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纪连海评点汉书(上下册) |
| 作者: | 纪连海 |
| 定价: | 85.0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ISBN: | 9787514366174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与《三国志》《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本书从《汉书》一百二十卷中,选取“纪”10篇,点评了刘邦、刘盈、吕雉、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共12位人物;选取“传”41篇,点评了陈胜、韩信、季布、萧何、张良、贾谊、李广、司马相如、司马迁、东方朔、杨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
| 目录 | |
(上) 章?《汉书》卷一?高帝纪?? (1) 节?志向远大,得遇良缘? (1) 第二节?以人为本,知人善任? (4) 第三节?德主刑辅,无为而治? (12) 第二章?《汉书》卷二?惠帝纪?第二? (17) 节?安抚和亲,巩固边防? (17) 第二节?母后擅权,抑郁而终? (19) 第三章?《汉书》卷三?高后纪?第三? (22) 节?代行王权,称制监国? (22) 第二节?身死未央,诸吕覆灭? (27) 第四章?《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31) 节?占卜问计,入主长安? (31) 第二节?宽政仁民,改进兵制? (34) 第三节?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40) 第四节?拒奢尚俭,稳定局势? (42) 第五章?《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44) 节?成功平叛,稳固皇权? (44) 第二节?和多战少,蓄势待发? (47) 第三节?清静恭俭,无为政治? (50) 第四节?明争暗斗,力保储位? (54) 第五节?见微知著,察人有术? (58) 第六章?《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60) 节?抗击匈奴,开拓疆土? (60) 第二节?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67) 第三节?改革制度,选拔人才? (68) 第四节?巫蛊之祸,痛失爱子? (71) 第五节?晚年悔悟,轮台罪己? (74) 第六节?一贤国后,两上将军? (76) 第七章?《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79) 节?幸立太子,继位大统? (79) 第二节?人君之德,识人之明? (81) 第三节?与民休息,盐铁之议? (83) 第八章?《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86) 节?潜龙异象,传奇人生? (86) 第二节?故剑情深,废恶显恩? (90) 第三节?长袖善舞,巩固皇位? (92) 第四节?整饬吏治,恢复经济? (96) 第五节?征服匈奴,巩固边防? (100) 第六节?布衣天子,常平粮仓? (107) 第九章?《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 (109) 节?幸运天子,多才多艺? (109) 第二节?柔仁好儒,纯任德教? (112) 第三节?依赖宦官,威权旁落? (116) 第四节?昭君出塞,汉匈不争? (118) 第五节?多情王子,不幸婚姻? (120) 第十章?《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 (124) 节?王氏发迹,贵幸倾朝? (124) 第二节?昭阳新主,飞燕争宠? (129) 第三节?燕啄皇孙,成帝绝嗣? (131) 第十一章?《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 (134) 承前启后,彪炳史册? (134) 第十二章?《汉书》卷三十二?张耳陈馀传?第二??? (142) 势利之交,卒相灭亡? (142) 第十 |
| 编辑 | |
★ 百家讲坛主讲纪连海对史记人物的点评,诙谐幽默,严谨细腻,引人入胜。 ★体例由原文、白话释文,点评三部分组成,释文准确传神,《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的点评,深入浅出,入木三分。 |
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尤其是像《汉书》这样承载着厚重历史信息的史书,往往会让人感到既兴奋又畏惧。兴奋的是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国古代最权威、最系统的人物和事件记载,畏惧的则是它艰深的文字、庞杂的体系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政治斗争和文化背景,稍不留神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产生误解。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点亮”《汉书》的书,一本能够帮助我拨开历史迷雾,让我看到历史背后更深层的东西的书。据说《纪连海评点汉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不仅仅是对《汉书》原文的注解,更融入了作者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分析。我特别好奇,在评点部分,纪连海老师会如何解读那些历史人物的动机?他会如何揭示那些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必然性?他会如何串联起《汉书》中分散的细节,构建出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立体的历史画卷?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培养出一种更具批判性的历史阅读能力,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史料,而是能够主动去探究、去质疑、去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的逻辑和脉络。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控的读者,尤其是在阅读历史著作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描写,往往可能隐藏着深刻的历史信息。而《汉书》,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然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捕捉到这些关键细节,并理解其历史意义,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之所以对《纪连海评点汉书》抱有很高的期待,正是因为我相信,评点,尤其是由一位资深的历史学者进行的评点,能够有效地帮助我发掘出《汉书》原文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并解释它们的重要性。我期待着,在阅读中,能够被作者引导着去关注那些在正文中可能被一笔带过的事件、人物的微小举动,甚至是某些词语的选择,从而窥见历史的真实面貌。我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能够提升自己对历史细节的敏感度,从而在未来的历史阅读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信息,形成更独到、更深刻的见解。
评分我常常觉得,一本好的历史书,不应该仅仅是史料的堆砌,更应该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是对历史的深度解读。而《汉书》,作为一部流传千古的史书,其价值毋庸置疑。但我始终觉得,要完全理解《汉书》,需要一位能够“对话”史书的人。《纪连海评点汉书》正是我期待的那种“对话”。我希望,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解《汉书》的内容,更是在与《汉书》的作者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从而引发我自身的思考。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视角,揭示《汉书》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解读那些耐人寻味的典故,甚至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提升我解读历史的能力,培养出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再人云亦云,而是能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评分我是一名热爱历史,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阅读方法的读者。读《汉书》这样一部经典,对我来说,常常是望而却步,生怕自己读不出其中的精髓,反而被晦涩的文字和繁杂的内容所困扰。