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简史 | ||
| 定价 | 48.00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谢伯让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97 | |
| 字数 | 180000 | |
| ISBN编码 | 9787122312594 | |
作者以亲切诙谐的拟人观点,从40亿年前的dy个细胞开始,抽丝剥茧,带领你见识进化长河之下,生物体为了存活的种种策略,作者将大脑的
形成比喻成一场身体资源竞逐的战役,神经系统为了抵抗外在的艰困环境,不断突破各种生死关卡, 终形成大脑……
谢伯让。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家。美国常春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心理与脑科学系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担任杜克-新加
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脑与意识实验室主任。发表国际学术期刊与会议论文数十余篇。合着有《波士顿》《指指点点玩美国》。
译有《用心法则》《粮食战争》《瞎吃》《哲学是什么》《谎言实境秀》《扒粪救地球》《水资源战争》《人体解剖全书》
《用物理学找到美丽新世界》等书。长期受邀至哈佛、加州理工、MIT(麻省理工学院)、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等大学进行国际学术研讨与大众演讲。
序章 “结党营私”的大脑 001
“自私”只是拟人化的描述法? 005
心灵是自私的,因此大脑也是自私的? 006
进化过程中大脑的自私征兆:类自私、准自私与真自私 007
大脑自私的生理证据 008
dy章 一代王者的诞生 011
dy项神器:金罩铁衫(脂质双分子层) 014
第二项神器:钢锁铜门(受器与闸门) 016
信息战登场 017
第三项神器:雷神律令(离子通道与电位传递能力) 018
信息革命 021
第四项神器:奴役之刃(突触) 022
神经细胞的诞生:操控,操控,再操控 026
第二章 世纪帝国的形成 029
多细胞生物的崛起 032
令人又爱又恨的分工 036
神经系统的现身 040
身后士卒、以邻为壑 046
dy项生存困境:细胞之间缺乏整合 048
第二项生存困境:重复出现的刺激 049
第三项生存困境:多重选择 050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051
脊索动物登场 053
第三章 穷兵黩武的竞赛 059
注意前方 061
化学侦测 066
机械感知 081
光感知能力 090
第四章 掌控一切的基因 117
阿尔塔米拉洞的壁画 119
哺乳类的诞生与其大脑的进化 121
限制大脑发展的六道难关 126
自私的大脑 133
文化进化 139
第五章 跳脱轮回的反叛 147
人类已停止进化? 150
基因才是幕后黑手? 154
大脑对抗基因掌控? 155
反驳“大脑对抗基因论”? 167
真有自由意志? 174
究竟有无自由意志? 182
终章 摆脱束缚的未来 187
上传心灵 189
“神经元置换上传”思想实验 191
逐步取代大脑 192
开放的未来 194
哲学界×科学界 ding尖意见领袖跨界批判评论集 197
价值: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一本极具教育意义的科普读物。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大脑的奥秘,填补了我对大脑科学的知识空白。其次,它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的书。它不仅告诉我们“是什么”,更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它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促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能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书。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也让我对人类自身的潜能充满了信心。我不再满足于浅显的了解,而是开始渴望更深入地探索大脑的奥秘,去理解那些构成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大脑科学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窥探其中令人惊叹的景象。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而理解我们的大脑,就是解锁这些可能性的第一步。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看待自己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好奇,也更加热爱生活。
评分总结: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迪。它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揭示了大脑这个复杂而奇妙的器官的秘密。我从中学到了关于大脑工作原理的科学知识,也领略到了大脑在漫长进化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我”是谁,以及“我们”是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命体,而大脑,正是这一切的根源。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最终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世界。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它让我对大脑科学充满了热情,也让我对未来的探索充满了信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人类自身感到好奇的人,相信它一定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它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意识、关于人类智慧的深刻对话,一次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旅程。
评分启发: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意识”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意识,这个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却又难以捉摸的概念,究竟是如何从大脑的物理活动中产生的?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和哲学界最深邃的谜团之一。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他通过梳理历代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示了关于意识的各种理论和假说。他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试图从神经元放电的模式,到信息整合的理论,去解释意识的产生。这种对未知领域的不懈探索精神,以及对复杂问题的坦诚剖析,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能够找到确切的答案,更在于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挑战现有的认知。这本书也让我对“自我”这个概念有了新的思考。我们所认为的“我”,究竟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是我们的记忆?是我们的情感?还是我们的大脑结构?作者通过对大脑功能的讲解,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所谓的“自我”,可能是一个非常动态和复杂的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实体。这种对“自我”的重新审视,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视当下所拥有的每一刻。
评分深入: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在我翻开它的第一页时,我就被一股强大的吸引力笼罩。它没有像我之前读过的某些科普读物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我完全陌生的概念,而是巧妙地从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体验入手,比如“为什么我们会笑”、“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我们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作者的笔下,却被层层剥开,展现出背后令人惊叹的神经科学原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大脑不同区域功能的解释,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解剖学结构变得生动有趣。例如,他将海马体比作“记忆的图书馆管理员”,将杏仁核比作“情绪的警报系统”,这些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概念,并且不容易忘记。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描述大脑的“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工作”。他详细地讲解了神经递质的传递过程,描述了神经网络的形成与连接,甚至还涉及到了大脑的可塑性——这个我一直觉得非常神奇的概念。我了解到,我们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够随着我们的学习和经历而不断重塑。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让我更加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我们可以不断地突破自我,实现成长。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的语言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引人深思,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场与一位博学而睿智的朋友的深入对话。我曾一度认为,要理解大脑,必须要有深厚的生物学背景,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证明了,即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和清晰易懂的讲解,领略到大脑科学的魅力。
