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醫基礎 章中醫基礎理論2 單元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2 第二單元精氣學說2 第三單元陰陽學說3 第四單元五行學說4 第五單元藏象學說5 第六單元五髒5 第七單元六腑7 第八單元奇恒之腑8 第九單元精、氣、血、津液、神9 第十單元經絡11 第十一單元體質12 第十二單元病因12 第十三單元發病14 第十四單元病機16 第十五單元防治原則17 第十六單元養生與壽夭18 參考答案及解析19 第二章中醫診斷學31 單元緒論31 第二單元望診31 第三單元望舌32 第四單元聞診34 第五單元問診35 第六單元脈診37 第七單元按診38 第八單元八綱辨證39 第九單元病因辨證40 第十單元氣血津液辨證41 第十一單元髒腑辨證43 第十二單元六經辨證45 第十三單元衛氣營血辨證46 第十四單元三焦辨證47 參考答案及解析48 第三章zhongyao學57 單元zhongyao的性能57 第二單元zhongyao的作用57 第三單元zhongyao的配伍57 第四單元zhongyao的用藥禁忌58 第五單元zhongyao的劑量與用法58 第六單元解錶藥58 第七單元清熱藥61 第八單元瀉下藥63 第九單元祛風濕藥63 第十單元化濕藥65 第十一單元利水滲濕藥65 第十二單元溫裏藥68 第十三單元理氣藥69 第十四單元消食藥69 第十五單元驅蟲藥70 第十六單元止血藥70 第十七單元化瘀藥71 第十八單元化痰平喘藥73 第十九單元安神藥75 第二十單元平肝息風藥75 第二十一單元開竅藥77 第二十二單元補虛藥77 第二十三單元收澀藥79 第二十四單元攻毒殺蟲止癢藥80 第二十五單元拔毒化腐生肌藥80 參考答案及解析81 第四章方劑學92 單元總論92 第二單元解錶劑92 第三單元瀉下劑93 第四單元和解劑94 第五單元清熱劑95 第六單元祛暑劑97 第七單元溫裏劑97 第八單元錶裏雙解劑98 第九單元補益劑99 第十單元固澀劑100 第十一單元安神劑101 第十二單元開竅劑102 第十三單元理氣劑102 第十四單元理血劑103 第十五單元治風劑105 第十六單元治燥劑105 第十七單元祛濕劑106 第十八單元祛痰劑107 第十九單元消食劑108 第二十單元驅蟲劑108 參考答案及解析109 第二部分中醫臨床醫學 章中醫內科學120 單元肺係病證120 第二單元心係病證124 第三單元腦係病證128 第四單元脾胃病證132 第五單元肝膽病證136 第六單元腎係病證140 第七單元氣血津液病證143 第八單元肢體經絡病證147 參考答案及解析151 第二章中醫外科學168 單元中醫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168 第二單元中醫外科疾病辨證169 第三單元中醫外科疾病治法170 第四單元瘡瘍171 第五單元乳房疾病175 第六單元癭178 第七單元瘤、岩178 第八單元皮膚及性傳播疾病179 第九單元肛門直腸疾病183 第十單元泌尿男性疾病186 第十一單元其他外科疾病188 第十二單元周圍血管疾病191 參考答案及解析193 第三章中醫婦科學208 單元緒論208 | 第二單元女性生殖器官208 第三單元女性生殖生理209 第四單元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210 第五單元婦科疾病的診斷與辨證210 第六單元婦科疾病的治療211 第七單元月經病212 第八單元帶下病216 第九單元妊娠病218 第十單元産後病221 第十一單元婦科雜病224 第十二單元計劃生育226 第十三單元女性生殖功能的調節與周期性變化227 第十四單元婦産科特殊檢查與常用診斷技術228 參考答案及解析229 第四章中醫兒科學241 單元兒科學基礎241 第二單元兒童243 第三單元新生兒疾病243 第四單元肺係病證245 第五單元脾係病證248 第六單元心肝病證251 第七單元腎係病證252 第八單元傳染病255 第九單元蟲證258 第十單元其他疾病259 參考答案及解析261 第五章針灸學270 單元經絡270 第二單元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272 第三單元腧穴的分類272 第四單元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272 第五單元特定穴273 第六單元腧穴的定位方法274 第七單元手太陰肺經、腧穴275 第八單元手陽明大腸經、腧穴276 第九單元足陽明胃經、腧穴276 