一種凝固化的視角去看待過去,似乎一切都已塵埃落定,但事實遠非如此。文學的演進,思想的碰撞,往往是麯摺而復雜的。年譜這種體例,正是為瞭打破這種凝固感,它通過時間這個維度,展現人物的動態發展,以及他與時代環境的互動。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看到高長虹先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麵臨的挑戰、所做的選擇、所付齣的努力,以及這些經曆如何最終塑造瞭他的文學觀和人生觀。這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傳記,更是一種對曆史細緻入微的觀察,是對那些被邊緣化但依然閃耀著獨特光芒的思想的緻敬,它能幫助我們更全麵地理解中國近現代文學的豐富圖景,以及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讓我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復古而沉靜的色調,搭配燙金的“高長虹年譜”幾個大字,散發齣一種曆經歲月沉澱的厚重感。拿到手中,紙張的觸感溫潤細膩,不是那種輕飄飄的,而是帶著恰到好處的質感,仿佛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對於書籍品質的嚴謹態度。翻開扉頁,前言部分的引文 selection 彆具匠心,寥寥數語便勾勒齣高長虹先生生平的大緻輪廓,引人遐想。目錄清晰明瞭,條理分明,讓我對全書的篇章結構有瞭初步的認識。盡管尚未深入閱讀,但僅從這初步的觸感和設計來看,齣版社在這本書的製作上無疑是投入瞭極大的心力,這本身就足以讓人産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期待它能帶來一次深刻的思想體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等待著我去細細品味其內在的靈魂。
評分閱讀這本書,就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我始終相信,每一位有價值的作傢,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時代對話,與後人對話。高長虹先生,無疑是一位勇於發聲、敢於探索的先行者。在信息爆炸的當下,我們更容易被錶麵的聲音所吸引,而忽略瞭那些深層的、經過沉澱的思考。《高長虹年譜》的齣現,提供瞭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仔細聆聽一位在特殊時期,以獨特方式前行者的聲音。我期待它能以紮實的史實為基礎,以嚴謹的學術態度,為讀者呈現一個完整、立體的高長虹形象,讓我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遺産,以及他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所留下的獨特印記,它將是理解那個時代文學思潮的重要窗口。
評分拿到《高長虹年譜》的時候,我有一種“終於等到你”的感覺。我一直覺得,文學史的梳理不應該隻聚焦於那些被廣泛認可的“大傢”,那些在邊緣地帶默默耕耘、獨立思考的作傢,同樣值得被看見,被理解。高長虹先生恰恰是這樣一位人物。他的思想,他的創作,在那個時代無疑是帶有挑戰性和顛覆性的。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曆史的洪流中,他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的作品又承載著怎樣的時代烙印?年譜的形式,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塵封的記憶,讓我得以循著時間綫,一步一步地去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詳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讓我能更深入地走進高長虹先生的精神世界,理解他選擇的道路,以及這條道路的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