评分理解: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如此”。很多我曾经困惑不解的现象,在这本书的解释下,都变得豁然开朗。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会感到“心口不一”?为什么有时候我明明知道某件事情是错的,却还是忍不住去做?这本书详细地解释了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考和决策)与边缘系统(负责情绪反应)之间的博弈。我这才明白,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是大脑中不同系统之间复杂权衡的结果。这种对大脑内部运作机制的深入剖析,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许多行为模式,试着去探究它们背后的神经科学根源。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自我认知上的飞跃。我不再将自己的情绪或冲动视为不可控的“命运”,而是将其看作是大脑在特定生理和心理条件下的一种反应,这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也更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此外,本书对于“大脑工作原理”的阐述,也让我对学习和记忆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明白了,记忆的形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地巩固和更新。这促使我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始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连接新知识,尝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加强记忆。这种对大脑运作的理解,直接指导了我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更理智地处理情感。
评分体验: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非常愉悦的体验。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善于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穿插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我常常会因为某个有趣的实验而捧腹大笑,也会因为某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而陷入沉思。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觉得自己在阅读的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心智的精彩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大脑某个功能时,会引用一些历史上的轶事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这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比如,他在解释“决策疲劳”时,引用了某位历史人物在重要决策面前犹豫不决的故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种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的方式,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大脑的知识,更是在通过大脑这个载体,去理解人类的情感、行为和社会。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相当考究,图文并茂,使得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我曾尝试过很多科普读物,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让我从头到尾都保持如此高的阅读兴趣。它让我觉得,探索大脑的奥秘,并非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一次充满惊喜和乐趣的旅程。
评分启迪: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所带来的深刻启迪。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大脑的认识,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尽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对于意识、情感、创造力等最核心的奥秘,仍然知之甚少。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激发我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力。我开始思考,如果未来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脑,那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无论是疾病的治疗,还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抑或是教育的改革,都将迎来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同时,这本书也让我对“学习”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不再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其看作是大脑自我更新和进化的过程。我明白了,每一次新的尝试,每一次对未知的探索,都是在为我的大脑注入新的活力,都在塑造一个更强大的我。这种对学习的积极态度,让我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新的领域,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大脑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如何实现自我成长的书。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也让我对生命的可能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
评分期待: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未来大脑科学的研究充满了期待。我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利用最前沿的技术,去探索大脑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我了解到,我们正在逐步揭开记忆的形成机制,我们正在尝试修复受损的大脑,我们甚至在努力理解意识的本质。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脑,从而更好地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开发出更智能的人工系统,甚至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这本书也让我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充满了期待。我明白,大脑的可塑性意味着,我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我不再害怕犯错误,因为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在为我的大脑创造新的连接。我期待着,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更新我的认知,拓展我的能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本书让我明白,探索大脑,就是探索我们自身。而这种探索,将永无止境,也永不令人失望。我期待着,未来能够读到更多关于大脑科学的精彩读物,也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和贡献。
评分开篇: 一直以来,我都对人类大脑这个神秘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它是我与世界互动的窗口,是我思考、感受、学习的源泉。从懵懂孩童时期对“我为什么会想这些”的困惑,到成年后对人类意识、情感、创造力根源的探究,大脑始终是我内心深处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我曾尝试阅读一些专业的神经科学文献,但常常因为其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理论而望而却步。然而,我坚信,科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更在于它能够以一种清晰、生动的方式,触及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引发共鸣,启迪智慧。我相信,探索大脑的奥秘,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更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深刻认知,是对生命本质的一次追问。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打开这扇大门的书,一本能够带领我穿梭于神经元的世界,理解那无数电信号如何汇聚成思想的洪流,又如何塑造了我们独特个性的读物。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我们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做决定的答案,更希望能够洞察那些构成我们情感、驱动我们行为的深层机制。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一种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我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大脑画卷,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是谁,以及“我们”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们”的。
评分视角: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将大脑的研究局限于当下,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简史”的视角。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科学家们在不同时期做出的发现,而是将这些发现置于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讲述了大脑科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演变的。我看到了古代哲学家们对大脑的初步猜想,看到了显微镜发明后,科学家们如何得以窥探神经元的微观世界,也看到了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如何让我们能够“看到”大脑的活动。这种历史性的视角,让我更加理解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知识,都是几代科学家们不懈探索、反复验证的结果。这种对科学精神的致敬,让我油然而生敬意。同时,作者也为我们描绘了大脑在漫长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从最原始的生物体简单的神经反应,到人类复杂的情感和思维,大脑的演化过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我了解到,我们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级的认知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和适应。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的奇迹,也让我对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不再仅仅将大脑视为一个孤立的器官,而是将其看作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个辉煌的篇章。这种历史与进化的交织,让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科普,而是一次对生命本身宏大叙事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