第十單元足太陰脾經、腧穴277 第十一單元手少陰心經、腧穴278 第十二單元手太陽小腸經、腧穴278 第十三單元足太陽膀胱經、腧穴279 第十四單元足少陰腎經、腧穴280 第十五單元手厥陰心包經、腧穴281 第十六單元手少陽三焦經、腧穴281 第十七單元足少陽膽經、腧穴282 第十八單元足厥陰肝經、腧穴283 第十九單元督脈、腧穴284 第二十單元任脈、腧穴285 第二十一單元奇穴285 第二十二單元毫針刺法286 第二十三單元灸法287 第二十四單元拔罐法288 第二十五單元其他針法289 第二十六單元頭針、耳針289 第二十七單元治療總論289 第二十八單元內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90 第二十九單元婦兒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95 第三十單元皮外骨傷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96 第三十一單元五官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97 第三十二單元其他病證的針灸治療299 參考答案及解析300 第三部分西醫及臨床醫學 章診斷學基礎318 單元癥狀學318 第二單元問診320 第三單元體格檢查320 第四單元實驗室診斷324 第五單元心電圖診斷326 第六單元影像診斷327 第七單元病曆與診斷方法329 參考答案及解析330 第二章內科學339 單元呼吸疾病339 第二單元循環疾病342 第三單元消化疾病346 第四單元泌尿疾病350 第五單元血液疾病352 第六單元內分泌與代謝疾病354 第七單元結締組織病358 第八單元神經疾病359 第九單元常見急危重癥360 參考答案及解析363 第三章傳染病學374 單元傳染病學總論374 第二單元病毒感染376 第三單元細菌感染383 第四單元消毒與隔離387 參考答案及解析388 第四章醫學倫理學395 單元概述395 第二單元醫學倫理學的曆史發展395 第三單元醫學倫理學的理論基礎396 第四單元醫學道德的規範體係397 第五單元醫患關係道德398 第六單元臨床診療工作中的道德400 第七單元醫學科研工作的道德401 第八單元醫學道德的評價、教育和修養402 第九單元生命倫理學403 參考答案及解析404 第五章衛生法規408 單元衛生法概述408 第二單元衛生法律責任408 第三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409 第四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410 第五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411 第六單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411 第七單元《事故處理條例》412 第八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414 第九單元《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414 參考答案及解析415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419 |
這套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對於需要反復翻閱和做筆記的考生來說,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體驗指標。我是一個習慣在試題旁邊寫下關鍵詞、畫齣邏輯關聯圖的人。如果紙張太薄,或者油墨容易蹭到手上,那體驗感會直綫下降。我記得當時拿到手時,它的紙張厚度是令人滿意的,至少在用普通簽字筆書寫和勾畫重點時,基本不用擔心會洇墨到下一頁,這為我進行大量的批注和反復練習提供瞭良好的物質基礎。此外,題目的排版布局也很關鍵,試題和選項之間的間距、題號的清晰度,都直接影響到閱讀的速度和準確性。整體來說,中公教育在這些硬件細節上的處理是比較到位、比較貼閤考生需求的,沒有因為專注於內容而忽略瞭閱讀體驗。這種細節上的用心,雖然不直接提高你的醫學知識,卻能間接地保證你在高強度的復習過程中,不會因為閱讀不適而産生額外的疲勞感或乾擾。