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引导”我走进《汉书》的书,一本能够在我迷茫时点拨我,在我困顿时指引我的书。据说《纪连海评点汉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以评点的形式,将作者对《汉书》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其中,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历史的迷宫中穿行。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作者的讲解所吸引,能够对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段落产生新的认识,能够对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斗争茅塞顿开。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培养起我对历史的热情,能够享受阅读历史的乐趣,而不是将其视为一项枯燥的任务。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可以通过细节来还原的。而《汉书》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其细节之丰富,绝非一般读者能够轻易把握。我希望《纪连海评点汉书》能够成为我解读《汉书》的“放大镜”。我期待着,在评点部分,纪连海老师能够帮助我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词语、句子,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他的解读,为我勾勒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出更加鲜活的历史场景,甚至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啊,原来是这样!”这种惊喜的发现,不断地刷新我对《汉书》的认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书架上常备的一本,无论何时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充满了好奇,尤其对中国古代史情有独钟。这些年也陆陆续续读了不少历史书籍,从通史到断代史,从人物传记到专题研究,涉猎颇广。但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历史是经过多人解读和转述的,就像隔着一层纱,总有那么些朦胧不清的地方,或者说,总有那么些“为什么”在心中挥之不去。特别是像《汉书》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内容浩瀚,人物众多,事件纷繁,要想真正读懂它,确实需要一位引路人。我之所以会对《纪连海评点汉书》如此期待,正是因为我希望通过纪连海老师的视角,能够更深入、更生动地理解《汉书》。我深信,一个好的评点,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解释或段落梳理,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对历史细节的敏锐捕捉,一种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仿佛亲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与汉朝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一起,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决策动机,甚至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当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能以一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愉快地遨游在历史的长河中,领略《汉书》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汉朝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个时代,群星璀璨,既有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也有叱咤风云的权臣将相,更有文采斐然的士人墨客。而《汉书》,作为记录那个时代最权威的史书之一,自然是我了解汉朝历史的首选。然而,要完全读懂《汉书》,确实非易事。它不仅语言风格古朴,而且内容繁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汉书》的书,而《纪连海评点汉书》正是我的不二之选。我期待着,通过纪连海老师的评点,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更清晰地把握汉朝历史的脉络,更深刻地认识那些历史人物的命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亲身感受汉朝的辉煌与曲折。
评分每当我拿起一本期待已久的书,最吸引我的往往不是封面的设计,也不是书名本身,而是作者在序言或引言部分所展现出的那种对主题的热情和对读者的诚意。我希望《纪连海评点汉书》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感受。我希望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汉书》这部巨著的敬畏之情,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部史书的价值。我尤其想知道,纪连海老师在评点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原文与评点之间的关系的?他是如何做到既尊重原文的严谨性,又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来解读,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汉朝历史更清晰的认识框架,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社会结构、文化风貌,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塑造了历史的走向。当然,我也希望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即使面对再复杂的问题,也能在作者的引导下,找到解决的思路。
评分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汉书》,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当时就被它宏大的叙事和严谨的逻辑所震撼。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学识和阅读能力,很多内容只能是“囫囵吞枣”,无法深入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加,我对历史的兴趣愈发浓厚,也越来越渴望能够真正读懂《汉书》。《纪连海评点汉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我非常期待,纪连海老师能够用他深厚的学养和通俗的语言,将《汉书》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将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历史事件梳理得条理清晰。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重新认识《汉书》,能够发现它更多的魅力,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历史智慧,从而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过去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类行为、社会演变和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而《汉书》,作为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文本本身就充满了值得探讨的空间。我希望《纪连海评点汉书》能够不仅仅满足于对《汉书》的字句进行解释,更能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逻辑,去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是如何影响了《汉书》的内容和表述方式。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汉书》的“再创作”,他会如何提炼出那些最核心的历史观点?他会如何将复杂的政治斗争解读得清晰明了?他会如何展现汉朝从兴起到衰落的必然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以史为鉴”的视角,不仅仅是了解过去,更能从中学习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