評分拿到這套輔導材料時,最大的直觀感受是它的編排邏輯似乎比較注重“模塊化”的學習路徑。我並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所有內容再開始做題的類型,我更傾嚮於“學一點,練一點,鞏固一點”的循環模式。我注意到它將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核心知識領域進行瞭細緻的劃分,比如從基礎理論、診斷學、方劑學到具體的經典病證、治法治則,似乎都有一套對應的強化訓練單元。這種結構對我這種時間管理比較緊張的在職考生來說非常友好,我可以根據自己薄弱的環節,精準地投入到相應的章節進行“特訓”。例如,如果我對“溫病學”的某些特定證型區分不清楚,我就可以直接跳到該章節進行高強度的練習,直到感覺自己對那些復雜的辨證要點已經形成肌肉記憶為止。這種高度的針對性和模塊化的設計,極大地提升瞭復習效率,避免瞭做大量自己已經掌握的題目而浪費時間。不過,我也留意到,在某些極其冷僻的知識點上,題目的深度似乎還有待挖掘,可能更偏嚮於考察核心和常見考點,對於那種“一分定乾坤”的邊緣知識點的考察力度相對較弱,這可能需要考生自己在使用其他資料進行補充。
評分迴顧整個復習周期,這套3000題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它構建瞭一個相對完整的“模擬考試矩陣”。它所涵蓋的知識點的廣度,確實覆蓋瞭絕大多數考試大綱的要求,尤其是在常見病、多發病的辨證論治和方劑應用這些核心權重部分,練習密度非常高。我通過這些題目,清晰地看到瞭自己對哪些知識點是“模糊掌握”,哪些是“完全沒概念”的。它充當瞭一個高效的“診斷工具”。然而,作為一套“強化訓練”材料,其真正的價值能否完全釋放,高度依賴於使用者自身的學習狀態。如果一個考生基礎知識極其薄弱,上來就做這套題,可能會因為挫敗感過強而放棄;反之,如果是一個已經溫習過教材、對中醫體係有框架認知的人使用,它就能迅速幫你找到那個“臨界點”——即你距離成功隻差哪幾分的距離。所以,對於不同階段的考生,這本書的使用感受和最終效果可能會有顯著差異,它更像是中級水平嚮高級水平衝刺時的一把精準的“助推器”,而不是零基礎的“啓濛磚”。
評分這本《中公教育2018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 中醫執業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的定位似乎非常明確,就是針對那些已經對中醫基礎理論和知識點有瞭初步掌握,現在急需通過大量實戰演練來查漏補缺、提升應試技巧的考生。我記得當時選擇它,主要是衝著這個“3000題”的體量去的。坦白講,市麵上同類書籍不少,但真正能把題目數量和質量做到平衡的卻不多見。很多時候,題海戰術堆齣來的題目,知識點重復率高得嚇人,或者乾脆就是把教材內容生硬地改成瞭選擇題形式,缺乏實際考試的迷惑性和深度。我個人在使用過程中,最看重的是它對曆年真題考點的高頻覆蓋率以及對新大綱的適應性。光是前期基礎知識的鞏固,我就花瞭不少時間在翻閱其他參考資料上,所以這套書更像是我的“臨門一腳”的利器。我期望它能模擬齣考試現場那種緊張感,每一道題都需要我迅速調用記憶、排除乾擾項,最終鎖定最精確的答案。如果題目設置過於簡單或者過於偏怪,都無法達到強化訓練的預期效果,因為真正的考試,往往是在“似是而非”的選項中考驗你的辨析能力和對細節的把握。因此,我對它的期待,更多的是建立在它能否真正有效地將我的知識儲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得分能力上。
評分從我個人的學習習慣來看,一套優秀的考試用書,其“解析”部分的重要性往往不亞於題目本身。畢竟,做錯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錯,錯在哪裏。我翻閱瞭其中幾個章節的解析部分,總體的感覺是,它提供瞭解析,但深度上似乎還有提升空間。對於那些選擇題,它通常會給齣正確答案和簡要的理由,這對於一些基礎相對紮實,隻是“粗心”或“看錯題乾”的錯誤是有幫助的。然而,對於那些涉及復雜臨床思維、多因素綜閤判斷的難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更為詳盡的“思維導圖式”解析——比如,為什麼選項A的病機更貼切,而選項B雖然部分正確但卻不是最佳答案的原因。如果解析能夠更深入地結閤教材原文中的關鍵描述,或者能引用一些臨床實例來佐證,那麼這3000道題的價值將得到幾何級的提升。目前看來,它更像是“告訴我是什麼”,而我更需要的是“告訴我為什麼是這樣,以及下次遇到類似情況該如何思考”。這方麵的優化,會讓這套書從一本“題庫”升級為真正的“教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